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173-2025 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阅读模式

DB32/T 5173-2025 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afety of cantilever steel tubular

scaffold in construction

DB32/T 5173—2025

2025‑07‑30 发布2026‑02‑01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定义和符号……………………………………………………………………………………………2

3.1 术语和定义……………………………………………………………………………………………2

3.2 符号……………………………………………………………………………………………………3

4 基本规定……………………………………………………………………………………………………5

5 材料与构配件………………………………………………………………………………………………6

6 荷载…………………………………………………………………………………………………………7

6.1 荷载分类………………………………………………………………………………………………7

6.2 荷载标准值……………………………………………………………………………………………7

6.3 荷载组合………………………………………………………………………………………………9

7 设计…………………………………………………………………………………………………………9

7.1 一般规定………………………………………………………………………………………………9

7.2 悬挑承力架和纵向受力钢梁设计……………………………………………………………………10

7.3 钢管脚手架设计………………………………………………………………………………………19

8 构造…………………………………………………………………………………………………………19

8.1 悬挑承力架构造………………………………………………………………………………………19

8.2 钢管脚手架构造………………………………………………………………………………………23

9 施工…………………………………………………………………………………………………………24

9.1 施工准备………………………………………………………………………………………………24

9.2 安装搭设………………………………………………………………………………………………25

9.3 使用……………………………………………………………………………………………………25

9.4 拆除……………………………………………………………………………………………………25

10 检查和验收………………………………………………………………………………………………26

10.1 材料的检查和验收…………………………………………………………………………………26

10.2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26

11 安全管理…………………………………………………………………………………………………27

附录A(资料性)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荷载计算常用数据…………………………………………………28

附录B(规范性) 悬挑式脚手架常用材料力学特征………………………………………………………29

附录C(规范性)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30

附录D(规范性)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质量验收表…………………………………………………………32

参考文献………………………………………………………………………………………………………34

目 次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GJ32/J 121—2011《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与DGJ32/J 121—

2011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于上拉式悬挑脚手架,增加了验算工况(见7.2.6);

——对于上拉式悬挑脚手架,增加了内埋承载螺栓连接计算(见7.2.9);

——对于挑梁式悬挑脚手架,增加了U 型锚环预埋深度控制要求(见8.1.3);

——增加金属钢板网作为外防护网的构造要求(见8.2.4);

——增加了当采用上拉式悬挑脚手架且无法设置吊拉杆的条件下悬挑承力架的构造要求(见9.2.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金土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常熟市建筑管理处、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江苏南通

二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五环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建科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建忠、周健、郭正兴、温惠清、李世宏、张建华、高春泉、杜吉坤、徐志凯、王永泉、

沈洪文、万霆、董开发、沈偲昳。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 年首次发布为DGJ32/J 121—2011《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施工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基本规定、材料与构配件、荷载、设计、构造、施工、检查

和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地区建筑施工用悬挑式作业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及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 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 3091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GB/T 3098.1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 5117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GB/T 5118 热强钢焊条

GB/T 5780 六角头螺栓C 级

GB/T 5782 六角头螺栓

GB/T 5974.1 钢丝绳用普通套环

GB/T 5976 钢丝绳夹

GB/T 8110 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用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实心焊丝

GB/T 10045 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药芯焊丝

GB/T 13793 直缝电焊钢管

GB/T 14957 熔化焊用钢丝

GB/T 15389 螺杆

GB/T 15831 钢管脚手架扣件

GB/T 17493 热强钢药芯焊丝

GB/T 20118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

GB/T 33275 钢板网

GB 50005 木结构设计标准

GB 55006 钢结构通用规范

GB 5000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 50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

1

DB32/T 5173—2025

GB 50017 钢结构设计标准

GB 50018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GB 51210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GB 55005 木结构通用规范

GB 55023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

JGJ/T 46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JGJ 13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T 231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JG/T 503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构件

3 术语、定义和符号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 cantilevered steel tubular scaffolding

悬挑于主体结构的由承力架支承的钢管脚手架,包含底部的悬挑承力架和上部的钢管脚手架两

部分。

3.1.2

悬挑承力架 cantilevered bearing element

设置在钢管脚手架底部并将荷载传递给建(构)筑物主体结构的悬挑钢构件。

注: 悬挑承力架根据构造不同,分为挑梁式、上拉式、下撑式等基本形式。

3.1.3

纵向承力钢梁 longitudinal supporting steel beam

沿脚手架纵向设置在立杆底端并将荷载传力至悬挑承力架的承力钢梁。

3.1.4

连墙件 tie member

连接脚手架与建(构)筑物的构件。

注: 分为能承受拉压力的刚性连墙件和仅承受拉力的柔性连墙件两种。

3.1.5

立杆定位件 locating elements of upright tube

设置在悬挑承力架或纵向承力钢梁上用于固定脚手架立杆位置的构件。

3.1.6

吊拉构件 hanging member

在建(构)筑物主体结构与悬挑承力架之间设置的斜向吊拉钢丝绳或吊拉杆等构件承受拉力并具有

卸载传力至主体结构的作用。

3.1.7

U 形钢筋拉环 U‑shaped steel ring‑pull

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U 型钢筋锚固体,用于吊拉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3.1.8

U 形钢筋锚环 U‑shaped steel anchor ring

预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U 形钢筋锚固体,用于悬挑承力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连接。

2

DB32/T 5173—2025

3.1.9

开口型脚手架 open scaffold

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3.1.10

内埋螺栓 Semi embedded connector

固定悬挑钢构件的螺杆穿入到定点预埋在楼面边缘构件中的塑料套管内,并与套管端部扩大内的锚

固块螺牙连接的承载螺栓组件。

3.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2.1 荷载和荷载效应

M ——弯矩设计值;

Mx ——钢梁在主平面内的计算截面弯矩设计值;

M1 ——悬挑型钢端部弯矩;

N ——轴向力设计值;

N0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

N内——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中——脚手架中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外——脚手架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m ——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U 形钢筋锚环或螺栓拉力设计值;

Nv ——一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

Nt ——一个螺栓所承受的拉力设计值;

NRd,c——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

Nwl ——钢板网与脚手架连接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wv ——钢板网与脚手架连接件承载力设计值;

P ——集中荷载设计值;

P螺栓——悬挑型钢端部锚固螺栓的拉力之和;

q ——均布荷载设计值;

qk ——均布荷载标准值;

V ——剪力设计值;

wk ——风荷载标准值;

w0 ——基本风压;

σ ——正应力;

τ ——剪应力;

vmax ——挠度最大值。

3.2.2 材料性能和抗力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f ——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l ——U 型钢筋拉环或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3

DB32/T 5173—2025

f b

v ——螺栓、销轴抗剪强度设计值;

f b

c ——螺栓、销轴抗压强度设计值;

f b

t ——螺栓、销轴抗拉强度设计值;

f w

f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

N b

v ——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N b

t ——螺栓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 ν ]——容许挠度。

3.2.3 几何参数

a ——顺受力方向,销轴孔边距板边缘最小距离;

A ——计算截面面积;

Al ——有效截面面积;

An ——有效净截面面积、挡风面积;

Aw ——迎风面积;

A0c

,N——混凝土理想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

Ac,N——混凝土实际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

b ——截面宽度、连接耳板两侧边缘与销轴孔边缘净距;

c1 ——单根或两根内埋螺栓的中心距离构件上边缘的距离;

d ——连接耳板的销轴直径;

d0 ——有效截面直径;

def ——内埋承载螺母锚固块的有效直径;

dl ——吊拉杆圆钢直径;

dz ——肢杆的直径;

D螺——穿墙螺栓或内埋螺栓的螺杆直径(mm)

h ——截面高度;

he ——焊缝计算厚度;

hef ——内埋承载螺母的有效锚固深度;

H ——建筑主体结构的层高;

I ——毛截面惯性矩;

In ——净截面惯性矩;

l ——计算长度;

lw ——焊缝的计算长度;

lf ——单侧焊缝长度;

lc ——悬挑承力钢梁锚固点中心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1 ——悬挑承力钢梁悬挑端面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2 ——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3 ——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4 ——脚手架中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z1 ——外侧吊拉杆下吊点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z2 ——内侧吊拉杆下吊点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S ——面积矩;

s1 ——两根内埋承载螺母的中心间距;

4

DB32/T 5173—2025

t ——截面厚度;

tw ——型钢腹板厚度;

Wnx ——钢梁截面对x 轴的净截面模量;

y1 ——计算点至型钢中和轴的距离;

α1 ——外侧吊拉杆与悬挑型钢的夹角;

α2 ——内侧吊拉杆与悬挑型钢的夹角;

α3 ——下撑杆与悬挑型钢的夹角;

Δ1 ——螺栓孔中心相对于悬挑型钢端部主轴的偏心距;

3.2.4 设计系数

k ——肢杆受力不均匀系数;

nv ——受剪面数目;

n ——花篮螺杆肢杆的根数;

β ——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的综合安全系数;

βb ——螺栓孔混凝土受荷计算系数;

βl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

γ0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u ——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加权平均值;

γm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γ'm ——材料强度附加系数;

γG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Q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x ——对x 轴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μs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ϕ ——脚手架挡风系数;

ϕw ——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β1 ——计算折算应力的强度增大系数;

φ ——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ψs,N——边距c1 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

4 基本规定

4.1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和拆除作业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后组织实施。

4.2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应能够承受专项施工方案中的设计荷载;

b) 不应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变形;

c) 应满足使用要求,并应具有安全防护功能;

d) 在使用中,受力形式不应发生改变;

e) 当遇意外作用或偶然超载时,不应发生整体破坏;

f) 脚手架依附的主体结构不应受到损害;

g) 不应影响建筑外墙保温和防渗效果。

4.3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设计应保证在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脚手架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4.4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应根据搭设高度划分不同的安全等级,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 m 及以上的悬挑式

5

DB32/T 5173—2025

钢管脚手架安全等级为Ⅰ级,分段架体搭设高度不超过20 m 的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安全等级为Ⅱ级。

4.5 在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抗力设计值确定时,综合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β=γ0·γu·γm·γ´m     ……………………………( 1 )

承载力计算时:             β≥1.5 ……………………………( 2 )

稳定计算时:              β≥2.0 ……………………………( 3 )

式中:

β ——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的综合安全系数;

γ0 ——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根据4.6 的规定取值;

γu ——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加权平均值,由可变荷载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基本组合时取

1.254、由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的荷载基本组合时取1.363;

γm ——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取1.165;

γ´m——材料强度附加系数;承载力计算取1.05;稳定计算取1.40。

4.6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重要性系数γ0,应按表1 的规定取值。

表1 脚手架结构重要性系数γ0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0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安全等级

1.1

1.0

4.7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所使用的钢丝绳承载力应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钢丝绳安全系数Ks 取值应不

小于6。

5 材料与构配件

5.1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所使用的型钢、钢板材质应符合GB/T 700 中Q235 级钢或GB/T 1591 中Q355

级钢的规定。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所使用的吊拉杆材质应符合Q235 级钢、Q355 级钢、GB/T 699 中20 号

钢或GB 1499.1 中HPB300 级钢筋的规定。

5.2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所用钢管应采用GB/T 13793 或GB/T 3091 中规定的普通钢管,其材质应符合

Q235 级钢或Q355 级钢的规定。

5.3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所用钢管、扣件的质量应符合JGJ 130 和GB/T 15831 的规定;承插型盘扣式钢

管脚手架所用钢管、盘扣节点的质量应符合JGJ/T 231 和JG/T 503 的规定。

5.4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连接用普通螺栓应符合GB/T 5780 的规定,其机械性能应符合GB/T 3098.1 的

规定。

5.5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结构焊接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手工焊接所采用的焊条应符合GB/T 5117 或GB/T 5118 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所焊接

钢材物理性能相适应;

b)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所采用的焊丝应符合GB/T 14957、GB/T 8110、GB/T 10045 和GB/T 17493

的规定,选择的焊丝和焊剂应与所焊接钢材物理性能相适应。

5.6 U 形钢筋拉环或U 形钢筋锚环宜采用HPB300 级钢筋或者Q235 级圆钢制作,不应采用冷加工钢

筋制作拉环和锚环。

5.7 悬挑脚手架所用钢丝绳应该符合GB/T 20118、GB/T 5974.1 和GB/T 5976 的规定。

5.8 脚手板应满足强度、耐久性和重复使用要求,钢脚手板材质应符合Q235 级钢的规定。冲压钢板脚手板

6

DB32/T 5173—2025

的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5 mm,板面冲孔内切圆直径应小于25 mm。钢板网应符合GB/T 33275 的规定。

5.9 内埋螺栓或穿墙螺杆采用普通螺栓时应符合GB/T 5780 和GB/T 5782 的规定。内埋螺栓或穿墙

螺杆采用全螺纹螺杆时 应符合GB/T 15389 的规定。

5.10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应具有良好的互换性,且可重复使用。脚手架构配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

下列规定:

a) 不应使用带有裂纹、折痕、表面明显凹陷、严重锈蚀的钢管;

b) 铸件表面应光滑,不应有砂眼、气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黏砂应清除干净;

c) 冲压件不应有毛刺、裂纹、明显变形、氧化皮等缺陷;

d) 焊接件的焊缝应饱满,焊渣应清除干净,不应有未焊透、夹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e) 不应使用多段拼接、翘曲、严重锈蚀的型钢。

5.11 构配件应采用工厂加工制作,并应有产品合格证明。

5.12 安全网宜采用密目安全网、冲孔钢板网或铝板网。

6 荷载

6.1 荷载分类

6.1.1 作用于悬挑式钢管脚手架上的荷载应包括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

6.1.2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永久荷载应根据实际计算,并应包含下列项目:

a) 悬挑承力架和纵向承力钢梁的自重;

b) 上部脚手架架体的自重;

c) 脚手板、安全网、栏杆等附件的自重;

d) 附着在脚手架上的标语、广告设施等的自重。

6.1.3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可变荷载应包含下列项目:

a) 施工荷载;

b) 风荷载;

c) 其他可变荷载。

6.2 荷载标准值

6.2.1 上部脚手架永久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材料和构配件可按GB 50009 规定的取值作为自重荷载标准值;

b) 可采取有代表性的抽样实测,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可将实测平均值加上2 倍的均方差作为其

荷载标准值。

6.2.2 悬挑承力架结构永久荷载标准值应按悬挑脚手架设计方案计算确定。

6.2.3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可按下列规定采用。

a)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可按表2 采用。

表2 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类别

冲压钢板脚手板

木脚手板

钢笆脚手板

标准值/(kN/m2)

0.30

0.35

0.10

7

DB32/T 5173—2025

b) 栏杆与挡脚板自重标准值可按表3 采用。

表3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类别

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

栏杆、木脚手板挡板

标准值/(kN/m)

0.16

0.17

c) 扣件式钢管及配件自重取值参考JGJ 130,承插式盘扣架钢管及配件自重取值可采用对构件现

场称重确定。

d) 密目安全网、防护钢板网、布制标语及广告自重标准值可按附录A 中表A.1 取值。

6.2.4 悬挑式脚手架作业层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且不应低于表4 的规定;

b) 当作业脚手架上存在2 个及以上作业层同时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荷载标准值

总和不应超过5.0 kN/m2。

表4 作业层施工荷载标准值

脚手架用途

砌筑工程作业

其他主体结构工程作业

装饰装修作业

防护

斜梯施工荷载标准值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取值不应低于2 kN/m2;

石材幕墙、玻璃幕墙等施工荷载较大的分项工程施工,应按实际情况采用

荷载标准值/(kN/m2)

3.0

2.0

2.0

1.0

6.2.5 作用于悬挑式脚手架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wk = μz μs w0 ……………………………( 4 )

式中:

wk——风荷载标准值,单位为千牛每平方米(kN/m2);

w0——基本风压,单位为千牛每平方米(kN/m2),按GB 50009 的规定采用,取重现期R=10 对应的

风压值,且不小于0.3 kN/m2;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应按GB 50009 规定取用;

μs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6.2.6 的规定采用。

6.2.6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表5 规定采用。

表5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背靠建筑物的状况

全封闭作业脚手架

注1: ϕ 为脚手架挡风系数,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1.2An/Aw ,其中An为挡风面积;Aw 为迎风面积。

注2: 当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时,取ϕ =0.8,μs 最大值取1.0。

注3: 在脚手架上张挂广告设施、宣传标语时,相应部位的脚手架挡风系数宜取1.0。

全封闭墙

1.0ϕ

敞开、框架和开洞墙

1.3ϕ

8

DB32/T 5173—2025

6.3 荷载组合

6.3.1 脚手架设计应根据正常搭设和使用过程中在脚手架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组合,并根据搭设、使用或拆除过程中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取最不利的

荷载组合进行设计。

6.3.2 脚手架结构及构配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荷载基本组合应按表6 规定采用。

表6 脚手架荷载的基本组合

计算项目

钢管脚手架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悬挑承力结构的强度、稳定承载力

钢管脚手架立杆稳定承载力

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

注1: 表中的“+”仅表示各项荷载参与组合,而不代表代数相加。

注2: фw 为风荷载组合值系数。

注3: N0为连墙件约束脚手架的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

荷载组合

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永久荷载+施工荷载+фw 风荷载

风荷载+N0

6.3.3 脚手架结构及构配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荷载标准组合应按表7 的规定采用。

表7 脚手架荷载的标准组合

计算项目

钢管脚手架纵向、横向水平杆的挠度

纵向承力钢梁、悬挑承力架的挠度

荷载组合

永久荷载

永久荷载

7 设计

7.1 一般规定

7.1.1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设计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计算。

7.1.2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应根据架体构造、搭设部位、使用功能、荷载等因素确定设计计算内容,应包括

下列内容:

a) 悬挑承力架的承载力和挠度,以及悬挑承力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节点承载力;

b) 悬挑承力架附着的主体结构构件承载力、挠度和裂缝的复核验算;

c) 纵向承力钢梁的承载力和挠度;

d) 上部脚手架架体水平杆强度、挠度,立杆稳定承载力,节点连接强度;

e) 连墙件强度、稳定承载力和连接强度。

7.1.3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结构设计时,应先对脚手架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明确荷载传递路径,选择具有代

表性的最不利杆件或构配件作为计算单元。计算单元的选取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选择悬挑承力架不同构造类型中悬挑长度最大、纵向跨距最大的受力单元;

b) 应选择架体构造变化处或薄弱处的受力单元。

7.1.4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方案详图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包括转角、阳台、空调板、塔吊附墙杆、施工电梯附

墙杆、卸料平台、广告等特殊部位的布置详图;

9

DB32/T 5173—2025

b) 悬挑承力架和纵向承力钢梁的平面布置图,应标注悬挑承力架和纵向承力钢梁的位置、间距、悬

挑长度;

c) 悬挑承力架的结构设计详图,以及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节点详图;

d) 脚手架连墙件的布置及其节点详图。

7.1.5 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和强度设计值进行设计计算;当按正常使用极

限状态设计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和变形限值进行设计计算。荷载分项系数取值应符合表8 的规定。

表8 荷载分项系数

荷载分项系数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由可变荷载效应

控制的组合

1.3

1.5

由永久荷载效应

控制的组合

1.35

1.4

7.1.6 悬挑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配件强度设计值等技术参数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型钢、钢构件应符合GB 55006、GB 50017 的规定,常用热轧普通工字钢应按附录B 表B.1 取值;

b) 焊接钢管、冷弯成型的厚度小于6 mm 的钢构件,应符合GB 50018 的规定。脚手架钢管应按

JGJ/T 231 或JGJ 130 的相关规定取值;

c) 木质构配件应符合GB 55005、GB 50005 的规定;

d) 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水平杆、立杆连接节点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GB 55023、GB 51210 的规定。

7.1.7 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9 中规定的容许值。

表9 受弯构件的挠度容许值

构件类别

悬挑承力架

纵向受力钢梁、脚手板、脚手架纵向、横向水平杆

注: l 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挑构件为其悬挑长度的2 倍。

容许挠度[v]

l/400

l/150 与10 mm

7.1.8 主体结构的悬挑构件不宜作为悬挑承力架的固定支座,当不可避免固定在悬挑构件上时,应采取

顶撑加强等技术处理措施,并进行悬挑构件的承载力复核验算。

7.1.9 计算承载力时,应采用构件的净截面面积;验算变形、稳定性时,应采用构件的毛截面面积,Q235

级冷弯薄壁型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应符合附录C 表C.1 的规定,b 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

数应符合表C.2 的规定。

7.2 悬挑承力架和纵向受力钢梁设计

7.2.1 悬挑承力架和纵向受力钢梁宜简化为平面受力单元进行设计计算,并按下列规定计算。

a)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其抗弯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Mx

γxWnx

≤ f ……………………………( 5 )

式中:

Mx ——钢梁在主平面内的计算截面弯矩设计值,单位为牛毫米(N·mm);

Wnx——钢梁截面对x 轴的净截面模量,单位为立方毫米(mm3);

10

DB32/T 5173—2025

γx ——对x 轴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f ——钢材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b) 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抗剪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τ =

VS

Itw

≤ fv ……………………………( 6 )

式中:

V——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S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以下)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单位为立方毫米(mm3);

I ——型钢毛截面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4);

tw ——型钢腹板厚度,单位为毫米(mm);

fv ——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c) 当钢梁同时承受较大的正应力和剪应力时应按下式进行组合应力验算:

σ2 + 3τ2 ≤ β1 f ……………………………( 7 )

σ =

M

In

y1 ……………………………( 8 )

式中:

σ、τ——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同一点上同时产生的正应力、剪应力,应按式(8)计算,应按式(6)计算;

β1 ——计算折算应力的强度增大系数,取1.1;

In ——净截面惯性矩,单位为四次方毫米(mm4);

y1 ——计算点至型钢中和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7.2.2 轴心受力构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N

An

≤ f ……………………………( 9 )

式中:

N ——计算截面轴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An——有效净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f ——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7.2.3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应按下式计算:

N

φA ≤ f ……………………………( 10 )

式中:

N——构件最大轴向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φ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取截面两主轴稳定系数中的较小者),按GB 50017 的规定采用;

A——计算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f ——钢材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7.2.4 受弯构件的变形应按下式验算:

vmax≤[v] ……………………………( 11 )

式中:

vmax——受弯构件的挠度最大值,单位为毫米(mm);

[v]——受弯构件的允许挠度值,按照7.1.7 的规定采用。

7.2.5 挑梁式悬挑承力架或钢丝绳辅助吊拉的挑梁式悬挑承力架,按图1 的计算简图进行悬挑型钢梁、

节点的设计。

11

DB32/T 5173—2025

q

lD

lD

lD

lD

N N

标引符号说明:

N 内——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外——脚手架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q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lc ——悬挑承力钢梁锚固点中心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1 ——悬挑承力钢梁悬挑端面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2 ——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3 ——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图1 挑梁式悬挑承力架和钢丝绳辅助吊拉的挑梁式悬挑承力架计算示意图

7.2.6 上拉式悬挑承力架应整体设计,并验算未安装吊拉杆工况下的悬挑型钢受力和变形。

a) 上拉式悬挑承力架整体设计时应考虑悬挑型钢与吊拉杆共同工作,悬挑承力架的悬挑型钢端部

可简化为铰接,根据脚手架的搭设高度按图2 进行悬挑型钢、吊拉杆和节点的设计。该工况下

当悬挑型钢悬挑长度Lc1 > 1 800 mm 时,应采用两点吊拉。

q

lD

N

N N N

N

lD

lD

l[

H

q

lD

lD

lD

lD

l[

l[

H

aU lc1 1 800 mm b 1 800 mm lc1 3 500 mm

标引序号说明:

N 内——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lc4——脚手架中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N 中——脚手架中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lz1——外侧吊拉杆下吊点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N 外——脚手架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lz2——内侧吊拉杆下吊点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q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设计值; H——建筑主体结构的层高;

lc1 ——悬挑型钢悬挑端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α1——外侧吊拉杆与悬挑型钢的夹角;

lc2 ——脚手架外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α2——内侧吊拉杆与悬挑型钢的夹角。

lc3 ——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图2 吊拉杆安装后的悬挑型钢计算简图

12

DB32/T 5173—2025

b) 当上层混凝土结构未施工或不具备安装吊拉杆条件时,悬挑承力架的悬挑型钢梁可按图3 简化

为端部刚性连接的悬臂梁,根据脚手架实际搭设高度验算该工况下的悬挑型钢承载力和变形,

并根据悬挑型钢端部节点构造图4 和式(12)计算其端部锚固螺栓拉力。该工况下当悬挑型钢

悬挑长度时,宜在悬挑型钢下方增加临时支撑。

q

lD

N N

lD

lD

图3 吊拉杆未安装时的悬挑型钢计算简图

h

h h

Δ

Δ

h h

h

P<

M

图4 悬挑型钢端部节点构造

P螺栓=

M1

Δ1 + h/2

……………………………( 12 )

式中:

M1 ——悬挑型钢端部弯矩,单位为牛毫米(N∙mm);

h ——悬挑型钢的截面高度,单位为毫米(mm);

Δ1 ——螺栓孔中心相对于悬挑型钢端部主轴的偏心距,单位为毫米(mm),不宜小于20 mm;

P螺栓——悬挑型钢端部锚固螺栓的拉力之和,单位为牛(N)。

7.2.7 下撑式悬挑承力架,应按图5 进行悬挑型钢梁、下撑杆、节点的设计。

13

DB32/T 5173—2025

q

H

l[

lD

lD

lD

N N

标引序号说明:

N 内——脚手架内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N 外——脚手架外立杆轴向力设计值;

q ——型钢梁自重线荷载标准值;

lc1 ——悬挑型钢悬挑端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2 ——脚手架外立杆W 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c3 ——脚手架内立杆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lz3 ——下撑点至建筑主体结构支承点的距离;

H ——建筑主体结构的层高;

α3 ——下撑杆与悬挑型钢的夹角。

图5 下撑式悬挑承力架的计算简图

7.2.8 挑梁式悬挑承力架节点和构配件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悬挑型钢梁搁置点下的混凝土结构应按GB/T 50010 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受冲

切承载力计算、整体承载力复核验算,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补强加固措施。

b) 悬挑型钢梁锚固点处的U 形钢筋锚环或螺栓应按式(13)进行设计计算:

σ =

Nm

Al

≤fl ……………………………( 13 )

式中:

σ ——U 形钢筋锚环或螺栓应力值;

Nm——悬挑型钢梁锚固点处拉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Al ——U 形钢筋锚环净截面面积或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1 个U 形钢筋

锚环或1 对螺栓均按2 个截面计算;

fl ——U 形钢筋锚环或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当采用U 形钢筋锚环时,fl 应按GB/T 50010 吊环

的相关规定取值。

c) 当悬挑型钢梁锚固点处采用2 个U 形钢筋锚环或2 对螺栓锚固连接时,应考虑不均匀系数0.85。

7.2.9 上拉式悬挑承力架节点和构配件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悬挑型钢梁、吊拉杆上端耳板与建筑主体结构锚固节点的螺栓受力应按照7.2.6 中工况分别计

14

DB32/T 5173—2025

算,并按照式(14)验算螺栓承载力。

(N ) v

N b

v

2

+ ( ) Nt

N b

t

2

≤ 1 ……………………………( 14 )

N b

v =

πD2

4

f b

v ……………………………( 15 )

N b

t = πd 2

0

4

f b

t ……………………………( 16 )

式中:

Nv、Nt ——一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和拉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N b

v 、N b

t ——一个螺栓抗剪、抗拉承载能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D螺——螺杆直径,单位为毫米(mm);

f b

v ——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

d0 ——螺栓螺纹处有效截面直径,单位为毫米(mm);

f b

t ——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b) 穿墙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压状况如图6 所示,其承载能力应符合式(17)的要求:

b

b

c

Nv R2

R1

b1 b2

b

K

E I

#

图6 穿墙螺栓孔处混凝土受压状态图

Nv ≤ 1.35βb βl fc bD螺……………………………( 17 )

式中:

Nv ——一个螺栓所承受的剪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βb ——螺栓孔混凝土受荷计算系数,取0.39;

βl ——混凝土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取1.73;

fc ——螺栓固定时混凝土龄期试块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b ——混凝土外墙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螺——螺杆直径,单位为毫米(mm)。

c) 内埋承载螺栓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NRd,c = 5.0 fcu,k h1.5

ef

Ac,N

A0c

,N

ψs,N ……………………………( 18 )

A0c

,N = s2c

r,N ……………………………( 19 )

单根内埋螺栓,靠近构件边缘布置,且不大于时,按图7a)进行计算:

15

DB32/T 5173—2025

Ac,N = ( c1 + 0.5scr,N ) scr,N ……………………………( 20 )

两根内埋螺栓,平行于构件边缘布置,且不大于,不大于时,按图7b)进行计算:

Ac,N = ( s1 + scr,N ) ( c1 + 0.5scr,N ) ……………………………( 21 )

ψs,N = 0.7 + 0.3

C1

1.5hef

……………………………( 22 )

式中:

NRd,c——混凝土锥体破坏受拉承载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f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hef ——内埋承载螺栓的有效锚固深度,单位为毫米(mm),取内埋螺母锚固块顶面至混凝土表面的

深度;

A0c

,N ——单根内埋承载螺栓受拉且无间距、边距影响时,混凝土理想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单位为平

方毫米(mm2);

scr,N ——混凝土锥体破坏且无间距效应和边缘效应情况下,每根内埋承载螺栓锚栓达到受拉承载力

极限值时的临界间距,单位为毫米(mm),取为3hef;

Ac,N ——单根内埋承载螺栓或双栓受拉时,混凝土实际锥体破坏投影面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按图7 计算;

c1 ——单根或两根内埋承载螺栓的中心距离构件上边缘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s1 ——两根内埋承载螺栓的中心间距,单位为毫米(mm);

ψs,N ——边距c1 对受拉承载力的影响系数,当ψs,N 的计算值大于1.0 时,应取1.0。

aU M < bU M <

C

C

S

DS

/

S

DS

/

S

DS

/ S

DS

/ S

DS

/ S

DS

/

S

A

D

/

A

D

/

图7 半预埋螺栓锥体破坏时的投影面积

d) 吊拉杆连接节点的耳板、销轴应根据图8 按下列规定设计:

耳板孔净截面处的抗拉强度:

σ =

N

2tb1

≤ f ……………………………( 23 )

b1= min (2t+ 16,b- )

d0

3 ……………………………( 24 )

耳板端部截面抗拉(劈开)强度:

σ =

N

2t (a- 2d ) 0

3

≤ f ……………………………( 25 )

16

DB32/T 5173—2025

耳板抗剪强度:

τ =

N

2t (a+ )

d0

2

≤ fv ……………………………( 26 )

耳板局部承压强度:

σc =

N

dt ≤ f b

c ……………………………( 27 )

N

a

b b

d0

N

t

d0

图8 销轴连接耳板受力面示意图

销轴抗剪强度:

τb =

N

nv π

d 2

4

≤ f b

v ……………………………( 28 )

式中:

N ——杆件轴向拉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b ——连接耳板两侧边缘与销轴孔边缘净距,单位为毫米(mm);

t ——耳板厚度,单位为毫米(mm);

a ——顺受力方向,销轴孔边距板边缘最小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0——销轴孔径,单位为牛(mm);

f ——耳板抗拉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fv ——耳板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f b

c ——销轴连接中耳板的承压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nv——受剪面数目;

d ——销轴直径,单位为毫米(mm);

f b

v ——销轴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e) 吊拉杆与耳板连接的焊缝连接应符合图9 的连接构造,圆钢与钢板之间的焊缝计算厚度按照

式(29)计算,焊缝抗剪强度按照式(30)计算:

he = 0.1( dl + 2t ) ……………………………( 29 )

τf =

N

2∙he ∙lw

≤ f w

f ……………………………( 30 )

17

DB32/T 5173—2025

式中:

he ——焊缝计算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l ——吊拉杆圆钢直径,单位为毫米(mm),不应低于20 mm;

t ——连接耳板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不应低于10 mm;

τf ——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lw ——焊缝的计算长度,单位为毫米(mm),lw = lf - 2d;

N ——吊拉杆的轴力设计值,单位为牛(N);

f w

f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2)。

l

G

d

M

t

d

N

&4

&4

标引符号说明:

lf ——单侧焊缝长度;

N——吊拉杆轴向力设计值;

dl——吊拉杆直径;

t ——连接耳板厚度。

图9 吊拉杆与耳板连接的焊缝连接构造

f) 吊拉杆的调节螺杆宜采用双肢或三肢开式花篮螺杆(见图10),不宜采用钢管缩口的闭式花篮

螺杆。开式花篮螺杆的肢杆应采用与吊拉杆等强的钢材,对于相同材质的肢杆直径应按式(31)

设计计算。双肢花篮螺杆宜采用与吊拉杆配套的定型产品,三肢花篮螺杆构造宜按照表10

取用。

dz =

dl

k∙n

……………………………( 31 )

式中:

dz——肢杆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

dl ——吊拉杆圆钢直径,单位为毫米(mm);

k ——肢杆受力不均匀系数,双肢杆取0.82、三肢杆取0.75;

n ——花篮螺杆肢杆的根数。

d

[

d

[

d

M

d

M

图10 双肢或三肢开式花篮螺杆节点构造示意

18

DB32/T 5173—2025

表10 三肢开式花篮螺杆构造选用表

类型

1

2

3

吊拉杆直径dl/mm

18

20

22

肢杆直径dz/mm

12

14

16

花篮螺杆肢数n

3

3

3

7.3 钢管脚手架设计

7.3.1 钢管脚手架的设计计算,应满足GB 55023、GB 51210 的相关规定,并根据架体类型,按JGJ 130

或JGJ/T 231 中作业脚手架的设计计算要求进行设计,钢管的壁厚、材质按实际情况采用。

7.3.2 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连墙件杆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的设计计算,风荷载宜按照各悬挑段分别计算。

b) 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应分别进行承载力计算。当连墙件与主体结构连

接节点采用内埋螺栓时,应按7.2.9 进行内埋螺栓承载力计算。

7.3.3 脚手架上广告、标语的固定点宜设置在主节点处。当固定点偏离主节点大于300 mm 时,应进行

风荷载作用下脚手架杆件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复核验算。脚手架上布置广告、标语区域应根据计算确定连

墙件的布置数量。

7.3.4 钢板网与脚手架连接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Nwl ≤Nwv …&hel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18日 15:47:3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2601.html
图书

DB32/T 5165-2025 高品质饮用水建设技术规程

DB32/T 5165-2025 高品质饮用水建设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DB32/T 5167-2025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规程

DB32/T 5167-2025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