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0865.1-2025 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3阅读模式
GB 30865.1-2025 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30865.1—2025

代替GB/T30865.1—2014

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

手套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

Handprotection—Protectiveglovesagainstcutsandstabsbyhandknives—

Part1:Chain-mailglovesandarmguards

2025-08-29发布2026-09-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式样……………………………………………………………………………………………………… 2

5 技术要求………………………………………………………………………………………………… 4

6 测试方法………………………………………………………………………………………………… 6

7 标识……………………………………………………………………………………………………… 13

8 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 14

附录A (资料性) 手套尺寸……………………………………………………………………………… 15

附录B(资料性) 手部与手臂尺寸测量………………………………………………………………… 17

参考文献…………………………………………………………………………………………………… 22

GB30865.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是GB30865《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的第1部分。GB30865已经发

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

本文件代替GB/T30865.1—2014《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 第1部分:金属

链甲手套和护臂》,与GB/T30865.1—201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金属链甲”“短袖手套”“长袖手套”“超长手套”“短护臂”“固定带”(见3.1、3.3~

3.6和3.8);

———删除了术语“护臂”(见2014年版的3.2);

———更改了式样的图示与说明(见第4章,2014年版的第4章);

———删除了硬护臂、塑料护臂的式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相关内容(见2014年版的第4章~

第6章);

———增加了一般要求(见5.1);

———更改了无害性要求(见5.2,2014年版的5.1);

———更改了保护范围的技术要求(见5.4,2014年版的5.3);

———更改了各测试方法的样品数量(见第6章,2014年版的第6章);

———更改了结构测试中的测杆宽度精度要求和长度要求(见6.3.1.2,2014年版的6.3.1.2);

———更改了结构测试中的测试步骤(见6.3.2,2014年版的6.3.2);

———更改了标识中的本体标识和最小外包装标识(见第7章,2014年版的第7章);

———更改了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见第8章,2014年版的第8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于2014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GB30865.1—2025

引 言

手部防护是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技术措施还不能完全消除生产中的危险和有

害因素时,佩戴手部防护装备就成为劳动者防御外来伤害,保证个人安全和健康的有效手段。制定强制

性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标准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五条的要求具体化、

标准化的体现。GB30865《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旨在确立手持刀具割伤和刺

伤的防护手套的基本产品要求,拟由以下两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目的在于明确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的技术要求、式样等。

———第2部分:非金属链甲材料制成的手套和护臂。目的在于明确非金属链甲材料制成的手套和

护臂的技术要求、式样等。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套属于特定领域制定的标准,不同材质的产品使用材料与技术细节

差别较大,因此,按照核心材料的差异,编制不同部分文件,共同构成我国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手

套的产品标准体系。未来,根据行业发展情况,适时纳入相关材质,进一步完善我国手持刀具割伤和刺

伤的防护手套产品标准体系。

GB30865.1—2025

手部防护 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防护

手套 第1部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链甲手套和护臂的技术要求、标识和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描述了相应的测试

方法。

本 文件适用于为使用手持刀具作业而穿戴的金属链甲手套和金属链甲护臂。

本文件不适用于接触高速转动刀具、冲压作业、搅拌作业、带电作业等场所的防护手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22866 皮革五金配件 镍释放量的测定

GB/T28485 镀层饰品 镍释放量的测定 磨损和腐蚀模拟法

GB42298—2022 手部防护 通用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金属链甲 chain-mail

由独立焊接的金属小圆环编织而成的网状甲片。

注:以下简称“链甲”。

3.2

金属链甲手套 chain-mailglove

用独立焊接的金属小圆环编织而成的,防护由手持刀具引起的割伤和刺伤的手套。

注:以下简称“手套”。

3.3

短袖手套 short-cuffglove

用独立焊接的金属小圆环编织而成的,能为手部直至手腕提供由手持刀具引起的割伤和刺伤保护

的手套。

3.4

长袖手套 long-cuffglove

用独立焊接的金属小圆环编织而成的,能为手部直至前臂提供由手持刀具引起的割伤和刺伤保护

的手套。

1

GB30865.1—2025

3.5

超长手套 extralong-cuffglove

由独立焊接的金属小圆环编织而成的,能为手部直至上臂提供由手持刀具引起的割伤和刺伤保护

的手套。

3.6

短护臂 shortarmguard

覆盖前臂且独立或与手套连接的保护装置。

3.7

长护臂 longarmguard

覆盖前臂和上臂且与身体或衣服连接的保护装置。

3.8

固定带 straps

用于固定手套或护臂,防止手套或护臂发生掉落或滑动的装置。

4 式样

按手套和护臂的保护范围分为以下式样:

a) 手套,见图1a);

b) 短袖手套,见图1b);

c) 长袖手套,见图1c);

d) 超长手套,见图1d);

e) 短护臂,见图1e);

f) 长护臂,见图1f)。

a) 手套

b) 短袖手套

图1 手套和护臂式样示意图

2

GB30865.1—2025

c) 长袖手套

d) 超长手套

e) 短护臂

f) 长护臂

标引说明:

a ———腕平面;

l1 ———短袖手套应提供的保护长度;

l2 ———长袖手套末端距上臂之间的距离。

图1 手套和护臂式样示意图(续)

3

GB30865.1—2025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按照制造商提供的信息使用手套和护臂时,应满足使用安全要求且适合其用途,同时不危及使用者

或他人的安全。在正常使用期限内按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清洁和消毒时,不应失去保护性能。

手套和护臂的所有材料不应有损使用者的健康,在可预知的使用环境中不应释放或分解有毒有害

物质。

5.2 无害性

执行本文件的手套和护臂及其附件应满足GB42298—2022中5.2的要求。

手套及护臂的镍释放量均应小于每周0.5μg/cm2。手套及护臂上的金属材料应按GB/T22866规

定测试,相关配件镀层应按GB/T28485规定测试。

5.3 外观要求

手套、护臂以及手套与护臂组合,应均由独立焊接的金属小圆环编织而成。按6.1检查,链甲表面

应没有缺失的环、未闭合的环和能擦伤使用者皮肤的焊点,应没有尖锐边缘。手套和护臂内应无伤及使

用者的尖锐突起部分,固定件应能扣紧并便于使用。

5.4 保护范围

5.4.1 手套

按6.2测试,手套应能对手部直至手腕提供保护,除位于手掌的尺骨侧有帮助手套穿脱的狭缝

外,其覆盖面应是连续的。使用时,应能调节腕带使狭缝被交叠的链甲封闭。

5.4.2 短袖手套

按6.2测试,短袖手套应能提供从指尖到前臂方向距手腕至少75mm[见图1b)中所示的l1]的连

续保护。

5.4.3 长袖手套

按6.2测试,长袖手套应能提供从指尖到手腕和直至前臂的连续保护。当肘部弯曲成90°时,手套

袖筒末端距上臂表面的距离[见图1c)中所示的l2]不应大于75mm。

5.4.4 超长手套

按6.2测试,超长手套应能提供从指尖到前臂直至上臂的连续保护。

5.5 结构

5.5.1 链甲

按6.3测试,金属链甲应由内径不大于3.2mm 的圆环编成。除边缘的链环外,链甲上的每个链环

应有4个相邻环穿过。

4

GB30865.1—2025

5.5.2 间隙尺寸

按6.3测试,1号测杆应不能穿过链环间隙或手套和护臂保护范围的其他部件的间隙。

除下述位置外,按6.3测试,2号测杆应不能穿过链环间隙或手套和护臂保护范围的其他部件的

间隙。

允 许2号测杆穿过保护材料的位置及数量如下(见图2):

a) 图2所示位置1处应不超过3个点;

b) 图2所示位置2处,每个手指侧接缝、中间接缝,以及指尖接缝处总共应不超过8个点。

标引序号说明:

1———手指分叉处的点;

2———手指侧接缝、中间接缝,以及指尖接缝上的点。

图2 手套上允许2号测杆穿过的位置

5.5.3 固定带

按6.3测试,手套和护臂应有不小于18mm 宽的可调节固定带,其长度应能连续调整,应采用快速

松脱的闭合装置固定,如按扣。腕带闭合装置的固定部分应位于手腕背部。

固定带应与袖筒连接或穿过环套,扣紧时应不能从手套或护臂上移走。除非有意,应不能从固定带

上移走闭合装置。

手套和护臂上的任意1个固定带达到最小约束尺寸时,未固定的带长应不大于25mm。

5.5.4 质量

按6.3测试,手套和护臂材料的单位面积质量应小于4kg/m2。

5.6 拉伸强度

按6.4测试,施加100N 的力时,链甲应无破断或打开。

5

GB30865.1—2025

5.7 冲击穿透性能

手套或手套组合应在整个保护范围具备抗穿透性,包括手套和袖筒之间的连接部位。

按6.5的规定测试,平均穿透距离不应大于10mm,并且单次穿透距离不应大于17mm。

5.8 手套尺寸

手套应标有与其设计手部尺寸适合的各类规格。

注1:附录A给出了手套尺寸参考。

注2:附录B给出了手部与手臂尺寸测量参考。

6 测试方法

6.1 外观要求

6.1.1 总则

逐只进行外观检查,由尺码适合的检验人员穿戴好,配合伸展、弯曲和放松运动进行检查。

6.1.2 手套和护臂

检查链甲的整个表面是否存在丢失环、未闭合环和擦伤使用者皮肤的焊点,检查其中所有环接缝和

环连接。用手确定配件是否有尖锐边缘,手套和护臂内部是否有尖锐突起部分,固定件是否便于使用和

扣紧。在链甲被固定带或配件覆盖的地方,使链甲暴露并做如上检查。

6.2 手套和护臂保护范围的测定

6.2.1 样品数量

每个尺码1只手套或1只护臂。

6.2.2 测试对象

根据制造商为使用者提供的信息确定尺码适合的测试样品穿戴者。

6.2.3 测试棒

直径(6.0±0.5)mm 的金属棒,棒端为光滑的半球形。

6.2.4 测试步骤

将被测样品穿戴在尺码合适的测试对象手臂上并适当调整以便于使用,通过目测检查法、直尺测量

法和测试棒试插入法进行测试。

对发现的每个裂缝、开口和重叠处应用测试棒插入,棒与表层皮肤的夹角为0°~45°之间,应用最大

4N 的力缓慢移动棒,调整行进角度以确定棒是否能穿透测试样品,每个穿透应记录为覆盖范围的1个

缺陷。

6.3 结构测试

6.3.1 测量仪器

6.3.1.1 量具

游标卡尺(精确到0.05mm)、直尺(精确到1mm)等。

6

GB30865.1—2025

6.3.1.2 测杆

由厚(1.00±0.05)mm 钢板制成。1号测杆的宽度应为(6.0±0.1)mm,2号测杆的宽度应为

(4.0±0.1)mm,测杆厚度应为(1.00±0.05)mm,测杆长度不应小于50mm,测杆顶端应是夹角为

(60±5)°的锥形,其锥边与长度延长线方向上的夹角α1 应为(30.0±2.5)°(见图3)。

a) 1号测杆b) 2号测杆

标引尺寸要求

l3 (6.0±0.1)mm

l4 (1.00±0.05)mm

l5 (4.0±0.1)mm

l6 ≥50mm

α1 (30.0±2.5)°

图3 测杆示意图

6.3.1.3 天平

精确到0.1mg。

6.3.2 结构测试步骤

配合量具检查链甲环、带、护臂,间隙尺寸的测定是使用(10±0.5)N 的力对着相关间隙推入测

杆,如果测试中测杆进入较深,允许被测样品折叠。测试与每个链环或链甲片连接相关的每种间隙,每

种间隙测试5处。先用2号测杆测试,标记通过的任何间隙,记录其位置,再用1号测杆测试。记录所

有实际情况和测杆通过保护材料的位置。

7

GB30865.1—2025

6.3.3 质量测试步骤

质量的测定是从手套或护臂上取一方形试样,用天平称量试样的质量,计算其单位面积质量,单位

为千克每平方米(kg/m2)。

6.4 拉伸强度的测试

6.4.1 样品数量

1只手套或1只护臂。

6.4.2 测试仪

材料试验机,配有2个能插入被测链环的金属棒,其直径为(1.2±0.1)mm;配有与被测护臂相配的

手模型;应能平稳施力至150N;精度为±1%。

6.4.3 测试步骤

将金属棒插入相互套住的一对环中或链甲片对边上的一对环或类似连接中。在2s~10s范围内

稳步施力至100N,使环拉开。在未破损的手套或链甲护臂的不同位置进行50次测试。在结合处的环

上进行25次测试。记录力低于100N 时所有环或链甲片打开或破断的情况。不需记录破断发生时

的力。

6.5 冲击穿透测试

6.5.1 样品数量

1只手套或1只护臂。

6.5.2 冲击穿透测试装置

6.5.2.1 测试装置组成

冲击穿透测试装置主要包括坠落块、测试刀片及试样支撑托盘(见图4)。

8

GB30865.1—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台架;

2———底板;

3———支架;

4———托架;

5———导杆上端固定架;

6———电磁释放机构;

7———坠落块和测试刀片;

8———导杆;

9———导杆下端固定架(可通过坠落块);

10———试样。

图4 冲击穿透测试装置

6.5.2.2 坠落块

夹持刀片的坠落块外形和尺寸如图5所示,测试刀片应固定在坠落块中并伸出(40±1)mm,刀片

尖端应偏离坠落块的重力中心线(5.0±0.5)mm,带刀片的坠落块的重心应在刀片尖端上方(65±

1)mm 处。

坠落块应通过电磁铁固定在初始位置,应有4个轮子或轴承并能在2个导杆上自由移动。应能预

先设定坠落块落下高度,对试样提供(2.45±0.10)J(坠落块高度宜设置为250mm)或(4.9±0.4)J(坠

落块高度宜设置为500mm)的冲击,质量为(1000±5)g。

9

GB30865.1—2025

标引尺寸要求

l7 (100±1)mm

l8 (65±1)mm

l9 (40±1)mm

l10 (5±0.1)mm

l11 (75±1)mm

标引序号说明:

1———导杆;

2———轮子或轴承;

3———坠落块;

4———切除空间以获得正确的质量分布;

5———加上测试刀片的坠落块的重心;

6———测试刀片。

图5 夹持刀片的坠落块

6.5.2.3 测试刀片

刀片外形和尺寸应如图6所示,应由洛氏硬度大于47HRC的冷锻不锈钢制成,刀边应平直、锋利。

机器磨削后,还需在磨刀石上手工精磨使刀刃光滑锋利。

10

GB30865.1—2025

标引尺寸要求

α2 (30±1)°

α3 (30±1)°

l12 ≥65mm

l13 (20±0.5)mm

l14 (1.5±0.05)mm

标引说明:

α2 ———刀刃与刀背的夹角;

α3 ———刃角;

l12 ———刀片长度;

l13 ———刀片宽度;

l14 ———刀片厚度。

图6 测试刀片

6.5.2.4 试样支撑托盘

如图7侧视图所示,支撑试样的托盘内尺寸应至少为300mm×300mm×100mm,托盘内装满与

上边缘齐平的塑性体,尽可能地减少气泡。绳与塑性体的夹角α4 应为(30±15)°。塑性体应是可变形

的、非弹性的,材料密度应在1000kg/m3~1500kg/m3 之间。塑性体可用细白玉米粉与液体石蜡混

合制成,1kg玉米粉宜配比170mL密度为0.84g/cm3~0.86g/cm3 的石蜡;如果太硬,增加石蜡,反之

增加玉米粉。

每组测试前应核查塑性体的流变性,方法如下:

在温度偏差±2℃的环境中,将存放了至少24h、装有塑性体的托盘放在硬基础上,如混凝土地面。

在距托盘表面(2000±5)mm 高度,使1个质量(1043±5)g、直径(63.5±0.05)mm 的钢球落在塑性

体上10次,钢球冲击点距离托盘边缘应大于60mm,且任意两冲击点间距离应大于90mm。测量每个

凹陷中心的深度,精确到0.5mm,计算平均凹陷深度。如果平均凹陷深度在18mm~22mm 之间,该

塑性体可用,并用此环境温度作为调节温度。如果平均值不在此范围内,应在不同的温度下再次调

节,或调整、重制塑性体。

测试前,装满塑性体的托盘应在调节温度下至少放置24h。

11

GB30865.1—2025

标引序号说明:

1 ———试样;

2 ———塑性体;

3 ———托盘;

4 ———夹持;

5 ———绳;

6 ———箍上的环;

7 ———箍;

8 ———重物;

9 ———翻转机构;

α4———绳与塑性体的夹角。

注:图7的上侧为侧视图,下侧为俯视图。

图7 试样支撑

6.5.3 试样的制备

从手套或护臂的链甲上裁取不小于50mm×50mm 试样,每边用硬钢棒穿过,末端保留无支持部

分约10mm(3个或4个环)。

应测试的试样包括:

a) 4环互套的平链甲试样;

12

GB30865.1—2025

b) 中间有接缝、4环互套的平链甲试样,应测试手套或护臂中各类带接缝试样,4.0mm 探针能穿

过的接缝试样除外;

c) 被配件(如固定带)环绕或覆盖的链甲试样。

6.5.4 测试步骤

按图7俯视图所示,将试样外表面朝上放在塑性体上,通过夹子和绳分别与4个质量400g的重物

相连,绳与塑性体的夹角应成(30±15)°并绕过内直径不小于800mm 的箍。

调整坠落块高度,使其对试样提供(2.45±0.1)J的冲击。每个试样应被锋利刀片冲击10次,每次

冲击后转动试样应为(35±15)°,以使每次冲击在不同地方,冲击点距托盘边缘至少80mm。

被覆盖或环绕的链甲试样应测试覆盖或嵌入处。记录所有穿透距离,计算平均穿透距离并注明最

大穿透距离。

7 标识

7.1 手套或护臂的本体标识

手套和护臂的标识应符合GB42298—2022中6.1.1的要求。

手套和护臂应持久显著地标注下列信息:

———制造商或其授权代表的名称、商标或其他识别方法;

———手套和护臂的型式认定或类型编号;

———图8所示图标;

———尺码;

———手套执行标准编号;

———允许的最高清洗温度(当允许的最高清洗温度低于82℃时需要标识);

———生产日期,至少标明年、月或者批次号;

———如产品适用,标上贮存期限和存放条件。

图8 防护图标

7.2 手套或护臂最小外包装标识

手套或护臂最小外包装标识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制造商或其授权代表的全称及地址;

———包括7.1中的所有信息;

———详细阅读说明书的提示;

13

GB30865.1—2025

———当手套的防护作用仅限于手的一部分时,应予以说明。

8 制造商应提供的信息

手套和护臂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应符合GB42298—2022中6.2的要求。应提供的信息和使用说明

书包括以下内容。

———第7章规定的信息。

———制造商的信息。

———产品适用的工作类型的陈述。

———贮存说明。

———选择合适的手套和护臂尺码的说明。

———佩戴和调整的说明。

———仅限于防护手持刀具割伤和刺伤的警告。

———仅限于使用在配套产品上,及缩短固定带自由端到25mm 以下的说明。

———针对不同使用类型的清洗说明,包括对已知的损坏产品的处理和重复清洗的影响的警告。

———针对不同使用类型的消毒说明,包括对已知的损坏产品的处理的警告。

———由老化、磨损、环境因素或化学品(包括油和溶剂)导致的、影响防护水平的警告。

———链甲上环丢失时检查、测试和处置规定的说明。

———识别塑料降解、老化的说明(如适用)。

———用于确定维修或抛弃的判断标准。

———手部和手臂的测量信息,解剖学上应该覆盖的部位,为适合个体而选择合适手套和护臂的建议

(见附录B)。

———关于装备可能使用户处于受伤危险的任何工作情况的警告,警告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 “金属链甲手套及护臂仅提供有限的防切割保护,请勿超出说明书规定的用途使用本

产品。”

• “金属链甲手套及护臂无法防护电动锯或电动工具产生的切割风险。”

• “金属链甲手套及护臂有被卷入转动作业机器的风险,请不要佩戴本产品操作相关机器。”

• “金属链甲手套及护臂有导电特性,请勿在有电击风险的环境下使用本产品。”

14

GB30865.1—2025

附 录 A

(资料性)

手套尺寸

A.1 手套尺寸

手套各尺寸见图A.1,表A.1给出了每种规格手套的各尺寸数值和偏差。

图A.1 手套各尺寸标示

表A.1 手套尺寸

单位为毫米

手套

规格

尺寸±偏差

l15±5 l16±3 l17±3 l18±3 l19±3 l20±3 l21±3 l22±3 l23±3 l24±5 l25±5 l26±5 l27±3

XS 188 110 46 95 69 79 71 55 8 35 95 40 10

S 200 114 48 100 72 82 74 58 8 35 95 40 10

M 212 118 50 105 75 85 77 61 9 40 100 45 10

L 225 122 52 110 78 88 80 64 10 45 105 50 10

XL 237 127 55 118 81 91 83 67 11 50 110 55 10

XXL 250 132 58 125 84 94 86 70 12 55 115 60 10

15

GB30865.1—2025

A.2 手套尺寸测量

A.2.1 手指测量器

测量器是厚度为1mm 的平板,对边平行,有1个圆形末端用于插入手套的手指中(见图A.2),与

手套规格相对应的测量器宽度见表A.2。

标引说明:

l28———测量器的宽度,宜为bx (x=1,…,5,见表A.2)±0.2mm;

l29———测量器圆形末端的直径,宜为(l28×0.75)mm±0.2mm;

l30———测量器的厚度,宜为(1±0.2)mm。

图A.2 平板材料制成的指长测量器

表A.2 测量器尺寸

单位为毫米

手套规格

测量器尺寸

b1 b2 b3 b4 b5

XS 28 27 27 25 22

S 30 29 29 27 24

M 32 31 31 29 26

L 35 33 33 31 28

XL 38 35 36 33 30

XXL 41 37 38 35 32

注:bx (x=1,…,5)为手指宽度,见图A.1。

A.2.2 测量方法

手套置于平面上,将测量器轻轻地推入对应的手套手指中并按图A.1所示测量各长度。

16

GB30865.1—2025

附 录 B

(资料性)

手部与手臂尺寸测量

B.1 概述

附录B的信息为使用者、雇主和制造商提供帮助。

附录B包含手部和手臂的测量信息,解剖学上应该覆盖的部位,为适合个体而选择合适手套和护

臂的建议。

B.2 测量

B.2.1 结构标志

图B.1显示与附录B有关的标志,便于手部和手臂尺寸的准确测量。

标引序号说明:

1~5———分别代表5个手指;

6 ———2、3手指间的分叉;

7 ———桡骨;

8 ———尺骨;

9 ———尺骨茎突;

10 ———手指按压方向;

11 ———茎突末端平面;

12 ———距11约10mm 的腕平面。

图B.1 手部结构(右手掌面朝上)

17

GB30865.1—2025

B.2.2 手部测量

长度测量宜在一平面上进行,可参考建立图B.2所示的4个参考线:

a) 腕线(a);

b) 连接3、2分叉处并直至1分叉中手掌边的线(b);

c) 连接3、4分叉处直至手掌尺骨边的线(c);

d) 连接2、4分叉处的线(d)。

按图B.2a),手指伸直并拢,垂直腕线测量1~6。沿手指中线测量7~10。举起手,按图B.2b),手

指伸直并最大限度伸开,测量11~17。

具体测量内容如下:

———手长(见图B.2序号1):最长手指指尖至腕部;

———手指1高度(见图B.2序号2):手指1指尖至腕部;

———1分叉处高度(见图B.2序号3):1分叉处至腕部;

———2分叉处高度(见图B.2序号4):2分叉处至腕部;

———3分叉处高度(见图B.2序号5):3分叉处至腕部;

———4分叉处高度(见图B.2序号6):4分叉处至腕部;

———手指2长度(见图B.2序号7):手指2指尖至分叉线(b);

———手指3长度(见图B.2序号8):手指3指尖至分叉线(b);

———手指4长度(见图B.2序号9):手指4指尖至分叉线(c);

———手指5长度(见图B.2序号10):手指5指尖至分叉线(c);

———腕围(见图B.2序号11):腕平面的周长;

———掌围(见图B.2序号12):在1分叉处和2分叉处之间的等高度位置平行于分叉线(d)的周长;

———手指1指围(见图B.2序号13):手指1的指间关节的周长;

———手指2指围(见图B.2序号14):手指2的近端指间关节的周长;

———手指3指围(见图B.2序号15):手指3的近端指间关节的周长;

———手指4指围(见图B.2序号16):手指4的近端指间关节的周长;

———手指5指围(见图B.2序号17):手指5的近端指间关节的周长。

18

GB30865.1—2025

a) 线性测量

b) 围长测量

标引说明:

1~17———B.2.2所述的测量;

a~d ———B.2.2所述的参考线。

图B.2 用于手部测量的参考线和规定尺寸

B.2.3 前臂测量

测量时将上臂靠在胸部侧边,肘部弯曲成90°,手掌与最上的手指1垂直并握紧拳头(见图B.3)。

宜建立如下3条参考线:

19

GB30865.1—2025

a) 图B.3规定的腕线(a);

b) 从接触前臂的腕顶端到上臂前部的直线(e);

c) 与上臂和线(e)接触的垂线(f)。

具体测量内容如下:

———前臂长(见图B.3序号18):手腕至上臂的水平距离;

———最大臂围处的前臂长(见图B.3序号19):手腕至前臂围长最大处的水平距离;

———前臂锥(见图B.3序号20):手腕至与前臂接触的线(e)的水平线;

———距上臂45mm 处的前臂围长(见图B.3序号21):线(f)所确定的;

———前臂的最大围长(见图B.3序号22):测量确定;

———距腕线(a)50mm 处的前臂围长(见图B.3序号23);

———距腕线(a)距离20的前臂围长(见图B.3序号24,其与图B.3中的22显示一样。22与24的位

置可能相同,或者,如果肌肉凸出高,24更接近腕部)。

标引说明:

18~24———B.2.3所述的测量;

a、e、f ———B.2.3所述的参考线。

图B.3 用于前臂测量的参考线和规定尺寸

B.3 尺寸和适合性

B.3.1 手套

链甲手套没有弹性,在长度和宽度不够时没有任何尺寸补偿。为保证手套不限制手部从事工作活

动,尺寸上的一些余量是必要的。

链甲手套的正面和背面尺寸是相同的,可以被平坦地放在平面上。为了在使用过程中获得好的舒

20

GB30865.1—2025

适性和适配性,当手套平放测量时,手套的尺寸宜比佩戴者手部尺寸长10mm~15mm 和宽15mm。

B.3.2 手套宽度和长度范围的尺寸标记

表B.1给出了与手部尺寸对应适合的手套尺寸,这些手套宜标上名义上相适配的手部尺寸。当选

择尺码范围时,同步考虑特殊手部尺寸的使用者。

表B.1 手套的标称尺寸

单位为毫米

手部尺寸XS XS⅟? S S⅟? M M⅟? L L⅟? XL XL⅟? XXL

围长126 139 152 165 178 191 203 216 229 241 254

手长A 135 143 151 159 167 175 183 191 191 207 215

手长B 150 158 166 174 182 189 197 205 213 221 229

手长C 163 171 179 186 202 202 210 218 226 236 241

B.3.3 测量手套

对于表B.1中给出的适合各类手的手套尺码,都有至少5%的手不能够完全适合,需要特制的手套

来满足这类人群,并附上1个说明手套定制服务对象的标签。

B.3.4 长袖手套和链甲护臂袖长

通常依据前臂尺寸信息选择袖长合适的手套或链甲护臂。当肘部弯曲成90°时,手套袖筒末端距

上臂表面的距离l2[见图1c)]不宜大于75mm。通常制造的长度见表B.2。

表B.2 袖长

单位为毫米

袖长适合前臂的长度范围

200 225~255

220 245~275

240 265~295

参 考 文 献

[1] ISO13999-1:1999 Protectiveclothing—Glovesandarmguardsprotectingagainstcutsand

stabsbyhandknives—Part1:Chain-mailglovesandarmguards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24日 16:27:0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2912.html
图书

SY/T 7764-2024 海底管道干预与维修技术规范

SY/T 7764-2024 海底管道干预与维修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SY/T 7766-2024 海底管道电缆路由设计规范

SY/T 7766-2024 海底管道电缆路由设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SY/T 7768-2024 海底管道外检测技术规范

SY/T 7768-2024 海底管道外检测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SY/T 7780-2024 天然气提氦设计规范

SY/T 7780-2024 天然气提氦设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