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AWS 006-202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3阅读模式

T/ZAWS 006-202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13.100
CCS C 78
团体标准
T/ZAWS 006—202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规范
Grading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Developing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2024- 10-31 发布 2024- 10-31 实施
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建设原则 ......................................................................................................................................................... 1
5 核心要素 ......................................................................................................................................................... 2
6 测评指标 ......................................................................................................................................................... 4
7 测评方法 ......................................................................................................................................................... 4
附录A (规范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 .................................................................................. 6
附录B (规范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申请表............................................................................... 9
T/ZAWS 006—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公司、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
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巨化
集团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
司、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和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大唐乌沙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医药
股份有限公司昌海生物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煜文、郦铁华、王永辉、周春生、陈乐平、吕洪炳、刘杰、吕强、陈柯、刘
亚静、何志华、章连明、杨晓青、范信根、韩建勋、叶文宾、沈灿钢、陈建刚、张宁、胡晓剑、方力晟、
姜贵宝、李鹏飞、孙盛洲、杨煜、赵颖、尹伟、吴雨轩、吴姣、马丽娟、王慧敏、张凌风、李辉、杨玉
龙、彭国强、章柳超、娄正平、叶晓燕。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T/ZAWS 006—2024
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原则、核心要素、测评指标、测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从事生产经营性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指南、咨询指导、自评和等级测评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 9004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
AQ/T 900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developing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来源:AQ/T 9004-2008,3.2]
安全理念 safety concept
基于企业自身的实践和员工的思考所总结、提炼、形成的安全价值观体系,并被企业的员工群体理
解、认同、遵守和践行。
安全绩效(3.4) safety performance
基于组织的安全承诺和行为规范,与组织安全文化建设有关的组织管理手段的可测量结果。
[来源:AQ/T 9004-2008,3.3]
安全承诺 safety commitment
由企业公开作出的、代表了全体员工在关注安全生产和追求安全绩效方面所具有的稳定意愿及实
践行动的明确表示。
[来源:AQ/T 9004-2008,3.5]
安全行为 safety behavior
全体员工所作出的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职责的规定,按照岗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做到
“四不伤害”等行为的统称。
4 建设原则
T/ZAWS 006—2024
2
指导思想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
革发展的意见》为指导,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
念,强化安全生产底线思维,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水平
持续提升、良性发展,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动态管理、以评促建、持续提升的原则进行。
建设目的
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树立安全文化理念,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和企业组织的安全
文化氛围,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人文化和科学化,激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内生动
力,增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动性,树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典型示例,总结固化特色经验做法和
科学管理方式,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5 核心要素
组织保障
企业领导应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组织建立健全安全文化建设的保障制度和工作机制,把安
全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战略规划,把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职责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和长效机制。在安全文化建设所需人员、物资、经费等方面给予
充分支持与保障。
安全理念
企业应在长期安全生产实践活动中,归纳总结、逐渐提出具有自身特色,并具先导性、基础性、引
领性的安全理念体系,既体现企业发展的特色文化底蕴,又易于理解、传颂,具有感召力。企业应丰富
宣教载体、完善传播方式、强化现场可视,采取多种形式宣贯、导入、固化安全理念,提高决策层、管
理层和员工层对安全理念的知晓率和认同感。安全理念能够体现在企业制度及全员行为中,落实到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中,推进全体员工安全意识的整体提升。
安全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
体标准的制定,成为行业领域的标杆。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领导安全履责,强化
“关键少数”1)知责、明责、尽责,逐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履责评价和结果考核。
企业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适宜性、履行情况进行评估和修订完善,引导全员包括相关方认
真落实安全生产各相关制度和工作部署,保证制度执行效力,保证制度与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致。
安全环境
企业应积极营造良好的安全人文环境和安全工作环境,相关环境和设备设施应符合国家、行业安全
技术标准。设立安全文化长廊、安全角等安全文化的学习宣传场所,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等手
段,宣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事故警示、实践经验等,体现人文关怀,保护员工身心安全健
康。积极做好硬件换代,维护更新,确保生产设施、设备、场所等硬件物质达到高可靠安全水平。
1)“关键少数”:是指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的少数人群体,主要包括:企业主要负责
人、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等。
T/ZAWS 006—2024
3
安全行为
企业决策层应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践行安全理念、规范安全行为等方面做好表率。管理
层应有效策划、组织安全相关工作和活动,定期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提升安全绩效。从业人员应严格执
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能够辨识其工作场所、本岗位安全风
险点、危险因素,及时排查上报周边安全隐患和异常问题,掌握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技能,具备安全自
我约束力和反违章基本技能,能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企业应加强生产班组建设,定期开展内部安全活动,形成团队自觉的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教育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
识与能力,应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考核取得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应按要求持证上岗。企业
应制定员工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教育,培训学时符合国家、行业有关规定要
求,培训档案完整。鼓励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教师队伍,设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场所、实践基地,编制从
业人员安全文化手册或岗位安全常识手册等,建立员工安全行为习惯长效培养机制,注重相关方作业人
员的安全教育和引导,促进员工之间、部门之间形成互学、互助、互鉴、互保等安全工作机制。
安全诚信
企业应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公开作出安全承
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认真履行安全责任和义务。企业应定期公布安全生产工作报告,接受工
会组织、群众的监督;企业应公开公示风险、隐患、事故等安全信息;确保生产活动的安全性和诚信性。
安全诚信建设是企业应尽的法律责任和道德义务,通过推进安全诚信建设,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护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形成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安全激励
企业应加强安全生产奖惩管理,细化安全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激发职工安全主观能动性。按照“一
岗双责” 2)“三管三必须”3)要求,坚持奖惩分明、惩教结合原则,对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有良好表现的
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典型。造成伤害事故的,应按照“四不放过”4)处理。建立安全生产正向
激励,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全员参与
企业应积极动员全员参与安全生产工作,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并丰富安全信息沟通
方式,实现企业内各部门、各层级员工横向与纵向的有效良好沟通协作。企业应通过组织安全会议、座
谈交流、征集合理化建议等方式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畅通员工反映安全问题的渠道,及时协调解决
影响安全的有关问题事项。企业还应将相关方纳入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加强对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和检
查指导,共同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同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 “一岗双责”: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一岗”是指对应的工作岗位,“双责”是指领导干部、员工既
要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又要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3) “三管三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4) “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
未落实不放过。
T/ZAWS 006—2024
4
应急管理
企业应建立应急管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应急管理组织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应急管理工作,建
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培养应急救护员。应在安全风险评估和应
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定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
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持续改进
企业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机制或评估办法,每年对安全文化建设绩效进行评估和改进,建立信
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从与安全相关的事故、未遂事件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和流程,
确保其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企业应经常参加安全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活动,或组织企业领导员工进行
安全文化建设学习交流,吸收借鉴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积极参与安全文化品牌、模式宣传
推广,推动相互促进、取长补短,争取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6 测评指标
测评指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测评指标分为3 类,分别Ⅰ类指标、Ⅱ类指标、Ⅲ类指标。测评指标详见附录A。
Ⅰ类指标
Ⅰ类指标是申请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的必要条件,不满足其中任意一项,不能申请。包括:
a) 申请前3 年内未发生亡人或1 次3 人(含)以上重伤,或者100 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者造
成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b) 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持续有效运行1 年以上,形成可行的工作机制;
c) 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及以上水平(未开展行业按所属行业要求执行)。
Ⅱ类指标
Ⅱ类指标是本文件的核心指标,包括一级指标11 个、二级指标40 个。
Ⅲ类指标
Ⅲ类指标是加分项,包括:
a) 近3 年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方面的表彰奖励;
b) 近3 年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成果奖或完成省级安全重大课题项目等;
c) 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水平。
7 测评方法
测评程序
7.1.1 企业申请: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侧重于一矿一厂等基层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持续有效运
行1 年以上的,经过自评,自愿申请。申请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自评表(附录A)、申请表(附录B)
和对应测评标准的佐证材料等。自评分数,但不自评等级。每年随时可以提出申请。
7.1.2 协会评审:由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根据申请情况,组织专家进行等级测评工作。一般每季度对
上季度提出申请的企业组织进行测评。测评工作包括材料审查、现场评审(资料查阅、问卷调查、座谈
交流、现场踏勘、工作抽查等)和综合评定,形成测评结果,并评定等级。评定等级进行公示,公示无
T/ZAWS 006—2024
5
异议的进行公布。
7.1.3 等级评定有效期3 年。有效期届满前3 个月,由企业自主提出复审申请。在有效期内,企业每
年应开展自评,形成自评报告,定期参加协会组织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关工作和活动,总结固化安全文化
特色经验做法和科学管理方式,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水平的持续提高,确保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持续运
行。在有效期内,出现Ⅰ类指标不符合的,将撤销评定等级。
7.1.4 企业在等级评定后满2 年,可申请晋级评估。
评分方法
7.2.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中Ⅰ类指标为基本条件,不参与评分;Ⅱ类指标,满分200 分;
Ⅲ类指标为加分项,满分15 分。
7.2.2 Ⅱ类二级指标测评分数为0-5 分。评分方法是:
a) 5 分:该指标完成出色,实施情况优异;
b) 4 分:该指标已经完成落实并符合要求,实施情况良好;
c) 3 分:该指标已经基本完成,基本符合要求,但实施效果一般;
d) 2 分:该指标已经部分完成落实;
e) 1 分:该指标已经部分完成落实,但存在较大缺陷;
f) 0 分:该指标未完成或存在严重缺陷。
注: Ⅱ类一级指标中出现0分指标,不能申请。
7.2.3 每个Ⅲ类二级指标测评分数为0 或5 分。省(部)级及以上的安全生产方面表彰奖励取得一项,
该指标即得5 分,按最高项计,不重复得分。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成果奖或完成省级安全重大课题项目得
分同理。不满足条件的得0 分。
等级评定
根据最终得分,评定为三个等级:
a) 总分≥180 分,为5A 等级;
b) 160 分≤总分<180 分,为4A 等级;
c) 140 分≤总分<160 分,为3A 等级;
d) 总分<140 分,不定级。
A
A
T/ZAWS 006—2024
6
B
B
附录A
(规范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
表A.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


指标
类别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满分
分值
自评
分数
1 Ⅰ类
基本
条件
1.申请前3 年内未发生亡人或1 次3 人(含)以上重伤,或者100 万以上直
接经济损失,或者造成社会负面影响较大的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2.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持续有效运行1 年以上,形成可行的工作机制。
3.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及以上水平。(未开展行业按所属行业要求执行。)
2 Ⅱ类
组织
保障
1.设有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工作制度(办法),
明确组织机构和人员在安全文化建设和运行中的工作职责,把安全文化建设
工作职责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以企业正式文件发布并执行。
5
2.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保证安全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建设初
期制定投入计划,经费投入记录应分类记录,对费用的实施记录做好监控。
5
3.设有安全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方法措施和规划目标等,以企业正式文件
发布并贯彻执行,形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和长效机制。
5
3 Ⅱ类
安全
理念
4.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归纳形成了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理念体
系,包括企业安全理念、安全愿景、安全使命、安全目标,并以书面形式发
布。
5
5.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宣贯企业安全理念、广泛传播安全理念,有宣传和贯
彻的方法和记录。
5
6.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员工层,对企业安全理念有较高的知晓率和认同感。 5
4 Ⅱ类
安全
制度
7.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标准。对安全生产有
关的制度规程和标准不断完善、更新。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和团体标准的
制定,成为行业领域的标杆。
5
8.建立健全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领导层、管理层、车间、班组和岗
位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引导全
员包括相关方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相关制度和工作部署。
5
9.制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全面开展安全
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有定期活动记录和隐患整改闭环记录。
5
5 Ⅱ类
安全
环境
10.生产场所环境、作业岗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安全技术标准,生产设
备和安全设施运行可靠并及时维护更新。
5
11.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
标志、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风险告知牌等。生产现场清洁、安全、人性化。
5
12.设立安全文化廊、安全角、宣传栏等安全文化场所,定期更换宣传内容,
及时公示相关信息。车间墙壁、上班通道、班组活动场所、员工休息生活等
场所设置或定期播放安全应急宣传科普资料。
5
T/ZAWS 006—2024
7
表A.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续)


指标
类别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满分
分值
自评
分数
13.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兴媒体等手段,宣传发布法律法规、安全知识、事故警
示、先进事迹、实践经验等内容。
5
14.有安全生产的书籍、报刊、音像资料并供员工学习。每年在省级及以上的
媒体或刊物上发表有不少于2 篇安全生产方面的稿件论文,或有安全相关的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
5
6 Ⅱ类
安全
行为
15.决策层应充分履行自己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在各工作环节的重要地位。
经常性深入基层开展安全工作,在安全理念、安全行为等方面做好表率。
5
16.管理层应严格履行职责,熟练掌握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有效策划、组织
安全相关工作和活动,定期进行现场监督指导,提升安全绩效。
5
17.从业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理解并严格执行企业的安全规
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能够正确识别处理安全隐患和异常,具有辨
识风险、应急处置等安全知识和操作能力。
5
18.企业为从业人员配备与作业环境和作业风险相匹配的安全防护设施、设
备和用品,从业人员能按要求自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
19.从业人员具有自觉的安全态度和自我约束力,对不安全问题保持警觉并
主动报告,能够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
受伤害。
5
20.企业各生产班组管理规范,每月至少开展2 次安全活动,从业人员主动
关心团队安全绩效,团队成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5
7 Ⅱ类
安全
教育
21.制定并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考核机制。 5
22.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培训,通过考核
取得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包括相关方)持证上岗率100%;其他从业
人员100%依法定期参加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安全知识、
安全技能和对应能力。按规定对新员工实施“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对离岗重
新上岗、换岗等从业人员及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鼓励聘用注册安全
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5
23.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 次有影响、有成效的群众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或安
全活动,每年开展不少于1 次有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的全员培训,每年开展不
少于1 次企业负责人安全讲堂。
5
24.建立企业内部培训教师队伍,或与具备安全培训条件的机构建立培训服
务关系,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场所、实践基地等。加强对相关方作业人员(包
括短期临时作业人员、实习学生、学习参观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以及供应
链、客户等)的安全教育和引导。
5
25.积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各项活动,有方案、有记录、有总结。企业编
制安全文化手册或岗位安全常识手册(或类似读本),组织员工理解掌握其
中内容。
5
T/ZAWS 006—2024
8
表A.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续)


指标
类别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满分
分值
自评
分数
8 Ⅱ类
安全
诚信
26.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都公开作出安全承诺,签订《安全生产承诺
书》;《安全生产承诺书》格式规范,内容全面、具体,承诺人签字。
5
27.企业应公开公示风险、隐患、事故等安全信息;定期公布安全生产工作报
告,接受工会组织、群众的监督;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具有良好的社会
形象。
5
9 Ⅱ类
安全
激励
28.制定安全绩效考核奖励办法,有明确的安全绩效考核指标或评价细则,并
把安全绩效考核纳入收入分配,有相应的奖惩记录。
5
29.对一般违章行为、无伤害事故采取以改进缺陷、吸取经验、教育为主的处
理方法;造成伤害事故的,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和处理。
5
30.对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有良好表现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树立榜样典型。 5
10 Ⅱ类
全员
参与
31.从业人员对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承诺、安全规划、安全目
标、安全投入等进行监督。
5
32.建立并丰富安全信息沟通方式,实现企业内各层级员工横向与纵向的有
效沟通,确保安全管理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
5
33.鼓励员工参与安全事务,畅通员工反映安全问题的渠道,员工能关注安
全、参与安全会议、提出合理化建议并得到反馈。
5
34.将相关方纳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与其加强沟通交流和检查指导,
让其参与企业安全事务,有效提高相关方安全管理水平。
5
11 Ⅱ类
应急
管理
35.建立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
案或措施,建立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培养应急救护员,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5
36.建立完善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对装备物资进行经常
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
37.定期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
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
12 Ⅱ类
持续
改进
38.建立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从安全相关的事故、未遂事件中统计风险、总
结规律、吸取教训,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开展安全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5
39.建立安全文化建设考核机制或评估办法,企业每年组织开展安全文化建
设绩效评估,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5
40.加强交流合作,吸收借鉴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和成果,积极参加安全
文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学习和活动交流,有相关材料和记录。
5
13 Ⅲ类
加分

1.近3 年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安全生产方面的表彰奖励。 5
2.近3 年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成果奖或完成省级安全
重大课题项目等。
5
3.企业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水平。 5
T/ZAWS 006—2024
9
附录B
(规范性)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申请表
表B.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申请表
( 年)
申 请 单 位: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申 请 日 期: 年 月 日
浙江省安全生产协会制
T/ZAWS 006—2024
10
单位名称
单位地址
邮编:
隶属关系
□中央 □省属 □市级以下 □合资
□外资(含外资控股) □民营(含私营) □其他
所属行业
□非煤矿山 □化工 □电力 □冶金 □交通运输
□建筑施工 □加工制造 □轻工 □烟花爆竹 □特种设备
□民用爆炸物品 □其他
法定代表人 电 话 传 真
联 系 人
电 话 传 真
手 机 E-mail
企业员工总数、安全生产职能部门设置及人员情况:
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基本概况、安全生产基本情况、符合Ⅰ类指标基本条
件的证明和承诺等,可另附材料,限1000 字以内)
T/ZAWS 006—2024
1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自评总结报告(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开展时
间、方法措施步骤、特点特色、经验成效等;可另附材料,限4000 字以
内)
按照《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级测评标准》自评得分:
企业自评意见:
法定代表人(签字): (申请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此栏中央企业或省属企业填写)
上级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上级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2月26日 16:09: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4068.html
图书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NY/T 1854-2025 马铃薯晚疫病测报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NY/T 2467-2025 高粱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NY/T 2467-2025 高粱品种鉴定SSR分子标记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NY/T 289-2025 绿色食品 咖啡

NY/T 289-2025 绿色食品 咖啡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