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DWHA 0023-2025 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排水系统排查与评估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排水系统排查与评估技术规范》(T/GDWHA 0023-2025)是由广东省水利水电行业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旨在规范城市水环境治理中排水系统的排查与评估工作。以下是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与目的
- 适用范围:适用于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的排水系统排查与评估,涵盖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
- 目标:保证排查与评估质量,为排水系统规划、设计、运维提供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如:
- 水质标准: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排水设计:GB 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 检测技术:CJJ 181(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 管线探测:CJJ 61(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明确关键术语,例如:
- 水环境治理:改善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的综合措施。
- 排查:对排水系统运行状况的全面检查。
- 外水:非污水/雨水的入侵水体(如地下水、河水)。
- 效能评估:对排水系统收集、输送、处理能力的综合评价。
4. 基本规定
- 工作流程: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技术方案编制、排查实施、成果编制与审查。
- 排查维度:围绕“源、网、厂、河、城”五个维度开展:
- 源:污染源(点源、面源、内源)。
- 网: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
- 厂:污水处理设施。
- 河:河道、排水口、暗渠。
- 城:城市土地利用、人口经济等基础数据。
5. 排查方法与要求
5.1 一般规定
- 资料收集:地形图、管网图、水质数据等。
- 现场踏勘:核实资料、调查污染源、管网状况等。
- 技术方案:包括方法、质量控制、资源配置等。
5.2 “源”排查
- 点源:餐饮隔油池、化粪池、工业企业排污口等,需检测水质(COD、氨氮等)。
- 面源:城市降雨规律、畜禽养殖污染等。
- 内源:底泥污染、水体淤积检测。
5.3 “网”排查
- 管网探测:位置、属性、混接点、拓扑关系。
- 内窥检测:采用CCTV、QV、声纳等方法检测管道缺陷。
- 外水调查:地下水入渗、河水倒灌等。
- 易涝点排查:分析积水原因(管网堵塞、下游顶托等)。
5.4 “厂”排查
- 污水处理厂(站)的规模、工艺、进出水质、运行负荷等。
5.5 “河”排查
- 河道:护岸状况、水文参数。
- 暗渠:结构检测(三维激光扫描)、排水口溯源。
- 水质检测:按HJ 91.2规范采样分析。
5.6 “城”排查
- 城市土地利用、人口经济、历史文物等基础数据收集。
6. 质量与安全管理
- 质量控制:三级检查制度(自检、复检、终检)。
- 安全要求:遵循CJJ 6(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配备防护设备。
7. 排查成果编制与信息化
- 成果内容:文字报告、图件、表格(如附录A-F)。
- 数据库建设:空间数据(管网坐标)、表单数据(检测结果)、影像资料。
- 归档要求:纸质与电子介质并存,统一编号命名。
8. 效能评估
8.1 评估内容
- “源”评估:污染负荷计算(入河系数法/数学模型法)。
- “网”评估:管网密度、雨污分流率、缺陷等级(CJJ 181)。
- “厂”评估:处理规模匹配性、进水可生化性(B/C值)。
- “河”评估:水质超标率、河道连通性。
- 系统性评估:排水体制、外水入侵率、污水收集率。
8.2 关键公式
- 污染负荷:点源(式1)、面源(式2)、内源(式3)。
- 内涝风险值(式7):结合积水深度、时间、范围等加权计算。
- 外水入侵率(式17):外水量占总水量比例。
8.3 报告编制
分类提交评估报告(如污染源评估、管网效能评估等)。
附录(规范性)
- 附录A-F:详细记录表模板,如:
- 点源调查表(隔油池、化粪池)。
- 管网检测表(管线坐标、缺陷描述)。
- 河道排口溯源表。
核心特点
- 系统性:覆盖“源-网-厂-河-城”全链条。
- 技术融合:结合传统调查与现代技术(CCTV、三维激光扫描)。
- 量化评估:通过数学模型和指标(如B/C值、外水入侵率)科学评价。
- 信息化管理:强调数据库建设与数据标准化。
该标准为城市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框架,适用于广东省及类似地区的排水系统治理工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