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TE 0254-2022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 载重汽车轮胎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 适用范围:规定载重汽车轮胎(包括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和载重汽车轮胎)产品质量及企业标准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等级划分。适用于产品质量分级、企业标准水平评估、“领跑者”评价及相关认证。企业制定自身标准时可参考本文件。
- 不适用范围:仅限于量产上市产品,且产品需满足GB 9744的基本要求。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内容通过引用构成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 尺寸与性能测试:如GB/T 521(轮胎外缘尺寸测量方法)、GB/T 4501-2016(载重汽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
- 术语定义:GB/T 6326(轮胎术语及其定义)。
- 安全与环保要求:GB/T 38529-2020(轮胎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等。
- 性能评价标准:如GB/T 29042(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等级)、GB/T 39971(汽车轮胎湿路面相对抓着指数限值和等级)等。
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4. 术语和定义
- 直接引用GB/T 6326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确保评价体系的一致性和专业性。例如,“载重汽车轮胎”等关键术语的定义均基于该标准。
5.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分为基本要求、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创新性指标,以全面评估轮胎质量。指标体系框架见表1(原文表1),具体如下:
- 5.1 基本要求
- 企业资质:企业近三年无较大及以上环境、安全、质量事故;未列入国家信用信息严重失信主体名录。
- 管理体系:企业需建立并运行GB/T 19001(质量)、GB/T 24001(环境)、GB/T 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鼓励采用更高水平体系。
- 产品要求:产品须为量产上市状态,且满足GB 9744的基本性能要求。
- 5.2 评价指标分类
- 基础指标:共4项,所有产品必须满足,不分级:
- 外缘尺寸:符合附录A规定(如新胎最大/最小总宽度和外直径的计算公式)。
- 强度性能:符合附录B规定(如公制系列和英制系列轮胎的最小破坏能值)。
- 高速性能(仅轻型载重):试验后轮胎气压不低于初始值,外观无缺陷(如脱层、裂缝等)。
- 多环芳烃(PAHs)含量:HBay值应不大于0.35%(依据GB/T 38529-2020)。
- 核心指标:分三级(先进水平5星、平均水平4星、基准水平3星),反映产品性能差异:
- 滚动阻力系数(RRC):单位N/kN,根据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分级。例如:
- 负荷指数≤121且速度级别≥N的轮胎:先进水平RRC≤6.7,基准水平6.1≤RRC≤6.5。
- 其他轮胎(如负荷指数>121):先进水平RRC≤5.0,基准水平6.1≤RRC≤6.5。
- 湿路面相对抓着指数(G):根据负荷指数分级:
- 负荷指数≤121且速度级别≥N的轮胎:先进水平G≥1.25,基准水平0.95≤G≤1.09。
- 其他轮胎:先进水平G≥1.10,基准水平0.80≤G≤0.94。
- 持续耐久时间:试验后轮胎气压正常,外观无缺陷,时间要求因负荷和速度符号异:
- 负荷≥1500kg或速度符号<M的轮胎:先进水平试验时间≥97小时(递增负荷测试),基准水平≥47小时。
- 负荷<1500kg且速度符号≥M的轮胎:先进水平≥84小时,基准水平≥34小时。
- 滚动阻力系数(RRC):单位N/kN,根据负荷指数和速度级别分级。例如:
- 创新性指标:不分级,但作为加分项,包括:
- 均匀性:径向力波动(RFV)和一次谐波(RFV1H),如轻型载重轮胎RFV≤360N、RFV1H≤240N。
- 动平衡:单边不平衡质量,如轻型载重轮胎≤160g,载重汽车轮胎≤200g。
- 基础指标:共4项,所有产品必须满足,不分级:
6. 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
- 等级划分:评价结果分为三级(见表2),依据指标满足程度:
- 一级(领跑者候选):需同时满足基本要求、所有基础指标、核心指标达到先进水平(5星),且创新性指标中至少2项达标。企业标准进入“领跑者”候选名单。
- 二级:需同时满足基本要求、所有基础指标、核心指标达到平均水平(4星),且创新性指标中至少1项达标。可进入企业标准排行榜。
- 三级:需同时满足基本要求、所有基础指标、核心指标达到基准水平(3星),无创新性指标要求。可进入企业标准排行榜。
- 评价流程:企业需按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其标准,评价机构参照本文件进行验证。
7. 附录内容
- 附录A(规范性):详细规定新胎外缘尺寸要求:
- 微型、轻型载重汽车轮胎:新胎总宽度和直径计算公式,如最大总宽度 = 设计断面宽度 × 1.05(子午线轮胎),最小外直径 = 2 × 设计断面高度 × 0.97 + 轮辋名义直径。雪地轮胎等可额外增加1%直径。
- 载重汽车轮胎:类似计算,但系数不同,如最大总宽度系数为1.04(子午线轮胎)。
- 附录B(规范性):规定强度性能的最小破坏能要求:
- 公制系列轮胎:根据负荷指数和气压分级最小破坏能(单位焦耳),如负荷指数≤121且气压≤250kPa时最小破坏能为136J。
- 英制系列轮胎:根据层级(PR)和轮辋直径分级,如层级6且轮辋直径13-14时最小破坏能为271J。
8. 总体意义与应用
该标准通过量化指标和分级体系,推动载重汽车轮胎行业向高性能、低能耗和高安全方向发展。它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提升路径,并为“领跑者”评选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助于提升中国轮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企业应用时需结合规范性引用文件和附录进行测试和自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