T/CSGPC 048-2025 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数据库建设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数据库建设规程》(T/CSGPC 048-2025)的详细总结:
一、文档定位与目的
- 定位
- 中国测绘学会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市、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数据库建设。
- 旨在规范数据采集、处理、存储、更新及共享流程,支撑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全过程监管。
- 核心目标
- 构建统一规范的数据库,实现生态修复工程从立项审批、规划设计到竣工验收、后期管护的全周期动态监管。
- 促进数据整合与共享,服务于自然资源“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二、总体要求
- 基本原则
- 规范性:数据来源合法合规,符合国家标准(如CGCS2000坐标系、1985高程基准)。
- 功能性:支持数据输入、输出、存储、查询、更新等核心功能。
- 安全性:遵循GB 17859、GB/T 9361等安全标准,建立保密机制。
- 适用性:适配市县实际管理需求。
- 现势性:采用最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 共享性:支持GB/T 17798数据交换格式。
- 技术基础
- 数学基础:CGCS2000坐标系(或依法批准的独立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斯-克吕格投影。
- 时间参考:公历纪元日期,北京时间。
三、建库流程
数据库建设遵循全链条管理流程:
- 需求调查与分析
- 分阶段(设计、创建、验收)调查用户需求,形成需求分析报告。
- 资料收集
- 基础地理数据:矢量数据(水系、交通、行政区等)、遥感影像、DEM、三维模型。
- 自然资源数据:土地利用现状、三条控制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矿山环境、自然灾害风险等。
- 生态修复资料:各阶段工程文件(立项批复、设计方案、验收报告、管护台账等)。
- 资料整理与数据处理
- 数据分类(按行政区划、资料类型)、检查、命名标准化。
- 数据转换(格式、坐标系、投影)与融合(矢量/影像/高程模型)。
-
核心内容规范
- 数据分类与编码
- 基础地理要素:分10大类(表1),如水系(代码1000200000)、交通(1000400000)。
- 生态修复监管要素:分3大类(表2):
- 生态修复本底(2090010000):土地资源、三条控制线等。
- 工程监管(2090020000):工程范围、各阶段遥感影像等。
- 附件资料(2090030000):资金表、可研报告等。
- 关键标识规则
- 标识码:18位唯一码(6位县级行政区划码+4位层代码+8位顺序号)。
- 文件命名:
- 一级文件夹:
专业码(20)+业务码(90)+年代+行政区划码+行政区级别码
(示例:2090202345012100)。 - 矢量数据文件:
专业码+业务码+比例尺码+年代+行政区划码+行政区级别码.VCT
。
- 一级文件夹:
- 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 定义52类空间要素属性表(表4-表33),如:
- 土地利用现状(表14):含地类编码、权属单位、图斑面积、耕地等别等30个字段。
- 生态保护红线(表16):含红线编码、类型、面积、关联自然保护地信息。
- 工程监管范围(表6):含工程总体范围、验收范围等时空属性。
- 定义52类空间要素属性表(表4-表33),如:
- 数据交换与元数据
- 交换格式:矢量数据用VCT,影像用IMG,三维模型用OSGB(附录A)。
- 元数据:矢量数据遵循TD/T 1016,栅格数据遵循CH/T 1007。
-
五、质量控制要求
- 核查内容
- 数据完整性(无缺失项)、逻辑一致性(空间拓扑关系正确)、属性准确性(字段值域合规)。
- 流程与方法
- 分入库前、后两阶段检查,采用自动校验(软件工具)+人工核查结合。
- 质量评定
- 依据GB/T 17941、GB/T 41149标准,按错误率分级(合格/不合格)。
-
六、附录与补充
- 附录B:提供行政区划12位代码、标识码、文件命名示例。
- 附录C:包含36个代码表(如权属性质、地类细化类型、耕地等级等),支撑属性字段赋值。
- 总结:本规程为市县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监管数据库建设提供了全流程技术框架,强调标准统一性、数据融合性和安全可控性,是自然资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标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