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FCR 010-2025 社会文物流通领域文物商品识别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社会文物流通领域文物商品识别规范》(T/CFCR 0102025)主要内容总结
1. 标准背景与制定依据
- 制定目的:规范社会文物流通经营机构对文物商品的识别、要素采集及流通管理,确保合法性,促进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
- 法律依据: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标准化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文物局、工商联等部门的政策文件。
- 参与单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等机构联合起草,涵盖文物销售、拍卖、鉴定等领域专家。
2. 适用范围
- 适用对象:文物销售企业、拍卖企业、鉴定质检服务企业等文物流通经营机构。
- 操作范围:文物商品的识别认定、要素信息采集、流通凭证管理全流程。
3. 核心术语定义
- 文物商品:依法流通的文物整器、残器及标本。
- 识别要求:确认文物是否具备合法流通资格(如非被盗、非出土文物等)。
- 要素信息:包括物理属性(年代、材质等)和流通记录(交易时间、参与方等)。
4. 文物商品合法范围界定
通过以下标准排除非法或受限文物:
- 数据库比对:排除公安部“中国被盗文物数据库”及国家文物局“外国被盗文物数据库”收录的文物。
- 禁止流通类别:
- 不可移动文物及其构件(如建筑构件、墓志铭)。
- 具有明显墓葬特征的随葬品(如冥器、人俑)。
- 1949年后出土/出水的文物(需检测附着物、锈蚀等痕迹)。
- 非法入境文物(需提供合法进境手续)。
- 国有馆藏或已定级的珍贵文物。
5. 要素采集要求
- 物理信息:三视图影像、名称、年代、规格、材质、地域、作者。
- 流通记录:
- 销售企业:记录售卖人、买受人、交易时间及价格。
- 拍卖企业:补充拍卖地点、委托人、成交价及场次信息。
6. 流通凭证管理
- 证书内容:
- 销售企业:企业资质文号、文物照片、编号、销售日期等,附区块链信息。
- 拍卖企业:增加拍卖备案号、成交额等。
- 认证标志:可采用防伪贴纸、NFC火漆等技术标识文物真伪。
7. 附录示例
- 附录A:文物商店收藏证书样本,包含名称、编号、规格及企业信息。
- 附录B:文物拍卖收藏证书样本,增加文拍备案号、成交日期等字段。
8. 行业协作与监督
- 支持单位:涵盖古陶瓷学会、玉文化研究会等专业机构,确保技术权威性。
- 法律保障: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提供合规支持,明确责任边界。
该标准通过系统化定义、数据比对和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构建了社会文物流通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兼顾合法性与行业实操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