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 11260-2025 废塑料回收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
SB/T 11260—2025
废塑料回收指南
Guidelines for take-back of waste plastics
2025 - 06 - 16发布
2026 - 01 - 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发布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1
5 分类回收指导目录 .................................................................... 1
6 废塑料分类 .......................................................................... 4
分类依据 ........................................................................ 5
分类方法 ........................................................................ 5
常见废塑料类别 .................................................................. 5
7 材质鉴别方法 ........................................................................ 7
常用方法 ........................................................................ 7
方法的选择 ...................................................................... 7
8 质量分级方法 ........................................................................ 7
分级原则 ........................................................................ 7
质量等级 ........................................................................ 7
等级评测 ........................................................................ 8
检测取样 ........................................................................ 8
检测方法 ........................................................................ 8
附录A (规范性) 取样方法 ............................................................. 9
附录B (规范性) 检测方法 ............................................................ 10
参考文献 ............................................................................. 1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归口。
本文件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江西睿聚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陆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睿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橘新生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莞市璟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欧绿保龙一新材料(江西)有限公司、河北绿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正隆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新兴际华循环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河南循环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熊维、王永刚、崔燕、胡彪、李斌、吕怀兴、陈岩、周云飞、罗岩、刘可欣、江凤凤、谢奕斌、郑冬伟、朱宽、吴泽兵、孙叶敏、余忠昇、寇友为、连杰、蔡俊芳、冯铭、胡雪童、秦玉飞、吴新君、宋清国、白洋、李卓英、沈莉楠。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废塑料回收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废塑料回收的总则,提供了分类回收指导目录、废塑料分类、材质鉴别和质量分级方法方面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废塑料的分类收集和质量分级。
本文件不适用于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塑料以及可降解塑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40.1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2035 塑料 术语
GB/T 2547 塑料 取样方法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7547 废塑料分类及代码
SN/T 2928.1 废旧高分子材料种类的判定方法 第1部分:废旧塑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35、GB/T 3754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废塑料 waste plastics
被废弃的各种塑料制品及塑料材料。
注: 废塑料包括在塑料原料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边角料和残次品等。
[来源:GB/T 39171—2020,3.1]
杂质 impurity
废塑料中夹杂的其他非塑料混杂物,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砖块、石块、泥沙、有机物。
4 总则
回收从业人员和企业在收集、交易废塑料时宜参考回收指导目录进行初步判断。回收企业宜参考常见废塑料分类目录和材质鉴别方法指导安排分拣流程。交易时宜参考材质鉴别方法和质量分级方法确定交易目标和交易价格。
5 分类回收指导目录
本目录适用于指导废塑料的分类收集,以便回收从业人员根据所列入品类正确分类和分拣。废塑料常见来源及形态示例见表1。
表1 废塑料常见来源及形态示例
来源领域
制品类型
典型材质
食品包装
PET饮用水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其他水基及水溶性饮料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食用油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
调味品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
乳品包装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
餐盒
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杯(饮料杯、水杯)
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
包装袋
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
饮用水(桶装)水桶
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日化品包装
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包装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
家居清洁护理产品包装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
美容化妆品包装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乙烷二甲醇酯(PETG)
农业和渔业用具
地膜
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棚膜
聚乙烯(PE)
滴灌带
聚乙烯(PE)
编织袋
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果蔬框
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
网障(遮阳网、防风网、防虫网、防护网、安全网)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表1 废塑料常见来源及形态示例(第2页/共4页)
来源领域
制品类型
典型材质
渔网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绳索
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酰胺(PA)
网箱
聚乙烯(PE)
浮漂
发泡聚苯乙烯(EPS)、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电器电子配件
电冰箱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丙烯(PP)、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发泡聚苯乙烯(EPS)、聚氨基甲酸酯(PU)
洗衣机
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
微型计算机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液晶聚合物(LCP)、聚碳酸酯(PC)
空调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
电视机(含显示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液晶聚合物(LCP)
打印机、复印机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聚丙烯(PP)
小型家用电器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丙烯(PP)、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建材制品
门窗
聚氯乙烯(PVC)
给水管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
排污管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
雨水管
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
热水管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
电工穿线管
聚氯乙烯(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板材
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密封条
聚酰胺(PA)、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性硫化橡胶(TPV)
编织袋
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
保温材料
发泡聚苯乙烯(EPS)
线缆护套
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
采光板
聚碳酸酯(PC)
表1 废塑料常见来源及形态示例(第3页/共4页)
来源领域
制品类型
典型材质
汽车配件
内饰件
车门板
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立柱
聚丙烯(PP)、聚乙烯(PE)
扶手箱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仪表板
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氯乙烯(PVC)
顶棚
聚氯乙烯(PVC)、聚氨基甲酸酯(PU)
地板
聚氯乙烯(PVC)
座椅
聚氨基甲酸酯(PU)、聚氯乙烯(PVC)
外饰件
保险杠
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牌照板
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碳酸酯(PC)
进气格栅
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碳酸酯(PC)
后视镜
聚丙烯(PP)、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聚己二酰己二胺(PA 66)、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功能部件
车灯
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燃油箱
高密度聚乙烯(HDPE)
发动机罩
聚酰胺6(PA 6)
水箱组件
聚己二酰己二胺(PA 66)
散热风扇
聚酰胺6(PA 6)
通风管道
高密度聚乙烯(HDPE)
物流包装和制品
周转箱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保温箱
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发泡聚丙烯(EPP)
缓冲包装
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乙烯(EPE)、发泡聚丙烯(EPP)
编织袋
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吨包袋
聚丙烯(PP)
快递薄膜袋
聚乙烯(PE)
吨桶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大蓝桶
高密度聚乙烯(HDPE)
托盘
聚乙烯(PE)、聚丙烯(PP)
缠绕膜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
打包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
纺织品
聚酯面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表1 废塑料常见来源及形态示例(第4页/共4页)
来源领域
制品类型
典型材质
丙纶面料
聚丙烯(PP)
无纺布袋
聚丙烯(PP)
日用制品
鞋底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PVC)
厨具(饭铲、汤勺、砧板、菜盆)
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
餐具(碗、筷子、刀叉)
聚丙烯(PP)、聚酰胺(PA)、间同立构聚苯乙烯(SPS)、聚苯硫醚(PPS)、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
文具
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玩具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高抗冲击聚苯乙烯(HI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碳酸酯(P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衣架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水盆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水桶(壶)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垃圾桶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
家具(桌、椅、柜)
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
其他
——
——
6 废塑料分类
分类依据
依据废塑料中所含主要树脂成分进行分类。
分类方法
废塑料分类宜按照GB/T 37547进行。
常见废塑料材质类别
常见废塑料材质类别目录中列出了19类常见废塑料品种,未列入名录的品种归入其他种类。常见废塑料材质类别目录及应用示例见表2。
表2 常见废塑料材质类别目录及应用示例
品类名称
制品标识
常见原始用途示例
主要废塑料品类
废塑料子品类
聚乙烯
——
PE
——
高密度聚乙烯
HDPE
日化品包装、日用品、渔网、绳索、周转箱、中空制品
中密度聚乙烯
MDPE
管材、薄膜、中空容器
低密度聚乙烯
LDPE
塑料袋、缠绕膜及其他薄膜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LLDPE
地膜、保鲜膜、防渗膜、购物袋
聚丙烯
——
PP
饮料杯、餐盒、保险杠、水果筐、周转箱
聚氯乙烯
——
PVC
——
硬质聚氯乙烯
UPVC
门窗、管道
软质聚氯乙烯
——
人造地板、塑料门帘
聚苯乙烯
——
PS
——
发泡聚苯乙烯
EPS
泡沫保温板、保温箱
高抗冲击聚苯乙烯
HIPS
玩具、电器外壳
间同立构聚苯乙烯
SPS
型材、中空制品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
ABS
汽车面板、汽车配件、仪表配件、家电外壳、玩具
聚酰胺
——
PA
渔网、门窗密封条、扎带、汽车配件、工具配件、合成纤维
聚碳酸酯
——
PC
光盘、包装饮用水(桶装)水桶、建筑采光板、门窗玻璃、汽车灯罩、电器配件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
PBT
电气、电子、汽车、机械、仪器仪表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PET
饮品、调味品、日化品的包装;聚酯纤维;电器配件
非结晶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APET
吸塑包装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
PETG
吸塑包装、信用卡、收缩膜、饮料瓶、化妆品包装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
采光板、汽车灯罩、建筑采光体
聚萘二甲酸乙二酯
——
PEN
数据磁带、柔性电路板
表2 常见废塑料材质类别目录及应用示例(续)
品类名称
制品标识
常见原始用途示例
主要废塑料品类
废塑料子品类
聚甲醛
——
POM
齿轮、轴承及其他机械零件
聚砜类树脂
——
PSF
线路板、电器配件、
聚酰亚胺
——
PI
医用器具
聚苯硫醚
——
PPS
插座、外壳
聚芳醚酮
——
PAEK
齿轮、轴承
聚芳酯
——
PAR
PET瓶中间层
液晶聚合物
——
LCP
液晶显示屏
氟塑料
——
PTFE
绝缘层、工业管材
其他(含复合塑料)
——
——
——
7 材质鉴别方法
常用方法
废塑料材质鉴别宜采用产品标识鉴别法、外观鉴别法、热分析识别法、热解实验鉴别法、X射线荧光识别法、摩擦静电识别法以及SN/T 2928.1规定的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进行。
方法的选择
7.2.1 优先根据废塑料制品上的材质标识确定废塑料的材质。
7.2.2 在无法从产品的材质标识确定废塑料的材质时,宜根据塑料制品的用途、外观及其他常识经验进行鉴别,或采用SN/T 2928.1规定的感官判定法、燃烧判定法和相对密度判定法进行鉴别。
7.2.3 在无法采用常识经验及SN/T 2928.1规定的感官判定法、燃烧判定法和相对密度判定法鉴别时,根据回收废塑料下游的需求,经供需双方协商,宜按照热分析识别法、热解实验鉴别法、X射线荧光识别法、摩擦静电识别法以及SN/T 2928.1规定的溶解度判定法、特征元素判定法和红外光谱判定法对材质种类进行检测鉴别。
8 质量分级方法
分级原则
根据树脂含量、其他废塑料含量和杂质含量对废塑料进行质量分级。
注: 树脂含量指以回收为目的的主要废塑料的含量。
质量等级
8.2.1 根据树脂含量、其他废塑料含量和杂质含量的状况将废塑料的质量由高到低分成一级、二级、三级,见表3。
8.2.2 根据树脂含量、其他废塑料含量和杂质含量最低满足项判定相应的质量等级。
8.2.3 不满足质量等级三级条件的列为等外,需要重新进行分拣评级,或作为其他废物。
表3 通用质量基本等级表
质量等级
树脂含量WR(%)
其他废塑料含量W0(%)
杂质含量W1(%)
一级
WR≥95
W0≤3
W1≤2
二级
90≤WR<95
3<w0≤6< p=""></w0≤6<>
2<w1≤4< p=""></w1≤4<>
三级
85≤WR<90
6<w0≤9< p=""></w0≤9<>
4<w1≤6< p=""></w1≤6<>
8.2.4 水分含量作为影响交易价格的参考性因素,由高到低分成优、良、可,见表4。
表4 水分含量参考表
价格等级
水分含量Ww(%)
优
Ww≤7
良
7<ww≤11< p=""></ww≤11<>
可
11<ww≤15< p=""></ww≤15<>
8.2.5 有需要时,可根据表2中所罗列的废塑料类别的不同要求,调整相应的分级指标值,并选择增加颜色、拉伸强度指标制定对应品种的质量等级表。
等级评测
8.3.1 评测实施
对废塑料的质量等级评测可由回收企业、利用企业依据本文件实施。供方企业可对回收的废塑料进行等级评测和标识,需方企业对供方企业提供的等级评测结果有异议时,可经交易双方协商共同评测,或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评测。
8.3.2 评测对象包装单元
对废塑料的质量等级评测,以回收分拣后的包装单元进行。包装单元包括但不限于:捆装、袋装、箱装。
8.3.3 评测标识记载
质量等级标识清晰记载在包装单元的标签之上,字符大小与标签内容的字符规格相同。
检测取样
取样方法宜按照GB/T 2828.1、GB/T 2547或附录A进行。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宜按照附录B进行。
附录A (规范性) 取样方法
A.1 对包装单元的检测取样
根据包装单元和类型抽取均匀个体数量的1%~10%,或重量的10%为样本,对样本中每个个体的标签、装配件和附着物进行分离和归类。
A.2 对于多包装单元批量废塑料的检测取样
随机抽取全部批量中重量的10%为样本,对样本中每个个体的标签、装配件和附着物进行分离和归类。
附录B (规范性) 检测方法
B.1 树脂含量
B.1.1 实验设备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马弗炉:能控制温度700°C±5°C。
干燥器。
瓷坩埚:不小于30mL。
B.1.2 试样
称取废塑料干燥试样,试样质量为2g—5g;从试样中拆解分离出主成分树脂,去除其他种类废塑料和杂质。
试样数量不少于3个。
B.1.3 实验步骤
在700°C±5°C的马弗炉内加热坩埚10min—20min,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到0.0001g。如此反复重复操作,直至连续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记为m1。
把经预处理的试样置于坩埚内,共同称量,精确到0.0001g,记为m2。
将盛有试样的坩埚放入马弗炉中,升温至350°C-400°C,恒温30min,再升温至700°C±5°C,加热过程中炉内保持氧化气氛,恒温,直到全部树脂消失为止。
把带有残余物的坩埚从马弗炉中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恒温,称量,精确到0.0001g。重复灼烧、恒温、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001g为止,记为m3。
B.1.4 计算
取三个试样进行测量,取平均值。废塑料的树脂含量按式(B.1)计算: ????=(1−??3−??1??2−??1)×100% (B.1)
式中:
????−−废塑料树脂含量;
??1−−坩埚质量,单位为克(g);
??2−−灼烧前,坩埚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3−−灼烧后,坩埚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注:塑料中小部分可燃烧的低分子物质包含在树脂含量中。
B.2 其他废塑料含量
B.2.1 试样准备
称量所抽取废塑料干燥试样总质量,称量精度0.0001kg,从试样中拆解分离出主成分树脂和其他种类废塑料,分别称重。
B.2.2 计算
其他种类废塑料含量计算公式如(B.2)所示。
??0=??5??4×100% (??.2)
式中:
??0−−其他种类废塑料(杂物)含量;
??5−−其他种类废塑料(杂物)质量,单位为千克(kg);
??4−−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B.3 杂质含量
B.3.1 试样准备
称量所抽取废塑料干燥试样总质量,称量精度0.0001kg,从试样中拆解分离出除主成分塑料和其他种类废塑料之外的杂质,分别称量总质量和杂质质量。
B.3.2 计算
杂质含量计算公式如(B.3)所示。
??1=??6??4×100% (??.3)
式中:
??1−−杂质含量;
??6−−杂质质量,单位为千克(kg);
??4−−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B.4 水分
B.4.1 试样准备
称量所抽取试样总质量,称量精度0.0001kg,经80±2°C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干燥试样质量。
B.4.2 计算
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B.4)所示。
????=??4−??7??4×100% (??.4)
式中:
Ww−−水分含量;
??7−−干燥后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4−−试样总质量,单位为千克(kg)。
B.5 拉伸强度
宜按照GB/T 1040.1的规定测定废塑料的拉伸强度。
参考文献
[1]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 GB/T 27610 废弃资源分类与代码
[3] GB/T 39171 废塑料回收技术规范
[4] HJ 364 废塑料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