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甘) 0072-2024 射频热疗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甘肃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甘)0072-2024
射频热疗设备校准规范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Hyperthermia Equipment
2024-12-26 发布2025-01-01 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归口单位: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甘南州质量计量检验检测所
参加起草单位: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吉林省迈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定西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本规范委托起草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马娜(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辛璐(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姜录荣(甘南州质量计量检验检测所)
参加起草人:
严钧戈(甘肃省计量研究院)
张静(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韩兵(吉林省迈达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郑艳东(定西市计量测试检定所)
目录
引言…………………………………………………………………………………………(Ⅰ)
1 范围…………………………………………………………………………………………(1)
2 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计量单位……………………………………………………………………………(1)
3.1 射频热疗设备……………………………………………………………………………(1)
3.2 自动控温模式……………………………………………………………………………(1)
4 概述…………………………………………………………………………………………(1)
5 计量性能要求………………………………………………………………………………(2)
6 校准条件……………………………………………………………………………………(2)
6.1 环境条件…………………………………………………………………………………(2)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2)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2)
7.1 校准项目…………………………………………………………………………………(2)
7.2 校准方法…………………………………………………………………………………(3)
8 校准结果的表达……………………………………………………………………………(4)
9 复校时间间隔………………………………………………………………………………(5)
附录A 射频热疗设备校准原始记录(推荐)格式………………………………………(6)
附录B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格式…………………………………………………………(8)
附录C 射频热疗设备温度测量误差不确定度评定………………………………………(11)
附录D 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3)
JJF(甘) 0072-2024
I
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 《通用
计量术语及定义》、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等基础性系列规范
文件进行制定。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甘) 0072-2024
1
射频热疗设备校准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频率范围在3MHz~120MHz 之间的射频热疗设备。
2 引用文件
GB 9706.1 医用电气设备第1 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YY 0777-2023 射频热疗设备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射频热疗设备radio frequency hyperthermia equipment [YY 0777-2023 3.1]
利用频率3MHz~120MHz 的电磁场作用于人体,使组织温度上升至不超过50℃,以达
到对肿瘤进行治疗和辅助治疗目的的设备。
3.2 自动控温模式temp-autocontrol mode [YY 0777-2023 3.2]
在患者和设备部件(如水囊等)不发生较大位移的情况下,设备的射频输出及其他保
暖或冷却系统的工作状态可以不依赖于人工操作,而是由设备自动调节使得患者相应部位
的温度稳定在控温目标温度范围内的工作模式。
4 概述
射频热疗设备是通过高频电磁波产生热能,作用于肿瘤组织,使其温度升高至一定水
平,从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缩小肿瘤体积的目的。射频热疗时,射频场穿透人体组织(包
括肿瘤组织),致使其中的钠钾钙等无机离子,水分子等急性分子以及部分胶体颗粒等在
电磁场中发生分子扭动、摩擦、碰撞,产生热量,从而使组织温度升高,由于血液及人体
组织(如脂肪等)复含水分,吸收电磁波完全,加温效率高,经血液循环,将热量传递到
全身,由于肿瘤组织结构的特异性,其血流不畅,无法将热量顺利带走,产生热滞留,使
肿瘤组织的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的(3~7)℃,达到既杀死肿瘤细胞又不会损坏正常组
织的目的。
JJF(甘) 0072-2024
2
5 计量性能要求
5.1 工作频率
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应不超过标称值的±2%。
5.2 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应不小于500W,输出功率误差应不大于±20%。
5.3 温度测量
测量误差应不大于±0.3℃。
5.4 温度控制
射频热疗设备应能在自动控温模式下工作,温度波动应不大于±0.5℃。
6 校准条件
6.1 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15℃~30℃ 相对湿度:≤85% 大气压力:80 kPa~106 kPa。
6.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表1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一览表
仪器名称主要技术指标
射频热疗设
备检测仪
频率:
测量范围:(30~120)MHz
精度不低于±0.5%
功率:
测量范围:(0~800)W
最大允许误差:±5%
温度:
测量范围:(0~50)℃
精度不低于0.1℃
恒温装置
温度均匀度任意两点温差不超过0.05℃
温度稳定度不超过±0.05℃/10min
7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 校准项目
射频热疗设备的校准项目见表2。
表2 校准项目一览表
序号校准项目
1 工作频率
2 输出功率
3 温度测量
4 温度控制
JJF(甘) 0072-2024
3
7.2 校准方法
7.2.1 校准前准备
检查被校仪器有无影响正常工作和妨碍读数的缺陷和机械损伤、电源开关是否通断状
态明显,是否具有仪器名称、生产厂家、型号和出厂编号等标识、仪器开机是否正常工作。
仪器开机预热30min。
7.2.2 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
7.2.2.1 工作频率的校准采用射频热疗设备检测仪(以下简称检测仪)进行。在正常工作条
件下,在额定输出功率下测量被校设备的频率值,测量3 次并记录。
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按公式(1)计算。
0 m 100%
m
f f
f
(1)
式中: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
m f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3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Hz;
0 f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的标称值,MHz。
7.2.2.2 输出功率相对示值误差
分别选取额定输出功率的100%、75%、50%处或附近,用检测仪在制造商规定的测试
位置(射频源输出接口或应用器之间)测量3 次并记录。
输出功率相对示值误差按公式(2)计算。
P0 P 100%
P
(2)
式中:
——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
0 P ——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3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W;
P ——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的标称值,W。
7.2.3 温度测量误差
将恒温装置的温度分别设定为37℃、42℃和45℃。待稳定后,用被校仪器的温度测
量装置和检测仪同时测量恒温装置的温度,分别读取被校仪器显示温度和检测仪的温度
JJF(甘) 0072-2024
4
值。每隔2 分钟读取一次并记录,测量3 次。计算被校仪器显示温度值和检测仪显示温度
之差,即为温度测量误差。
温度测量示值误差按公式(3)计算。
i 0i bi t t t (3)
式中:
i t ——被校设备温度测量示值误差,℃;
0i t ——被校设备同一点3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tbi——检测仪的实测温度值,℃。
7.2.4 温度控制误差
将检测仪放置在被校仪器的加热区域内,并将被校设备的温度测量装置(选择其中一
路测温通道)和温度检测仪探头插入恒温装置中,使被校设备在自动控温模式下工作,将
控温的目标温度设定为制造商标称温度控制范围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制造商规定的常用治
疗温度(或温度控制范围中最接近42℃的温度)。
当温度检测仪实测温度到控温目标温度并稳定后开始读数,每隔2min 记录一次温度
值,在30min 内测试15 次,取一个温度极大值和一个温度极小值,计算温度极大值、温
度极小值与控温目标温度之差,取绝对值最大者即为温度控制误差。
温度控制误差按公式(4)计算。
i c t t t (4)
式中:
t——被校设备控温精度,℃;
i t ——被校设备温度最大值或最小值,℃;
c t ——控温的目标温度,℃。
注:如被校准仪器不具备温度控制功能时,可不做此项校准。
8 校准结果表达
8.1 校准结果处理
经校准的射频热疗设备出具校准证书,校准证书应符合JJF 1071-2010 中5.12 的要求,
JJF(甘) 0072-2024
5
并给出各校准项目名称和测量结果以及测量不确定度。校准原始记录(参考)格式见附录
A,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参考)格式见附录B。
8.2 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射频热疗设备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按JJF 1059.1 的要求评定,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示例见附录C 和附录D。
校准结果应包含测量不确定度,并注明校准地点。
9 复校时间间隔
建议射频热疗设备复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
由于复校时间间隔的长短是由仪器的使用情况、使用者和仪器本身质量等诸原因所决
定的,因此,送校单位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自主决定复校时间间隔。
JJF(甘) 0072-2024
6
附录A
射频热疗设备校准记录(推荐)格式
送检单位: 任务单号:
制造厂/商: 出厂编号:
型号规格/测量范围:
主要标准器信息:
主要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
级/最大允许误差
标准器证书号证书有效日期止
环境温度: ℃;湿度: %RH; 校准地点:
主要标准器使用前工作状况:□正常□不正常;
主要标准器使用后工作状况:□正常□不正常
校准项目:
一、外观及报警功能检查: □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二、校准数据
1、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
表一、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
实测值/MHz 平均值/MHz 标称值/MHz 示值误差/%
1
2
3
2、射频热疗设备输出功率:
表二、射频热疗设备输出功率
测量点/W 实测值/W 平均值/W 示值误差/%
100%处:
75% 处:
50% 处:
3、温度测量:
表三、温度测量误差记录表
温度探头
1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被校设备
显示温度
/℃
37
42
45
实测温度
/℃
37
42
45
JJF(甘) 0072-2024
7
温度探头
2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被校设备
显示温度
/℃
37
42
45
实测温度
/℃
37
42
45
温度探头
3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被校设备
显示温度
/℃
37
42
45
实测温度
/℃
37
42
45
温度探头
4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被校设备
显示温度
/℃
37
42
45
实测温度
/℃
37
42
45
温度探头
5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被校设备
显示温度
/℃
37
42
45
实测温度
/℃
37
42
45
4、温度测量:
表四、温度控制误差记录表
测量次数1 2 3 平均值示值误差
显示温度
/℃
37
42
45
实测温度
/℃
37
42
45
校准数据/结果不确定度的描述:
被校设备温度测量不确定度: U( td )= ℃; k = 2
被校设备工作频率不确定度:U( f ) = %;k = 2。
校准员: 核验员: 校准日期: 年月日
JJF(甘) 0072-2024
8
附录B
校准证书内容及内页(参考)格式
B.1 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a)标题:“校准证书”;
b)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
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
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
e)送校单位的名称;
f) 被校对象的描述和明确标识;
g) 进行校准的日期,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说明被校对象的接收日期;
h) 如果与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有关时,应对被校样品的抽样程序进行说明;
i) 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标识,包括名称及代号;
j) 本次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
k) 校准环境的描述;
l) 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
m)对校准规范的偏离的说明;
n)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签发人的签名、职务或等效标识;
o)校准结果仅对校准对象有效的声明;
p)未经校准实验室书面批准,不得部分复制校准证书的声明。
JJF(甘) 0072-2024
9
B.2 校准证书内页(参考)格式
校准证书内页(推荐) 格式
证书编号:××××-××××
校准机构授权说明
校准所依据/参考的技术文件(代号、名称)
校准环境条件极其地点
温度: ℃ 相对湿度: %
地点:
其他: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证书编号有效期至
第×页共×页
JJF(甘) 0072-2024
10
证书编号:××××-××××
校准结果
序号校准项目校准结果
1 外观及报警功能检查
2 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
3 输出功率相对示值误差
4 温度测量误差
校准数据/结果不确定度的描述:
被校设备温度测量不确定度: U( td )= ℃; k = 2
被校设备工作频率不确定度:U( f ) = MHz;k = 2。
第×页共×页
JJF(甘) 0072-2024
11
附录C
射频热疗设备温度测量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C.1 概述
温度由检测仪测量所得,该检测仪具有温度修正值。温度测量误差是指在稳定温度状
态下,被校设备的显示温度值与检测仪实测温度的差值。
C.2 数学模型
i 0i bi t t t (3)
式中:
i t ——被校设备温度测量示值误差,℃;
0i t ——被校设备同一点3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tbi——检测仪的实测温度值,℃。
C.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C.3.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在37℃温度测量点,对一台射频热疗设备中心点温度进行重复测量,中心点温度测量
结果如下表:
表C.1 温度测量结果
测量次数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值
显示温度值
0 t /℃
36.9 36.7 36.8 36.6 36.5 36.7 36.8 36.9 36.7 36.8 36.74
实测温度
/ b t ℃
36.6 36.6 36.7 36.7 36.5 36.7 36.5 36.6 36.6 36.7 36.62
将表格里的数据代入贝塞尔公式,得:
t0 =36.74℃
10
0 0
1
0
( )
( ) 0.13
1
i
i
t t
s t
n
℃
0
1 0
( ) ( ) 0.04
10
u t s t ℃
tb 36.62℃
JJF(甘) 0072-2024
12
10
1
( )
( ) 0.08
1
bi b
i
b
t t
s t
n
℃
2
( ) ( ) 0.03
10
b u t s t ℃
C.3.2 由标准器引入的不确定度
标准器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1℃ ,其半宽为0.05℃,按均匀分布考虑,得:
3
( ) 0.05 0.025
2
u t ℃
C.3.3 射频热疗设备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射频热疗设备显示仪表分辨力为0.1℃时,其影响量半宽为0.05℃,按均匀分布考虑,
得
4
( ) 0.05 0.03
3
u t ℃
C.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2 2 2 2
c 1 2 3 4 ( ) ( ) ( ) ( ) ( ) 0.06 d u t u t u t u t u t ℃
C.5 测量扩展不确定度
在最佳测量能力条件下,取k=2 得:
( ) 2 0.06 0.12 d c d U t ku(t ) ℃
C.6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0.12 ( ) 0.12 k 2 d d t ℃; U t ℃, 。
JJF(甘) 0072-2024
13
附录D
工作频率测量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
D.1 概述
工作频率由检测仪测量所得,该检测仪具有温度修正值。工作频率校准结果的不确定
度评定:以测量点为40.68MHz 为例进行评定。
(一)数学模型
0 m 100%
m
f f f
f
式中: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
m f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3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MHz;
0 f ——被校射频热疗设备工作频率的标称值,MHz。
各影响量的灵敏系数计算见如下公式:
0
2
0
0
( ) ( )
( ) ( ) 1
m
m m
m
c f f
f f
c f
f f
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见如下公式:
1
2 0 0
( ) ( )
( ) ( )
m m u c f u f
u c f u f
1 u 和2 u 相互独立,因此可得公式如下
1
2 2 2
c 1 2 u u u
D.3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D.3.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 0 u ( f )
1 ( ) m u f 是工作频率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用测试仪对被校准射频热疗设备进
行10 次独立重复测量,测量值为1 f (i=1,2,……,10),则其标准偏差1 s( f )可用贝塞尔
公式计算得出,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 工作频率测量数据表
参数
MHz
实测值
平均值A u
1 2 3 4 5 6 7 8 9 10
40.68 40.32 40.11 40.36 40.22 40.41 40.49 40.33 40.56 40.45 40.33 40.36 0.13
对工作频率校准点分别进行3 次测量,则由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
JJF(甘) 0072-2024
14
1 0
( ) ( ) 0.13 0.075( )
3 3
i u f s f MHz
D.3.2 被校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 0 u ( f )
射频热疗设备的分辨力为 0 .0 1M H z ,则由仪器自身分辨力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
2 0 u ( f )为:
2 0 u ( f ) ( 2) / 3 0.00(3 MHz)
由于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 0 u ( f ) 0.24MHz,大于被测仪器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
确定度2 0 u (V ) 0.00(3 MHz),故在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时只需考虑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
度1 0 u (V )。
D.3.2 环境温度、湿度变化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 0 u ( f )
在仪器的正常使用环境条件下,由于被校设备和测试仪均处于相同温度、湿度条件下,
测量值不受温度、湿度影响,故该项可以忽略不计。
D.3.3 工作频率校准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0 u( f )
以上各输入量相互独立,因此工作频率校准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 1 0 u( f ) u ( f ) 0.1(4 MHz)
2、由测试仪引入的被校设备的工作频率3 次监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规范中规定的测试仪工作频率最大允许误差为±0.5%,则40.68MHz 校准点工作频率
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2MHz,考虑均匀分布,则由测试仪标准值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 ) 0.2 3 0.12(MHz) m u f
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以上各输入量无关,故工作频率相对示值误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c u 为:
2 2 2 2
1 2 0 0 ( ) ( ) ( ) ( ) c m m u u u c f u f c f u f
2 2 2
2 2
( 40.68 ) (0.14) 1 0.12
40.26 40.26
2.2%
注:3 次监测值为40.32mL、40.11mL、40.36mL。所以V0=40.26 MHz。被校设备的标称值为40.68MHz。
JJF(甘) 0072-2024
15
D.4 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2,则扩展不确定度U 为:
U kuc 2 2.2% 4.4%,k 2 。
D.5 测量不确定度的表示
0.8MHz; U( ) 4.4%,k 2。
JJF( 甘)00 72 -20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