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MT NY002-2024 温差发电器件性能测试方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温差发电器件性能测试方法(T/CSMT-NY002-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温差发电器件(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Device)在热侧温度20℃~1000℃、冷侧温度0℃~300℃工况下的性能测试方法,包括术语定义、测试原理、设备要求、测试程序、数据处理及报告格式。其他温度工况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标准:SJ 2855《温差电致冷名词术语》,作为术语定义的依据。
3. 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15个关键术语,包括:
- 温差发电器件:基于Seebeck效应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固态器件。
- 热侧温度(Th)、冷侧温度(Tc):器件热/冷侧表面的平均温度(单位:K)。
- 电学参数:开路电压(Voc)、输出电压(Vout)、输出电流(Iout)、短路电流(Isc)、内阻(Rin)、负载(RL)。
- 性能参数:输出功率(Pout)、最大输出功率(Pmax)、热侧吸热量(Qh)、冷侧排热量(Qc)、发电效率(η)及其最大值(ηmax)。
4. 测试原理
- 基于Seebeck效应,通过测量器件在温差下的输出电压、电流、热流量,计算输出功率(Pout = Vout × Iout)和发电效率(η = Pout / Qh)。
- 测试装置示意图(图1)包括热源、热沉、热流计、数据采集系统等组件。
5. 测试设备和仪器
- 样品室:需具备气氛控制功能(极限真空度<10 Pa)。
- 样品架:夹紧力0.1~20 kN,精度±5 N。
- 热源/热沉:控温精度±1℃,热沉控温范围0~300℃。
- 热流计:需与试样尺寸匹配,热导率≥350 W/(m·K)。
- 测温传感器:紧贴试样热/冷侧中心位置。
- 数据采集系统:电压精度≥0.01%,电流采样电阻精度≥0.25%。
6. 测试条件
- 环境要求:温度≤35℃、湿度≤75%,无强电磁干扰。
7. 测试试样
- 规格:长方体,尺寸10~50 mm(长/宽),2~30 mm(高),长宽比≤1.5。
- 表面要求:平面度≤0.05 mm,粗糙度Ra≤1.6 μm,平行度≤0.1 mm。
8. 测试程序
- 准备阶段:清洁安装面,检查设备,测量试样尺寸。
- 安装与气氛控制:
- 试样加压≥0.3 MPa,抽真空至<10 Pa后充惰性气体(重复2次)。
- 参数设置(表1):
- 数据采集间隔≤10 s,热侧温度波动≤1℃/3 min。
- 电流-电压扫描步长≤1 A,扫描终止条件为功率低于最大值的30%。
- 测试流程:
- 升温至设定Th,采集Voc、Isc等数据。
- 通过电子负载扫描电流-电压曲线,计算Pout、η。
- 线性拟合得到Rin、Pmax等参数。
9. 数据处理
- 输出功率(Pout):通过采样电阻电压(Vs)和阻值(Rs)计算(公式1)。
- 热侧吸热量(Qh):Qh = Pout + Qc,其中Qc通过热流计温差计算(公式2-3)。
- 发电效率(η):η = Pout / Qh ×100%(公式4)。
- 内阻与Pmax:通过线性回归曲线(Vout = Voc - Rin×Iout)计算Rin,Pmax = Voc²/(4Rin)(公式5-6)。
10. 测试报告
需包含以下内容(参考附录A模板):
- 试样信息:名称、尺寸、编号等。
- 测试数据:Th、Tc、Voc、Isc、扫描电流-电压数据。
- 结果分析:
- 电流-电压/功率曲线图。
- 负载-功率/效率曲线图。
- 各温度下的Voc、Isc、Rin、Pmax、ηmax。
附录A(资料性)
提供测试报告模板,表格化记录Th、Tc、Voc、Isc、Rin、Pmax、ηmax等关键结果。
核心目标
本文件旨在统一温差发电器件的性能测试方法,解决因测量标准缺失导致的数据分歧问题,推动温差发电技术在航天、工业废热回收等领域的应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