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4539-2025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6阅读模式

GB 24539-2025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24539—2025

代替GB24539—2021,GB/T23462—2009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

Protectiveclothing—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2025-08-29发布2026-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分型及代号……………………………………………………………………………………………… 6

5 技术要求………………………………………………………………………………………………… 6

6 测试方法………………………………………………………………………………………………… 21

7 标识和包装……………………………………………………………………………………………… 25

附录A (规范性) 整体气密性测试方法………………………………………………………………… 28

附录B(规范性) 向内泄漏率测试方法………………………………………………………………… 30

附录C(规范性) 液密性能测试方法…………………………………………………………………… 36

附录D(规范性) 固体颗粒物向内泄漏率的测试方法………………………………………………… 43

附录E(规范性) 实用性能测试的受试者动作………………………………………………………… 44

附录F(规范性) 化学物质渗透性能测试方法………………………………………………………… 46

附录G (规范性) 液体耐压穿透性能测试方法………………………………………………………… 62

附录H (规范性) 织物面料穿透时间测试方法………………………………………………………… 72

附录I(规范性) 织物面料耐液体静压力测试方法…………………………………………………… 74

附录J(规范性) 面料拒液性能测试方法……………………………………………………………… 76

附录K (规范性) 面料耐磨损性能测试方法…………………………………………………………… 79

附录L(规范性) 面料耐屈挠破坏性能测试方法……………………………………………………… 81

参考文献…………………………………………………………………………………………………… 83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代替GB24539—2021《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和GB/T23462—2009《防护服装 化学物

质渗透试验方法》,与GB24539—2021和GB/T23462—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

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GB24539—2021的第1章);

b) 增加和更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GB24539—2021的第3章);

c) 更改了分型及代号(见第4章,GB24539—2021的第4章);

d) 增加了局部防护化学防护服装的技术要求(见5.1.9);

e) 更改了渗透性能的技术要求(见5.2.3.1,GB24539—2021的5.3.3.1);

f) 更改了耐磨损性能的技术要求(见5.2.4.1,GB24539—2021的5.3.4.1);

g) 更改了织物酸碱类防护服面料断裂强力下降率的测试方法(见6.26,GB24539—2021的

6.25);

h) 更改了标识和包装(见第7章,GB24539—2021的第7章);

i) 增加和更改了化学物质渗透性能测试方法(见附录F,GB/T23462—2009);

j) 更改了液体耐压穿透性能测试方法(见附录G,GB24539—2021的附录F);

k) 更改了化学防护服面料拒液性能测试方法(见附录J,GB24539—2021的附录I)。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9年首次发布为GB24539—2009;

———2021年第一次修订时,并入了GB24540—2009《防护服装 酸碱类化学品防护服》(2009年首

次发布)和GB/T29511—2013《防护服装 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2013年首次发布)的

内容;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并入了GB/T23462—2009(2009年首次发布)的内容。

GB24539—2025

防护服装 化学防护服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化学防护服的分型及代号、技术要求、标识和包装,描述了相应的测试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工作场所作业及应急救援等场合所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本文件不适用于消防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注1:本文件不专门提出与化学防护服配套使用的头罩、手套、防护鞋/靴、眼面防护具、呼吸防护装备等的性能指标

要求,除非该防护装备属于防护服整体的一部分,并提供相应水平的化学防护性能。

注2:本文件所涉及的防护对象包括气态、液态、固态化学物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912.1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和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3820 纺织品和纺织制品厚度的测定

GB/T3917.3 纺织品 织物撕破性能 第3部分:梯形试样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9 纺织品 机织物 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T4744 纺织品 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 静水压法

GB/T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 值的测定

GB/T8629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85 纺织品 维护标签规范 符号法

GB/T12586—2003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耐屈挠破坏性的测定

GB/T13773.2 纺织品 织物及其制品的接缝拉伸性能 第2部分:抓样法接缝强力的测定

GB/T17592 纺织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

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19981.2 纺织品 织物和服装的专业维护、干洗和湿洗 第2部分:使用四氯乙烯干洗和

整烫时性能试验的程序

GB20097 防护服装通用技术规范

GB/T20655 防护服装 机械性能 抗刺穿性的测定

GB/T21196.2—2007 纺织品 马丁代尔法织物耐磨性的测定 第2部分:试样破损的测定

GB/T21294—2024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

GB/T23344 纺织品 4-氨基偶氮苯的测定

GB46310—2025 防护服装 颗粒物防护服

ISO15797 纺织材料 工作服检测用工业洗涤和整理规程(Textiles—Industrialwashingand

finishingproceduresfortestingofworkwear)

1

GB24539—2025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化学防护服 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用于防护化学物质对人体伤害的服装。

注:该服装可覆盖人体全身、一个或多个部位,可以是多件具有防护功能服装的组合,也可与其他防护装备匹配

使用。

3.2

全包覆式化学防护服 fullyencapsulated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完全覆盖穿着者(或完全覆盖穿着者和呼吸防护装备)并且能够提供气密和/或液密防护的化学防

护服。

3.3

非全包覆式化学防护服 non-encapsulated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提供对绝大部分人体(至少包括躯干、手臂和腿部)的防护,但无需覆盖穿着者使用的呼吸防护装备

的化学防护服。

注:分为连体式防护服和分体式防护服。

3.4

局部防护化学防护服装 partialbody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为保护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而穿戴的化学防护服装。

注:根据覆盖部位不同,具体产品类型有围裙、套袖、罩衫、鞋/靴套、头罩、外套、大褂、脖套、袜套等。局部防护化学

防护服装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服装结合使用,以提高身体局部部位的防护水平。

3.5

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limiteduse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对服装面料强度和耐磨性等要求较低,仅一次性使用或者在服装未受污染前有限次数使用的化学

防护服。

3.6

重复使用的化学防护服 reusable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对服装面料强度和耐磨性等要求较高,使用后进行必要的洗消处理,依然提供有效防护的化学防

护服。

3.7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gas-tight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带有头罩、视窗和手足部防护部件的全包覆式单件化学防护服,配套适宜的呼吸防护装备使用,对

气态、液态和固态颗粒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具有防护功能的化学防护服类型。

注:防护服各部件之间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头罩、手套、鞋靴、面屏或呼吸防护等装备之间,保持气密连接的全身性

防护服,通常采用全包覆式设计。

3.8

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liquidtight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液态化学物质的防护服。

注:防护服各部件之间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头罩、手套、鞋靴、面屏或呼吸防护等装备之间,保持液密连接的全身性

防护服。通常设计为全身性连体服、上下身分体式的套装,或者配套头罩、面屏、袜靴、套靴、手套等。

3.9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liquidjettight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防护具有较高压力液态化学物质的全身性防护服。

2

GB24539—2025

注:防护服各部件之间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头罩、手套、鞋靴、面屏或呼吸防护等装备之间,保持喷射液密连接。通

常设计为全身性连体服、上下身分体式的套装,或者配套有头罩、面屏、袜靴、套靴、手套等。

3.10

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liquidspraytight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对接触较低压力液态化学物质具有防护作用的全身性防护服。

注:防护服各部件之间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头罩、手套、鞋靴、面屏或呼吸防护等装备之间,保持泼溅液密连接。通

常设计为全身性连体服、上下身分体式的套装,或者配套有头罩、面屏、袜靴、套靴、手套等。

3.11

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 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providingprotectionagainstairbornesolid

particulate

防护作业场所空气中固态化学颗粒物的全身性防护服。

注:通常设计为全身性连体服,配有或者不配有手套、靴套。

3.12

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 limitedliquidspray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对有限接触少量、较低压力液态化学物质具有防护作用的全身性防护服。

注:防护服各部件之间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头罩、手套、鞋靴、面屏或呼吸防护等装备之间,保持有限泼溅液密连

接。通常设计为全身性连体服、上下身分体式的套装,或者配套有头罩、袜靴、套靴等。

3.13

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 wovenmaterialliquidacidandalkalichemicalprotectiveclothing

由机织面料构成,能够防护液态酸性或/和碱性化学物质(不包括氢氟酸、氨水和有机酸碱)的防

护服。

注:根据防护酸碱的类型,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分为无机酸类、无机碱类和无机酸碱类。

3.14

面料 clothingmaterials

提供防护功能的化学防护服主体材料。

注:为单层材料或多层材料的组合。

3.15

渗透 permeation

化学物质分子透过防护材料的过程,即化学物质分子被材料吸附、在材料内扩散以及从材料另一面

析出的过程。

3.16

穿透 penetration

化学物质通过材料、接缝、针孔或者其他瑕疵透过防护服装材料的过程。

3.17

标准沾污面积 calibratedstainarea

将一定量的特定测试溶液滴加到测试用指示服表面所形成的最小显色面积。

3.18

渗透时间 breakthroughdetectiontime

从渗透测试开始到化学物质首次被检测到的时间间隔(见图1渗透曲线示意图)。

3

GB24539—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稳态渗透(圆圈表示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点);

Y———渗透率[μg/(cm2·min)];

t———时间(min)。

注1:渗透时间取决于方法的灵敏度和取样频率。

注2:对于灵敏度为0.05μg/(cm2·min)的方法,渗透时间为23min,但会报告为20min,这对应于突破前的最后

采样时间(因为不允许取理论推算数值)。在标准渗透率为0.1μg/(cm2·min)的情况下,刚刚突破0.1μg/

(cm2·min)标准渗透率的时间(33min)不能作为判定的渗透时间,但同样会报告为28min(渗透发生前的上

一次采样间隔所对应的时间)。稳态渗透率大约为0.15μg/(cm2·min)。

注3:60min内的累积渗透量等于图中阴影区域下的面积。

图1 渗透曲线示意图(标准渗透时间及累计渗透量)

3.19

标准渗透时间 normalizedbreaktbronghdetectiontime

开路系统化学物质渗透率达到标准渗透率的时间。

闭路系统化学物质渗透量达到标准渗透量的时间。

3.20

捕集介质 collectionmedium

位于测试样品内侧(不与化学品接触的一侧)、不影响渗透测试的气体或液体,化学物质可以自由地

溶解于其中,或被吸附到超过0.5%(质量分数或体积分数)的饱和浓度,以用于收集任何发生渗透的化

学物质。

注:捕集介质的选择取决于分析技术。

3.21

分析技术 analyticaltechnique

量化捕集介质中渗透化学物质的量的方法。

注1:这些方法通常针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捕集介质组合。

注2:适用的分析技术包括紫外(UV)和红外(IR)分光光度法、质谱法、pH 测量、离子色谱法、电导法、光电离检测

法、比色法、检气管和放射性核素标记/检测计数。虽然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是分离技术而不是检测方法,

但它们可与适当的检测器(如FID、FPD、TCD、ECD等)结合使用,以量化捕集介质中的渗透化学物质的量。

3.22

测试化学物质 testchemical

用于测试化学防护服材料渗透性能的液态或气态化学物质。

注:测试化学物质可以是单一物质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气态或液态)。

4

GB24539—2025

3.23

开路 open-loop

捕集介质持续流过渗透测试池捕集室而不被重新使用和再循环的测试模式。

3.24

闭路 closed-loop

捕集介质质量固定的测试模式。

注1:若不更换采样的捕集介质,捕集介质的体积可能会与开始采样时略有变化。

注2:闭环捕集介质不一定需要完全物理封闭。例如,液体捕集介质可能会在膨胀容器或恒压容器中开放于空

气中。

3.25

接触时间 contacttime

在间歇接触测试中,化学防护材料试样和化学物质在每个循环中持续接触的时间。

3.26

循环时间 cycletime

在间歇接触测试中,从一次接触开始到下一次接触开始的时间间隔。

3.27

吹扫时间 purgetime

在间歇接触测试中,化学物质从测试室中移走后,空气或氮气吹过化学防护材料试样外表面所持续

的时间。

3.28

渗透率 permeationrate

化学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渗透过单位面积化学防护材料的质量。

注:通常以微克每平方厘米分[μg/(cm2·min)]为单位表示。

3.29

最低可检测渗透率 minimumdetectablepermeationrate

完整渗透测试系统可测量的最低渗透率。

3.30

稳态渗透率 steady-statepermeationrate

当化学物质持续跟化学防护材料接触且所有影响渗透的力都达到平衡时的渗透率。

注:在进行渗透测试的过程中,可能达不到稳态渗透。

3.31

标准渗透率 normalizationpermeationrate

开路渗透测试中用于确定标准渗透时间的渗透率。

注:本测试方法提供了两种标准渗透率供选择:0.1μg/(cm2·min)或1.0μg/(cm2·min)。

3.32

渗透量 permeationmass

化学物质在给定时间内渗透过单位面积化学防护材料的质量。

3.33

最低可检测渗透量 minimumdetectablemasspermeated

完整渗透测试系统可检测的最低渗透量。

3.34

标准渗透量 normalizationpermeationmass

闭路渗透测试中用于确定标准渗透时间的渗透量。

注:本测试方法提供的标准渗透量为2.5μg/cm2。

5

GB24539—2025

3.35

累积渗透量 cumulativepermeationmass

从试样最初与化学物质接触开始到指定时间为止渗透过单位面积化学防护材料的化学物质总

质量。

注1:累积渗透量的量化可以将间歇接触条件下的渗透行为与连续接触条件下进行测试的类似数据进行比较。

注2:累积渗透量的测量可能依赖于渗透测试系统的灵敏度。

4 分型及代号

根据防护对象和整体防护性能,化学防护服按表1分型。

表1 分型及代号

化学防护

服分型

气密型液密型

气密型化

学防护服

气密型化

学防护服-

ET

喷射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固体颗粒

物化学防

护服

有限泼溅

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碱

类化学

防护服

类别代号1

(1a、1b、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

PB(4) 5 6

PB(6) 7

注1:气密型化学防护服又分为1a、1b和1c型。其中,1a型为内置自给式呼吸器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例如,自

给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内置型化学防护服);1b型为外置自给式呼吸器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例如,自给式压

缩空气呼吸器外置型化学防护服);1c型为通过外部呼吸气源向防护服内提供正压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例如,长管供气型气密型防护服)。

注2: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又分为1a-ET和1b-ET型。其中,1a-ET型为应急救援响应队伍用的内置

自给式呼吸器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b-ET型为应急救援响应队伍用的外置自给式呼吸器的气密型化

学防护服-ET,缩略语“ET”表示应急救援响应队伍用。

注3:3型、4型和6型的化学防护服可设计为局部防护类型,产品类别代号为PB(3)、PB(4)和PB(6)。

注4:7型化学防护服根据所防护的酸碱类型,分为无机酸类、无机碱类或无机酸碱类。

5 技术要求

5.1 结构设计

5.1.1 一般要求

化学防护服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a) 化学防护服及其组成部件的材料应无皮肤刺激性和其他有害健康效应,不应释放任何有害物

质影响或刺激呼吸系统,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声明;

b) 化学防护服应在保证防护性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其舒适性、轻便性及穿脱方便性;

c) 化学防护服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其他必要个体防护装备的兼容性和配套性。

5.1.2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设计符合以下要求。

6

GB24539—2025

a) 应采用全包覆式设计,即能够提供对穿着者躯干、头部、眼面部、手臂、手部、腿部和脚的整体

防护。

b) 所有1型化学防护服均应采用具有抗化学渗透性能的面料,并通过自给式呼吸器(防护服内置

或外置)或其他外部供气装置给人员提供呼吸用清洁气源。

c) 1a和1c型化学防护服应安装2个及以上单向排气阀,1b型化学防护服应安装1个及以上单

向排气阀,要求在从化学防护服内部向环境排气时,能完全阻止外部气体逆向流入。

d) 在眼面部设计具有化学防护功能的透明视窗,以满足穿着人员的观察需求,如有必要,制造商

应提供面屏的除雾措施。

e) 1型化学防护服应符合整体气密性要求。面罩未永久固定在服装上的1b型以及1c型化学防

护服则应符合向内泄漏率要求。

f) 允许在化学防护服装外面另行穿着/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以满足化学防护服

所有性能要求。所有组合的各部分及其各层材料应视为化学防护服整体进行测试。

5.1.3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采用全包覆式设计,即能够提供对穿着者躯干、头部、眼面部、手臂、手部、腿部和脚的整体

防护。

b)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a-ET型和1b-ET型),通过自给式呼吸器(内置或外置)给人员提供

呼吸用清洁气源。

c) 1a-ET型化学防护服应安装2个及以上单向排气阀,1b-ET 型化学防护服应安装1个及以上

单向排气阀,要求在从化学防护服内部向环境排气时,能完全阻止外部气体逆向流入。

d) 在眼面部设计具有化学防护功能的透明视窗,以满足穿着人员观察的需求。

e) 1-ET型化学防护服应符合整体气密性要求。面罩未永久固定在服装上的1b-ET型化学防护

服则应符合向内泄漏率要求。

f) 允许通过在化学防护服外面另行穿着/佩戴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鞋/靴等,以满足化学防护

服所有性能要求。所有涉及组合的多层材料应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测试。

5.1.4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和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和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至少提供对穿着者躯干、头部、手臂和腿部的防护;

b) 化学防护服面料应满足化学物质耐压穿透和渗透性能的要求;

c) 化学防护服应符合液密喷射性能要求。

5.1.5 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4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至少提供对穿着者躯干、头部、手臂和腿部的防护;

b) 化学防护服面料应满足化学物质渗透性能的要求;

c) 化学防护服应符合液密泼溅性能要求。

5.1.6 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

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5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应至少提供对穿着者躯干、头部、手臂和腿部的防护;

b) 化学防护服整体应符合固体颗粒物向内泄漏率要求。

7

GB24539—2025

5.1.7 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

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6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至少提供对穿着者躯干、手臂和腿部的防护;

b) 化学防护服面料应符合拒液性能要求;

c) 化学防护服应符合有限液密泼溅性能要求。

5.1.8 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

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便于穿脱,有利于作业时的肢体活动和穿着者的安全与卫生,不影响人体正常生理需求;

b) 连体式或上下装分身式结构;

c) 连体式防护服应“领口紧、袖口紧、裤脚紧”;分体式防护服上衣应“领口紧、袖口紧和下摆紧”,

裤子应裤脚紧;

d) 防护服各部分的结合部位、与其他防护装备搭配使用的结合部位应严密、合理、防止酸碱侵入;

e) 服装上应无可积存酸碱的明衣袋等结构,但可以有内衣袋;

f) 附件应便于连接和脱开、材质应耐腐蚀;

g) 化学防护服面料应符合穿透时间、耐液态静压力和拒液性能的要求。

5.1.9 局部防护化学防护服

局部防护化学防护服(PB)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局部防护化学防护服根据具体类型,应能有效覆盖所宣称的身体部位、穿戴牢固;

b) 便于穿脱、不影响佩戴者的正常活动和人体正常生理需求;

c) 面料性能及接缝性能均需满足对应表3、表4和表6中各性能项目的要求。

5.2 性能要求

5.2.1 通用要求

化学防护服的服装整体防护性能、面料化学性能和面料物理性能应按表2、表3和表4中所列项目

进行评估。

作为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和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 型)整体装备一部分的化学防护手

套、化学防护视窗和化学防护鞋/靴,若提供化学防护的材料和防护服面料不同,应对表5中所列项目进

行评估。

化学防护服接缝性能应对表6中所列项目进行评估。

所有测试评估项目的性能指标不应低于1级,指标未分级或特别说明除外。

8

GB24539—2025

表2 服装整体防护性能测试评估项目

性能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3-ET 4 5 6 7

化学

防护

服整

体防

护性

整体气密性√ √

向内泄漏率√ √

液密喷射√ √

液密泼溅√

有限液

密泼溅√ √

固体颗粒物

向内泄漏率√

实用性能√ √

注1:标注“√”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2:标注空白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无需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3:对于向内泄漏率测试,1a(或1a-ET)不需做此项检测;1b(或1b-ET)只有当面罩未永久固定在服装上时,需

做此项检测;1c需做此项检测。

表3 面料化学性能测试评估项目

性能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PB(4) 5 6

PB(6) 7

面料

化学

性能

渗透性能√ √ √ √ √

液体耐压

穿透性能√ √ √ √

穿透时间√

耐液体静压力√

拒液性能√ √

9

GB24539—2025

表3 面料化学性能测试评估项目(续)

性能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

PB(4) 5 6

PB(6) 7

面料

化学

性能

耐干摩

擦色牢度√

甲醛含量√

pH 值√

可分解致癌

芳香胺染料√

异味√

注1:标注“√”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2:标注空白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无需符合的技术要求。

表4 面料物理性能测试评估项目及最低性能级别

性能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

PB(4) 5 6

PB(6) 7

面料

物理

性能

耐磨损性能3级3级3级3级1级1级1级

耐屈挠

破坏性能1级1级1级1级1级1级1级

撕破强力3级3级1级1级1级1级1级√

断裂强力3级3级1级1级1级1级1级√

断裂强力下

降率(织物酸

碱类)

抗刺穿性能2级2级1级1级1级1级1级

10

GB24539—2025

表4 面料物理性能测试评估项目及最低性能级别(续)

性能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

PB(4) 5 6

PB(6) 7

面料

物理

性能

耐高温

低温性能√ √ √ √ √ √ √

注1:标注“√”或具体级别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2:标注空白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无需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3:可重复使用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面料耐屈挠破坏性能不小于4级,面料断裂强力不小于4级。

表5 化学防护视窗、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鞋/靴材料测试评估项目

部件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

PB(4) 5 6

PB(6) 7

化学防

护视窗

渗透性能√ √

抗刺穿

性能√ √

化学防

护手套

渗透性能√ √

液体耐压

穿透性能√ √

化学防

护鞋/靴

渗透性能√ √

液体耐压

穿透性能√ √

注1:标注“√”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2:标注空白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无需符合的技术要求。

11

GB24539—2025

表6 接缝性能测试评估项目

部件

类别

类别

代号

测试项目

化学防护服类别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

气密型

化学防

护服-ET

喷射液

密型化学

防护服

喷射液密

型化学

防护服-ET

泼溅液密

型化学防

护服

固体颗

粒物化学

防护服

有限泼溅

型化学防

护服

织物酸

碱类化学

防护服

1

(1a、1b、

1c)

1-ET

(1a-ET、

1b-ET)

3

PB(3) 3-ET 4

PB(4) 5 6

PB(6) 7

接缝

渗透性能√ √ √ √ √

液体耐压

穿透性能√ √ √ √

接缝强力√ √ √ √ √ √ √ √

注1:标注“√”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注2:标注空白的项目,即为该类型防护服无需符合的技术要求。

5.2.2 服装整体防护性能

5.2.2.1 整体气密性

按6.5的规定,对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和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 型)进行整体气密性测

试,4min内压力下降值应不大于测试压力的20%。

5.2.2.2 向内泄漏率

按照6.6的规定进行测试,1c型气密型化学防护服向内泄漏率应不大于0.05%。1b型(1b-ET型)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当面罩未永久地连接到化学防护服上时,应进行向内泄漏测试,并且面罩目镜凹陷

处的向内泄漏率应不大于0.05%。

5.2.2.3 液密喷射

按6.7的规定,对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和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 型)进行整体

液密喷射性能测试,指示服上穿透液体形成的沾污面积应小于3倍的标准沾污面积。

5.2.2.4 液密泼溅

按6.8的规定,对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4型)进行整体液密泼溅性能测试,指示服上穿透液体形

成的沾污面积应小于3倍的标准沾污面积。

5.2.2.5 有限液密泼溅

按6.9的规定,对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6型)和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进行整体有限液密

泼溅性能测试,指示服上穿透液体形成的沾污面积应小于3倍的标准沾污面积。

5.2.2.6 固体颗粒物向内泄漏率

按6.10的规定,对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5型)进行固体颗粒物向内泄漏率的测试。固体颗粒物

12

GB24539—2025

向内泄漏率Ljmn,82/90不大于30%;单件防护服的总向内泄漏率LS,8/10不大于15%。

注1:Ljmn,82/90:以百分比表示的向内泄漏率。82/90指的是所有90个泄漏率数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取第82

个向内泄漏率数值。90个数值包括全部试验动作、采集点和测试样品的向内泄漏率。

注2:LS,8/10:单件防护服的总向内泄漏率。8/10指10件防护服样品的向内泄漏率数值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第8

个数值。

注3:如果测试的防护服样品超过10件,Ljmn,82/90数值取在所有泄漏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91%处(四舍五入取

整)选取;LS,8/10数值取在所有向内泄漏率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80%处(四舍五入取整)选取。

5.2.2.7 实用性能

按6.11的规定,对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和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进行整体实用性能

测试评估。

实用性能测试过程中,化学防护服不应限制受试者完成任何规定动作;受试者应在距离6m 之外,

读出由四个高100mm、宽20mm 的随机字符组成的标记。如果化学防护服头罩与受试者眼睛之间的

距离不固定,测试过程中头罩或面屏应固定在某一个典型位置。

如果以下因素限制受试者完成实用性能测试的任何一项动作的完成,受试者应对相关因素进行主

观评价并记录:

———背带舒适性;

———连接件和接头的安全性;

———控制部件和压力表的操作方便性(如果有);

———面罩或面屏的视觉清晰度;

———护目面屏的环视视野;

———服装舒适性;

———话语交流的方便性;

———受试者指出的其他方面。

5.2.3 面料化学性能

5.2.3.1 渗透性能

按6.12的规定,选择表7所列化学物质进行化学防护服面料的渗透性能测试。根据标准渗透时间

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按表8进行分级、标识。具体要求如下:

a) 对于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应至少选择表7中15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所测15种

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均应不低于3级,15种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

时间)均应在产品说明书和标识中列出;

b) 对于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且渗透性能均应不

低于3级,表7中15种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时间)应在产品说明书

和标识中列出;

c) 对于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型),应选择表7中15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至少12种

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不低于2级,所有15种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

时间)均应在产品说明书和标识中列出;

d) 对于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PB(3)型],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渗透

性能不低于3级,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时间)应在产品说明书和标识中列出;

e) 对于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4型、PB(4)型],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渗透

性能不低于1级,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时间)应在产品说明书和标识中列出;

f) 如防护服标明能够防护表7所列之外的其他化学物质,该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不应低于1级,

13

GB24539—2025

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时间)应在产品说明书和标识中列出。

表7 渗透性能测试用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名称(中文/英文) CAS号物理状态物质类别

1 丙酮Acetone 67-64-1 液态酮

2 乙腈Acetonitrile 75-05-8 液态腈化物

3 二硫化碳Carbondisulfide 75-15-0 液态有机硫化物

4 二氯甲烷Dichloromethane 75-09-02 液态氯化链烷烃

5 二乙胺Diethylamine 109-89-7 液态胺

6 乙酸乙酯Ethylacetate 141-78-6 液态酯

7 正庚烷n-Heptane 142-82-5 液态饱和碳氢化合物

8 甲醇Methanol 67-56-1 液态初级醇

9 氢氧化钠(质量分数40%) Sodiumhydroxide,40% 1310-73-2 液态无机碱

10 硫酸(质量分数96%) Sulfuricacid,96% 7664-93-9 液态无机酸

11 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 109-99-9 液态杂环醚类化合物

12 甲苯Toluene 108-88-3 液态芳香烃

13 氨气Ammoniagas 7664-41-7 气态碱性气体

14 氯气Chlorinegas 7782-50-5 气态卤素气体

15 氯化氢Hydrogenchloridegas 7647-01-0 气态无机酸性气体

注:液态有机化学物质为分析纯及以上,气态化学物质的体积分数为99%及以上。

表8 渗透性能分级

级别

标准渗透时间

min

1 ≥10

2 ≥30

3 ≥60

4 ≥120

5 ≥240

6 ≥480

5.2.3.2 液体耐压穿透性能

按6.13的规定,应至少选择表7中3种液态化学物质(所选物质的渗透性能应满足对应防护服分

型的要求级别),对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3型、PB(3)型)、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型)的面料进行测试。根据液体耐压穿透性能测试

结果最低值按表9分级;面料的液体耐压穿透性能应不低于1级。

14

GB24539—2025

表9 液体耐压穿透性能分级

级别

液体穿透压力值

kPa

1 ≥3.5

2 ≥7

3 ≥14

4 ≥21

5 ≥28

6 ≥35

5.2.3.3 穿透时间

按6.14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面料进行测试,有接缝和无接缝部位的穿透时间均

应满足表10的要求。

表10 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面料穿透时间

级别1 2 3

穿透时间

min

洗后≥3 ≥5 ≥10

洗前≥30

5.2.3.4 耐液体静压力

按6.15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面料进行测试,洗后耐液体静压力应符合表11的

要求。

表11 耐液体静压力

级别

耐液体静压力

Pa

1 ≥175

2 ≥520

3 ≥1020

5.2.3.5 拒液性能

按6.16的规定,对化学防护服面料的拒液性能进行测试。根据拒液指数最小值和穿透指数最大

值,按表12进行分级、标识。

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6型、PB(6)型]的面料拒液指数应不低于1级,穿透指数不低于1级,选择

表13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

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的面料拒液指数和穿透指数均应不低于2级(洗前和洗后)。应选择

表14中与产品标明的防护对象对应的酸和/或碱试剂进行测试。

15

GB24539—2025

表12 拒液指数和液体穿透指数分级

级别拒液指数穿透指数

1 >80% <10%

2 >90% <5%

3 >95% <1%

表13 拒液性能测试用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浓度

硫酸30%(质量分数)

氢氧化钠10%(质量分数)

正丁醇分析纯

邻二甲苯分析纯

表14 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拒液性能测试用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浓度(质量分数)

硫酸80%

氢氧化钠30%

盐酸30%

硝酸40%

5.2.3.6 耐干摩擦色牢度

按6.17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进行测试,耐干摩擦色牢度应不小于3级。

5.2.3.7 甲醛含量

按6.18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进行测试,直接接触皮肤的化学防护服甲醛含量应

不大于75mg/kg,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化学防护服甲醛含量应不大于300mg/kg。

5.2.3.8 pH 值

按6.19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进行测试,pH 值应在4.0~8.5。

5.2.3.9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按6.20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进行测试,服装材料不应检出GB18401中所列可

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5.2.3.10 异味

按6.21的规定对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进行测试,应无异味。

16

GB24539—2025

5.2.4 面料物理性能

5.2.4.1 耐磨损性能

按6.22的规定,进行面料耐磨损性能测试。根据面料损坏所需循环次数测试结果的最小值按照

表15分级。面料的耐磨性能要求如下:

a)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 型,包括重复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和有

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PB(3)型]和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

ET(3-ET型),面料耐磨损性能应不低于3级;

b) 泼溅液密型化学防护服[4型、PB(4)型]、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5型)、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

服[6型、PB(6)型],面料耐磨损性能应不低于1级。

表15 耐磨损性能分级

级别产生损坏所需循环次数

1 >10

2 >40

3 >100

4 >400

5 >1000

6 >2000

注:此处的循环次数是指一次摩擦,即马丁代尔耐磨试验仪的两个外侧驱动轮转动一圈。

5.2.4.2 耐屈挠破坏性能

按6.23的规定,进行面料耐屈挠破坏性能测试。根据屈挠破坏循环次数测试结果平均值按表16

分级。面料的耐屈挠破坏性能要求如下:

a) 可重复使用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的面料耐屈挠破坏性能均应不低于4级;

b)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1型、3-ET型、3型、PB(3)型、4型、

PB(4)型、5型、6型和PB(6)型化学防护服的面料耐屈挠破坏性能应不低于1级。

表16 耐屈挠破坏性能分级

级别产生破坏所需循环次数

1 >500

2 >1250

3 >3000

4 >8000

5 >20000

6 >50000

5.2.4.3 撕破强力

按6.24的规定,进行面料撕破强力测试。

17

GB24539—2025

对于非织物化学防护服,面料撕破强力测试结果平均值按表17分级。面料的撕破强力要求如下:

a)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 型,包括重复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和有

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面料撕破强力应不低于3级;

b)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PB(3)型]、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 型)、泼溅液密型

化学防护服[4型、PB(4)型]、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5型)、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6型、

PB(6)型]),面料撕破强力应不低于1级。

对于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面料撕破强力应不小于147N(经向)和49N(纬向)。

表17 撕破强力分级

级别

撕破强力

N

1 >10

2 >20

3 >40

4 >60

5 >100

6 >150

5.2.4.4 断裂强力

按6.25的规定,进行化学防护服面料的断裂强力测试。

对于非织物化学防护服,根据面料断裂强力测试结果的平均值按表18分级。面料的断裂强力要求

如下:

a) 可重复使用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面料断裂强力应不低于4级;

b)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有限次使用的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面料断裂强力应不

低于3级;

c)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PB(3)型]、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 型)、泼溅液密型

化学防护服[4型、PB(4)型]、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5型)、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6型、PB

(6)型],面料断裂强力应不低于1级。

对于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面料的断裂强力应不小于980N(经向)和490N(纬向)。

表18 断裂强力分级

级别

断裂强力

N

1 >30

2 >60

3 >100

4 >250

5 >500

6 >1000

18

GB24539—2025

5.2.4.5 织物酸碱类防护服面料断裂强力下降率

按6.26的规定测试,织物酸碱类化学防护服(7型)面料的强力下降率应不大于30%。

5.2.4.6 抗刺穿性能

按6.27的规定测试,根据面料抗刺穿力测试结果平均值按表19分级。面料的抗刺穿性能要求

如下:

a)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包括重复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和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和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面料抗刺穿强力应不低于2级;

b)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PB(3)型]、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 型)、泼溅液密型

化学防护服[4型、PB(4)型])、固体颗粒物化学防护服(5型)、有限泼溅型化学防护服[6型、

PB(6)型],面料抗刺穿强力应不低于1级。

表19 抗刺穿性能分级

级别

抗刺穿强力

N

1 >5

2 >10

3 >50

4 >100

5 >150

6 >250

5.2.4.7 耐高温低温性能

按6.28规定进行测试,面料应能耐受高温(70±3)℃和低温(-30±3)℃,面料断裂强力下降率应

不大于30%。

5.2.5 化学防护视窗、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鞋/靴材料性能要求

5.2.5.1 化学防护视窗

5.2.5.1.1 渗透性能

视窗材料渗透性能的测试、分级应符合5.2.3.1的要求,所选化学物质至少包含化学防护服面料的

渗透测试物质。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的视窗材料应至少选择表7中15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15种化

学物质的渗透性能均应不低于3级。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的视窗材料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该化学物质的渗

透性能不低于3级。表7中15种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时间)应在制造商的

产品技术说明书中列出。

5.2.5.1.2 抗刺穿性能

视窗材料抗刺穿性能的测试、分级应符合5.2.4.6的要求。

19

GB24539—2025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包括重复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和有限次使用的化学防护服)和气密

型化学防护服(1型),视窗材料的抗刺穿性能应不低于3级。

5.2.5.2 化学防护手套、化学防护鞋/靴

5.2.5.2.1 渗透性能

防护手套、防护鞋/靴材料渗透性能的测试、分级应符合5.2.3.1的要求,所选化学物质至少包含化

学防护服面料的渗透测试物质。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的防护手套、防护鞋/靴材料,应选择表7中15种化学物质进行

测试,15种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均应不低于3级。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的防护手套、防护鞋/靴材料,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

该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不低于3级。表7中15种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等级(或其对应的标准渗透时

间)应在制造商的产品技术说明书中列出。

5.2.5.2.2 液体耐压穿透性能

防护手套、防护鞋/靴材料的液体耐压穿透性能的测试、分级应符合5.2.3.2的要求,所选化学物质

至少包含化学防护服面料的液体耐压穿透测试物质。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和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 型)的化学防护手套材料和化学防护鞋/

靴材料,应选择表7中3种液态化学物质进行测试,液体耐压穿透性能应不低于1级。

5.2.6 接缝性能要求

5.2.6.1 渗透性能

化学防护服接缝渗透性能的测试、分级应符合5.2.3.1的要求,所选化学物质至少包含化学防护服

面料的渗透测试物质。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ET(1-ET型)的接缝,应选择表7中15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15种化学物质的

渗透性能均应不低于3级。

气密型化学防护服(1型)的接缝,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该化学物质渗透性能

应不低于3级。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ET(3-ET型)的接缝,应选择表7中15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至少12种

化学物质的渗透性能不低于2级。

喷射液密型化学防护服[3型、PB(3)型]的接缝,应选择表7中至少1种化学物质进行测试,渗透性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10月5日 11:00:4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3199.html
图书

结构工程识图精讲100例

结构工程识图精讲100例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
图书

DB11/T 465-2025 燃气供应单位安全评价

DB11/T 465-2025 燃气供应单位安全评价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DB11/T 630-2025 美容服务质量要求

DB11/T 630-2025 美容服务质量要求 ,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