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A-G 0332-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汽车用轮胎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团体标准
T/CECA-G 0332—2024
2024-12-12 发布2024-12-13 实施
中国节能协会发布
ICS 13.020.10
CCS Z00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汽车用轮胎
Greenhouse gases—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for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Automotive tyres
T/CECA-G 0332—2024
I
目 次
目 次............................................................................. I
前言........................................................................... III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汽车用轮胎........................................... 4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5
4 量化目的............................................................................. 6
5 量化范围............................................................................. 6
6 清单分析............................................................................. 8
7 结果解释............................................................................ 15
8 产品碳足迹报告...................................................................... 16
9 产品碳足迹声明...................................................................... 16
附录A (资料性) 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数据收集表.......................... 18
附录B (资料性) 常用参数参考值.............................................. 20
附录C (资料性) 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模板) .................................. 22
附录D (资料性) 全球增温潜势值.............................................. 28
附录E (规范性) 数据质量等级................................................ 31
参考文献.............................................................................. 32
T/CECA-G 0332—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物流有限公司、奇
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中汽研
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佳栋、尤嘉勋、顾洪建、王雪、王文斌、毕书然、孔祥亮、白辰、吴明锋、
郭宏伟、范佳甲、施文、谷阳森、董晓岚、麻宏宇、魏长庆、王舒微、李文静、郭齐、崔晨、李晶。
本文件首次发布。
T/CECA-G 0332—2024
1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汽车用轮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的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产品
碳足迹报告、产品碳足迹声明等。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的量化,不适用于翻新轮胎、刻沟轮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2977 载重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2978 轿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6326 轮胎术语
GB/T 18352.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 1975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9754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24021 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自我环境声明(II 型环境标志)
GB/T 24025 环境标志和声明III 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
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 24062 环境管理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GB/T 24067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GB 27999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
GB/T 29040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
GB/T 2904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等级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42359 湿及冰雪路面试验用轿车轮胎室内磨削方法
ISO 14026 : 2017 Environmental labels and declarations -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communication of footprint information
ISO/TS 14027: 2017 Environmental labels and declarations — Development of product category rules
ISO 14064-1: 2018 Greenhouse gases — Part 1: 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ISO/TS 14071: 201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Life Cycle Assessment - Critical Review Processes And
Reviewer Competencies: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To ISO 14044:2006 (E-Standard)
T/CECA-G 0332—2024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025-2009、GB/T 24040-2008、GB/T 24044-2008、GB/T 24062-2009、GB/T 24067-2024、GB/T
32150、ISO 14021:2016、ISO 14026:2017、ISO/TS 14027:2017、ISO 14064-1:2018、ISO/TS 14071: 2014的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
3.1.1
汽车用轮胎automotive tyre
安装在汽车车轮上的圆环形弹性制品。包括轿车轮胎和载重汽车轮胎。
3.1.2
轿车轮胎passenger car tyre
设计主要用于乘用车的轮胎。
[来源:GB/T 6326—2023,4.3.1]
3.1.3
载重汽车轮胎truck tyre
设计主要用于商用车辆及其拖挂车的轮胎。
[来源:GB/T 6326—2023,4.3.2]
3.1.4
原生材料raw material
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或由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加工而成的,但尚未经过任何循环利用过程的
材料。
3.1.5
再循环材料recycled material
生产过程中对回收材料加以再处理、用来制造最终产品或产品部件的材料。
注:回收材料指原可能被作为废物予以处置或用于能量回收,而实际上被收集或回收用于材料输入,在再循环或生产过
程中代替新的原生材料。
[来源:GB/T 24021—2024,7.8.1]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HG: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
CO2e:二氧化碳当量(CO2 equivalent)
GWP: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DQR:数据质量等级(Data Quality Rating)
CFP: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
T/CECA-G 0332—2024
3
4 量化目的
开展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研究的总体目的是结合取舍准则(见5.4.7),通过量化汽车用轮胎产品
生命周期所有显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计算汽车用轮胎产品对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以及在不同
阶段、不同过程、不同空间位置的影响构成(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注:这种量化面向一系列受众,支持一系列的目的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进行的独立研究和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绩效追
踪。
基于本文件开展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评价汽车用轮胎产品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用于汽车用轮胎产品生产者与上下游供应链或消费者之间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沟通;
——用于汽车用轮胎产品生产者降低产品碳足迹的设计与改进;
——根据ISO 14026:2017的预期信息交流(如有)。
5 量化范围
产品描述
汽车用轮胎产品描述应使用户能够明确地识别产品,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及型号;
b)产品的示意图;
c)产品的用途;
d)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e)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证明文件。
功能单位
应使用“1 条汽车用轮胎行驶1000km”作为功能单位。
声明单位
当量化汽车用轮胎产品部分碳足迹时,可使用“1条轮胎”作为声明单位。
系统边界
5.4.1 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系统边界见图1。
T/CECA-G 0332—2024
4
图1 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系统边界
5.4.2 材料获取阶段
材料获取阶段,包括原生材料获取及加工过程、再循环材料生产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需核算的材料
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炭黑、钢丝、聚酯、尼龙、二氧化硅、钴盐和增塑剂等。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过程:
a)基础原材料的采集与提取;
b)基础原材料的加工;
c)材料的运输。
5.4.3 轮胎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包括但不限于炼胶、压出、胎圈制造、压延、截断、成型、硫化、硫化后加工、检验等过
程。
5.4.4 分销阶段
分销阶段,包括汽车用轮胎成品从制造商到经销商或整车厂处的运输过程。
5.4.5 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包括汽车用轮胎产品使用过程中克服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消耗能量的过程。
5.4.6 生命末期阶段
生命末期阶段,包括汽车用轮胎从产品废弃后运输至回收处置点开始,到产品回归自然结束,包括:
a)废弃轮胎的运输;
b)废弃轮胎的处置,如焚烧、填埋等。
T/CECA-G 0332—2024
5
5.4.7 取舍准则
所涉及的物质(能量)数据的取舍应遵循如下准则:
a)列出主要的原辅料,若符合5.4.7中b)和c)要求则可忽略;
b)忽略的单项物质(能量)流或单元过程对产品碳足迹的贡献均不超过1%;
c)所有忽略的物质(能量)流与单元过程对产品碳足迹贡献总和不超过5%,且在碳足迹报告中予以说
明;
d)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6 清单分析
数据收集和确认
6.1.1 活动数据
在系统边界内,开展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数据种类和数据类型应该符合表1的要求。所有收集的
数据的来源应说明并记录。
表1 活动数据收集要求
生命周期阶段包含过程的简要描述数据种类及类型
材料获
取阶段
原生材料获
取及加工
从自然界中提取资源、预处理及材料的生产
原生材料消耗量及使用系数:宜使用现场数据
再循环材料消耗量及使用系数:宜使用现场数据
材料运输量、运输方式及运输距离:宜使用现场
数据
再循环材料
生产加工
由废物生产再循环材料的加工过程
运输过程
原生材料及再循环材料从供应商到轮胎制造
商工厂之间的运输
轮胎生
产阶段
轮胎的生产
包括炼胶、压出、胎圈制造、压延、截断、
成型、硫化、硫化后加工、检验等工艺过程
及辅助生产过程
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量:应使用现场数据
生产工艺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应使用现场数
据
分销
将轮胎成品运送到经销商或汽车制造商处的
过程
产品运输量、运输方式及运输距离:宜使用现场
数据
使用阶
段
能量消耗克服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消耗能量的过程
与轮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相关的产品参数:宜
使用现场数据
生命末
期阶段
运输过程
轮胎从寿命结束场所到废弃处理场所之间的
运输
废弃产品运输至处理/处置地的运输量、运输方式
及运输距离:宜使用现场数据
废弃产品各废弃物在不同处置方式下的处置量:
宜使用现场数据
废弃处理包括填埋、焚烧等过程
6.1.2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数据收集流程可参考表2,收集内容可参考表3。
T/CECA-G 0332—2024
6
表2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收集流程
确定初级数据收集
顺序
整理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参与数据填报数据汇总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更新和升级
1.1 参考重点部件,
确定温室气体排放
因子初级数据收集
的优先顺序
2.1 根据重点
部件,逐级整理供应
商信息
3.1 采取行动
引导相关供应商提
供初级数据
4.1 要求相关
供应商根据数据和
数据质量要求进行
填报
5.1 汇总供应
商填报的初级数据
6.1 定义更新
时间间隔
5.2 对于其他供应
商未进行填报的温
室气体排放因子,按
照数据质量要求,可
使用政府主管部门
发布的权威数据或
次级数据
6.2 定期更新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初级数据
6.3 逐步要求非重
点部件供应商提供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初级数据
表3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收集要求
生命周期阶段包含过程的简要描述数据种类及类型
材料获
取阶段
原生材料获
取及加工
从自然界中提取资源、预处理及材料的生产
材料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
用次级数据
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
可使用次级数据
再循环材料
生产加工
由废物生产再循环材料的加工过程
运输过程
原生材料及再循环材料从供应商到轮胎制造
商工厂之间的运输
轮胎生
产阶段
轮胎的生产
包括炼胶、压出、胎圈制造、压延、截断、
成型、硫化、硫化后加工、检验等工艺过程
及辅助生产过程
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获取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因
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天然气等能源燃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
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分销
将轮胎成品运送到经销商或汽车制造商处的
过程
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
可使用次级数据
使用阶
段
能量消耗克服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消耗能量的过程
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获取阶段的温室气体排
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汽油、柴油等等能源燃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
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生命末
期阶段
运输过程
轮胎从寿命结束场所到废弃处理场所之间的
运输
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
可使用次级数据
不同处置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
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废弃处理包括填埋、焚烧等过程
6.1.3 数据质量要求
6.1.3.1 初级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完整性。初级数据宜采集企业一个自然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详见附录A;根据输入输出的选择
准则的要求,检查是否有缺失的过程、消耗和排放;
b) 准确性。初级数据中的能源、原料消耗数据应来自企业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
T/CECA-G 0332—2024
7
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初级数据均应转换为以
功能单位为基准,且应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
c) 一致性。初级数据采集时同类数据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
6.1.3.2 次级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代表性。优先选择企业的原料供应商提供的符合GB/T 24044 或GB/T 24067 要求的、经第三方独
立验证的上游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的数据。若无,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
水平的公开生命周期评价数据,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
内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次级数据;
b) 完整性。次级数据应完整覆盖系统边界中除初级数据外所有的阶段与过程,并应包含系统边界内
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c) 一致性。同一机构对同类产品次级数据的选择应保持一致。
6.1.3.3 数据质量的特性描述应涉及以下方面:
a)时间跨度:数据的年份和所收集数据的最小时间跨度;
b)地理覆盖范围:为实现产品碳足迹研究目的,所收集的单元过程数据的地理区域;
c)技术覆盖面:具体的技术或技术组合;
d)精度:对每个数据值的可变性的度量(例如方差);
e)完整性:测量或测算的流所占的比例;
f)代表性:对数据集反映实际关注群(例如地理范围、时间跨度和技术覆盖面等)的程度的定性评价;
g)一致性:对研究方法学是否能统一应用到敏感性分析不同组成部分中而进行的定性评价;
h)可重现性:对其他独立从业人员采用同一方法学和数值信息重现相同研究结果的定性评价;
i)数据来源;
j)信息的不确定性(例如数据、模型和假设)。
6.1.3.4 数据质量评估应采用两步法:
——应根据上述a)至d)项的要求,对产品碳足迹研究的数据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应根据上述a)至c)和i)项的要求,构建数据质量等级(DQR)对产品碳足迹研究的数据质
量进行评价;初级数据需满足数据质量等级(DQR)≤2,其他次级数据需满足数据质量等级(DQR)≤3。
6.1.4 数据确认
6.1.5.1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确认并提供证据证明数据质量要求符合6.1.7
的规定。
6.1.5.2 数据确认可通过建立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和(或)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比较分析或其他适当的方
法。
6.1.5 数据变化
如果产品生命周期相关过程发生变化,碳足迹变化量超过10%,并且变化期超过3个月,则应对轮胎产
品碳足迹重新评价。
6.1.6 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
特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应符合GB/T 24067—2024 中6.4.9 的要求,其中温室气体清除量应在报
告中解释说明。
数据分配
6.2.1 汽车用轮胎产品进行碳足迹评价涉及分配时,应符合GB/T 24067—2024 中6.4.6 的要求。对包含
多个产品的系统时,宜避免分配。若分配无法避免,优先考虑以下方面:
T/CECA-G 0332—2024
8
a) 优先使用物理关系进行分配;
b) 若无法建立物理关系,宜根据经济价值或其它关系进行分配,所有分配方式需提供所使用分配关
系的依据及计算说明。
注:物理关系包括数量、质量、工时等。
6.2.2 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分配方法如下:
a) 对产出多种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同一单元过程(如同一生产线),应采用该单元过程或生产线
的产品产量进行分配;
b) 对公共设施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划分单元过程的时候应确保各单元过程输入能源和
资源可以计量。如不可单独计量,则应根
c) 据该单元过程生产产品产量占全厂产品总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影响评价
6.3.1 碳足迹计算公式
轮胎产品碳足迹按式(1)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圆整(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
at ro is se aste 1000
L
C CM CP CD CU CW ………………………(1)
式中:
C——轮胎产品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Mat——材料获取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Pro——轮胎生产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Dis——轮胎分销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Use——轮胎使用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Waste——轮胎废弃处理过程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L——轮胎生命周期使用寿命,单位为千米(km),宜使用现场数据,也可参见附录B 表B.1。
6.3.2 材料获取阶段计算公式
材料获取阶段包括获取及加工过程、再循环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以及由材料供应商运输到轮胎制造商工
厂处的运输过程。材料获取阶段碳足迹应按式(2)进行计算:
T/CECA-G 0332—2024
2024-12-12 发布2024-12-13 实施
中国节能协会发布
ICS 13.020.10
CCS Z00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汽车用轮胎
Greenhouse gases—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for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s—Automotive tyres
T/CECA-G 0332—2024
I
目 次
目 次............................................................................. I
前言........................................................................... III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汽车用轮胎........................................... 4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和定义........................................................................... 5
4 量化目的............................................................................. 6
5 量化范围............................................................................. 6
6 清单分析............................................................................. 8
7 结果解释............................................................................ 15
8 产品碳足迹报告...................................................................... 16
9 产品碳足迹声明...................................................................... 16
附录A (资料性) 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数据收集表.......................... 18
附录B (资料性) 常用参数参考值.............................................. 20
附录C (资料性) 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模板) .................................. 22
附录D (资料性) 全球增温潜势值.............................................. 28
附录E (规范性) 数据质量等级................................................ 31
参考文献.............................................................................. 32
T/CECA-G 0332—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节能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车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物流有限公司、奇
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零部件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中汽研
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佳栋、尤嘉勋、顾洪建、王雪、王文斌、毕书然、孔祥亮、白辰、吴明锋、
郭宏伟、范佳甲、施文、谷阳森、董晓岚、麻宏宇、魏长庆、王舒微、李文静、郭齐、崔晨、李晶。
本文件首次发布。
T/CECA-G 0332—2024
1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汽车用轮胎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的量化目的、量化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结果解释、产品
碳足迹报告、产品碳足迹声明等。
本文件适用于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的量化,不适用于翻新轮胎、刻沟轮胎。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2977 载重汽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2978 轿车轮胎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
GB/T 6326 轮胎术语
GB/T 18352.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
GB/T 19753 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19754 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试验方法
GB/T 24021 环境管理环境标志和声明自我环境声明(II 型环境标志)
GB/T 24025 环境标志和声明III 型环境声明原则和程序
GB/T 24040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
GB/T 24044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要求与指南
GB/T 24062 环境管理将环境因素引入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GB/T 24067 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和指南
GB 27999 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
GB/T 29040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试验方法单点试验和测量结果的相关性
GB/T 29042 汽车轮胎滚动阻力限值和等级
GB/T 32150 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
GB/T 42359 湿及冰雪路面试验用轿车轮胎室内磨削方法
ISO 14026 : 2017 Environmental labels and declarations -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communication of footprint information
ISO/TS 14027: 2017 Environmental labels and declarations — Development of product category rules
ISO 14064-1: 2018 Greenhouse gases — Part 1: Specification with guidance at the organization level for
quantification and reporting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removals
ISO/TS 14071: 2014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Life Cycle Assessment - Critical Review Processes And
Reviewer Competencies: Addition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To ISO 14044:2006 (E-Standard)
T/CECA-G 0332—2024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24025-2009、GB/T 24040-2008、GB/T 24044-2008、GB/T 24062-2009、GB/T 24067-2024、GB/T
32150、ISO 14021:2016、ISO 14026:2017、ISO/TS 14027:2017、ISO 14064-1:2018、ISO/TS 14071: 2014的
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术语和定义
3.1.1
汽车用轮胎automotive tyre
安装在汽车车轮上的圆环形弹性制品。包括轿车轮胎和载重汽车轮胎。
3.1.2
轿车轮胎passenger car tyre
设计主要用于乘用车的轮胎。
[来源:GB/T 6326—2023,4.3.1]
3.1.3
载重汽车轮胎truck tyre
设计主要用于商用车辆及其拖挂车的轮胎。
[来源:GB/T 6326—2023,4.3.2]
3.1.4
原生材料raw material
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或由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材料加工而成的,但尚未经过任何循环利用过程的
材料。
3.1.5
再循环材料recycled material
生产过程中对回收材料加以再处理、用来制造最终产品或产品部件的材料。
注:回收材料指原可能被作为废物予以处置或用于能量回收,而实际上被收集或回收用于材料输入,在再循环或生产过
程中代替新的原生材料。
[来源:GB/T 24021—2024,7.8.1]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GHG: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
CO2e:二氧化碳当量(CO2 equivalent)
GWP: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DQR:数据质量等级(Data Quality Rating)
CFP:产品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 of Product)
T/CECA-G 0332—2024
3
4 量化目的
开展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研究的总体目的是结合取舍准则(见5.4.7),通过量化汽车用轮胎产品
生命周期所有显著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计算汽车用轮胎产品对全球变暖的潜在影响,以及在不同
阶段、不同过程、不同空间位置的影响构成(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
注:这种量化面向一系列受众,支持一系列的目的和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进行的独立研究和比较研究,以及长期绩效追
踪。
基于本文件开展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的目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评价汽车用轮胎产品对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用于汽车用轮胎产品生产者与上下游供应链或消费者之间的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沟通;
——用于汽车用轮胎产品生产者降低产品碳足迹的设计与改进;
——根据ISO 14026:2017的预期信息交流(如有)。
5 量化范围
产品描述
汽车用轮胎产品描述应使用户能够明确地识别产品,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产品名称及型号;
b)产品的示意图;
c)产品的用途;
d)产品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e)产品符合相关质量标准的证明文件。
功能单位
应使用“1 条汽车用轮胎行驶1000km”作为功能单位。
声明单位
当量化汽车用轮胎产品部分碳足迹时,可使用“1条轮胎”作为声明单位。
系统边界
5.4.1 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系统边界见图1。
T/CECA-G 0332—2024
4
图1 汽车用轮胎产品碳足迹量化系统边界
5.4.2 材料获取阶段
材料获取阶段,包括原生材料获取及加工过程、再循环材料生产加工过程和运输过程,需核算的材料
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合成橡胶、天然橡胶、炭黑、钢丝、聚酯、尼龙、二氧化硅、钴盐和增塑剂等。包括但
不限于以下过程:
a)基础原材料的采集与提取;
b)基础原材料的加工;
c)材料的运输。
5.4.3 轮胎生产阶段
生产阶段,包括但不限于炼胶、压出、胎圈制造、压延、截断、成型、硫化、硫化后加工、检验等过
程。
5.4.4 分销阶段
分销阶段,包括汽车用轮胎成品从制造商到经销商或整车厂处的运输过程。
5.4.5 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包括汽车用轮胎产品使用过程中克服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消耗能量的过程。
5.4.6 生命末期阶段
生命末期阶段,包括汽车用轮胎从产品废弃后运输至回收处置点开始,到产品回归自然结束,包括:
a)废弃轮胎的运输;
b)废弃轮胎的处置,如焚烧、填埋等。
T/CECA-G 0332—2024
5
5.4.7 取舍准则
所涉及的物质(能量)数据的取舍应遵循如下准则:
a)列出主要的原辅料,若符合5.4.7中b)和c)要求则可忽略;
b)忽略的单项物质(能量)流或单元过程对产品碳足迹的贡献均不超过1%;
c)所有忽略的物质(能量)流与单元过程对产品碳足迹贡献总和不超过5%,且在碳足迹报告中予以说
明;
d)道路与厂房的基础设施、各工序的设备、厂区内人员及生活设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6 清单分析
数据收集和确认
6.1.1 活动数据
在系统边界内,开展各单元过程的数据收集,数据种类和数据类型应该符合表1的要求。所有收集的
数据的来源应说明并记录。
表1 活动数据收集要求
生命周期阶段包含过程的简要描述数据种类及类型
材料获
取阶段
原生材料获
取及加工
从自然界中提取资源、预处理及材料的生产
原生材料消耗量及使用系数:宜使用现场数据
再循环材料消耗量及使用系数:宜使用现场数据
材料运输量、运输方式及运输距离:宜使用现场
数据
再循环材料
生产加工
由废物生产再循环材料的加工过程
运输过程
原生材料及再循环材料从供应商到轮胎制造
商工厂之间的运输
轮胎生
产阶段
轮胎的生产
包括炼胶、压出、胎圈制造、压延、截断、
成型、硫化、硫化后加工、检验等工艺过程
及辅助生产过程
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量:应使用现场数据
生产工艺的温室气体直接排放量:应使用现场数
据
分销
将轮胎成品运送到经销商或汽车制造商处的
过程
产品运输量、运输方式及运输距离:宜使用现场
数据
使用阶
段
能量消耗克服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消耗能量的过程
与轮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相关的产品参数:宜
使用现场数据
生命末
期阶段
运输过程
轮胎从寿命结束场所到废弃处理场所之间的
运输
废弃产品运输至处理/处置地的运输量、运输方式
及运输距离:宜使用现场数据
废弃产品各废弃物在不同处置方式下的处置量:
宜使用现场数据
废弃处理包括填埋、焚烧等过程
6.1.2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数据收集流程可参考表2,收集内容可参考表3。
T/CECA-G 0332—2024
6
表2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收集流程
确定初级数据收集
顺序
整理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参与数据填报数据汇总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更新和升级
1.1 参考重点部件,
确定温室气体排放
因子初级数据收集
的优先顺序
2.1 根据重点
部件,逐级整理供应
商信息
3.1 采取行动
引导相关供应商提
供初级数据
4.1 要求相关
供应商根据数据和
数据质量要求进行
填报
5.1 汇总供应
商填报的初级数据
6.1 定义更新
时间间隔
5.2 对于其他供应
商未进行填报的温
室气体排放因子,按
照数据质量要求,可
使用政府主管部门
发布的权威数据或
次级数据
6.2 定期更新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初级数据
6.3 逐步要求非重
点部件供应商提供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初级数据
表3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收集要求
生命周期阶段包含过程的简要描述数据种类及类型
材料获
取阶段
原生材料获
取及加工
从自然界中提取资源、预处理及材料的生产
材料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
用次级数据
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
可使用次级数据
再循环材料
生产加工
由废物生产再循环材料的加工过程
运输过程
原生材料及再循环材料从供应商到轮胎制造
商工厂之间的运输
轮胎生
产阶段
轮胎的生产
包括炼胶、压出、胎圈制造、压延、截断、
成型、硫化、硫化后加工、检验等工艺过程
及辅助生产过程
电力、天然气等能源获取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因
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天然气等能源燃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
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分销
将轮胎成品运送到经销商或汽车制造商处的
过程
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
可使用次级数据
使用阶
段
能量消耗克服滚动阻力和加速阻力消耗能量的过程
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获取阶段的温室气体排
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汽油、柴油等等能源燃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
子:宜使用现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生命末
期阶段
运输过程
轮胎从寿命结束场所到废弃处理场所之间的
运输
运输方式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场数据,
可使用次级数据
不同处置方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宜使用现
场数据,可使用次级数据
废弃处理包括填埋、焚烧等过程
6.1.3 数据质量要求
6.1.3.1 初级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完整性。初级数据宜采集企业一个自然年内的生产统计数据,详见附录A;根据输入输出的选择
准则的要求,检查是否有缺失的过程、消耗和排放;
b) 准确性。初级数据中的能源、原料消耗数据应来自企业的实际生产统计记录。环境排放数据优先
T/CECA-G 0332—2024
7
选择相关的环境监测报告,或由排污因子或物料平衡公式计算获得。所有初级数据均应转换为以
功能单位为基准,且应详细记录相关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计算过程等;
c) 一致性。初级数据采集时同类数据应保持相同的数据来源、统计口径、处理规则等。
6.1.3.2 次级数据的质量要求包括:
a) 代表性。优先选择企业的原料供应商提供的符合GB/T 24044 或GB/T 24067 要求的、经第三方独
立验证的上游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报告中的数据。若无,优先选择代表中国国内平均生产
水平的公开生命周期评价数据,数据的参考年限应优先选择近年数据。在没有符合要求的中国国
内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国外同类技术数据作为次级数据;
b) 完整性。次级数据应完整覆盖系统边界中除初级数据外所有的阶段与过程,并应包含系统边界内
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c) 一致性。同一机构对同类产品次级数据的选择应保持一致。
6.1.3.3 数据质量的特性描述应涉及以下方面:
a)时间跨度:数据的年份和所收集数据的最小时间跨度;
b)地理覆盖范围:为实现产品碳足迹研究目的,所收集的单元过程数据的地理区域;
c)技术覆盖面:具体的技术或技术组合;
d)精度:对每个数据值的可变性的度量(例如方差);
e)完整性:测量或测算的流所占的比例;
f)代表性:对数据集反映实际关注群(例如地理范围、时间跨度和技术覆盖面等)的程度的定性评价;
g)一致性:对研究方法学是否能统一应用到敏感性分析不同组成部分中而进行的定性评价;
h)可重现性:对其他独立从业人员采用同一方法学和数值信息重现相同研究结果的定性评价;
i)数据来源;
j)信息的不确定性(例如数据、模型和假设)。
6.1.3.4 数据质量评估应采用两步法:
——应根据上述a)至d)项的要求,对产品碳足迹研究的数据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应根据上述a)至c)和i)项的要求,构建数据质量等级(DQR)对产品碳足迹研究的数据质
量进行评价;初级数据需满足数据质量等级(DQR)≤2,其他次级数据需满足数据质量等级(DQR)≤3。
6.1.4 数据确认
6.1.5.1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应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确认并提供证据证明数据质量要求符合6.1.7
的规定。
6.1.5.2 数据确认可通过建立质量平衡、能量平衡和(或)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的比较分析或其他适当的方
法。
6.1.5 数据变化
如果产品生命周期相关过程发生变化,碳足迹变化量超过10%,并且变化期超过3个月,则应对轮胎产
品碳足迹重新评价。
6.1.6 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
特定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清除量应符合GB/T 24067—2024 中6.4.9 的要求,其中温室气体清除量应在报
告中解释说明。
数据分配
6.2.1 汽车用轮胎产品进行碳足迹评价涉及分配时,应符合GB/T 24067—2024 中6.4.6 的要求。对包含
多个产品的系统时,宜避免分配。若分配无法避免,优先考虑以下方面:
T/CECA-G 0332—2024
8
a) 优先使用物理关系进行分配;
b) 若无法建立物理关系,宜根据经济价值或其它关系进行分配,所有分配方式需提供所使用分配关
系的依据及计算说明。
注:物理关系包括数量、质量、工时等。
6.2.2 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分配方法如下:
a) 对产出多种产品(包括副产品)的同一单元过程(如同一生产线),应采用该单元过程或生产线
的产品产量进行分配;
b) 对公共设施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划分单元过程的时候应确保各单元过程输入能源和
资源可以计量。如不可单独计量,则应根
c) 据该单元过程生产产品产量占全厂产品总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
影响评价
6.3.1 碳足迹计算公式
轮胎产品碳足迹按式(1)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圆整(四舍五入)至小数点后两位:
at ro is se aste 1000
L
C CM CP CD CU CW ………………………(1)
式中:
C——轮胎产品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Mat——材料获取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Pro——轮胎生产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Dis——轮胎分销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Use——轮胎使用阶段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CWaste——轮胎废弃处理过程碳足迹,单位为千克二氧化碳当量(kgCO2e);
L——轮胎生命周期使用寿命,单位为千米(km),宜使用现场数据,也可参见附录B 表B.1。
6.3.2 材料获取阶段计算公式
材料获取阶段包括获取及加工过程、再循环材料生产加工过程以及由材料供应商运输到轮胎制造商工
厂处的运输过程。材料获取阶段碳足迹应按式(2)进行计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