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T 0519-2025 麦薲草栽培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 54/T 0519—2025
麦薲草栽培技术规程
2025 - 09 - 15 发布2025 - 10 - 15 实施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栽培条件............................................................................ 1
5 播前准备............................................................................ 1
6 播种................................................................................ 2
7 田间管理............................................................................ 2
8 利用................................................................................ 3
附录A(资料性) 麦薲草特征特性........................................................4
附录B(资料性) 鼠害防治措施..........................................................5
DB 54/T 0519—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巍、曲广鹏、周娟娟、白玛嘎翁、罗珍、陈少锋、杨文才、秀花、黄界。
DB 54/T 0519—2025
1
麦薲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麦薲草的栽培条件、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及利用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高寒草甸区、河谷农区和农牧交错区麦薲草的栽培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856 农区鼠害控制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麦薲草
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株高大粗壮,秆高80cm以上。详见附件A。
4 栽培条件
适宜区域
降水量350mm以上的区域可旱作。年降水量350mm以下的区域,需具备灌溉条件。
土壤条件
土层厚度20cm以上,坡度小于25°。土壤质地以砂质壤土为宜。
5 播前准备
施基肥
整地翻耕时施用基肥,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机肥施用量1500kg/ hm2-2000kg/hm2,尿素施用量
150kg/hm2-180kg/hm2,磷酸二胺施用量120kg/hm2-150kg/hm2,有机肥料应符合NY/T 525的要求。
整地
DB 54/T 0519—2025
2
清除杂草、石块等杂物。犁翻,深度15cm-20cm,清除残根苗茬,耙耱整平。
种子准备
种子质量执行GB/T 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规定,应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
6 播种
播种期
4月初至7月中旬。
播种深度
2cm-3cm。
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为主,亦可撒播,条播行距20cm-30cm。
播种量
机械条播30kg/hm2-45kg/hm2,撒播45kg/hm2-75kg/hm2。
镇压
播后及时镇压,顺行镇压。
7 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播种当年禁牧,苗期清除杂草1次-2次。
灌溉
有灌溉条件的,在分蘖至孕穗期进行灌溉,灌溉次数1次-2次。
追肥
在拔节期至孕穗期进行追肥。结合降雨或灌溉追施尿素75kg/hm2-150kg/hm2。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麦角病、锈病,防治可采用20%三唑酮乳油50mL兑水至20L,在病害发生前期均匀喷雾,
喷施量为300L/hm2。主要虫害有蚜虫、草原毛虫,防治可采用1%苦参碱可溶液剂30mL兑水至15L,喷施
量为225L/hm2。喷洒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病虫害防治中使用的农药需符合NY/T 1276的规定。
鼠害防治
播种第一年10月-11月集中灭鼠,防除范围为播种地块及周边100m范围内。鼠害防治措施以NY/T
1856标准执行,化学防控鼠药参考附录B。
DB 54/T 0519—2025
3
越冬管理
有灌溉条件的,进行冬灌和返青期灌水,灌溉时间选择在土壤昼消夜冻时进行。
8 利用
播种第二年可放牧或刈割利用。每年刈割1次,灌浆期-乳熟期刈割,留茬5cm-7cm。放牧利用强度
控制在2.5个羊单位/hm2以下。
DB 54/T 0519—2025
4
A
A
附录A
(资料性)
麦薲草特征特性
A.1 麦薲草主要特征特性
麦薲草(学名:Elymus tangutorum (Nevski) Hand.-Mazz.)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
较高大粗壮,基部呈膝曲状;秆成疏丛型,直立,秆高可达80cm-120cm,叶鞘光滑;叶片扁平,长
10cm-20cm,宽6mm-14mm,两面粗糙或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平滑。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有时;
穗稍偏于1 侧,长6cm-15cm,通常每节具有2 枚而接近先端各节仅1 枚小穗;小穗绿色稍带有紫色,
长9mm-15mm,含2-4 小花;颖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7mm-10mm,具5 脉,脉明显而粗糙或可被
有短硬毛,先端渐尖,具长1mm-3mm 的短芒;外稃披针形,具5 脉,脉在上部明显,第一外稃长
8mm-12mm,顶生1 直立粗糙的芒,芒长3mm-11mm;内稃与外稃等长,脊上具纤毛。种子千粒重4.5g。
A.2 生物学特性
播种第一年麦薲草20天左右出苗,45天后进入分蘖期,65天后进入拔节期,栽培第二年4月返青,5
月中旬开始进入分蘖期,30天后进入拔节期,6月下旬开始孕穗,至7月中旬开始抽穗,8月初进入开花
期,9月中旬进人完熟期,总生育天数140天左右。麦薲草适应性较强,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在-35℃的
低温下能安全过冬,多长于田埂、撂荒农田。在降雨量350mm以上的区域生长较好。
A.3 适宜推广区域
适用于高寒草甸区、河谷农区和农牧交错区栽培种植。
DB 54/T 0519—2025
5
B
B
附录B
(资料性)
鼠害防治措施
表B.1 化学防控措施
主要防治对象药物名称剂型及含量
常用药量
(g/洞)
施用方法
每季作物最多施
用次数
安全间隔期(d)
高原鼠兔高原鼠兔
颗粒,有效成分
地芬诺酯0.02%、
硫酸钡20%
2g-5g 直接投饵2 1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