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862-2024 高盐有机废水治理用微生物菌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T/CI 862-2024《高盐有机废水治理用微生物菌剂》标准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 适用于高盐有机废水(总含盐量≥3.5wt%)治理的微生物菌剂(嗜盐菌和耐盐菌),规定了其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等。
- 涵盖液体、粉剂、固体颗粒三种剂型。
2. 术语与定义
- 高盐有机废水:含盐量≥3.5wt%的有机废水。
- 微生物菌剂:从自然界分离的耐盐/嗜盐微生物,经工业发酵扩繁后用于降解目标污染物(如有机物、氨氮、总氮、总磷等)。
- 嗜盐菌:生存盐度≥10wt%;耐盐菌:生存盐度≥3.5wt%(包含嗜盐菌)。
- 其他关键术语:有效菌、杂菌率、高盐选择性培养基等。
3. 产品功能与分类
- 功能:降解高盐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COD、BOD、氮磷等)。
- 分类:按剂型分为液体、粉剂、固体颗粒。
4. 技术要求
4.1 菌种要求
- 需安全、有效、耐盐(≥3.5wt%),提供菌种分类鉴定及安全性评价报告。
- 禁用:基因改造工程菌及其他危害性物质/微生物。
4.2 感官指标
- 液体:分散性好,少量沉淀,无涨气;粉剂:松散;颗粒:均匀无杂质。
4.3 技术指标
- 核心指标(见表1):
- 有效活菌数:液体≥2亿/mL(嗜盐菌)或20亿/mL(耐盐菌);粉剂/颗粒类似。
- 杂菌率:液体≤10%,粉剂≤20%,颗粒≤30%。
- 水分:粉剂≤35%,颗粒≤20%。
- 目标污染物降解率:≥70%。
- 耐盐性:≥3.5wt%,需标识具体耐受盐浓度和pH范围(5.0~9.0)。
4.4 安全与无害化指标
- 急性毒性(经口、皮肤、吸入)需符合限值(如LD50≥5000 mg/kg)。
- 重金属限量(砷≤10 mg/kg,铅≤50 mg/kg等)。
4.5 净含量
- 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误差±5%以内。
5. 试验方法
- 有效活菌数/杂菌率:平板计数法(高盐选择性培养基)。
- 污染物降解率:小试实验(连续进水1个月,按公式计算比降解率)。
- 安全性检测:急性毒性(DB31/T 121)、重金属(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 其他:pH值、水分、粪大肠杆菌群数等按引用标准执行。
6. 检验规则
- 出厂检验:每批需检感官、有效活菌数、杂菌率等(不含保质期)。
- 型式检验:新产品投产、工艺变更、年度检等情况下全项目检测。
- 判定规则:一项不合格可复检,主要成分不合格直接判废。
7. 包装与标志
- 包装:标明合格证、使用说明(目标污染物、盐浓度、pH范围等)。
- 标志:产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净含量等,符合GB/T 191。
8. 运输与贮存
- 运输:防日晒雨淋,避免高温(>35℃)或低温(<0℃)。
- 贮存:阴凉干燥通风库房,避免露天存放。
- 保质期:液体6个月(芽孢类)/3个月(非芽孢类),粉剂/颗粒12个月/6个月。
9. 其他
- 首次发布:本标准为首次制定,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机构起草。
- 专利声明:可能涉及专利,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责任。
核心要点
- 适用对象:高盐有机废水治理的微生物菌剂,强调耐盐/嗜盐特性。
- 关键指标:有效活菌数、杂菌率、降解率(≥70%)、安全性(毒性/重金属)。
- 检测重点:活菌计数需用高盐培养基,降解率通过小试实验验证。
- 安全限制:禁用基因工程菌,严格管控重金属和毒性。
- 标识要求:明确标注耐盐浓度、pH范围及使用条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