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864号-13-2024 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抗虫玉米瑞丰125转化体特异性PCR方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抗虫玉米瑞丰125转化体检测方法》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 规定了抗虫玉米瑞丰125转化体成分的三种PCR检测方法:
- 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一)
- 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方法二,基于转化体拷贝数比值)
- 普通PCR定性检测(方法三)
- 适用于玉米及其制品中瑞丰125转化体成分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多个农业部公告及标准,包括:
- DNA提取与纯化(农业部1485号公告-4-2010)
- 玉米内标基因检测(农业部1861号公告-3-2012)
- 抽样方法(农业部2031号公告-19-2013)
- 通用检测要求(NY/T 672)
3. 术语与定义
- 关键术语:
- 转化体特异性序列:外源插入片段与玉米基因组的连接区序列。
- 阳性质控品:含0.1%-1.0%转基因成分的标准物质或验证样品。
- 校准品:用于定量标准曲线的梯度稀释DNA样本。
- ΔCt值:转化体特异性序列Ct值与内标基因(zSSIIb)Ct值的差值。
- ΔΔCt值:试样ΔCt值与阳性定量质控品ΔCt值的差值。
4. 通用要求
- 检测方法选择: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三种方法之一。
- 试剂与模板通用性:三种方法可共享试剂、材料和DNA模板。
方法一: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
核心步骤:
- 引物与探针:
- 内标基因zSSIIb:88 bp片段,探针标记FAM/HEX荧光。
- 瑞丰125特异性序列:94 bp片段(附录A.1),探针标记FAM/HEX。
- 扩增体系:25 μL反应体系,含DNA模板(100 ng)、引物、探针及Taq酶。
- 扩增程序:95℃预变性5 min,40循环(95℃ 15 s,60℃ 60 s)。
- 结果判定:
- 阳性:内标和转化体均扩增(Ct ≤36)。
- 阴性:仅内标扩增,或两者均未扩增。
- 检出限:0.05%(约20拷贝)。
- ΔΔCt值应用:初步判断含量高低(高于或低于质控品)。
方法二: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
核心步骤:
- 标准曲线绘制:使用校准品(至少5个梯度)建立Ct值与拷贝数的线性关系(R²≥0.98)。
- 扩增体系:同方法一,但需同时扩增内标和转化体序列。
- 拷贝数计算:
- 通过标准曲线公式 Ct=a+blgc 计算拷贝数。
- 转化体含量 =(转化体拷贝数 / 内标拷贝数)×100%。
- 不确定度评定:
- 使用预评定的标准不确定度(u0=0.011、ur=0.1059)计算扩展不确定度(95%置信度)。
- 定量限:0.1%(约40拷贝)。
- 结果表述:需报告含量值及不确定度(如“0.5% ± 0.02%”)。
方法三:普通PCR定性检测
核心步骤:
- 引物设计:
- 内标基因zSSIIb:151 bp片段。
- 瑞丰125特异性序列:204 bp片段(附录A.2)。
- 扩增体系:25 μL反应体系,含DNA模板(100 ng)及引物。
- 扩增程序:35循环(94℃ 30 s,58℃ 30 s,72℃ 30 s)。
- 电泳检测:琼脂糖凝胶电泳(2%胶),EB染色成像。
- 结果判定:
- 阳性:内标和204 bp条带均出现。
- 阴性:仅内标条带或无扩增。
- 检出限:0.1%(约40拷贝)。
附录A:序列信息
- 实时荧光PCR扩增序列:94 bp片段,含外源插入(1-32 bp)与玉米基因组(33-94 bp)。
- 普通PCR扩增序列:204 bp片段,外源插入(1-182 bp)与基因组(183-204 bp)。
关键注意事项
- 质控设置:必须包含阴性质控(非转基因玉米)、空白(水)及阳性对照。
- 重复性要求:每个试样需3个平行子样,多次扩增确保结果一致性。
- 结果冲突处理:以多数结果为准,必要时重新检测。
- 安全提示:溴化乙锭(EB)具致癌性,建议使用替代染料。
适用场景
- 快速筛查:方法一(实时荧光定性)或方法三(普通PCR)。
- 精准定量:方法二(实时荧光定量),适用于阈值判定(如标识管理)。
- 资源有限环境:方法三依赖常规电泳设备,成本较低。
总结:该标准系统涵盖了瑞丰125转化体检测的全流程,从DNA提取到结果分析,兼顾定性与定量需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及合规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