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IA 056-2025 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标准详细总结
一、标准概述
T/CIIA 056-2025《公共数据资源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是由中国信息协会提出并归口的团体标准,旨在为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评价提供规范化指导。该标准由国家信息中心等30余家单位联合起草,主要起草人包括王璟璇、王建冬等50余位专家。
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制,适用于公共数据资源供给、管理和运营单位及其相关服务机构,在开展公共数据开放、共享、运营等活动中评价数据资源的价值。
二、核心概念与定义
1. 关键术语
- 公共数据: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履职或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 公共数据资源:具有利用价值的公共数据集合
- 授权运营:将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或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持有的公共数据资源授权符合条件的运营机构进行治理、开发的市场化活动
2. 评价对象范围
- 已用于运营的数据资源:需评价数据质量、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 仅用于开放或共享的数据资源:可仅评价数据质量和社会价值
三、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标准建立了包含两个评价维度的指标体系框架:
1. 数据质量评价指标(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用)
5.2.1 内容质量
- 完整性:考察字段完整性、字典完整性、记录完整性和内容完整性
- 唯一性:主键唯一性、编码表唯一性和数据记录唯一性
- 规范性:代码值域约束、长度约束、内容规范约束、取值范围约束和标志位取值约束
- 一致性:逻辑一致性、语义一致性和编码一致性
- 准确性:取值准确性、计算准确性和逻辑准确性
- 及时性:更新频率和延时时长
5.2.2 信息丰富度
- 信息维度:数据包含的信息要素丰富程度
- 覆盖范围:行业、时间和地域覆盖广度
- 稀缺性:数据来源的不可替代性
2. 应用价值评价指标
社会价值维度
- 应用场景:场景广度和应用频率
- 社会效益:
- 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增强社会安全等
- 政府管理: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问题解决能力等
- 科学研究:推动技术进步与模式创新
经济价值维度
- 应用场景:场景广度和应用频率
- 经济效益:
- 数据资源收益:通过授权运营取得的收入
- 产品服务收入:基于数据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收入
四、评价方法与流程
1. 评价准备(6.1)
- 明确评价目的、对象和时间
- 完成数据资源梳理,形成包含名称、来源类型、信息项等内容的清单
- 核验合法合规性
- 编制评价方案
- 确定评价范围(是否包含经济价值)
2. 评价实施(6.2)
- 数据质量测评和应用价值分析两个环节
- 确保数据安全性,采用风险最小化方式
- 保证评价对象真实性和完整性
- 选择适宜指标进行测评
3. 评价得分计算(6.3)
- 计算三级指标得分(参照附录A、B)
- 进行各级指标得分测算(权重参照附录C)
- 评定数据质量等级、价值等级(参照附录D)
4. 评价报告编制(6.4)
报告内容应包括:
- 数据资源基本信息
- 数据资源构成
- 评价方法
- 数据质量评价结果
- 应用价值评价结果
- 评价总结
- 签字盖章
五、评分方法与等级划分
1. 数据质量得分计算(附录A)
- 内容质量指标得分=满足要求的数据量/被评估数据总量
- 及时性赋分标准:根据更新频率和延时时长赋分(25%-100%)
- 信息丰富度赋分标准:按信息维度、覆盖范围和稀缺性分级赋分
2. 应用价值得分计算(附录B)
- 场景广度:按应用范围分级赋分(0-100%)
- 应用频率:按调用频次分级赋分(0-100%)
- 社会效益:
- 公共服务:每应用于1项服务得10分,上限80分;部门数每增1个得5分
- 政府决策:每应用于1项决策得5分,上限60分;每应用于1个部门得10分
- 科学研究:创新应用10分/项,专利15分/项,核心论文25分/篇
- 经济效益:
- 数据资源收益得分=25×(I/G)
- 产品服务收入得分=25×(I/G)
(I为经济收入,G为年人均GDP)
3. 指标权重(附录C)
- 社会价值维度权重60%,经济价值40%
- 数据质量在一级指标中权重30%,应用价值70%
- 详细权重分配见标准原文表C.1
4. 等级划分(附录D)
数据质量等级
等级 | 名称 | 分值区间 | 描述 |
---|---|---|---|
S | 卓越级 | 95-100 | 无明显质量问题 |
A | 优秀级 | 90-95 | 较少问题,一般无影响 |
B | 良好级 | 85-90 | 一定问题,影响应用效果 |
C | 发展级 | 80-85 | 较多问题,严重影响应用 |
D | 基础级 | 0-80 | 需改善才能满足基本要求 |
价值等级(社会/经济/综合)
等级 | 名称 | 分值区间 | 描述 |
---|---|---|---|
S | 卓越级 | 90-100 | 细分领域领先水平 |
A | 优秀级 | 80-90 | 细分领域优异水平 |
B | 良好级 | 70-80 | 细分领域良好水平 |
C | 发展级 | 60-70 | 细分领域平均水平 |
D | 基础级 | 0-60 | 低于细分领域平均水平 |
六、标准实施意义
该标准的制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为公共数据资源的价值评价提供统一规范
- 促进公共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管理
- 为数据开放、共享和运营的效益评估提供依据
- 支持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资产评估工作
- 推动公共数据在社会治理、经济发展中的价值释放
标准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助于识别高价值公共数据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