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543-2024 眼健康科普馆建设和运营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眼健康科普馆建设和运营规范》(T/CI 543-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 适用于全国眼健康科普馆的建设和运营管理。
- 无直接引用文件,但参考了多项国家标准(如GB/T 32844-2016等)。
2. 术语与定义
- 科普:以易懂方式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方法等。
- 科普场馆:通过实物、互动等形式传播科学知识的场所。
- 眼健康科普:普及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知识、预防措施等。
- 眼健康科普馆:专注于眼健康教育的科普场馆。
3. 总体原则(8项)
- 主题性:围绕眼科知识设计,针对不同群体定制内容。
- 专业性:内容需权威、科学,由眼科专业人士参与指导。
- 教育性:通过图文、互动等形式增强公众护眼意识。
- 通俗性: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语言和形式。
- 创新性: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创新展示形式。
- 公益性:履行社会责任,支持近视防控国家战略。
- 互动性:通过科技设备、游戏等提升参与感。
- 安全性:确保参观者安全,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4. 建设要求
- 场地硬件
- 面积≥100m²,儿童友好设计,选址优先交通便利区域(如学校、医院旁)。
- 类型:政府、医疗单位、企业等投资建设。
- 内容要求
- 必选内容:近视防控策略、眼睛结构、屈光不正分类、常见眼病防治等(见表1)。
- 可选内容:眼保健操、光学原理等。
- 展现形式与设施
- 分区设计:主题区、讲演区、互动体验区等(见表2)。
- 形式:图文、多媒体、模型(如眼球模型)、眼科设备(视力表、验光仪)、VR体验等。
5. 运营管理要求
- 基本要求
- 每周开放≥2天,全年≥100天,重要节日(如爱眼日)必须开放。
- 闭馆需提前公告,可开展线上活动。
- 科普服务
- 展示:内容定期更新,展品互动性强。
- 活动:每年≥30批次活动(如讲座、职业体验),参观人数≥600人次。
- 讲解:提供人工或电子导览,讲解员需培训,语言通俗。
- 宣传推广
- 通过官网、新媒体等渠道发布信息,结合视频、直播推广。
- 日常维护
- 设施完好率≥80%,定期检查更新。
- 应急管理
- 制定火灾、公共卫生等预案,每年演练1次。
6. 机构与人员
- 建设团队:需策划设计、工程建设、眼科专家(≥2名)、技术团队。
- 运营团队:
- 管理人员(馆长、行政)、专兼职讲解员(≥3名)、科普志愿者。
- 定期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7. 服务评价与改进
- 通过公众满意度测评、内部评估改进服务质量。
- 与其他场馆交流学习,优化科普形式。
8. 附录A(场馆分级评定)
- 评分维度:基础建设(30分)、科普内容(30分)、教育活动(25分)、运营管理(15分)、加分项(荣誉奖项,10分)。
- 星级标准:
- 五星级(≥90分):面积≥300m²,活动≥80场/年,国家级奖项。
- 四星级(80-89分):面积150-300m²,活动50-80场/年。
- 三星级(65-79分):面积100-150m²,活动30-50场/年。
9. 参考文献
- 引用多项国标(如GB/T 19039顾客满意度测评)及地方标准(如DB4401/T 129公共科普场馆规范)。
核心目标
规范眼健康科普馆从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确保其科学性、教育性和公益性,提升公众眼健康意识,尤其服务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国家战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