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2329-2025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阅读模式
JJF 2329-2025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oment of Inertia Instruments

2025‑11‑05 发布2026‑05‑05 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归口单位:全国质量密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单位: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

中心)]

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西北工业大学

本规范委托全国质量密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JJF 2329—2025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王小三(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缪寅宵(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钟瑞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参加起草人:

孙凤举(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刘炜[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能源计量数据

中心)]

葛锐(浙江省质量科学研究院)

陈雪(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

张佼龙(西北工业大学)

JJF 2329—2025

目录

引言……………………………………………………………………………………… (Ⅱ)

1 范围………………………………………………………………………………… ( 1 )

2 引用文件…………………………………………………………………………… ( 1 )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 1 )

3. 1 术语……………………………………………………………………………… ( 1 )

3. 2 计量单位………………………………………………………………………… ( 1 )

4 概述………………………………………………………………………………… ( 1 )

4.1 用途及分类……………………………………………………………………… ( 1 )

4.2 原理及构造……………………………………………………………………… ( 1 )

5 计量特性…………………………………………………………………………… ( 4 )

5.1 示值误差………………………………………………………………………… ( 4 )

5.2 重复性…………………………………………………………………………… ( 4 )

6 校准条件…………………………………………………………………………… ( 4 )

6.1 环境条件………………………………………………………………………… ( 4 )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 4 )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 4 )

7.1 校准项目………………………………………………………………………… ( 4 )

7.2 校准方法………………………………………………………………………… ( 5 )

7.3 数据处理………………………………………………………………………… ( 5 )

8 校准结果表达……………………………………………………………………… ( 6 )

9 复校时间间隔……………………………………………………………………… ( 6 )

附录A 转动惯量测量标准…………………………………………………………… (7)

附录B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记录格式……………………………………………… (10)

附录C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11)

附录D 转动惯量测量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 (12)

JJF 2329—2025

引言

JJF 1071—2010 《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 《通用计量术语

及定义》、JJF 1059. 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共同构成制定本规范的基础

性系列规范。

本规范给出了转动惯量测量仪的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及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和示例。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 2329—2025

JJF 2329—2025

1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扭摆法、落体法或三线摆法等测量原理的转动惯量测量仪的校准。

2 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JJG 99 砝码检定规程

JJG 1036 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 1059. 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 1 术语

3. 1. 1 转动惯量moments of inertia;MOI

刚体绕轴转动时惯性的度量,表征刚体对转轴保持其匀速圆周运动或静止时的特性。

3. 1. 2 转动惯量测量仪MOI instrument

测量刚体对转轴的转动惯量的仪器。

3. 1. 3 转动惯量标准MOI standard

具有一定质量,对确定回转轴具有已知转动惯量,用于校准转动惯量测量仪的实

物量具,由砝码以及可对砝码进行安装定位的部件(简称移轴标准件) 组成,移轴标

准件使砝码相对于回转轴具有已知的距离。

3. 2 计量单位

使用的计量单位:千克二次方米(kg·m2)、克二次方米(g·m2)。

4 概述

4. 1 用途及分类

转动惯量测量仪主要用于测量刚体对给定转轴的转动惯量。按测量方法可分为扭

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落体法转动惯量测量仪和三线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等。

4. 2 原理及构造

4. 2. 1 扭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

如图1 所示,采用气浮或机械轴承构建可绕回转轴转动的轴系,将轴系通过扭杆

连接到基座上,形成扭摆系统,构成转动惯量测量仪机械主体。测量时,将被测对象

JJF 2329—2025

2

置于测量平台上,通过主动驱动,使扭摆系统偏离平衡位置后释放,在扭杆的作用下,

扭摆系统绕回转轴做正弦扭摆,测量扭摆周期,通过公式(1) 可测量得到转动惯量。

J =

K

4π2 T 2 (1)

式中:

J ——物体对于扭摆转轴的转动惯量,kg·m2;

T ——扭摆周期,s;

K ——与扭摆系统扭杆刚度有关的一个常量,kg·m2/s2。

图1 扭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测量原理示意图

1—被测对象;2—测量平台;3—气浮或机械轴承;4—机架;5—回转轴;6—扭杆;7—基座

4. 2. 2 落体法转动惯量测量仪

如图2 所示,采用气浮或机械轴承构建可绕回转轴转动的轴系,在轴系上同心固

定已知质量、半径的圆形测量平台,其上固定缠绕吊线,吊线另一端通过等高的定滑

轮悬挂质量块,形成定轴匀加速回转系统,构成转动惯量测量仪机械主体。测量时,

将被测对象置于测量平台上,释放质量块,轴系绕回转轴做匀加速回转运动,测量角

加速度,通过公式(2) 可测量得到转动惯量。

J =

m1 gR - m1 R21

φ̈ - T0

φ̈

- J0 (2)

式中:

m1 ——落体的质量,kg;

g ——当地重力加速度,m/s2;

R1 ——圆形测量平台半径,m;

φ̈ ——角加速度,rad/s2;

T0 ——摩擦力矩,N·m;

J0 ——转动惯量测量仪自身的转动惯量值,kg·m2。

JJF 2329—2025

3

R R m

图2 落体法转动惯量测量仪测量原理示意图

1—被测对象;2—测量平台;3—气浮或机械轴承;4—机架;5—回转轴;6—线轮;7—吊线;8—落体;

m1—落体的质量;R—圆形测量平台半径

4. 2. 3 三线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

如图3 所示,采用三条等长悬线将不同直径的两个圆盘进行连接,将上圆盘固定

在基座上,形成三线摆角谐振动系统,构成转动惯量测量仪机械主体。测量时,将被

测对象置于测量平台上,驱动三线摆的下圆盘以OO ′为轴转过一个角度后释放,三线

摆做角谐振动,测量角谐振动周期,通过公式(3) 测量转动惯量。

J =

m0 gR2 r

4π2 l

T 2 (3)

式中:

J ——被测对象绕OO ′旋转的转动惯量,kg·m2;

m0 ——被测对象质量,kg;

g ——当地重力加速度,m/s2;

R2 ——下悬线节点距离转轴距离,m;

r ——上悬线节点距离转轴距离,m;

l ——悬线长度,m;

T ——扭摆周期,s。

R2 O

r O

l

图3 三线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测量原理示意图

1—被测对象;2—回转轴;3—上悬线节点;4—下悬线节点;5—上圆盘;6—下圆盘;

r— 上悬线节点距离转轴距离;l—悬线长度;R2—下悬线节点距离转轴距离

JJF 2329—2025

4

5 计量特性

5. 1 示值误差

转动惯量测量标准移轴后与移轴前,转动惯量测量仪的示值差与对应的转动惯量

标准值之差。

测量标准移轴后测量仪的示值与移轴前测量仪的示值,二者之差与对应的转动惯

量标准值之差。

5. 2 重复性

同一校准点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用标准偏差来表示。

6 校准条件

6. 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满足如下要求:

a) 环境温度:(20±5) ℃;

b) 相对湿度:≤85%;

c) 其他条件:校准时不得有影响校准结果的干扰源。

注: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校准,建议移轴标准件使用热膨胀系数低的材料,或对移轴距离修

正使用。

6. 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 2. 1 转动惯量标准

6. 2. 1. 1 转动惯量量值要求

转动惯量标准值的获取见附录A。

转动惯量标准的转动惯量参考值的扩展不确定度应不大于转动惯量测量仪允差的

三分之一。

6. 2. 1. 2 砝码的要求

具有证书的砝码,扩展不确定度不低于M1等级砝码要求。

6. 2. 1. 3 移轴标准件的要求

具有校准证书的移轴标准件, 扩展不确定度相对于被校长度值优于0. 01%

(k=2)。

6. 2. 2 其他有关测量用计量器具

a) 水平仪:分辨力≤0. 01 mm/m;

b) 温度计:分辨力≤0. 2 ℃;

c) 湿度计:分辨力≤1%RH。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 1 校准项目

示值误差。

JJF 2329—2025

5

7. 2 校准方法

a) 根据转动惯量测量仪的质量承载范围及转动惯量测量范围选择转动惯量标准,

转动惯量标准值应包含转动惯量测量仪标称转动惯量测量的上、下限及上、下限的中

值等三个点,选择上、下限的中值进行重复性测试;

b) 启动转动惯量测量仪,使其处于测量状态,测量测量平台工作状态的水平度,

如水平度大于0. 05 mm/m,调整其水平度至不大于0. 05 mm/m,并记录最终的测量平

台水平度;

c) 如图4 所示,加载移轴标准件至测量平台,使移轴标准件回转轴与测量仪回转

轴重合;

d) 根据转动惯量校准点,选定砝码及移轴标准件上的砝码定位位置;

e) 在移轴标准件距离回转轴最近的两点对称加载砝码,启动转动惯量测量仪工

作,得到转动惯量示值,记为J0;

f) 对称平移砝码至移轴标准件的选定位置;

g) 启动转动惯量测量仪工作,得到转动惯量示值,记为J1;

h) 卸载砝码;

i) 选取不同的校准点, 重复步骤d)~h), 完成转动惯量示值误差校准, 记录

结果;

j) 对于选定重复性测量点,重复步骤d)~h) n (n≥6) 次,记录结果。

*-- / J1

"F 4 J0

图4 校准示意图

1—转动惯量测量仪;2—砝码;3—移轴标准件;4—测量平台;5—砝码定位位置

7. 3 数据处理

转动惯量标准测量示值,按照公式(4) 计算。

Jti = J1i - J0i (4)

式中:

Jti ——第i 点转动惯量测量示值,kg·m2;

J1i——砝码移轴后,第i 点转动惯量测量仪示值,kg·m2;

J0i——砝码移轴前,第i 点转动惯量测量仪示值,kg·m2。

JJF 2329—2025

6

按照公式(5) 计算转动惯量测量仪示值误差。

Jei = Jti - Jri (5)

式中:

Jei——第i 点转动惯量示值误差,kg·m2;

Jri——第i 点转动惯量标准值,kg·m2。

按照公式(6) 计算转动惯量测量仪重复性。

S = Σj = 1

n ( Jti,j--J--t-i,j )2

n - 1 (6)

式中:

Jti,j——第i 点转动惯量第j 次测量示值,kg·m2;

-J--t-i,j——第i点转动惯量n次测量示值的均值,kg·m2。

8 校准结果表达

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上反映。校准证书或报告应至少包括如下信息:

a) 标题,“校准证书”;

b) 实验室名称和地址;

c) 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 证书或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 送校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 进行校准的日期,若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及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

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 校准环境的描述;

l) 校准结果及其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 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 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以及签发日期;

o) 校准结果仅是对被校对象有效的声明;

p) 未经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证书或报告的声明。

经校准的转动惯量测量仪,发给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加盖校准印章。

9 复校时间间隔

客户应根据校准结果、使用频次、使用条件等情况自行确定复校时间间隔。

JJF 2329—2025

7

附录A

转动惯量测量标准

A. 1 转动惯量标准值的确定

转动惯量标准值的获取依据刚体转动惯量平行轴定理,即刚体对于任一轴的转动

惯量,等于刚体对于通过质心、并与该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加上刚体的质量与两

轴间距离平方的乘积,如公式(A. 1)。

Jz = Jzc + ml2 (A. 1)

式中:

Jz ——刚体对回转轴的转动惯量值,kg·m2;

Jzc——刚体以通过其质心并与回转轴平行的轴为回转轴时的转动惯量值,kg·m2;

m ——刚体质量,kg;

l ——刚体从Jzc 到Jz 时质心平移距离,m。

改变刚体在测量平台上的位置, 刚体对测量平台回转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按

公式(A. 2)、公式(A. 3) 计算。

Jzl0 = Jzc + ml0

2 (A. 2)

Jzl1 = Jzc + ml1

2 (A. 3)

式中:

Jzl0——第1 次放置时,刚体对测量平台回转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kg·m2;

Jzl1——第2 次放置时,刚体对测量平台回转轴的转动惯量理论值,kg·m2;

l0 ——第1 次放置时,刚体从Jzc 到Jzl0 时质心平移距离,m;

l1 ——第2 次放置时,刚体从Jzc 到Jzl1 时质心平移距离,m。

由公式(A. 2)、公式(A. 3) 可得转动惯量标准值, 考虑对称加载, 标准值按

公式(A. 4) 计算。

Jr= m (l11 )

2 - l01

2 + m (l12 )

2 - l02

2 (A. 4)

式中:

l01、l02——第1 次放置时,移轴标准件上刚体从Jzc 到Jzl0 时两侧质心平移距离,m;

l11、l12——第2 次放置时,移轴标准件上刚体从Jzc 到Jzl1 时两侧质心平移距离,m。

A. 2 转动惯量标准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A. 2. 1 不确定度评定模型

根据公式(A. 4),转动惯量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A. 5) 计算。

uc= (∂Jr )

∂m

2

u2

m + ( ) ∂Jr

∂l01

2

u2

l01 +( ∂Jr )

∂l11

2

u2

l11 +( ∂Jr )

∂l02

2

u2

l02 +( ∂Jr )

∂l12

2

u2

l12 (A. 5)

简化公式(A. 5),得到公式(A. 6)。

JJF 2329—2025

8

uc =

(l11 )

2 + l12

2 - l01

2 - l02

2 2 u2

m+(-2ml01 )

2 u2

l01 +

(2ml11 )

2 u2

l11 +(-2ml02 )

2 u2

l02 +(2ml12 )

2 u2

l12

(A. 6)

A. 2. 2 评定示例

根据以上不确定度评定模型,由公式(A. 6) 可得到转动惯量标准值的标准不确

定度,主要来源于两次放置移轴标准件时,其平移距离的不确定度和砝码质量的不确

定度。对于移轴距离,一般采用激光跟踪仪和定位销定位的方法来确定;对于砝码质

量,一般采用标准质量的专用砝码来确定。

对转动惯量标准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其移轴距离信息见表A. 1,移轴距离不确定度为

0. 01% (k=2);砝码10块,质量均为20 kg,不确定度M1等级,代入公式(A. 4),计算可

得其转动惯量标准值见表A. 1,代入公式(A. 6),转动惯量标准的不确定度见表A. 2。

表A. 1 转动惯量标准信息表

序号

1

2

3

4

5

质量

kg

20

20

40

40

60

60

80

80

100

100

移轴1

mm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移轴2

mm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移轴3

mm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单侧砝码移

轴1、2 对

应的转动惯

量标准值

kg·m2

19.216

19.237

38.432

38.475

57.648

57.712

76.864

76.949

96.079

96.187

对称加载砝

码移轴1、2

对应的转动

惯量标准值

kg·m2

38.453

76.907

115.360

153.813

192.266

单侧砝码移

轴1、3 对

应的转动惯

量标准值

kg·m2

27.993

27.999

55.985

55.998

83.978

83.997

111.971

111.996

139.963

139.995

对称加载砝

码移轴1、3

对应的转动

惯量标准值

kg·m2

55.992

111.983

167.975

223.967

279.958

表A. 2 转动惯量标准及其不确定度汇总表

1

2

3

4

38.453

55.992

76.907

111.983

8.3×10-10

8.3×10-10

8.3×10-10

8.3×10-10

5.9×10-12

3.0×10-12

6.2×10-12

2.8×10-12

5.9×10-12

3.0×10-12

6.2×10-12

2.8×10-12

3.6×10-9

3.5×10-9

3.6×10-9

3.5×10-9

3.6×10-9

3.5×10-9

3.6×10-9

3.5×10-9

0.007

0.01

0.014

0.02

1.8×10-4

1.8×10-4

1.8×10-4

1.8×10-4

序号

转动

惯量

标准值

kg·m2

质量m 引

入的相对

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

移轴距离

l01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移轴距离

l02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移轴距离

l11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移轴距离

l12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扩展不确

定度

(k=2)

kg·m2

相对扩展

不确定度

(k=2)

JJF 2329—2025

9

5

6

7

8

9

10

115.360

153.813

167.975

192.266

223.967

279.958

8.3×10-10

8.3×10-10

8.3×10-10

8.3×10-10

8.3×10-10

8.3×10-10

5.9×10-12

5.9×10-12

2.8×10-12

5.8×10-12

2.8×10-12

2.8×10-12

5.9×10-12

5.9×10-12

2.8×10-12

5.8×10-12

2.8×10-12

2.8×10-12

3.6×10-9

3.6×10-9

3.5×10-9

3.6×10-9

3.5×10-9

3.5×10-9

3.6×10-9

3.6×10-9

3.5×10-9

3.6×10-9

3.5×10-9

3.5×10-9

0.021

0.028

0.03

0.035

0.05

0.05

1.8×10-4

1.8×10-4

1.8×10-4

1.8×10-4

1.8×10-4

1.8×10-4

表A. 2(续)

序号

转动

惯量

标准值

kg·m2

质量m 引

入的相对

标准不确

定度分量

移轴距离

l01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移轴距离

l02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移轴距离

l11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移轴距离

l12引入的

相对标准

不确定度

分量

扩展不确

定度

(k=2)

kg·m2

相对扩展

不确定度

(k=2)

JJF 2329—2025

10

附录B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记录格式

第页共页

委托单位: 单位地址:

产品名称: 型号规格: 编号:

制造厂家:

测量标准信息:

移轴标准件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年月日

砝码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年月日

证书编号:

校准时间: 年月日温度: ℃ 相对湿度: %

校准依据:

一、测量平台水平度:

二、示值误差

序号

1

2

砝码

质量

kg

移轴

距离

m

示值J0

kg·m2

移轴

距离

m

示值J1

kg·m2

J1-J0

kg·m2

转动

惯量

标准值

kg·m2

示值

误差

kg·m2

Urel

(k=2)

%

校准员: 核验员:

JJF 2329—2025

11

附录C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证书内页格式

序号

转动惯量

标准值

kg·m2

测量仪转动惯量

示值

kg·m2

测量仪转动惯量

示值误差

kg·m2

Urel (k=2)

%

JJF 2329—2025

12

附录D

转动惯量测量仪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及示例

D. 1 测量信息

D. 1. 1 测量对象:扭摆法转动惯量测量仪。

D. 1. 2 测量标准:转动惯量测量标准,由砝码和移轴标准件组成。

D. 1. 3 校准依据:JJF 2329—2025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规范》。

D. 1. 4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9. 5 ℃;

相对湿度:55%。

D. 1. 5 测量过程:按照校准规范要求,用测量标准校准被测对象,取单次示值误差

作为测量结果。

D. 2 转动惯量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D. 2. 1 测量模型

转动惯量校准的测量模型如公式(D. 1)。

Je = Jt - Jr (D. 1)

式中:

Je——转动惯量示值误差,kg·m2;

Jt ——转动惯量测量仪示值,kg·m2;

Jr ——转动惯量标准参考值,kg·m2。

D. 2. 2 不确定度来源分析

a)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b) 工作条件下转动惯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c) 转动惯量测量仪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d) 加载不水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

e) 回转轴偏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5。

D. 2.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D. 2. 3. 1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按公式(D. 2) 计算。

u1 = 1

n - 1 Σi = 1

n ( Jti --Jti )2 (D. 2)

式中:

n ——试验次数;

Jti ——第i 次转动惯量测量示值,kg·m2;

-J

ti ——n 次转动惯量测量均值,kg·m2。

JJF 2329—2025

13

D. 2. 3. 2 工作条件下转动惯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工作条件下转动惯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由两部分组成, 分别是标准条件

(20 ℃) 下转动惯量标准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1,以及在工作条件下由于现场温度

偏离标准条件,材料热膨胀导致的移轴距离变化引起的转动惯量标准值发生变化,将

该变化考虑为不确定度分量u22。

转动惯量标准参考值的不确定度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21 根据附录A 评定。

移轴标准件的材料为1Cr18Ni9Ti, 在(20±10)℃ 的范围内, 其热膨胀系数为

1. 7×10-5/℃ , 在环境温度为T 的工作条件下, 移轴距离因热膨胀引入的改变量为

(T-20)×1. 7×10-5,相应的转动惯量标准值按公式(A. 4) 计算,标准值的变化量为

ΔJr,则:

u22=|ΔJr |

u2 = u22

1 + u22

2

D. 2. 3. 3 转动惯量测量仪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转动惯量测量仪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按公式(D. 3) 计算。

u3 =

δ

2 3

(D. 3)

式中:

δ——转动惯量测量仪分辨力,kg·m2。

D. 2. 3. 4 加载不水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

加载不水平会导致转动惯量测量标准的参考值发生变化,由于在工作过程中,一

般不对该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处理时原则上将该误差值作为不确定度的一部分,考虑

到已经对不水平进行了定量要求,该不确定度分量按公式(D. 4) 简化计算。

u4= m{[l11- l11 cos (0. 001α)] } 2 -[l01- l01 cos (0. 001α)]2 +

m{[l12- l12 cos (0. 001α)] } 2 -[l02- l02 cos (0. 001α)]2

(D. 4)

式中:

α——测量台的水平度,mm/m。

D. 2. 3. 5 回转轴偏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5

移轴标准件回转轴与测量仪回转轴不重合会导致转动惯量测量标准的参考值发生

变化,由于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不对该系统误差进行修正,处理时原则上将该误差值

作为不确定度的一部分,由于测量设备和测量标准均有定位点,考虑单次偏移值不大

于3 mm,取均匀分布,该不确定度分量按公式(D. 5) 简化计算。

u5 =

mlp

2

3

(D. 5)

式中:

lp——移轴标准件回转轴偏离测量仪回转轴的距离,m。

JJF 2329—2025

14

D. 2.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D. 1。

表D. 1 转动惯量测量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不确定度

分量

u1

u2

u3

u4

u5

不确定度

来源

重复性

测量

转动惯量

标准

分辨力

加载不

水平

回转轴

偏移

评定方法

A

B

B

B

B

标准不确定度/ (kg·m2)

1

n - 1Σi = 1

n

( Jti --J ti )2

——

δ

2 3

m{[ l11- l11 cos(0.001α )] } 2 -[ l01- l01 cos(0.001α )]2 +

m{[ l12- l12 cos(0.001α )] } 2 -[ l02- l02 cos(0.001α )]2

mlp

2

3

各不确定度分量不相关,则示值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按公式(D. 6) 计算。

uc = u21

+ u22

+ u23

+ u24

+ u25

(D. 6)

D. 2. 5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则转动惯量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D. 7) 计算。

U = k × uc = 2 × uc (D. 7)

示值误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D. 8) 计算。

Urel =

U

Jr

(D. 8)

D. 3 转动惯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D. 3. 1 采用转动惯量标准对一台转动惯量测量仪进行校准,转动惯量标准、转动惯

量测量仪信息如下:

a) 转动惯量标准的移轴距离信息见表D. 2,移轴距离不确定度为0. 01% (k=2);

砝码10 块,质量均为20 kg,不确定度M1等级;

b) 转动惯量测量仪型号: MOI 500; 转动惯量测量仪编号: 2019002; 转动

惯量测量仪的负载范围:(40~200)kg; 转动惯量测量仪的转动惯量测量范围及

不确定度要求:(35~250)kg·m2, U=0. 2% (k=2); 转动惯量测量仪分辨力

0. 01 kg·m2。

JJF 2329—2025

15

表D. 2 转动惯量标准信息表

序号

1

2

3

4

5

质量

kg

20

20

40

40

60

60

80

80

100

100

移轴

距离1

mm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移轴

距离2

mm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1.000 7

1.001 2

移轴

距离3

mm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单侧砝码移

轴距离1、2

对应的转动

惯量标准值

kg·m2

19.216

19.237

38.432

38.475

57.648

57.712

76.864

76.949

96.079

96.187

对称加载砝

码移轴距离

1、2 对应的

转动惯量

标准值

kg·m2

38.453

76.907

115.36

153.813

192.266

单侧砝码移

轴距离1、3

对应的转动

惯量标准值

kg·m2

27.993

27.999

55.985

55.998

83.978

83.997

111.971

111.996

139.963

139.995

对称加载砝

码移轴距离

1、3 对应

的转动惯

量标准值

kg·m2

55.992

111.983

167.975

223.967

279.958

D. 3. 2 根据转动惯量测量仪的负载范围及转动惯量测量范围,选用转动惯量标准对

转动惯量测量仪进行校准,试验数据见表D. 3。

表D. 3 不确定度评定示例校准数据

1

2

20

2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10.555

13.791

13.796

13.792

13.789

13.793

1.000 7

1.001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49.013

181.769

181.777

181.771

181.77

181.772

38.458

167.978

167.981

167.979

167.981

167.979

38.453

167.975

167.975

167.975

167.975

167.975

0.005

0.003

0.006

0.004

0.006

0.004

测量台水平度:0.01 mm/m

序号

砝码

质量

kg

移轴

距离

m

示值J0

kg·m2

移轴

距离

m

示值J1

kg·m2

J1-J0

kg·m2

转动惯量

标准值

kg·m2

示值误差

kg·m2

JJF 2329—2025

16

3

60

60

80

80

0.201 51

0.201 33

0.201 51

0.201 33

13.799

15.413

1.200 1

1.200 2

1.200 1

1.200 2

181.769

239.377

167.97

223.964

167.975

223.967

-0.005

-0.003

2

表D. 3(续)

测量台水平度:0.01 mm/m

序号

砝码

质量

kg

移轴

距离

m

示值J0

kg·m2

移轴

距离

m

示值J1

kg·m2

J1-J0

kg·m2

转动惯量

标准值

kg·m2

示值误差

kg·m2

D. 3. 3 不确定分量的计算

D. 3. 3. 1 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1 = 1

n - 1 Σi = 1

n ( Jti --J ti )2 =0. 004 1 kg·m2。

D. 3. 3. 2 转动惯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 见表D. 4。

D. 3. 3. 3 转动惯量测量仪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3 =

r

2 3

= 0. 01 kg·m2

2 3

0. 003 kg·m2。

D. 3. 3. 4 加载移轴标准件或测量台加载不水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4 远低于其他分

量,可忽略。

D. 3. 3. 5 回转轴偏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5 见表D. 5。

D. 3. 3. 6 各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结果见表D. 6。

表D. 4 转动惯量标准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表

序号

1

2

3

转动惯量标准值/ (kg·m2)

38.453

167.975

223.967

u21/ (kg·m2)

0.003

0.012

0.016

u22/ (kg·m2)

0.000 65

0.002 9

0.003 8

u2/ (kg·m2)

0.003

0.012

0.016

表D. 5 回转轴偏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表

序号

1

2

3

转动惯量标准值/ (kg·m2)

38.453

167.975

223.967

回转轴偏移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kg·m2)

0.000 21

0.000 6

0.000 8

表D. 6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扩展不确定度汇总表

38.453

167.975

0.004 1

0.004 1

0.003

0.012

0.003

0.003

0.000 21

0.000 6

0.006

0.014

转动惯量标准值

kg·m2

u1

kg·m2

u2

kg·m2

u3

kg·m2

u4

kg·m2

u5

kg·m2

uc

kg·m2

JJF 2329—2025

17

223.967 0.004 1 0.016 0.003 — 0.000 8 0.017

表D. 6(续)

转动惯量标准值

kg·m2

u1

kg·m2

u2

kg·m2

u3

kg·m2

u4

kg·m2

u5

kg·m2

uc

kg·m2

D. 3. 4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则转动惯量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D. 9) 计算。

U = k × uc = 2 × uc (D. 9)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按公式(D. 10) 计算。

Urel =

U

Jr

(D. 10)

以上各校准结果对应的扩展不确定度见表D. 7。

表D. 7 各测量点扩展不确定度汇总表

转动惯量标准值

kg·m2

38.453

167.975

223.967

转动惯量测量仪示值

kg·m2

38.457

167.978

223.964

示值误差

kg·m2

0.004

0.003

-0.003

U (k= 2)

kg·m2

0.010

0.028

0.034

Urel (k= 2)

%

0.03

0.02

0.02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3.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1月25日 15:51:5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5707.html
图书

GB 34272-2025 小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 34272-2025 小型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GB 46771-2025 石墨和萤石中有害元素限量要求

GB 46771-2025 石墨和萤石中有害元素限量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JJF 1025-2025 机械秤改装技术要求

JJF 1025-2025 机械秤改装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JJF 1274-2025 运动黏度测定器校准规范

JJF 1274-2025 运动黏度测定器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JF 1278-2025 蓝牙测试仪校准规范

JJF 1278-2025 蓝牙测试仪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
图书

JJF 2324-2025 静电放电电流靶校准规范

JJF 2324-2025 静电放电电流靶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