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T 29-88-2025 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D B / T 2 9 - 8 8 - 2 0 2 5
备案号:J12653-2025
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
节能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testing of civil building envelope in Tianjin
2025-07-10 发布2025-09-01 实施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
节能检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testing of civil building envelope in Tianjin
DB/T29-88-2025
J12653-2025
主编单位: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
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实施日期:2025 年09 月01 日
2025 天津
津住建设函〔2025〕92 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发布2019 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
方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要求,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
司、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等单位修编完成了《天
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组织专家评审通过,现批准为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
DB/T29-88-2025,自2025 年9 月1 日起实施。原《天津市民用建
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T29-88-2014 同时废止。
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天津
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
行业协会。
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建科建
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
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25 年7 月10 日
前言
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发布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
标准复审结果的通知》文件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研,认真总
结经验的基础上,修订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
墙体节能工程检测;5.幕墙节能工程检测;6.门窗节能工程检测;
7.屋面节能工程检测;8.楼地面节能工程检测;9.建筑物实体检测。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调整了节能保温系统性能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法;
2、增加了部分材料的种类及技术要求,删除了建筑用保温砂浆
的检测相关要求;
3、增加了外墙外保温系统防护层厚度、保温板粘结面积比、
保温装饰板锚固件拉拔力、中空玻璃传热系数、中空玻璃太阳得热
系数、建筑幕墙及透光屋面可开启部分气密性能等现场检测要求及
方法。
4、调整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抹面胶浆聚合物有效成
分检测方法;调整了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检测方法。
5、增加了建筑物实体检测中对于公共建筑总能效测评的要求
和方法。
6、调整了部分围护结构节能工程用主要材料的检测项目、检
测方法和性能指标,增加检测状态调节和样品尺寸及数量要求。
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建科
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与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
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
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河东区上杭路
万和里7号,邮编:300161)
本规程主编单位: 天津建科建筑节能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试验行业协会
本规程参编单位: 天津市建材业协会
天津市贰拾壹站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津贝尔建筑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泰达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天津建质建设工程检测试验有限公司
天津市圣研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顺港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天大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与绿色建筑实验
中心有限公司
天津市津南区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宋连杰白玉马桐年郭磊
陈祥雨郭万江吴长毅马彪
徐杰汪慧李显德王建程
李小棣田婕张家钊方昕彧
杜大勇张雨宁韩广成王磊
陈翠红梁雪松陈倩郭清
陈颖杜芳窦彩红王如龙
张永强张燕楠郭旭张弛
李辉张悦郝之瀚杨亮亮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张文龄李胜英闫继森张鹏宇
王戊己杨彩霞纪慧宇
目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4
4 墙体节能工程检测………………………………………………6
4.1 外墙外保温节能工程检测…………………………………………………6
4.2 墙体热工性能检测…………………………………………………………12
5 幕墙节能工程检测………………………………………………13
6 门窗节能工程检测………………………………………………17
7 屋面节能工程检测………………………………………………21
8 楼地面节能工程检测……………………………………………22
9 建筑物实体检测…………………………………………………23
附录A 围护结构节能工程用主要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性能指标………………………………………………………………24
附录B 外墙外保温节能系统现场检测方法………………………44
附录C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胶粘剂、抹面胶浆聚合物有效成分
检测方法……………………………………………………47
附录D 建筑玻璃性能检测方法………………………………………51
附录E 热流计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56
附录F 外窗现场气密性能检测方法………………………………57
附录G 建筑物供暖耗热量检测方法……………………………………58
附录H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挤塑聚苯板玻璃化转变温度
及受热残重检测方法……………………………………………62
附录J 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风扇压力法)检测方法……66
附录K 建筑幕墙及透光屋面可开启部分现场气密性能
检测方法………………………………………………………………70
附录L 保温板粘结面积比剥离检测方法……………………………73
本规程用词说明………………………………………………………74
引用标准名录………………………………………………………75
条文说明…………………………………………………………7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2
3 Basic Requirements…………………………………………………………4
4 Testing of Energy-Saving Wall Project………………………………………6
4.1 Testing of energy-saving projects for exterior wall external insulation ……………6
4.2 Testing of Thermal Performance of Wall………………………………… .…12
5 Testing of Energy-Saving Curtain wall Project………………………….…13
6 Testing of Energy-Saving Doors and Windows Project……………………17
7 Testing of Energy-Saving Roof Project…………………………….……21
8 Testing of Energy-Saving Ground and Floorslab Project………………..22
9 Detection of Overall Building……………………………………..………23
Appendix A Test Items Method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Energy
Efficency engineering Materials…….…………………………24
Appendix B On Site Test Method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on wall……44
Appendix C Test Method of Effective Polymer in Adhesive and Base Coat…47
Appendix D Test Method of Building Glass Performance…………………51
Appendix E Installation of Heat-flow Meter and Temperature Sensor….…56
Appendix F Test Method of Airtightness of Exterior windows…….…………57
Appendix G Test Method of Building Heat Consumption……………………58
Appendix H Test Method of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Residual Heavy of Extruded polystyrene board Used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62
Appendix J Test Method of Integrated Air Tightness of Exterior
Building Envelopes (Fan pressurization method)……………66
Appendix K On-site Air Tightness Performance Testing Method for Openable
Parts of Building Curtain Walls and Translucent Roofs ………70
Appendix L Peeling Test Method for Insulation Board Paste Area Ratio……7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74
Normative Standards…………………………………………………………75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77
1
1 总则
1.0.1 为提升建筑节能水平,保证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
量,规范我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方法,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围护结
构节能质量检测。
1.0.3 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质量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
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
2
2 术语
2.0.1 围护结构building envelope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楼板、地面、
门窗、建筑幕墙(采光顶)等。
2.0.2 外墙外保温系统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由保温层、抹面层、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等)和饰面层
构成,并固定在外墙外表面的非承重保温构造总称,简称外保温
系统。
2.0.3 胶粘剂与抹面胶浆中聚合物有效成分effective polymer
in adhesive and base coat
胶粘剂与抹面胶浆中所含可在水中均匀分散的粉状或乳液状
聚合物组分,能够改善胶粘剂、抹面胶浆的粘结性与韧性、使其
具备更加良好的粘结力、抗变形性、耐水性的聚合物成分。
2.0.4 外门窗external door and window
有一个面接触室外空气的门窗。
2.0.5 中空玻璃insulating glass unit
两片或多片玻璃以有效支撑均匀隔开并周边粘接密封,使玻璃层
间形成有干燥气体空间的玻璃制品。
2.0.6 充气中空玻璃gas filled insulating glass unit
中空腔内充入氩气或氪气等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
2.0.7 太阳得热系数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又称太阳能总透射比,是指通过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
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与透射到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
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照度的比值,简称SHGC。
3
2.0.8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
在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
间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为W/(m2·K)。
2.0.9 热阻thermal resistance
表征围护结构本身或其中某层材料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单位为(m2·K/W)。
2.0.10 热工缺陷thermal irregularities
当围护结构中保温材料缺失、分布不均、受潮或其中混入灰
浆时或当围护结构存在空气渗透的部位时,则称该围护结构在此
部位存在热工缺陷。
4
3 基本规定
3.0.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天
津市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
境造成污染。
3.0.2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主要组成材料和构件的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组批原则、取样规定、检测周期和性能指标等,除应
符合本规程相应章节和附录A 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
天津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和设计要求。
3.0.3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质量的检测方法、性能指标和判定依据
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和设计要求。
3.0.4 国家、行业和天津市相关标准规范中明确要求进行检测的
节能工程、材料、构件等,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检测
机构进行检测。
3.0.5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新工艺,应按照天津市相关规定执行。其系统、材料、构件、设
备性能和施工质量检测项目和指标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
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 以及国家、行业和
天津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及国家、行
业和天津市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0.6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工程质量检测应以单体建筑物作为评
价主体。检测前应提供下列资料:
1 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的工程施工图节能设计文件;
2 围护结构和热桥部位节能施工做法或方案;
3 保温系统、系统组成材料及建筑部品的型式检测报告;
4 节能隐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记录。
5
3.0.7 本规程检测数值的修约和判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数值
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8170 中规定的修约值
比较法。
6
4 墙体节能工程检测
4.1 外墙外保温节能工程检测
4.1.1 同一保温节能系统组成材料的复验应委托同一家检测机
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报告。
4.1.2 墙体保温材料、防火隔离带材料及其它系统组成材料的各
项性能指标与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要求。保温隔热材料
的导热系数或热阻(传热系数)、密度或单位面积质量、燃烧性
能应在同一报告中。
4.1.3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指标应符合表
4.1.3 的要求。
表4.1.3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
耐候
性
外观
无可见裂缝,无粉化、空鼓、剥落、渗
水现象
拉伸
粘结
强度
抹面层与保温层,
MPa
与EPS(GEPS)板≥0.1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与XPS 板≥0.15,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与PU 板≥0.1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与岩
棉板
TR10 ≥0.01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TR15 ≥0.015,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与岩棉条≥0.10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与防火隔离带c ≥0.100,且破坏发生在防火隔离带内
与其他保温材料≥0.1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保护层与保温层d,MPa ≥0.1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保护层与防火隔离带d、c,MPa ≥0.10,且破坏发生在防火隔离带内
面砖与抹面层a,MPa ≥0.4
7
续表4.1.3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指标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
耐候
性
拉伸
粘结
强度
面板与保温板b,
MPa
I 型≥0.10,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II 型≥0.15,且破坏发生在保温层内
面板与防火隔离带b c,MPa ≥0.15,且破坏发生在防火隔离带内
抗风
压性
防火隔离带
抗风压值8kPa 无断裂、分层、脱开、
拉出现象,并符合设计要求。
Ⅰ型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系统抗风压值R d 不小于风荷载设计
值,系统安全系数K 应不小于1.5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II 型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
系统
系统抗风压值R d 不小于风荷载设计
值,系统安全系数K 应不小于2.0
其他外墙外保温系统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注:a 此项目为饰面材料为面砖的系统检测项目,系统若无饰面砖则不需做此类项目;
b 此项目为保温装饰板系统检测项目;
c 系统若无隔离带则不需做此类项目;
d 此项目为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检测项目,保护层具体指外模板本身砂浆层和系统
防护层。
4.1.4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的检测应符合下
列要求:
表4.1.4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耐候性
EPS(G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GB/T 35169
XPS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PU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8
续表4.1.4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耐候性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其他保温系统GB/T 35169
防火隔离带保温系统
抗风压性
防火隔离带保温系统
GB/T 36585
其他保温系统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和抗风压性能的检测除应符合表
4.1.4 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耐候性检测设备应满足系统对应检测标准的要求,其温度
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流量计、箱内温度均匀度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GB/T 35169 的要求,
基墙为混凝土墙体,应能重复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2 饰面层为面砖的保温系统及II 型保温装饰板保温系统,在
按照检测标准进行热雨循环、热冷循环后,还应进行冻融循环,
冻融循环应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验方法》
JG/T 429 中要求进行;
3 需要配置防火隔离带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其耐候性能试验
试样应包含防火隔离带,并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系
统耐候性试验方法》GB/T 35169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
4 外墙外保温系统需要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时,耐候性的拉
伸粘结强度检测可在抗风压性能检测完成后进行,也可分别进行
耐候性和抗风压检测。防火隔离带保温系统的拉伸粘结强度检测
应在抗风压性能检测完成后进行;
5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防火
隔离带保温系统应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其他外墙外保温系统宜
进行抗风压性能检测。
4.1.5 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其他性能应符合表4.1.5 的要求。
9
表4.1.5 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他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抗冲
击性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外侧10J 级JGJ 144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首层墙面及门窗口等
易受碰撞部位10J 级,
二层及以上墙面3J 级
JG/T 483
EPS(G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GB/T 29906
XPS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GB/T 30595
PU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T 420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JGJ 144
防火隔离带保温系统JGJ 289
其他保温系统JGJ 144
吸水
量
与保温板,
g/m2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500 JG/T 483
EPS(G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系统
≤500
JGJ 144
XPS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500
PU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500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500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500
其他保温系统≤500
与防火隔离带,g/m2 ≤500
耐冻
融
外观
无可见裂缝,无粉化、
空鼓、剥落等现象
JGJ 144
防护层与保
温层拉伸粘
结强度,
MPa
岩棉外墙
外保温系
统
岩棉
板
TR10
≥0.010,且破坏发生
在保温层内
TR15 JG/T 483
≥0.015,且破坏发生
在保温层内
岩棉条
≥0.100,且破坏发生
在保温层内
EPS(G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
系统
≥0.10,且破坏发生在
保温层内
GB/T 29906
XPS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0.15,且破坏发生在
保温层内
GB/T 30595
10
续表4.1.5 外墙外保温系统其他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耐冻
融
防护层与保
温层拉伸粘
结强度,
MPa
PU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0.10,且破坏发生
在保温层内JG/T 420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
≥0.10,且破坏发生
在保温层内JGJ 144
其他保温系统
≥0.10,且破坏发生
在保温层内JGJ 144
与防火隔离带
≥0.10,且破坏发生
在防火隔离带内JGJ 289
水蒸
气透
过性
水蒸气透过
湿流密度,
g/(m2·h)
EPS(G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
统
≥0.85 GB/T 29906
XPS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0.85 GB/T 30595
PU 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0.85 JG/T 420
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
满足防潮冷凝设计
要求JG/T 483
防火隔离带保温系统≥0.85 JGJ 144
保护层水蒸
气渗透阻,
(m2•s•Pa)
/kg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d
符合设计要求
JGJ 144
其他保温系统JGJ 144
水蒸气透过
性能a,
g/(m2·h)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防护层透过量大于
保温层透过量JG/T 287
不透水性b 2h 系统内侧
无水渗透JGJ 144
热阻或传热系数符合设计要求GB/T 13475
单点锚固力c,kN
I 型≥0.30
JG/T 287
II 型≥0.60
拉伸粘结强度c,MPa
I 型
≥0.10, 破坏发生在
保温材料内
II 型
≥0.15,破坏发生在
保温材料内
注:a 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中芯材采用无机保温材料或系统有透气构造不做此项目;
b 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不透水性指保护层不透水,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指系统内侧不透水;
c 此项目为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项目;
d 试验时,水蒸气渗透到外模板中的保温芯材表面。
11
4.1.6 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施工后,现场实体检测项目应符合表
4.1.6 的要求。
表4.1.6 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实体检测项目、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检测项目性能指标检测方法
基层与胶粘剂拉伸粘
结强度
≥0.3 MPa,且粘结界面脱开面积不应大于50% 附录B
保温板与基层拉伸粘
结强度
EPS≥0.10 MPa、GEPS≥0.10 MPa、XPS≥0.15 MPa、泡沫
水泥保温板≥0.10 MPa、硬泡聚氨酯复合保温板≥0.12
MPa、岩棉条≥0.10 MPa、Ⅰ型保温装饰板≥0.10 MPa、
Ⅱ型保温装饰板≥0.15 MPa、复合保温外模板≥0.10 MPa
且破坏部位位于保温板内部;其它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
GB 50411
锚栓现场拉拔力
A 类基墙≥0.60kN,B 类基墙≥0.50kN,C 类基墙≥
0.40kN,D 类和E 类基墙≥0.30kN,且应符合设计要求。JG/T 366
保温装饰板锚固件拉
拔力b ≥0.60kN,且应符合设计要求附录B
系统抗冲击性能
建筑物首层及门窗口等易受碰撞墙面部位、外模板现浇混
凝土复合保温系统:10J 级;二层以上墙面等不易受碰撞
部位:3J 级
JGJ 144
外墙节能构造钻芯
三个芯样保温层厚度的平均值≥设计保温层厚度的95%,
且每个芯样保温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保温层厚度的90% GB 50411
防护层厚度
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B1、B2 级保温
材料时:首层≥15mm,其它层≥5mm,且不宜大于6mm,且
应符合设计要求GB/T 35169
其他外墙外保温系统:≥5mm,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胶粘剂聚合物有效成
分含量≥2.0% 附录C
抹面胶浆聚合物有效
成分含量
≥3.0% 附录C
保温板粘结面积比≥70%,且应符合设计要求附录L
外墙淋水试验a 淋水2h 不渗漏JGJ/T 299
注:a 采用预制保温墙板现场安装的墙体及外墙采用保温装饰板的外墙保温工程,应进行该项目检
测,在外保温工程中进行饰面层渗漏检测时,可参照此要求进行检测;
b 以粘结为主,以锚栓为辅固定的保温装饰板系统,可不做该项目。
4.1.7 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系统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
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 289 的规定。
12
4.2 墙体热工性能检测
4.2.1 建筑墙体的传热系数、热工缺陷、热桥内表面温度和热桥
部位隔热性能等检测宜在其干燥状态或施工完成60 天后进行,检
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的要求,热流计法的检测布点应符合本规程附录E 的要求。
4.2.2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应符合相应节能设计的规定。
4.2.3 外墙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设计计算温度
和湿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空气相对湿度30%及60 %条件下,
室内温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见表4.2.3。
表4.2.3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所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16.0 18.0 20.0 22.0 24.0
空气露点
温度
60%RH 8.3 10.2 11.9 13.8 15.8
30%RH -1.3 0.2 1.9 3.6 5.3
4.2.4 轻质外墙的隔热性能应进行专项检测,其隔热性能应符合
设计要求,夏季外墙内表面的逐时最高温度均不得高于室外逐时
空气温度的最高值。隔热性能的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居
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的要求。
4.2.5 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隔墙、居住建筑的分户墙,分户
楼板、分隔采暖与非采暖空间的楼板,其传热系数应符合天津市
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
或《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53 的限值要求,
并符合设计要求。
4.2.6 墙体填充砌块砌体的热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方法应符
合现行国家标准《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 13475 的要求。
13
5 幕墙节能工程检测
5.0.1 建筑幕墙、透光屋面及金属屋面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
件等进入工程现场时应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
批次应符合表5.0.1 的规定,保温隔热材料的导热系数或热阻(传
热系数)、密度和燃烧性能必须在同一份报告中。
表5.0.1 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批次
材料构
件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样批次
检测
周期
透明幕
墙和透
光屋面
用玻璃
太阳得热系数附录D
符合设计要
求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生产
厂家、同一品
种的建筑幕
墙、采光顶玻
璃每3000 ㎡抽
取1 组,每组
为15 块中空玻
璃。面积每增
加3000m2 应
增加1 组。同
工程项目、同
施工单位且同
期施工的多个
单位工程,可
合并计算抽检
面积。
5d
可见光透射比附录D
符合设计要
求
可见光反射比附录D ≤0.15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GB 50411
中空玻璃内部
不应出现结露
充气中空玻璃初始
气体含量,%
(V/V)
附录D ≥85
传热系数
GB/T 8484 或
GB/T 29043
符合设计要
求
Low-E
玻璃膜
面辐射
率
在线
附录D
≤0.25,并应
符合设计要
求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生产
厂家、同一品
种的Low-E 玻
璃抽取1 组,
每组为1 块中
空玻璃
3d
离线
≤0.15,并应
符合设计要
求
14
续表5.0.1 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批次
材料构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样批次
检测
周期
铝合金隔
热型材
室温纵向抗剪特征
值,N/mm
GB/T 5237.6 ≥24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厂家、
同一型材抽样
复验有代表性
的1 组,每组为
4 根
7d 室温横向抗拉特征
值,N/mm
透光、半
透光遮阳
材料
太阳光透射比
JG/T 356
符合设计要
求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生产
厂家同一品
种,幕墙面积
每3000 ㎡抽取
1 组,不足3000
㎡按一批计,
每组为1 块
4d
太阳光反射比
结构密封
胶
标准条件拉伸粘结
强度,MPa
GB 16776
≥0.60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厂家、
同一品种的抽
取1 组,每组
为6 支
30d
硬度,Shore A 20~60
相容性
试验试件与
对比试件颜
色变化一致;
试验试件、对
比试件与玻
璃粘结破坏
面积的差值
≤5%
剥离粘结性
粘结破坏面积
的算术平均值
≤20%
岩棉板
导热系数,
W/(m·K)
GB/T 19686
≤0.040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生产
厂家,幕墙面
积3000m2 为
一批,不足
3000 ㎡按一批
计,整板5 张
15d
密度及密度允许偏
差
密度符合设
计要求,允许
偏差±10%
尺寸允许偏差,
mm
长+10,-3;宽
+5,-3;厚±3
短期吸水量,kg/m2 ≤0.2
燃烧性能A 级
水萃取液pH 值7.0~9.5
酸度系数≥1.8
憎水率,% ≥98.0
15
续表5.0.1 幕墙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构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抽样批次
材料构件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样批次
检测
周期
铝塑复合
板
滚筒剥离强度,
(N·mm)/mm
GB/T 1457
平均值≥
110,最小值
≥100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厂家、
同一型号产品
抽样复验有代
表性的1 组,每
组为1m2
3d
铝蜂窝板
滚筒剥离强度,
(N·mm)/mm
平均值≥50,
最小值≥40 3d
石材
弯曲强度标准值
(干燥及水饱和),
MPa
GB/T 9966.2
天然花岗岩
≥8.0,天然
大理石≥7.0
7d
抗冻系数,% GB/T 21086 ≥80 35d
放射性GB 6566 A 级、B 级和
C 级3d
纤维水泥
板
抗冻性GB/T 15231
25 次冻融循
环无起层、剥
落等破坏现
象
10d
5.0.2 建筑幕墙、透光屋面及金属屋面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
能及传热系数检测应符合表5.0.2 的规定及设计要求。
表5.0.2 气密性能、水密性能、抗风压性能及传热系数检测方法和抽样批次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性能指标抽样批次
检测
建筑幕墙周期
透光屋面及金属
屋面
气密性能GB/T 15227 JGJ 255
≥3 级并符合设
计要求
同厂家、同品种产
品,幕墙面积在
3000m²以内时应
复验1 次;面积每
增加3000m²应增加
1 次。同工程项目、
同施工单位且同期
施工的多个单位工
程,可合并计算抽
检面积。
7d
水密性能GB/T 15227 JGJ 255
≥2 级并符合设
计要求
抗风压
性能
GB/T 15227 JGJ 255
应符合设计要
求
传热系数GB/T 8484 或GB/T 29043
应符合设计要
求
16
5.0.3 幕墙工程现场实体检验项目的性能指标、抽验批次和检测
方法应符合表5.0.3 的要求。
表5.0.3 幕墙工程现场实体检验项目的性能指标、抽验批次及检测方法
材料及部品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验批次
检测
周期
透明幕墙和
透光屋面用
中空玻璃
玻璃厚度
附录D
玻璃厚度与设计值偏
差不大于±0.5mm;
单位工程抽
验不少于玻
璃总面积的
5%,且不少
于5 件(处)
镀膜玻璃的膜面位置符合设计要求4d
间隔层厚度
间隔层厚度与设计值
偏差不大于±1.0mm;
传热系数
GB/T
36261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
目,同一厂
家、同一品
种中空玻璃
现场检测不
少于3 件
(处)
4d
太阳得热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幕墙、透
光屋面
可开启部分气密性能附录K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单位工
程,同一材
质、同一开
启方式、同
一型材系列
的可开启部
分现场检测
不少于3 处
4d
建筑幕墙现场淋水试验
GB/T
21086
无渗漏
同一单位工
程,同一材
质、同一开
启方式、同
一型材系列
的建筑幕墙
现场检测不
少于1 处。
4d
17
6 门窗节能工程检测
6.0.1 门窗(包括天窗)进入工程现场时,应提供节能性能标识证
书并对其进行下列项目的抽样复验,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1 传热系数、太阳得热系数以及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抗风压
性能、抗结露因子;
2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Low-E 玻璃的膜面辐射率;
3 中空玻璃密封性能、充气中空玻璃的初始气体含量;
4 门窗框扇密封条的加热收缩率,拉伸恢复;
5 透光、部分透光遮阳材料的太阳光透射比、太阳光反射比。
6.0.2 外门窗进场复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检批次及检测方法应
符合表6.0.2 的要求。
表6.0.2 复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检批次及检测方法
材料部品复验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检批次
检测
周期
门窗(包括
天窗)
传热系数GB/T 8484 符合设计要
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一
厂家、同材质、同开
启方式、同型材系列
和同玻璃品种的门
窗,抽验一樘
7d
抗结露因子GB/T 8484 符合DB/T
29-164 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一
厂家、同材质、同开
启方式、同型材系列
和同玻璃品种的门
窗,抽验一樘
7d
太阳得热系
数(SHGC)
JG/T 440
JGJ/T 151
符合设计要
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一
厂家、同材质、同开
启方式、同型材系列
和同玻璃品种的门
窗,抽验一樘
5d
气密性能GB/T 7106
居住建筑≥
7 级,公共建
筑≥6 级
同一工程项目、同一
厂家、同一型材和同
一玻璃品种的门窗,
抽验一组三樘
5d
18
续表6.0.2 复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检批次及检测方法
材料部品复验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检批次
检测
周期
门窗(包括
天窗)
水密性能GB/T 7106
≥3 级并应符
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材质、
同开启方式、同型
材系列和同玻璃
品种的门窗,抽验
一组三樘
5d
抗风压性能GB/T 7106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材质、
同开启方式、同型
材系列和同玻璃
品种的门窗,抽验
一组三樘
5d
中空玻璃
密封性能GB 50411
中空玻璃内部
不应出现结露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和同一玻
璃品种的门窗,抽
验一组三樘,窗玻
璃不足10 块的抽
验一组四樘
4d
充气中空玻
璃初始气体
含量,%
附录D ≥85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品种
抽验一组3 块
4d
可见光透射
比
附录D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品种
抽验一组1 块
4d
传热系数,
W/(m2·K)
GB/T 8484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品种
抽验一组1 块
7d
太阳得热系
数
附录D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品种
抽验一组1 块
4d
Low-E
玻璃膜
面辐射
率
在
线
附录D
≤0.25 并应符
合设计要求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品种
抽验一组1 块
4d
离
线
≤0.15 并应符
合设计要求
透光、部分
透光遮阳
材料
太阳光透射
比
JG/T 356
符合设计要求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生产厂家同一
品种,抽取1 组,
每组为1 块
4d
太阳光反射
比
符合设计要求
19
续表6.0.2 复验项目的合格指标、抽检批次及检测方法
材料部品复验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检批次
检测
周期
门窗框扇
密封条
加热收缩
率,% GB/T 24498 ≤2.0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型材
和同一玻璃品种
的门窗,抽验一樘
4d
拉伸恢复
性,% GB/T 24498 >90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型材
和同一玻璃品种
的门窗,抽验一樘
4d
玻璃钢附
框
实测壁厚,
mm GB/T 8478 ≥2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抽验一组4
根
3d
钢附框
实测壁厚,
mm GB/T 8478 ≥2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抽验一组4
根
4d 镀锌层厚度,
μm GB/T 13912 ≥55
隔热型材
室温横向抗
拉特征值,
N/mm
GB/T 5237.6
≥24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型材
抽样复验有代表
性的1 组1 根
4d
室温纵向抗
剪特征值,
N/mm
≥24
主要受力杆
件基材壁厚,
mm
GB/T 8478 ≥1.8
披水板
厚度
mm
金
属GB/T 8478 ≥1.5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抽验一块3d
玻
璃
钢
GB/T 8478 ≥3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抽验一块3d
热镀锌钢板
披水板镀锌
层厚度,μm
GB/T 13912 ≥55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抽验一块4d
注:1.非透光门无需进行抗结露因子、太阳得热系数检测;
2.位于公共空间的户门无需进行水密性能及抗风压性能检测;
3.封闭式阳台的阳台门及其他室内门无需进行节能性能检测;
4.门窗框扇密封条拉伸恢复性检测不适用于包覆、加线复合密封条。
20
6.0.3 建筑外窗工程现场实体检验项目的性能指标、抽验批次和
检测方法应符合表6.0.3 的要求。
表6.0.3 建筑外窗工程现场实体检验项目的性能指标、抽验批次及检测方法
材料及
部品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抽验批次
检测
周期
中空
玻璃
玻璃厚度
附录D
玻璃厚度与设计
值偏差不大于±
0.5mm
单位工程抽验不少
于玻璃总面积的5%
4d
镀膜玻璃的膜
面位置
符合设计要求
间隔层厚度
间隔层厚度与设
计值偏差不大于
±1.0mm
传热系数
GB/T 36261
符合设计要求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品种
中空玻璃现场检测
不少于3 件(处)
4d
太阳得热系数符合设计要求4d
外窗
气密性能附录F 符合设计要求
同一工程项目、同
一厂家、同一型材、
同一开启方式和同
一玻璃品种的门
窗,每个单位工程
抽验一组三樘
4d
现场淋水试验JGJ/T 205 无渗漏
住宅淋水试验的抽
查量每个单体不少
于外窗面积的10%。
别墅项目淋水试验
的抽查量不少于该
标段别墅单体总量
的10%
4d
6.0.4 居住建筑的分户门,其传热系数及气密性能应符合天津市
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 和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B/T 29-164 的要求,并应符
合设计要求。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
检测方法》GB/T 8484 和《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
测方法》GB/T 7106 的规定。
21
7 屋面节能工程检测
7.0.1 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及其防火隔离带材料,其密度、厚度、
吸水率、压缩强度或抗压强度、导热系数或热阻(传热系数)、燃
烧性能等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的要求和相关标准与设计
要求。导热系数或热阻(传热系数)、密度、燃烧性能必须在同一
个报告中。
7.0.2 屋面传热系数、热工缺陷检测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居住
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及本规程的要求。
7.0.3 屋面传热系数检测后应计算其平均传热系数,有顶棚的坡
屋面,应分别检测坡屋面和顶棚的传热系数后,计算屋面和顶棚的
综合传热系数,平均传热系数或综合传热系数计算应符合天津市工
程建设现行标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 或《天
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53 的要求,其平均传热系
数或综合传热系数应符合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天津市居住建
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 或《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T 29-153 的限值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7.0.4 屋面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设计计算温度所
对应的空气露点温度。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筑节
能检测标准》JGJ/T 132 的要求。
7.0.5 轻质屋面隔热性能应符合夏季内表面逐时最高温度均不得
高于室外逐时空气温度最高值。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居
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的要求。
22
8 楼地面节能工程检测
8.0.1 建筑楼板保温性能应符合天津市工程建设现行标准《天津
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DB/T 29-153 及相关现行标准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8.0.2 建筑楼板传热系数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建
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 132 的要求。
8.0.3 建筑楼板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
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的要求。
8.0.4 与土壤接触的地面用保温隔热材料,其密度、导热系数或
热阻(传热系数)、抗压强度或压缩强度、吸水率和燃烧性能应符
合本规程附录A 的要求及相关现行标准要求,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导热系数或热阻(传热系数)、密度、燃烧性能必须在同一个报告
中。
23
9 建筑物实体检测
9.0.1 单位工程竣工后,应进行建筑外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能的
检测,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方法应按照附录J 进行。
9.0.2 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检测,应按照本规程相关要
求进行。
9.0.3 居住建筑在建筑围护传热系数和建筑气密性检测后,应检
测或计算各户耗热量和建筑物供暖耗热量,建筑物供暖耗热量检测
应按照本规程附录G 的要求进行,建筑物供暖耗热量应符合现行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T 29-1
的要求。
9.0.4 公共建筑用能系统施工完成后,应对建筑供暖、空调、照
明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并计算建筑总能效。计算应采用
专业的计算软件,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能效标识技
术标准》JGJ/T 288 的要求。
24
附录A 围护结构节能工程用主要材料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
序
号
材料
名称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
组批
取样
规定
样品尺寸及数量状态调节
周期
(d)
备
注
1
模塑聚
苯板
/ / EPS GEPS
表观密度GB/T 6343 (18~22)kg/m3
同厂家、
同品种产
品、同一
批次进
场,保温
墙面面积
扣除门窗
洞口后每
5000m2 为
一批,不
足5000m2
的按一批
计。屋面、
地面每
1000m2 为
一批,不
足1000m2
的按一批
计。
整板3
张
(100±1)mm×(100±1)mm×原厚,5 个
(23±2)℃,
(50±10)
RH%,16h
5 /
导热系数(平均温度
25℃) GB/T 10294 ≤0.037
W/(m·K)
≤0.033
W/(m·K)
厚度为(25±1)mm,厚度小于25mm 时采用原
厚制样,2 个5 /
压缩强度GB/T 8813 ≥100kPa (100±1)mm×(100±1) mm×(50±1)mm,5 个5 /
垂直于板面方向的
抗拉强度GB/T 29906 ≥0.10MPa (100±1)mm×(100±1)mm×原厚,5 个5 /
吸水率(V/V) GB/T 8810 ≤3% (150±1)mm×(150±1)mm×(50±1)mm,3 个7 /
剪切强度JC/T 2441 — ≥100kPa 符合GB/T 32382 中6.1,5 个5 /
尺寸稳定性
(70℃,48h) GB/T 8811 ≤0.3% (100±1)mm×(100±1)mm×(25±1)mm,3 个5 /
水蒸气渗透系数GB/T 10801.1 ≤4.5 ng/(Pa·m·s) 厚度(25±1)mm,厚度小于25mm 时采用原厚
进行试验,5 个15 /
弯曲变形GB/T 10801.1 ≥20 mm (250±1)mm×(100±1)mm×(20±1)mm,5 个5 /
六溴环十二烷的含
量GB/T 41077 不得检出GB/T 41077 中5.3.1,50g 7 /
燃烧性能GB 8624
GB/T 2406.2
不低于B1
(C)级
OI≥30%
不低于B1
(B)级
OI≥32%
整板
13 张
GB/T 8626 中5.2
GB/T 20284 中5.1
7 /
(10±0.5)mm×(10±0.5)mm×150mm,15 个
续表附录A
25
序
号
材料
名称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性能指标组批
取样
规定
样品尺寸及数量状态调节
周期
(d)
备
注
2 挤塑聚
苯板
/ /
外墙外保温
用
屋面、地面与
土壤接触地下
室外墙等部位
同厂家、
同品种
产品、同
一批次
进场,保
温墙面
扣除门
窗洞口
后每
5000m2
为一批,
不足
5000m2
的按一
批计。屋
面、地面
每
1000m2
为一批,
不足
1000m2
的按一
批计。
注:同一
厂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