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IPA 00009-2024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供应链安全要求》(T/CHIPA 00009-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 适用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运营者的供应链安全防护,并为网络安全服务机构提供参考。
- 涵盖供应链安全总体要求、风险识别、管控要求、准入要求及外部组件安全管理。
2. 术语与定义
-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CII):涉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重要网络设施和信息系统(如能源、金融、交通等)。
- 供应链:组织间通过协议建立的连续供应关系,包括需求方(如CII运营者)和供应方(如供应商、集成商)。
- 供应链安全风险:因供应链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及影响。
- 外部组件:开源或第三方开发的代码、文档或数据(如开源软件、第三方库)。
3. 供应链安全总体要求
- 4.1 风险分析:识别供应方、人员、产品、服务中的风险,重点关注产品研发、供应、运维及服务环节。
- 4.2 管控措施:
- 审查管理:严格监管供应链各环节。
- 安全管理:建立高效管理制度。
- 技术管控:利用技术手段发现和处置风险。
- 人员管理:确保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技能。
- 4.3 准入策略:从供应方、人员、产品、服务四方面制定准入规范,明确安全责任。
- 4.4 外部组件要求:加强开源和第三方组件的安全管控(如代码审计、风险监测)。
4. 供应链安全风险识别(第5章)
- 5.1 供应方风险:
- 资质不足、恶意行为、经营异常等。
- 5.2 人员风险:
- 内部人员违规、外部人员恶意渗透等。
- 5.3 产品风险:
- 研发漏洞(如代码缺陷)、供应链中断、运维后门等。
- 5.4 服务风险:
- 服务中断、数据泄露、第三方服务合规性问题。
5. 供应链安全管控要求(第6章)
- 6.1 审查管理:
- 定期评估供应方资质,审查合同安全条款。
- 6.2 安全管理:
- 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
- 6.3 技术管控:
- 采用漏洞扫描、入侵检测、代码审计等技术手段。
- 6.4 人员管理:
- 背景调查、权限控制、安全培训。
6. 供应链安全准入要求(第7章)
- 7.1 供应方准入:
- 需通过安全资质审核,提供合规证明。
- 7.2 人员准入:
- 关键岗位人员需通过背景审查和安全考核。
- 7.3 产品准入:
- 产品需通过安全测试(如漏洞扫描、代码审计)。
- 7.4 服务准入:
- 服务提供商需符合安全标准,签署保密协议。
7. 外部组件供应链安全管理(第8章)
- 8.1 开源组件:
- 跟踪漏洞信息,定期更新补丁。
- 8.2 第三方组件:
- 评估供应商信誉,限制高风险组件使用。
- 8.3 集成与分发:
- 确保组件来源可信,防止篡改。
- 8.4 可追溯性:
- 记录组件来源、版本及使用情况,便于溯源。
8.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涵盖金融(工商银行)、能源(国网)、通信(中国移动)、安全测评机构等关键行业单位。
- 背景与目的:
- 针对供应链攻击(如开源软件漏洞利用)日益严峻的形势,规范CII供应链安全管理,防范国家安全风险。
核心要点
- 全生命周期管理:覆盖供应链从准入到运维的全过程。
- 风险导向:重点识别供应方、产品、人员、服务四类风险。
- 技术+管理结合:通过技术手段(如代码审计)和制度(如准入审查)双重保障。
- 外部组件重点管控:开源和第三方组件需严格跟踪漏洞和来源。
- 多方协作:政府、企业、安全机构共同参与标准制定与实施。
该标准为CII运营者提供了系统化的供应链安全框架,旨在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攻击和供应链威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