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IA 018-2023 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主要内容总结
一、指南概述
该技术指南(T/GIA 018-2023)由中关村中环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控与修复产业联盟提出并归口,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多家单位联合起草。指南旨在规范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从调查、识别到防治技术选择和效果评估的全流程技术方法。
二、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在产或废弃有色金属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有色金属矿区定义为由若干矿井或露天矿区及辅助区域组成的区域,包括在产和废弃的有色金属矿区。
三、工作原则
- 科学性原则: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特征等因素,构建科学的技术体系。
- 可行性原则:根据污染程度、范围和水文地质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防治技术。
- 安全性原则: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对人员和环境造成二次危害。
- 经济性原则:在保证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选择成本低、寿命长的材料和工艺。
四、工作流程
工作程序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 有色金属矿区地块调查
-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源与迁移路径识别
-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选择
- 效果评估与后期监管
五、地块调查
1. 资料收集
收集气象、水文、土壤、地质、水文地质、土地利用规划、采矿工艺、污染源和监测井等资料。
2. 常规调查
- 制定现场调查计划,包括采样方案、安全防护计划等
- 进行矿床地质特征调查,查明地质构造
- 水文地质调查明确含水层和隔水层条件、地下水类型等
- 调查周边重点保护源(居民区、水源地等)
3. 补充调查
当资料不足时,进行补充调查,更新地块概念模型。
六、污染源与迁移路径识别
基于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全过程进行识别:
- 补给区:围绕采矿剥离面、降雨可达的孔隙裂隙识别
- 径流区:围绕井采巷道、采空区、岩溶管道等识别
- 排泄区:围绕巷道集水和地表排泄点识别
七、污染防治技术
指南详细介绍了六种主要防治技术及其工程设计:
1. 阻氧隔水封闭技术
- 材料类型:分为刚性、柔性和复合防水材料三类
- 工程设计:确定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选择适宜材料
- 施工工艺:包括喷涂和涂刷两种工艺
2. 通道阻隔技术
- 材料类型:颗粒性注浆材料、化学溶液注浆材料和有机-无机复合注浆材料
- 工程设计:考虑帷幕稳定性,选择注浆方式和孔内注浆方法
3. 矿物巷道填充技术
- 材料类型:根据水体pH值选择中和反应类、重金属吸附类等材料
- 工程设计:包括全井充填、分段充填和井口部分充填
4. 地下水原位注入技术
- 材料类型:铁氧化物、零价铁、纳米零价铁、碱基缓释材料等
- 工程设计:计算注入材料寿命,确定注入系统工艺
5. 滤床物化捕获技术
- 材料类型:离子交换类、沉淀固化类、氧化还原类和配位络合类材料
- 工程设计:确定水质目标,计算滤料总质量
6. 生物矿化反应技术
- 功能微生物筛选:根据pH范围、目标重金属选择适宜微生物
- 载体选择:考虑无毒害、活性强、传质好等标准
- 工程设计:包括四级工艺流程和微生物投加量计算
八、效果评估与后期监管
1. 效果评估
- 定期采样检测,参照GB/T14848和HJ164执行
- 评估方法包括:
- 阻氧隔水材料施工质量检查
- 阻氧隔水封闭效果评估(表观方法和水质对比)
- 通道阻隔注浆效果评估(均衡法、耗灰量分析法等)
2. 后期监管
- 制定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 检查系统运行状态、水质参数、设备保养等
- 定期监测阻氧隔水封闭情况,及时维护
九、附录内容
指南包含三个资料性附录:
- 附录A:阻氧隔水封闭技术施工工艺
- 附录B:通道阻隔注浆效果评估方法
- 附录C:阻氧隔水封闭工程效果评估和监测
十、参考文献
指南引用了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政策文件,包括GB/T 14848、HJ 164等,为技术实施提供了规范依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