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1258-2025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4阅读模式
SB/T 11258-2025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 11258—2025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分类与评估

Class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enterprises

2025-06-16发布

202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3

5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类型 .............................................................. 3

6 评估指标 ............................................................................ 4

7 评估实施 ............................................................................ 4

8 评估结果 ............................................................................ 5

附录A(规范性)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 ...................................... 6

参考文献 ............................................................................. 1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归口。

本文件由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深圳市现代供应链管理研究院、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深圳越海全球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齐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友通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广东省普路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慧君、郑艳玲、刘菊梅、向军、李林、张泉、戴盛杰、朱陆枝、赵强、孟庆生、李亮、李晓斌、邝燕、李海平。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类型,确立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评估原则,提供了评估指标及评估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界定、分类与评估,也适用于企业自我评估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第三方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供应链 supply chain

在生产及流通活动中,从原料采购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直至由物流网络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的流程,是由供应商、制造商、服务商、经销商以及客户(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形成的网链结构。

[来源:GB/T 23050—2022,3.1]

3.2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利用信息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各种活动和过程。 [来源:GB/T 26337.2—2011,2.2]

3.3

供应链管理服务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将单一、分散的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报关退税、物流管理、资金融通、数据管理、贸易商务、结算等进行一体化整合的服务。

[来源:GB/T 4754—2017]

3.4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 enterprise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为客户提供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报关退税、物流管理、资金融通、数据管理、贸易商务、结算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和服务的独立法人组织。

3.5

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

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

3.6

商流 business process

供应链中组织与组织间发生的商务过程。

3.7

物流 logistics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使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实体流动的过程。

[来源:GB/T 18354—2021,3.2]

3.8

资金流 fund flow

伴随供应链中商务活动而发生的资金和票据往来的流动过程。

3.9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伴随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资金流而产生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来源:GB/Z 26337.1—2010,3.1.6]

3.10

采购 procurement

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从供应商处获取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资源的经营活动。

3.11 采购执行 procurement fulfillment

接受客户采购订单的委托,围绕采购管理提供从接单、采购到检验的整个过程中涉及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一系列服务。

3.12

分销 distribution

将产品从生产者,按照一定的渠道,销售到客户的过程。

3.13 库存管理 inventory management

对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物品、商品以及各类资源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

3.14

供应商管理库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VMI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由供应链的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的需求计划、销售信息和库存量,主动对下游企业的库存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库存管理方式。

[来源:GB/T 18354—2021,7.25]

3.15 多式联运 multimodal transport

货物由一种运载单元装载,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连续运输,并进行相关运输物流辅助作业的运输活动。 [来源:GB/T 18354—2021,4.17]

3.16 保税物流 bonded logistics

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场所,企业从事仓储、配送、运输、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物流信息、方案设计等业务时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关外”管理制度的一种物流服务模式。

[来源:GB/T 18354—2021,8.35]

3.17 品牌孵化 brand incubation

提供系统品牌开发及策划推广,涵盖市场调研、产品研发、品牌注册、品牌策划、市场推广、销售管理、法务财务服务、人才及技术支持等内容。

3.18

数字营销 digital marketing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AI等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产品、品牌或服务的营销活动。

3.19 技术服务 technology service

企业应用现代科技知识、技术及经验、信息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包括专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技术咨询等。

3.20 虚拟生产 virtual production

企业将客户委托的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下游生产厂商,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周期、产品质量、资金使用等进行全面一体化统筹监管与交付。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CRM: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RP: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OMS: 订单管理系统(Order Management System)

SRM: 供应商关系管理(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5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类型

5.1 依据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产品进行分类,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划分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见5.2)、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见5.3)、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见5.4)、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见5.5)四种类型。

5.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以提供粮食油料、瓜果蔬菜、水产品、畜牧产品等初级农产品及初加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占企业总营业收入70%以上;

b) 服务内容涵盖农产品供应链解决方案、采购分销、贸易商务、物流服务、资金结算、数据和信息服务、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品控管理、品牌孵化及营销、产品溯源、标准服务、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或一体化服务;

c) 具有提供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协同整合服务能力。

5.3 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

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以提供工业或建筑原材料、辅助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半成品、生产设备等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占企业总营业收入70%以上;

b) 服务内容涵盖工业品供应链解决方案、采购分销、贸易商务、物流服务、资金结算、数据和信息服务、虚拟生产、技术咨询、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或一体化服务;

c) 具有提供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协同整合服务能力。

5.4 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

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以提供食品饮料、服装服饰、家居家电、文体用品、珠宝首饰等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占企业总营业收入70%以上;

b) 服务内容涵盖消费品供应链解决方案、采购分销、贸易商务、物流服务、资金结算、数据和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渠道管理、数字营销、品牌孵化和运营、需求预测、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或一体化服务;

c) 具有提供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协同整合服务能力。

5.5 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

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a) 以提供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两种及两种以上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供应链管理服务收入占企业总营业收入70%以上;

b) 服务内容涵盖供应链解决方案、采购分销、贸易商务、物流服务、资金结算、数据和信息服务、技术服务、虚拟生产、品牌孵化和运营、电子商务等多项服务或一体化服务;

c) 具有提供商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供应链协同整合服务能力。

6 评估指标

6.1 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及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价指标选取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全面性:所选取指标应全面反映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b) 科学性:所选取指标应科学合理,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进行科学度量与客观评估;

c) 适用性:所选取指标应结合各类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运营特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6.2 结合供应链管理服务行业特点,农产品、工业品、消费品及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价指标主要分为经营管理能力、商流服务能力、物流服务能力、信息服务能力、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和供应链服务绩效六类。

6.3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应符合附录A要求,其中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1,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2,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3,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4。

7 评估实施

7.1 评估要求

7.1.1 评估方应全面、系统、客观地评估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7.1.2 被评估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应符合如下基本要求:

a) 依法注册、管理制度健全、内控制度完善、运作流程规范;

b) 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供应链资源整合能力;

c) 遵守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运营中涉及的安全、环境、能源、信息、通关、检验检疫、外汇、税收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要求;

d) 近三年内无不良违规经营行为;

e) 应承诺所有提交材料真实有效。

7.2 确定评估方

被评估企业可依据附录A对应的评估指标自行开展评估,也可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评估任务。担任第三方评估机构的社会组织应在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拥有专业研究积淀,且兼具标准编制、认证实践复合经验。

7.3 组建评估项目组

评估方应根据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类型与特点组建评估项目组,组内评估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评估工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7.4 制定评估方案

评估项目组应根据被评估企业类型、评估目的、评估依据、评估时限要求等制定评估方案,对评估人员和被评估企业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评估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评估方案一般包括但不限于:评估人员、评估目的、评估原则与依据、评估内容及方法、评分细则、评估流程及进度安排、评估产出。

8 评估结果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评分采用百分制,最大值为100分,评估结果根据综合评分由高到低分为5A、4A、3A三个等级:

a) 5A级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90分≤综合评分;

b) 4A级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80分≤综合评分<90分;

c) 3A级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65分≤综合评分<80分。

附录A

(规范性)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1。

表A.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经营管理能力(22分)

企业经营年限

经营年限≥10年,得3分; 5年≤经营年限<10年,得2分; 1年≤经营年限<5年,得1分

管理制度

企业围绕供应商、客户、采购、销售、物流、金融、信息、财务、风险控制、人力资源、产品追溯等维度建立了覆盖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5分

专业人才积累

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5分;

8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4分;

7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80%,得3分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3分;

5%≤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2分;

0%≤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5%,得1分

供应链模式创新

企业在农产品采购、生产、加工、流通等全链条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模式创新,满足客户柔性供应链需求、保证供应链安全、实现快速响应,相关服务案例获得客户、社会及政府认可,每获一项荣誉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教育和培训

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培训制度、课程、评估等机制,得1分;

企业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2分;4次≤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商流服务能力(18分)

销售规模

企业为农产品上下游生产商、经销商等主体提供农产品采购及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资金结算金额。

资金结算金额≥300亿元,得5分;

1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300亿元,得4分;

2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100亿元,得3分;

1亿元≤资金结算金额<20亿元,得2分

互联网平台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供应商、客户、服务商等产业链生态主体,提供农产品招投标、交易撮合、在线下单、数字营销、价格指数、信息资讯、电子签约等集成化服务,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降本增效,每提供一项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增值服务

企业具有提供农产品初深加工、种植养殖、采购寻源、集中采购、品牌孵化和运营、订单农业、技术服务、标准服务、政策服务等增值服务的能力,每提供一项增值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全球化水平

企业具有在境外市场提供农产品采购、生产、加工、分销、物流等服务的能力,每项服务设立一个及以上境外分支机构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物流服务能力 (15分)

物流组织水平

企业具有整合社会运力和仓储资源,能够提供冷链物流、运输配送、多式联运、仓储及增值服务、库存管理和优化等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每具备1项服务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注1:企业经营年限指企业自成立至今的经营时间,不计未产生业务往来超过一个月但仍处于存续状态的时间。

注2:专业人才指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信息等领域相关岗位具备10年及以上从业经验,且持有本科及以上专业学历的人员。

注3:供应链模式创新荣誉指获得客户、行业协会、学术科研单位、政府等单位授予的奖项、证书、表彰文件等。

注4:订单农业指农户按照与农产品购买者签订的契约组织安排生产的农业产销模式。

注5:分支机构指企业在市场覆盖范围内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

表A.1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物流业务覆盖面

企业具有提供跨境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3分;

企业具有提供国内跨省区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物流技术及设备应用

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对农产品物流全链条实施智慧化管理,实现农产品运输监控、温控监测、精准追溯、智能分析和仓库智能化等,每实现1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信息服务能力 (15分)

信息化系统

企业在业务运作中应用ERP、OMS、CRM、SRM、BI等各类供应链管理软件和数字化工具,实现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核心业务模块的数字化管控,每实现一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系统互联

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供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使用,得2分; 企业信息系统已实现与金融机构及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系统对接,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数字化平台

企业应用云计算、AI、电子签章、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实现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得3分

溯源信息服务

企业应用溯源系统及现代科技手段,将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流通、仓储及零售各个环节流转信息、相关单证信息等关键数据进行关联,实现货物全程监管追溯及信息的整理、分析、评估和预警等,得2分

商情信息服务

企业利用数据技术手段,具有提供覆盖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收储、物流、销售等环节供需信息、行业资讯或分析报告的能力,得2分

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10分)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商流交易结构及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订单融资、库存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并实现客户与金融机构对接,得5分

风险控制及预警

企业设立供应链风险控制部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信用评级体系,具有对参与方风险初筛、企业画像、供应链画像、风险评估、预警监测等能力,每具备一项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服务绩效

(20分)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98%,得5分;

95%≤客户满意度<98%,得4分;

90%≤客户满意度<95%,得3分

完美订单率

完美订单率≥99%,得5分;

97%≤完美订单率<99%,得4分;

95%≤完美订单率<97%,得3分

供应链成本及效率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以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模式降低客户在采购、物流、库存、资金、营销售后等供应链环节的成本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提供降本增效的成功服务案例得5分

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在供应商管理、采购、生产、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回收等环节采用绿色环保措施,得3分; 企业推广绿色技术、工具和理念,通过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碳排放报告、白皮书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企业绿色低碳实践信息,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注6:溯源系统指通过采集、记录、存储、管理和共享产品相关信息,以实现对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过程可视、责任可究的信息系统。

注7:完美订单率指企业完全按照订单要求准确、及时交付客户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数量的比例,数据主要源自被评估企业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注8:客户满意度指客户接受供应链管理服务后根据整体服务感受而给出的总体评价。被评估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供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有效佐证材料及评价报告。

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2。

表A.2 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经营管理能力 (22分)

企业经营年限

经营年限≥10年,得3分; 5年≤经营年限<10年,得2分; 1年≤经营年限<5年,得1分

管理制度

企业围绕供应商、客户、采购、销售、物流、金融、信息、财务、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等维度建立了覆盖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5分

专业人才积累

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5分;

8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4分;

7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80%,得3分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3分;

5%≤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2分;

0%≤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5%,得1分

供应链模式创新

企业在工业品采购、分销、生产加工、物流管理等全链条供应链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模式创新,满足客户柔性供应链需求、保证供应链安全、实现快速响应,相关服务案例获得客户、社会及政府认可,每获一项荣誉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教育和培训

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培训制度、课程、评估等机制,得1分; 企业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2分;4次≤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商流服务能力 (18分)

销售规模

企业为工业品上下游生产商、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等主体提供工业品采购及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的资金结算金额。 资金结算金额≥500亿元,得5分;

3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500亿元,得4分;

1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300亿元,得3分; 5亿元≤资金结算金额<100亿元,得2分

互联网平台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生产商、品牌商、渠道商、客户、服务商、金融机构等产业链主体,提供工业品招投标、交易撮合、在线下单、数字营销、价格指数、信息资讯、电子签约等集成化服务,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降本增效,每提供一项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增值服务

企业具有提供采购寻源、集中采购、虚拟生产、质量控制、品牌孵化和运营、技术服务、标准服务、政策服务等增值服务的能力,每提供一项增值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全球化水平

企业具有在境外市场提供工业品采购、生产、加工、分销、物流等服务的能力,每项服务设立一个及以上境外分支机构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物流服务能力 (15分)

物流组织水平

企业具有整合社会运力和仓储资源,能够提供多式联运、VMI管理、JIT配送、线边物流、保税物流、库存管理和优化、仓储及增值服务、逆向物流等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每具备1项服务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物流业务覆盖面

企业具有提供跨境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3分;

企业具有提供国内跨省区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注1:企业经营年限指企业自成立至今的经营时间,不计未产生业务往来超过一个月但仍处于存续状态的时间。

注2:专业人才指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信息等领域相关岗位具备10年及以上从业经验,且持有本科及以上专业学历的人员。

注3:供应链模式创新荣誉指获得客户、行业协会、学术科研单位、政府等单位授予的奖项、证书、表彰文件等。

注4:分支机构指企业在市场覆盖范围内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

注5:线边物流指车间内为生产线加工制造提供的物流服务。

表A.2 工业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物流技术及设备应用

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无人机、无人车、自动分拣等智能化设备,促进物流信息高效、安全的智慧化采集、存储、传输和追溯,实现运输智能化、库存优化管理、智能分拣、自动化搬运等,每实现1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信息服务能力 (15分)

信息化系统

企业在业务运作中应用ERP、OMS、CRM、SRM、BI等各类供应链管理软件和数字化工具,实现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核心业务模块的数字化管控,每实现一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系统互联

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供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使用,得2分; 企业信息系统已实现与金融机构及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系统对接,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数字化平台

企业应用云计算、AI、电子签章、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实现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得3分

供应链计划与预测

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企业长期合作形成的历史数据及趋势研判,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得2分; 提供指导采购、生产、库存、销售、价格等方面的供应链计划和辅助决策,得2分; 累计最高得4分

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10分)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商流交易结构及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订单融资、库存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并实现客户与金融机构对接,得5分

风险控制及预警

企业设立供应链风险控制部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信用评级体系,具有对参与方风险初筛、企业画像、供应链画像、风险评估、预警监测等能力,每具备一项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服务绩效(20分)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98%,得5分;

95%≤客户满意度<98%,得4;

90%≤客户满意度<95%,得3分

完美订单率

完美订单率≥99%,得5分;

97%≤完美订单率<99%,得4分;

95%≤完美订单率<97%,得3分

供应链成本及效率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以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模式降低客户在采购、物流、库存、资金、营销售后等供应链环节的成本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提供降本增效的成功服务案例得5分

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在供应商管理、采购、生产、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回收等环节采用绿色环保措施,得3分; 企业推广绿色技术、工具和理念,通过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碳排放报告、白皮书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企业绿色低碳实践信息,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注6:完美订单率指企业完全按照订单要求准确、及时交付客户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数量的比例,数据主要源自被评估企业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注7:客户满意度指客户接受供应链管理服务后根据整体服务感受而给出的总体评价。被评估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供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有效佐证材料及评价报告。

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3。

表A.3 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经营管理能力 (22分)

企业经营年限

经营年限≥10年,得3分; 5年≤经营年限<10年,得2分; 1年≤经营年限<5年,得1分

管理制度

企业围绕供应商、客户、采购、销售、物流、金融、信息、财务、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等维度建立了覆盖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5分

专业人才积累

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5分;

8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4分;

7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80%,得3分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3分;

5%≤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2分;

0%≤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5%,得1分

供应链模式创新

企业在消费品采购、分销、渠道管理、品牌运营、物流管理等全链条供应链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模式创新,满足客户柔性供应链需求、保证供应链安全、实现快速响应,相关服务案例获得客户、社会及政府认可,每获一项荣誉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教育和培训

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培训制度、课程、评估等机制,得1分; 企业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2分;4次≤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商流服务能力 (18分)

销售规模

企业为消费品上下游生产商、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等主体提供消费品采购及销售的资金结算金额。

资金结算金额≥500亿元,得5分;

3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500亿元,得4分;

1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300亿元,得3分;

5亿元≤资金结算金额<100亿元,得2分

互联网平台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品牌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门店终端等产业链生态主体,提供消费品展示、交易撮合、在线下单、数字营销、价格指数、信息资讯、电子签约等集成化服务,实现扁平流通渠道和降低流通成本,每提供一项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增值服务

企业具有提供采购寻源、集中采购、深度分销、反向定制、品牌孵化和运营、品类管理、价格诊断及管理、技术服务、售后服务等增值服务的能力,每提供一项增值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全球化水平

企业具有在境外市场提供消费品采购、分销、生产、物流等服务的能力,每项服务设立一个及以上境外分支机构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物流服务能力 (15分)

物流组织水平

企业具有整合社会运力和仓储资源,能够提供运输、仓配一体、云仓管理、库存管理优化、智能补货和调拨、仓库增值服务、逆向物流、退换货和维修等物流服务的能力,每具备1项服务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注1:企业经营年限指企业自成立至今的经营时间,不计未产生业务往来超过一个月但仍处于存续状态的时间。

注2:专业人才指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信息等领域相关岗位具备10年及以上从业经验,且持有本科及以上专业学历的人员。

注3:供应链模式创新荣誉指获得客户、行业协会、学术科研单位、政府等单位授予的奖项、证书、表彰文件等。

注4:反向定制指依托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聚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触发生产端进行规模化定制生产的商业模式。

注5:分支机构指企业在市场覆盖范围内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

表A.3 消费品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物流业务覆盖面

企业具有提供跨境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3分;

企业具有提供国内跨省区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物流技术及设备应用

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促进物流信息高效、安全的智慧化采集、存储、传输和追溯,实现运输及配送智能化、库存优化、智能分拣、自动化搬运等,每实现1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信息服务能力 (15分)

信息化系统

企业在业务运作中应用ERP、OMS、CRM、SRM、BI等各类供应链管理软件和数字化工具,实现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核心业务模块的数字化管控,每实现一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系统互联

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供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使用,得2分; 企业信息系统已实现与金融机构及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系统对接,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数字化平台

企业应用云计算、AI、电子签章、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实现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得3分

供应链计划与预测

企业应用现代信息与数字技术,能够进行精准的需求预测、供应计划、品类规划、定价策略、营销渠道优化、消费用户画像等商业分析与决策,每具备一项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4分

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10分)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商流交易结构及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库存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订单融资、预付款融资等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并实现客户与金融机构对接,得5分

风险控制及预警

企业设立供应链风险控制部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信用评级体系,具有对参与方风险初筛、企业画像、供应链画像、风险评估、预警监测等能力,每具备一项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服务绩效(20分)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98%,得5分;

95%≤客户满意度<98%,得4;

90%≤客户满意度<95%,得3分

完美订单率

完美订单率≥99%,得5分;

97%≤完美订单率<99%,得4分;

95%≤完美订单率<97%,得3分

供应链成本及效率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以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模式降低客户在采购、物流、库存、资金、营销售后等供应链环节的成本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提供降本增效的成功服务案例得5分

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在供应商管理、采购、生产、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回收等环节采用绿色环保措施,得3分; 企业推广绿色技术、工具和理念,通过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碳排放报告、白皮书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企业绿色低碳实践信息,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注6:完美订单率指企业完全按照订单要求准确、及时交付客户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数量的比例,数据主要源自被评估企业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注7:客户满意度指客户接受供应链管理服务后根据整体服务感受而给出的总体评价。被评估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供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有效佐证材料及评价报告。

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见表A.4。

表A.4 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经营管理能力 (22分)

企业经营年限

经营年限≥10年,得3分; 5年≤经营年限<10年,得2分; 1年≤经营年限<5年,得1分

管理制度

企业围绕供应商、客户、采购、销售、物流、金融、信息、财务、风险控制、人力资源等维度建立了覆盖业务全流程、全周期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得5分

专业人才积累

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5分;

8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90%,得4分;

70%≤专业人才占中高层人员的比例<80%,得3分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3分;

5%≤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10%,得2分;

0%≤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5%,得1分

供应链模式创新

企业在采购、生产、加工、分销、渠道管理、品牌运营、物流管理等全链条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模式创新,满足客户柔性供应链需求、保证供应链安全、实现快速响应,相关服务案例获得客户、社会及政府认可,每获一项荣誉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教育和培训

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培训制度、课程、评估等机制,得1分; 企业定期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2分;4次≤年度员工技能培训次数<6次,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商流服务能力 (18分)

销售规模

企业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产品采购及销售的资金结算金额。 资金结算金额≥500亿元,得5分;

3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500亿元,得4分;

100亿元≤资金结算金额<300亿元,得3分; 5亿元≤资金结算金额<100亿元,得2分

互联网平台

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整合生产商、品牌商、渠道商、客户、服务商、金融机构等产业链主体,提供招投标、交易撮合、在线下单、数字营销、价格指数、信息资讯、电子签约等集成化服务,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降本增效,每提供一项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增值服务

企业具有为供应链上下游提供采购寻源、集中采购、生产加工、反向定制、品牌孵化和运营、技术服务、标准服务、政策服务等增值服务的能力,每提供一项增值服务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全球化水平

企业具有境外市场提供产品采购、分销、研发、生产、加工、物流等服务的能力,每项服务设立一个及以上境外分支机构得1分,累计最高得3分

物流服务能力 (15分)

物流组织水平

企业具有整合社会运力和仓储资源,能够提供运输、仓储及增值服务、多式联运、VMI管理、JIT配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逆向物流等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每具备1项服务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物流业务覆盖面

企业具有提供跨境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3分;

企业具有提供国内跨省区物流整合服务的能力,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注1:企业经营年限指企业自成立至今的经营时间,不计未产生业务往来超过一个月但仍处于存续状态的时间。

注2:专业人才指在供应链管理服务、国际贸易、物流、金融、信息等领域相关岗位具备10年及以上从业经验,且持有本科及以上专业学历的人员。

注3:供应链模式创新荣誉指获得客户、行业协会、学术科研单位、政府等单位授予的奖项、证书、表彰文件等。

注4:分支机构指企业在市场覆盖范围内设立的子公司、分公司及办事处。

表A.4 综合型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评估指标及说明(续)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项说明

物流技术及设备应用

企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智能化装备,促进物流信息高效、安全的智慧化采集、存储、传输和追溯,实现运输及配送智能化、库存优化、智能分拣、自动化搬运等,每实现1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信息服务能力 (15分)

信息化系统

企业在业务运作中应用ERP、OMS、CRM、SRM、BI等各类供应链管理软件和数字化工具,实现订单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等核心业务模块的数字化管控,每实现一项功能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系统互联

企业信息系统具有开放性,可供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使用,得2分; 企业信息系统已实现与金融机构及海关、税务等政府部门系统对接,得1分;

累计最高得3分

数字化平台

企业应用云计算、AI、电子签章、人脸识别、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实现全场景、全链条的数字化、可视化、可追溯管理,得3分

供应链计划与预测

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企业长期合作形成的历史数据及趋势研判,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得2分;提供指导采购、生产、库存、销售、价格等方面的供应链计划和辅助决策,得2分;

累计最高得4分

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 (10分)

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企业利用供应链管理服务能力、商流交易结构及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订单融资、库存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定制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并实现客户与金融机构对接,得5分

风险控制及预警

企业设立供应链风险控制部门,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信用评级体系,具有对参与方风险初筛、企业画像、供应链画像、风险评估、预警监测等能力,每具备一项能力得1分,累计最高得5分

供应链服务绩效(20分)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98%,得5分;

95%≤客户满意度<98%,得4;

90%≤客户满意度<95%,得3分

完美订单率

完美订单率≥99%,得5分;

97%≤完美订单率<99%,得4分;

95%≤完美订单率<97%,得3分

供应链成本及效率

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服务,以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模式降低客户在采购、物流、库存、资金、营销售后等供应链环节的成本和提升供应链效率,提供降本增效的成功服务案例得5分

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在供应商管理、采购、生产、包装、仓储、运输、配送、回收等环节采用绿色环保措施,得3分; 企业推广绿色技术、工具和理念,通过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碳排放报告、白皮书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企业绿色低碳实践信息,得2分;

累计最高得5分

注5:完美订单率指企业完全按照订单要求准确、及时交付客户的订单数量占总订单数量的比例,数据主要源自被评估企业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

注6:客户满意度指客户接受供应链管理服务后根据整体服务感受而给出的总体评价。被评估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提供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数据采集与分析过程的有效佐证材料及评价报告。

参 考 文 献

[1]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2] GB/T 18354—2021 物流术语

[3] GB/T 23050-2022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指南

[4] GB/Z 26337.1—2010 供应链管理第1部分:综述与基本原理

[5] GB/T 26337.2—2011 供应链管理第2部分:SCM术语

[6] GB/T 45403—2025 数字化供应链 成熟度模型

[7] SZDB/Z 295—2018 供应链服务术语

[8] SZDB/Z 296—2018 供应链服务质量要求

[9] DB4403/T 483—2024 智慧供应链服务企业基本要求及评估规范

[10] DB4403/T 484—2024 智慧低碳仓库评价规范

[1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

[12] 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0〕226号)

[13] 商务部等.《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规范》(商流通函〔2022〕123号)

[14] 商务部等.《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商流通函〔2025〕56号)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9月2日 10:58:3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903.html
图书

DB36/T 1635-2025 未成年人监护评估规范

DB36/T 1635-2025 未成年人监护评估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DB36/T 2166-2025 红籽瓜生产技术规程

DB36/T 2166-2025 红籽瓜生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