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SS 94-2024 大竹白茶冲泡与品饮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文件基本概述
- 文件标题与编号:文件全称为《大竹白茶冲泡与品饮技术规程》,标准编号为T/CTSS 94-2024,旨在规范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特产的“大竹白茶”的冲泡与品饮技术。
- 起草依据: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起草,确保格式和内容符合国家标准。
- 知识产权声明:文件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专利,但发布机构(中国茶叶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提出与归口单位:
- 提出单位: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 归口单位:中国茶叶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起草单位包括达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州市茶果技术推广站、大竹县茶叶(白茶)产业发展中心等多家机构;主要起草人有蒋伟、陈铭、刘栩等14人。
2. 范围
- 本文件规定了大竹白茶冲泡与品饮技术的具体要求,包括:
- 术语和定义(如大竹白茶、冲泡方法)。
- 冲泡条件(用水、用具、环境等)。
- 冲泡方法与流程(分为品鉴型和便捷型)。
- 冲泡参数(水温、时间、投茶量等)。
- 品饮要点(外形鉴赏、闻香、滋味体验)。
- 适用范围:本文件专用于大竹白茶的冲泡与品饮实践,确保标准化操作以优化茶叶品质呈现。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本文件引用了多个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这些引用文件构成技术规程的基础:
- 食品安全标准:GB 4806.4(陶瓷制品安全)、GB 4806.5(玻璃制品安全)、GB 19298(包装饮用水安全)。
- 水质标准: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于洗涤用水。
- 地方标准:DB5117/T 51(大竹白茶加工技术规程),确保与大竹白茶生产工艺衔接。
- 引用规则:注日期的文件仅对应版本适用;不注日期的文件适用最新版本(包括修改单)。
4. 术语和定义
- 关键术语明确定义,以统一技术理解:
- 大竹白茶(Dazhu bai tea):采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域内各乡镇的茶树白化品种幼嫩新梢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绿茶,强调地域特色和原料要求。
- 品鉴型冲泡方法(brewing method for tasting):以充分展现茶叶外形、汤色、香气、滋味等品质风味为目的,适用于品茗分享场景(如茶艺展示或专业品鉴)。
- 便捷型冲泡方法(brewing method for convenience):以方便快捷呈现茶汤品质特征为目的,适用于办公、会议、差旅、公务接待等日常生活场景。
5. 冲泡条件
- 冲泡需满足特定环境、用水和用具要求,以确保茶叶品质:
- 泡茶用水:必须符合GB 19298规定的纯净水,以保证水质纯净,不影响茶汤风味。
- 洗涤用水:需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于清洗器具,避免污染。
- 冲泡用具:
- 玻璃器具:符合GB 4806.5安全标准,品鉴型推荐同心(透明玻璃/陶瓷)杯;陶瓷器具:符合GB 4806.4安全标准,品鉴型推荐白瓷盖碗或白瓷壶。
- 器具选择依据冲泡方法(详见附录A)。
- 冲泡环境:品鉴型冲泡宜在清静、整洁、幽雅的环境中进行,以营造和谐的品茗氛围;便捷型无特定环境要求,注重实用性。
6. 冲泡方法与流程
- 根据饮用场景,分为两种冲泡方法,各有标准流程:
- 品鉴型冲泡方法:
- 流程步骤:共10步,顺序为:备具 → 温具 → 赏茶(观赏干茶) → 置茶(投放茶叶) → 注水 → 出汤(倒出茶汤) → 分汤(分入品茗杯) → 品饮 → 续水(后续冲泡) → 收具(清理用具)。强调观赏性和仪式感,以充分体验茶叶品质。
- 便捷型冲泡方法:
- 流程步骤:共7步,顺序为:备具 → 温具 → 置茶 → 注水 → 静置(等待冲泡) → 品饮 → 续水。流程简化,注重效率,适用于快节奏场景。
- 两种方法的核心区别:品鉴型侧重多步骤品鉴(如赏茶和分汤),便捷型强调静置后直接饮用。
- 品鉴型冲泡方法:
7. 冲泡参数
- 参数基于产品等级和冲泡方法设定,确保茶汤风味一致性:
- 品鉴型冲泡参数:
- 器具:170mL白瓷盖碗或白瓷壶。
- 用水:符合GB 19298纯净水。
- 投茶量:固定5.0g。
- 水温:统一80°C。
- 冲泡时间:因产品等级差异:
- 大竹白茶(精品):第一泡40s、第二泡20s、第三泡40s。
- 大竹白茶(特级):与精品相同,第一泡40s、第二泡20s、第三泡40s。
- 大竹白茶(一级):第一泡50s、第二泡20s、第三泡40s(第一泡时间稍长以充分释放滋味)。
- 便捷型冲泡参数:
- 器具:同心(透明玻璃/陶瓷)杯,注水容量200mL。
- 用水:符合GB 19298纯净水。
- 投茶量:6.0g。
- 水温:90°C。
- 冲泡步骤:首泡静置60s后取出滤杯饮用;续水冲泡时间60s,茶汤风味基本保持一致。
- 参数设计原则:品鉴型采用多泡次以展现层次变化;便捷型单次冲泡高效便捷。
- 品鉴型冲泡参数:
8. 品饮要点
- 品饮过程强调感官体验,突出大竹白茶特色:
- 鉴赏外形:从三方面评估:
- 干茶形态和色泽:观察其形似兰花、匀整成朵的特点。
- 冲泡后形态:茶叶舒展状态。
- 叶底形态和色泽:冲泡后叶底的完整性和颜色。
- 闻香:体会茶叶的鲜嫩清香,特征为持久、清新。
- 品饮:重点感受高含量氨基酸带来的滋味特征,即鲜爽、回甘明显。
- 品饮目标:全面评价茶叶的视觉、嗅觉和味觉品质,确保消费者获得最佳体验。
- 鉴赏外形:从三方面评估:
9. 附录A:器具清单
- 作为资料性附录,提供不同冲泡方法的详细用具要求:
- 品鉴型冲泡器具:
- 泡茶用具:170mL白瓷盖碗或白瓷壶(1个)。
- 煮水用具:随手泡(容量≥1200mL,需示温功能,1个)。
- 盛汤用具:200mL玻璃公道杯(1个)。
- 品茶用具:50mL白瓷品茗杯(4~6个)。
- 辅助用具:包括茶叶罐、茶荷、茶巾、茶匙、茶匙架、水盂、盖置、杯垫、壶承、奉茶盘、计时器、电子秤(精度0.1g)等,各1件,以支持完整流程。
- 便捷型冲泡器具:
- 泡茶及品茶用具:同心(透明玻璃/陶瓷)杯(注水容量200mL,1个)。
- 煮水用具:随手泡(容量≥1200mL,示温功能,1个)。
- 盛水用具:800mL储水壶(1个)。
- 器具选择原则:品鉴型需全套辅助工具以增强仪式感;便捷型仅核心用具,简化操作。
- 品鉴型冲泡器具:
总结评述
本技术规程系统化规范了大竹白茶的冲泡与品饮,从术语定义到实操参数,均体现了标准化和场景化设计(如品鉴型与便捷型的区分)。核心亮点在于:
- 科学性:基于引用标准(如GB 19298水质要求)确保安全性和品质。
- 实用性:参数详细(如水温80°C vs 90°C),易于操作。
- 完整性:涵盖环境、用具、流程和感官体验,适用于专业品鉴和日常饮用。
此总结力求详尽,覆盖文档所有章节。如果您需要针对特定部分(如冲泡参数细节或器具清单)的进一步解释,请随时补充提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