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T 0342-2025 金融从业指南 绿色金融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28阅读模式

JR/T 0342-2025 金融从业指南 绿色金融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行业标准

JR/T 0342—2025

金融从业指南绿色金融

Financial practice guidelines—Green finance

2025 - 07 - 11 发布2025 - 07 - 11 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绿色金融业务实施指引................................................................ 2

4.1 概述............................................................................ 2

4.2 绿色标的识别.................................................................... 2

4.3 绿色标的投融资服务.............................................................. 2

4.4 绿色标的管理.................................................................... 2

4.5 绿色标的评价.................................................................... 2

4.6 绿色标的风险管理................................................................ 2

5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2

5.1 概述............................................................................ 2

5.2 客观原则........................................................................ 2

5.3 真实原则........................................................................ 2

5.4 保密准则........................................................................ 2

5.5 自律准则........................................................................ 3

6 绿色金融职业理念.................................................................... 3

6.1 正确认识绿色金融发展意义........................................................ 3

6.2 积极树立绿色实践从业理念........................................................ 3

6.3 树立价值投资意识................................................................ 3

7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知识体系............................................................ 3

7.1 概述............................................................................ 3

7.2 金融业知识...................................................................... 3

7.3 绿色金融知识.................................................................... 3

7.4 产业知识........................................................................ 4

7.5 绿色技术知识.................................................................... 4

7.6 环境法律知识.................................................................... 4

8 绿色金融职业能力.................................................................... 4

8.1 概述............................................................................ 4

8.2 项目识别能力.................................................................... 4

8.3 项目投融资服务及保障能力........................................................ 5

8.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5

8.5 项目管理能力.................................................................... 5

8.6 项目评价能力.................................................................... 5

8.7 风险管理能力.................................................................... 6

8.8 绿色金融战略制定能力............................................................ 6

参考文献............................................................................... 7

JR/T 0342—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0)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国保险业协会、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

(集团)公司、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子强、王信、雷曜、管晓明、万迎军、李海辉、王微微、史建平、王遥、叶

燕斐、刘扬、戴琳、刘义华、孙坚、叶茜、蒋梦凌、冯蓬蓬、吴京日、刘志辉、魏杰、何珊、朱云伟、

王康仕、刘世伟、任秋潇、卢睿斌、范彬彬、李文博、朱哲君、朱真丽、朱一鸣、孙爱萍、冯硕、付莹

楠、陈亚芹、蔡栋梁、胡斌、谢彦丽、殷红、施懿宸、钟锐、崔莹、蔡娟、严展、任玉洁、韩佳宁、黄

鹤、文书洋、潘冬阳、陶蕾、吴祯姝、杜蓓、刘芳、万秋旭、张远、赵紫杉、张晋钰、杨静潇、时艺铭。

JR/T 0342—2025

1

金融从业指南绿色金融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开展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职业理

念、从业人员知识体系、职业能力的指南。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金融领域从业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在各类金融机构中从事与支持发展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等能产生环境效益、降低环境成本与风险的金融服务相关工作的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R/T 0227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金融green finance

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经济活动的金融活动。

[来源:GB/T 45490—2025,3.1]

3.2

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

从对环境的影响、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3个方面衡量经济主体价值观念的一种评价。

[来源:GB/T 45490—2025,13.1]

3.3

环境信息披露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经济主体按照监管要求或自愿通过定期报告或临时报告等形式披露或解释其所属项目环境评价及

环保行政许可、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排污信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境自行监测方

案、环保守法、环境管理等环境信息的行为。

[来源:GB/T 45490—2025,13.9]

3.4

环境权益environmental equity

政府对行为主体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消耗数量方面设定许可、进行总量控制而产生的权益。

注:自然资源角度的环境权益主要包括水权、用能权或节能量、绿色电力证书等。环境容量角度的环境权益主要包

括碳排放权和排污权。

[来源:GB/T 45490—2025,8.1]

3.5

环境效益environmental benefit

JR/T 0342—2025

2

由企业经济活动或项目建设运营所产生的、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改善与优化的结果。

注:环境效益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正外部性,包括削减环境污染物、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

生态环境、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等。

[来源:GB/T 45490—2025,11.1]

4 绿色金融业务实施指引

4.1 概述

负责不同业务环节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充分理解该业务环节中绿色金融的具体要求,本部分主

要对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实施相关业务活动进行建议。

4.2 绿色标的识别

金融机构在获得经营主体的融资申请后,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按照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或要求适用的

绿色金融相关规范,例如绿色金融目录等,对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判断主体、项目或经济

活动的融资要素是否符合绿色金融支持要求。

4.3 绿色标的投融资服务

对于属于绿色标的的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按照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或要求适

用的绿色金融相关规范,充分结合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的特点,确定相适宜的投融资条件并提供投融

资工具。

4.4 绿色标的管理

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在获得投融资支持后,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按照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或要求适

用的、关于绿色金融相关资金使用规范所明确的资金管理要求,例如《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等,

对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的环境效益及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等进行跟踪、评估管理及信息披露。

4.5 绿色标的评价

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在完成投融资活动后,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对获得绿色金融支持的主体、项

目或经济活动的执行效果进行系统、客观的分析、统计和总结。

4.6 绿色标的风险管理

在项目识别、投融资、管理、评价等各个阶段,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对融资主体及其主要承包商与

供应商、项目或经济活动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

5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

5.1 概述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积极引导、

利用资源推动绿色标的发展。在提供专业服务时,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具备与经济绿色发展规律相匹配

的理性成熟的投资与风险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绿色金融专业能力。

5.2 客观原则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宜具备客观性,基于绿色金融政策与标准等判断绿色标的的符合性,

避免局限于个人主观判断和经验揣测,宜作出客观的专业判断。

5.3 真实原则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高度重视融资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的信息真实性,依据可靠资料如实反映绿

色标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5.4 保密准则

JR/T 0342—2025

3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严格保密与客户相关的信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获取、使用在绿色金融申请

过程或在存续期内客户披露的资金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5.5 自律准则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积极响应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发布的与绿色金融

有关的倡议等,接受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督。

6 绿色金融职业理念

6.1 正确认识绿色金融发展意义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认识到发展绿色金融是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与我国经济高质

量发展相适应的金融要求。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正确认识绿色金融发展的意义,了解绿色金融在资源配

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方面的作用。

6.2 积极树立绿色实践从业理念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培养并践行运营过程中的绿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理解并掌握绿色金融相关的目标愿景、战略路线、行动计划,积极遵循金融行业绿色发展的实

施路径。

b)树立绿色运营及从业理念,包括但不限于节约用电、用水、用粮,采用无纸化办公,实施垃圾

分类。

c)培养绿色办公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实施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绿色理念及

行动,有序减少个人碳足迹。

6.3 树立价值投资意识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建立与经济绿色发展客观规律相匹配的投资理念,尊重并认识到传统产业向绿

色产业转型升级的时序性、规律性、长期性,将价值投资、可持续投资理念融入绿色金融从业实践中。

7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知识体系

7.1 概述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金融业知识。

b)绿色金融知识。

c)产业知识。

d)绿色技术知识。

e)环境法律知识。

7.2 金融业知识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深度掌握金融行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绿色

金融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

7.3 绿色金融知识

各领域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掌握所在领域必要的绿色金融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理解绿色金融的政策体系,掌握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理解政府部门、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

等出台的各类绿色金融目录或标准的应用目的、应用条件、应用范围。

b)理解并实践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和要求,尤其是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相

关要求,认识环境信息披露在提升绿色金融投融资有效性、提高绿色金融投资公信力、推动建

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JR/T 0342—2025

4

c)了解并运用国家及各地区绿色金融相关激励约束政策,将绿色金融与地方鼓励绿色发展所出台

的相关激励政策相衔接,用好各项绿色金融支持手段。

d)了解与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相关的气候与环境国际公约、框架、倡议、标准等内容。

e)宜掌握碳金融、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生物多样性金融、蓝色金融、绿色科技金融、绿色金

融衍生品等绿色金融相关议题的政策体系、市场发展等信息,了解绿色金融发展趋势及前沿议

题。

f)在信贷领域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掌握绿色信贷基础知识,熟悉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理解

并运用符合绿色企业和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将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纳入信贷管理流程

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开展信贷资产质量压力测试时,将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作为了解绿

色零售贷款业务市场进展的重要因素,为个人客户提供多样化绿色信贷产品。

g)在证券与投资领域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掌握绿色投资基础知识,掌握绿色债券界定标准,

掌握绿色债券存续期内的资金使用、信息披露要求,采取措施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协助符

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了解绿色企业前期培育孵化、首次公开募股辅导、挂牌

上市、并购重组等方面业务,了解绿色债券指数、绿色股票指数以及相关产品的开发,协助上

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落实环境信息披露,了解绿色理财产品市场进展。

h)在基金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域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借助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节能减排

补助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社会资金共同构建绿色发展基金,积极在绿色产业中运用政府和社

会资本合作模式。

i)在保险领域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准确把握绿色保险的内涵及意义,充分认识建立绿色保险

统计制度的重要性,规范开展绿色保险的识别与统计;宜评估客户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情

况,将评价结果运用于业务实践、开展绿色投资,或针对绿色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开发多样化

绿色保险产品。

j)在环境权益市场领域的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掌握全国及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发

展各类碳金融产品,了解并运用排污权、节能量或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机制,创

新环境权益融资工具。

7.4 产业知识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了解产业基础知识,例如绿色金融目录、绿色金融标准中所涉产业的发展规律、

发展特征、发展趋势等,了解高碳行业所涉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及向绿色转型的手段和条件,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了解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

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

b)了解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降耗推进情况和行业运行特点。

c)了解“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重大领域,例如能源、交通、建筑产业、生态系统碳汇等相关领

域的整体结构、产业调整趋势等。

7.5 绿色技术知识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了解绿色技术知识,包括识别绿色金融目录、绿色金融标准中所涉及的技术特

征、应用场景等。

7.6 环境法律知识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了解环境法律知识,包括国家及地方环境领域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规

章等,通过公开渠道等方式掌握最新强制性要求,关注相关领域的动态调整。

8 绿色金融职业能力

8.1 概述

本部分职业能力主要对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具备的能力进行建议。

8.2 项目识别能力

JR/T 0342—2025

5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增强自身对绿色标的的识别能力,准确判别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是否属于绿

色金融目录、符合绿色金融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掌握绿色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

b)提炼并掌握绿色金融目录中关于绿色标的判定的具体要求,明确绿色标的获得绿色金融投融资

支持所需具备的条件、提供的资料。

c)了解并掌握国家及地区传统行业、关键行业、重点领域的绿色发展规划、行业转型潜力,并结

合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方针、重点政策,识别地方绿色金融重点项目。

d)按照绿色金融目录及绿色标的支持要求,多渠道搜集具有匹配基础的经营主体关键信息,扩大

绿色金融识别范围。

e)对暂时不符合绿色标的投融资支持要求的项目,结合政策体系提出改善建议。

8.3 项目投融资服务及保障能力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熟悉掌握绿色金融投融资工具的使用要求、特点、适用领域等规范性要求,主

要包括以下内容。

a)理解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权融资、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工具的资

金使用要求、投放范围、还款来源、适用利率及期限、项目环境效益要求(如有)、运作模式

等内容。

b)基于各类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的特点,提出关于绿色金融投融资工具及绿色保险产品的具体

建议,并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开展绿色评级,提供差异化的投融资服务及承

保、理赔。

c)按照绿色金融支持要求,指导融资主体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并根据绿色金融相关要求对所提

供材料的符合性进行审核。

d)综合分析客户需求、外部环境、申请或使用绿色金融投融资工具的成本优势、可获得的激励和

奖补,并予以提示。

e)协助有需求的客户主动对接重点领域重大境外项目建设,协助客户了解国际环境、社会和治理

风险管理要求。

8.4 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能力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具备通过绿色金融工具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优化组合,创新绿色金融资

源的分配形式或交易载体,探索与自身风险管控能力相匹配的产品优化路径,推动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化

交易的创新能力。

8.5 项目管理能力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通过丰富的项目管理手段提升绿色金融投放的精准性、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

内容。

a)对资金使用要求有限制的绿色金融工具,宜跟进并结合资料判断资金流向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确保资金用途符合绿色金融支持要求。

b)掌握国家及地方关于环保的要求,了解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所属行业的环境准入条件及相关

环保要求,在绿色标的投融资过程中及时跟进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的环境表现。

c)根据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在融资期间的日常表现等情况,评价该表现对绿色金融工具运用的

影响。

d)鼓励以自行或与第三方合作方式采用具有公信力的计算方法,结合绿色金融统计的相关要求,

针对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的环境效益进行监测。

e)传递最新绿色金融支持信息,并及时告知获得融资的主体因绿色金融相关政策调整对项目可能

产生的影响。

f)对“一带一路”等境外项目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宜遵循相关国际惯例或准则,确保

对项目的管理与国际良好做法在实质上保持一致。

8.6 项目评价能力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具备初步测评绿色金融产生的环境、经济等效益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JR/T 0342—2025

6

a)按照金融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统计法律法规制定并印发的规范绿色投融资统计活动的各项规定,

对绿色标的进行统计。

b)鼓励评价绿色标的投融资带来的环境效益,对环境效益定量指标测算可综合参考现行相关政策

涉及的指标,主要包括:

——对典型节能项目或典型污染减排项目,鼓励以自行或委托第三方的方式依据绿色金融标准、

项目立项批复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环评报告中的节能减排种类和相应数据进

行填报或测算,若上述相关文件未给出相应节能减排数据,则参照金融管理部门规定的公

式进行测算。

——对尚未开发出公允方法学的项目,鼓励通过探索具有公信力的计算方法,对产生的节能减

排效益或环境影响进行测算。

c)支持、协助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针对需要披露的绿色金融投融资情况进行整理、披露。

d)按照JR/T 0227 的相关要求或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搜集相适应的用于信息披露的项目信息。

8.7 风险管理能力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宜具备全面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了解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内涵。

b)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在投融资全过程中有效发现、持续跟进并定期更新识别项目或经济活动的

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c)借助金融风险缓释工具,通过风险分散、风险对冲、风险转型、风险规避、风险补偿等策略对

相关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降低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d)了解并通过压力测试等方法,预测和分析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

e)识别、防范虚假包装成符合绿色金融目录要求的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带来的风险。

f)在投融资过程中,识别主体、项目或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情势变更情形是否将导致其偏离绿色金

融申请要求或无法实现原定绿色金融支持目标。

8.8 绿色金融战略制定能力

绿色金融从业人员中对经营管理具有决策权或对风险控制起重要作用的人员宜具备从战略层面推

进绿色金融业务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宜具备政策洞察和金融行业研究能力,根据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要求与“碳达峰、碳中和”

的总体目标,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制定金融机构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中长期战略。

b)宜具备绿色金融相关组织管理、年度计划、实施制度的研究、制定与起草能力。

c)根据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金融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

部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每年度向董事会或理事会报告绿色金融发展情况。

d)按照规定,组织所在金融机构向金融管理部门及其派出机构报送和对外披露绿色金融相关情况。

JR/T 0342—2025

7

参考文献

[1] GB/T 45490—2025 绿色金融术语

[2] JR/T 0238.1 金融从业规范风险管理

[3] 《绿色信贷指引》(银监发〔2012〕4号文印发).2012-01-29

[4] 《人身保险客户信息真实性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13〕82号文印发).2013-11-04

[5] 《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构建绿

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银发〔2016〕228号).2016-08-31

[6] 《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银行业服务企业走出去加强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

1号).2017-01-09

[7]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

号).2021-02-22

[8]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发改产业

〔2021〕1464号).2021-10-18

[9]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文印发).2021-10-26

[10] 《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银发〔2022〕18号文印发).2022-01-23

[11] 《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银保监发〔2022〕15号文印发).2022-06-01

[12] 《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银保监会办公厅印发).2022-11-10

[13] 《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银发〔2025〕56号文印发).2025-03-31

[14]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

局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24〕70号).2024-03-27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7日 11:12: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2168.html
图书

T/BDCA 0003-2025 卸妆油卸妆能力评价指南

T/BDCA 0003-2025 卸妆油卸妆能力评价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