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T 1111-2024 路跑赛事活动指南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8阅读模式

TY/T 1111-2024 路跑赛事活动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行业标准

TY/T1111—2024

路跑赛事活动指南

Guidelineforroadraceandevents

2024-11-15发布2025-06-01实施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赛事组织………………………………………………………………………………………………… 1

4.1 申办与立项………………………………………………………………………………………… 1

4.2 能力与资质………………………………………………………………………………………… 2

4.3 组织机构与人员…………………………………………………………………………………… 2

4.4 赛事信息公布……………………………………………………………………………………… 2

4.5 赛事报名…………………………………………………………………………………………… 3

4.6 赛前会议…………………………………………………………………………………………… 3

4.7 起跑仪式与颁奖仪式……………………………………………………………………………… 3

4.8 成绩管理…………………………………………………………………………………………… 3

4.9 奖金与奖品………………………………………………………………………………………… 3

4.10 市场开发…………………………………………………………………………………………… 3

5 赛事保障………………………………………………………………………………………………… 4

5.1 赛道规划、丈量与标识……………………………………………………………………………… 4

5.2 赛道布置…………………………………………………………………………………………… 5

5.3 安全与应急管理…………………………………………………………………………………… 7

5.4 医疗卫生服务……………………………………………………………………………………… 8

5.5 熔断机制…………………………………………………………………………………………… 9

5.6 收容服务…………………………………………………………………………………………… 9

5.7 宣传推广…………………………………………………………………………………………… 9

6 参赛指南………………………………………………………………………………………………… 10

6.1 总则………………………………………………………………………………………………… 10

6.2 报名须知…………………………………………………………………………………………… 10

6.3 赛前准备…………………………………………………………………………………………… 11

6.4 比赛当日…………………………………………………………………………………………… 11

6.5 赛后恢复…………………………………………………………………………………………… 12

附录A (资料性) 路跑赛事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的相关数量计算办法…………………………… 13

附录B(资料性) 参赛声明参考模板…………………………………………………………………… 14

参考文献…………………………………………………………………………………………………… 16

TY/T111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田径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国家体育总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田径协会、北京中田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中田认证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怡雯、李响、刘芬、刘津成、陈玲梨、赵璐毅、颜浩。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路跑赛事活动的赛事组织、赛事保障和参赛指南的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路跑赛事活动的组织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33170(所有部分) 大型活动安全要求

TY/T1106 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运营服务规范

T/CADERM8001 马拉松赛事现场医疗保障人员配置要求

T/CADERM8002 马拉松赛事现场医疗保障设施设备配置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路跑赛事 roadrace

所有在人工铺设路面上进行的跑步赛事活动。

3.2

主办单位 host

发起举办体育赛事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3.3

承办单位 organizer

具体负责筹备、实施体育赛事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3.4

运营单位 operation

提供路跑赛事服务(包括但不仅限于赛事组织、赛事推广、赛事运营、赛事执行等)的自然人、法人和

非法人组织。

4 赛事组织

4.1 申办与立项

4.1.1 举办路跑赛事需参照相关规定进行申报,申办列入国家年度外事活动计划的国际性体育赛事需

参照《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进行。

4.1.2 社会福利募捐性赛事的举办条件见《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

1

TY/T1111—2024

4.1.3 主办单位需结合举办地道路条件、承载能力合理规划赛事规模,参照TY/T1106开展赛事的运

营服务,在赛事组织中勤俭办赛、节约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4.2 能力与资质

4.2.1 主办单位需获得赛事起点、终点及沿途交通、赛道设施的赛时使用权,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起

点、终点场所和赛道。

4.2.2 主办单位需配备与赛事规模、内容、举办要求相匹配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竞赛组织专业技术

人员和保障服务人员。

4.2.3 主办单位需有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经费,承担必要的兴奋剂检测经费。

4.3 组织机构与人员

4.3.1 组织机构

4.3.1.1 主办单位牵头成立赛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需包含主办、承办、运营、协办等相关

单位,明确职责分工并承担相应责任。

4.3.1.2 组委会对竞赛组织、医疗救护、卫生检疫、安保交通等基本任务进行统筹协调和工作落实,设置

综合协调、竞赛、安保、交通、医疗、环保、宣传、市场、志愿者等部门。建立终点现场指挥部,做好各部门

指挥调度工作。

4.3.2 人员

4.3.2.1 赛事代表与裁判员

4.3.2.1.1 赛事需配备经过专业培训、持有专业证书并具备经验的竞赛组织、医疗保障等专业技术人

员。赛事代表根据赛事情况参加相关工作,包括:

———组织代表,2人~3人;

———比赛监督,1人~2人;

———技术代表,1人~2人;

———技术官员,4人~7人;

4.3.2.1.2 组委会需组建裁判员执裁团队,为所有参加执裁的裁判员提供统一的服装或标识,便于参赛

者识别。

4.3.2.1.3 组委会需明确设置裁判岗位,在赛前开展裁判员工作会议,对竞赛组织细节进行培训和工作

部署。

4.3.2.1.4 裁判员团队成员需具备专业培训经验和执裁经验。重要岗位需对裁判员级别进行要求和

限定。

4.3.2.2 志愿者

4.3.2.2.1 组委会需组建志愿者团队,并为所有参加赛事服务的志愿者提供统一的服装或标识,便于参

赛者识别。

4.3.2.2.2 组委会需明确志愿者服务岗位和编制,明确工作要求与岗位职责,在赛前开展志愿者培训。

4.4 赛事信息公布

4.4.1 组委会需在比赛开始报名之前或报名时公布竞赛规程。

4.4.2 竞赛规程至少包括竞赛的名称、时间、地点、项目设置、赛事规模、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比赛路线

(文字描述)、赛道路线图、海拔图、参赛资格、报名办法、特邀参赛者参赛事项、竞赛办法、奖惩办法、兴奋

2

TY/T1111—2024

剂检查要求、成绩认定要求、组委会联系方式、规程解释权等。

4.4.3 组委会需通过赛事的规程、参赛指南、报名表等文件进行参赛者“自甘风险”的解释和安全提示

工作。

注:“自甘风险”是指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请求其他参加

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4.4.4 组委会需为参赛者提供参赛指南,可在网上公布。宜建立赛事官方网站、微信及相关媒体渠

道,提醒参赛者自行下载阅读。参赛指南包括起终点分布图、起终点交通指南、赛道图以及赛道描述、饮

水/用水站、补给站、洗手间分布、气候条件和风险提示等内容。竞赛、交通、安保、环保、医疗、卫生检疫

等内容需一并提供给媒体和工作人员。

4.5 赛事报名

4.5.1 为大众参赛者提供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等多种报名方式,宜在赛前50天完成报名工作。

4.5.2 组委会需为参赛者配备号码布,并根据赛事规模科学安排大众参赛者领取参赛物品的时间和

方式。

4.6 赛前会议

4.6.1 根据赛事规模和具体情况需组织召开技术会议、赛事联席会和裁判员会议等重要会议。技术会

议和赛事联席会至少在赛前1天召开。

4.6.2 技术会议需有比赛监督、技术代表、技术官员、赛事总管、兴奋剂检测官员、主办单位代表、运营

单位、特邀参赛者及其代表、教练员等人员参加。

4.6.3 赛事联席会需有主办单位负责人、竞赛负责人以及电视转播、宣传、医疗、环保、交通、安保、运营

单位、裁判、现场主持、志愿者、计时公司等方面负责人参加。

4.6.4 裁判员会议按照组委会裁判员工作方案布置、检查、落实各项筹备工作。

4.7 起跑仪式与颁奖仪式

4.7.1 组委会可组织起跑仪式和颁奖仪式。

4.7.2 组委会根据比赛情况和赛事规模,可采取分项目、分区域、分枪的形式组织出发。

4.7.3 起跑仪式控制在6min以内,可包含出席嘉宾介绍、奏唱国歌及起跑发令。

4.7.4 组委会需在起跑前5min、3min、1min时在起跑线前举牌给予倒计时提示。

4.7.5 颁奖仪式可在现场为男女前3名安排颁奖,组委会需在竞赛规程中明确仪式要求和内容。

4.8 成绩管理

4.8.1 组委会需详细准确地记录每位参赛者的比赛成绩,并在赛事结束后尽快公布。宜采用赛事信息

系统提供成绩的实时查询服务。

4.8.2 组委会需向在赛事关门时间内完成所报名项目比赛的参赛者提供奖牌和成绩证书,向参赛者提

供枪声成绩和净计时成绩。

4.9 奖金与奖品

4.9.1 奖金和奖品设置与国籍、性别无关,需平等一致,奖品的现金价值不宜高于赛事奖金。可为国内

或当地参赛者设立额外排名奖金或奖品。

4.9.2 参赛者奖金需在兴奋剂检查(如有)结果确认后再行发放。

4.10 市场开发

4.10.1 组委会需以公平竞赛为首要目标,结合赛事的规模与水平统筹做好赛事市场开发的各项工作。

3

TY/T1111—2024

4.10.2 赛事广告需要规范展示形式,展示内容积极健康,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精神与路跑文化内涵,避

免内容低俗化、庸俗化。

4.10.3 赛道沿途广告及搭建方案需报相关部门备案,搭建设施确保安全。

4.10.4 赛事不接受烟草品牌赞助。任何酒精类产品不能作为冠名赞助商,比赛过程中不提供20%vol

以上酒类产品。

5 赛事保障

5.1 赛道规划、丈量与标识

5.1.1 赛道设计与丈量

5.1.1.1 赛道需选择在人工铺设路面并保证平坦,如果因交通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不能在主路通行,可

在主路旁自行车道、人行道进行。赛道需经过具备专业资质的丈量员进行丈量。

5.1.1.2 赛道宽度宜大于9m,赛道最窄处宽度不宜少于6m。连续最窄赛道不超过5km,不宜出现在

赛道前10km 内。赛事出发100m 内没有小于90°的转弯。

5.1.1.3 赛道起点及终点的直段不宜少于200m,此段内宽度宜保持一致。如果出发直段长度小于

200m,安排参赛者分枪出发。

5.1.1.4 根据起终点区域可利用空间的大小决定起终点设置在同一位置或分处两地。赛事起终点之间

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总距离的50%,起点至终点的海拔下降与赛道总距离的比率不宜超过0.1%。

5.1.2 起点区域

5.1.2.1 起点区域需综合考虑仪式需求以及参赛者的集结、存包、补给、医疗、洗手间、垃圾处理等需求

进行规划。

5.1.2.2 起点区域需设置在交通便利,且与赛事规模相适应的安全区域,并提供该区域的详细布局图。

5.1.2.3 起点区域需根据不同竞赛项目的规模设置出发区,并设置明显标志,出发集结区至起点的道路

宽度宜与赛道宽度保持一致。

5.1.2.4 主席台区域需按工作职能、证件通行范围、人员流线控制人员进出,防止该区域人员混杂和秩

序混乱。

5.1.3 终点区域

5.1.3.1 终点区域应选择交通便利、适合赛事相应规模的人员聚集和安全疏散的开放性区域。

5.1.3.2 组委会需制定终点区域的划分以及详细布局图,包括终点参赛者通道、摄影区、移动卫生间、奖

牌及纪念品发放流线示意图等。

5.1.3.3 终点区域可设置记者采访区,区内严格控制人员进入,以便于人员快速疏散及记者采访。

5.1.4 标识

5.1.4.1 赛道上,每1km 设置1块距离标识牌,在折返、转弯以及分道的路段设置指示牌,终点前1km

处设置醒目的标识“距终点还有1km”,终点前100m 处设置终点提示牌和参赛者分流指示牌。

5.1.4.2 分流指示牌根据项目情况进行设置。

5.1.4.3 标识牌和提示牌需简明清晰、安全牢固,数量充足,高度不低于2.5m,核心内容信息位置不低

于2m,至少保证参赛者能够在100m 外识别,摆放位置有利于参赛者观看,不摆放在参赛者最近跑进

路线上,标识牌和提示牌的设计设置见图1。

4

TY/T1111—2024

图1 标识牌和提示牌

5.1.4.4 设置醒目的医疗站点标识牌。医护急救人员需穿着明显区别于赛道上其他工作人员并带有醒

目标识的服装。

5.2 赛道布置

5.2.1 计时设施

5.2.1.1 组委会根据赛事规模使用感应计时系统或产品,在起终点、最远距离的折返点设置感应计时

点,并由感应计时服务企业提供计时服务,宜在终点设置终点摄像计时系统或终点录像器。

5.2.1.2 感应计时系统、计时点、计时钟、终点摄像计时系统及比赛录像建议设置见图2。

图2 计时录像等设备设置图

5.2.2 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

5.2.2.1 组委会需根据比赛情况和赛事规模在比赛的起点、终点和沿途提供饮水和其他适宜的补给品。

5

TY/T1111—2024

5.2.2.2 组委会宜在赛道沿途每5km 提供饮水,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宜设置在计时点之后100m

处。5km 以内的项目至少设置一处饮水/用水站,超过10km 的项目,还需提供运动饮料,超过25km

的项目,宜提供能量补给品。5km 之后,宜每2.5km 交替设置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

5.2.2.3 所有站点摆放不影响参赛者跑进最短距离。饮水/用水站、补给站的相关数量计算参见附录

A,赛道设置见图3。组委会需根据比赛性质、天气情况和大多数参赛者身体状况的需要在赛道沿途提

供充足的饮水和补给品,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以下补给品:

———饮料;

———能量补充品;

———食品;

———除水以外的其他物品。

图3 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设置图

5.2.2.4 组委会根据需要和天气情况增加喷淋设施、可食用冰块、冰水为参赛者降温。喷淋用水宜使用

饮用水。如使用喷雾车作为喷淋降温,用水水质不低于自来水。

5.2.2.5 补给品由组委会提供,但允许参赛者自备。参赛者自备的补给品需放置在指定补给站,并在上

交后始终处于组委会指派裁判员的监督下保存,并确保不以任何方式改变或篡改自备补给品。

5.2.2.6 组委会需在赛道适当位置用栅栏、桌子或地面标记划定可接收或拿取补给品的区域。补给品

需摆放在参赛者便于拿取的地方,或由授权人员将其递到参赛者手中。

5.2.2.7 授权人员需停留在指定递水区域,不进入赛道,不阻挡任何参赛者。任何裁判员或授权人员不

在参赛者身边伴随移动。

5.2.2.8 饮水/用水站、补给站的工作人员需佩戴食品级一次性手套。

5.2.2.9 饮水/用水站、补给站的桌子需分类摆放,两张桌子间相距不小于2m,每类(自备补给桌、饮料

桌、饮水桌、其他补给品桌)之间间隔不小于30m。

5.2.2.10 补给站首先摆放参赛者自备补给桌,之后依次摆放补给桌和饮水桌。饮水/用水站首先摆放

饮水桌,之后放置吸水的海绵块桌。吸水的海绵块需放置在清洁的不锈钢或塑料托盘内。能量补给品

在补给站、饮水/用水桌之后提供,能量补给品之后需安排至少一组饮用水。

5.2.2.11 根据赛事人数,饮用水及补给桌每张桌子可配备2层隔板,在第一批参赛者到来前倒好3

层水。

5.2.2.12 设置不同颜色桌布以区分各类桌子,自备补给桌为红色桌布,饮料桌为蓝色桌布,饮水桌为白

色桌布,补给品桌为绿色桌布,用水桌为黄色桌布。各类桌子设置及摆放顺序见图4。

5.2.2.13 需在每个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前100m 处设置信息指示牌。站点较长时,宜为水、海绵、各

类补给品分别设置信息指示牌。指示牌高度不小于2.5m。

6

TY/T1111—2024

图4 桌子摆放顺序示意图

5.3 安全与应急管理

5.3.1 赛前安全提示

组委会需提示参赛者注意以下事项。

———完成身体状况测评,签署参赛声明,提供有助于审核参赛资格的资料。参赛声明参照附录B。

———马拉松及以上距离:参赛者在比赛当年满20周岁。

———半程马拉松和10km 项目:参赛者在比赛当年满16周岁。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组委会

需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

———10km 以下项目: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由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签署参赛声明,13周

岁以下未成年人参赛需有老师或家长陪跑。

7

TY/T1111—2024

5.3.2 参赛资格审查

组委会宜建议参赛者进行赛前体检,做好参赛者的风险告知工作,保证体检结果等参赛者个人身份

信息安全。赛前体检项目至少包括血压与心电图检查。

5.3.3 活动保险确认

赛事组委会需为赛事所有组织人员、参赛者和工作人员购买保险,确保组委会有公众责任险,宜配

备赛事取消险。

5.3.4 安全和交通保障

5.3.4.1 组委会需参考GB/T33170(所有部分)开展安全评估,组织安保工作。

5.3.4.2 组委会需制定周密的赛事安保方案,方案包括起终点、赛道沿途等各个方面。组委会需对易发

生危及公共群体的各类风险和突发事件编写应对预案。

5.3.4.3 组委会需根据比赛路线特点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和人员疏散方案,确保各主要路口的交通安全。

具体规则如下。

———比赛期间,起终点及沿线需安排专门的安保人员维护秩序,确保赛道区域没有与赛事无关的车

辆通行,并对进入赛道的工作车辆进行核查与管理。

———起点区域需保持交通管制至最后一名参赛者离开起点。

———终点区域需保持交通管制至关门时间。

———赛时赛道需采用全程或分时、分段交通管制,直至关门时间。如果是双向交通的公路,参赛者

只用其中一侧且路中有隔离设施时,可只对使用的一侧进行管制。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赛道上安排安保人员和检查裁判员,交通路口需有警察进行管理。

———关于交通管制的公告需于赛事举办前1周~2周向社会公布。

5.3.4.4 各点位关门时间宜按如下安排:

———马拉松:6h~7h;

———半程马拉松:3h;

———10km 路跑赛事:1.5h。

5.3.4.5 组委会需根据赛事规模和情况设置并制作赛事证件,安排通行区域。

5.3.4.6 举办500人以上(含500人)的赛事时,组委会需按照当地大型活动相关要求向公安部门提供

材料。

5.4 医疗卫生服务

5.4.1 医疗保障

5.4.1.1 组委会需做好卫生检疫工作,通过参赛指南向所有参赛者公布医疗保障信息。

5.4.1.2 在比赛期间起终点以及沿线需配备急救设备(包括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等)和专业医务人

员,必要时宜配备卫生检疫人员,现场医疗保障的设施设备配置宜符合T/CADERM8002的要求。

5.4.1.3 组委会需详细列出比赛中医疗站的位置和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并在正规医疗、卫生检疫机构的

指导下制定比赛的医疗、防疫检疫方案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5.4.1.4 组委会需指定比赛沿线的医院作为赛事定点医院,并标明医疗地点,组委会需和公安、医疗、交

通管理部门协商,开通从赛道到定点医院的绿色急救通道。

5.4.1.5 组委会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足够的移动救护人员、医疗救护车和医疗站,在赛道沿线也需安排

足够的医疗志愿者进行服务,现场医疗保障人员配置宜符合T/CADERM8001的要求。

8

TY/T1111—2024

5.4.1.6 组委会需明确医疗、检疫服务中所发生的费用的经济责任。

5.4.2 卫生保障

5.4.2.1 赛道起终点及沿途需根据赛事规模和比赛情况配备卫生间、垃圾回收设备或垃圾回收服务,卫

生间需预留出参赛者来往通道。起点的卫生间需在赛事开始前开放。

5.4.2.2 起点的卫生间总厕位至少按照现场人数60∶1计算,女性参赛者超过40%的赛事至少按照

50∶1计算,宜尽可能地提高比例。

5.4.2.3 终点的卫生间总数至少按照现场人数的300∶1计算。

5.4.2.4 沿途卫生间至少以每5km 的间隔摆放,宜尽可能在出发至5km 之间根据参赛者人数加密放

置移动卫生间。沿途卫生间需至少按途经总人数的600∶1计算总数。卫生间摆放在饮水/用水站和补

给站至少10m 之后。卫生间赛道设置见图5。

图5 卫生间设置布局图

5.5 熔断机制

5.5.1 组委会需根据赛事活动的场地、规模、环境等特点和条件,制定熔断机制,并向参赛各方告知熔

断机制的启动条件、程序、处置措施、法律后果等内容。熔断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下:

———自然灾害,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

灾等;

———事故灾难,包括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体育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

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其他可能导致不再具备办赛条件的情形。

5.5.2 启动熔断机制后,组委会需根据赛事场地、规模、环境等特点和条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疏散、

撤离并妥善安置和救助现场人员,采取措施防范次生灾害和衍生事件发生,通过官方途径发布赛事活动

动态信息,做好舆情引导。

5.6 收容服务

距离为半程马拉松以上的项目,组委会需为无法顺利完赛的参赛者提供收容服务。距离为10km

以上的项目,组委会宜为无法顺利完赛的参赛者提供收容服务。

5.7 宣传推广

5.7.1 组委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进行赛事信息与新闻发布,积极宣传路跑运动的健身价值,鼓励沿途

观赛。在赛前做好跑步知识与跑步礼仪的科普宣传工作,倡导科学备赛、安全参赛,建立参赛者紧急联

系人安全提醒机制。

9

TY/T1111—2024

5.7.2 组委会组织的相关活动及发布的赛事广告和媒体的宣传内容真实、健康,不误导、欺骗参赛者和

消费者。需确定新闻发言人,代表组委会对外唯一口径。

5.7.3 组委会提供赛场媒体服务,合理规划赛场媒体通行区域,设置媒体中心,及时向现场媒体提供赛

事成绩和赛事信息,协调、引导媒体对赛事进行正向宣传报道。

5.7.4 组委会需建立舆情应对工作机制和应对预案,必要情况下可现场召开新闻发布会。

5.7.5 组委会需对赛事媒体报道资料进行收集和归档,建立媒体素材库。

6 参赛指南

6.1 总则

参赛者自觉遵守规则、规程,参赛资格真实有效,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科学备赛、文明参赛。

6.2 报名须知

6.2.1 竞赛规程

参赛者需认真阅读竞赛规程,并根据规程合理安排训练,积极做好参赛准备。

6.2.2 评估健康状况

参赛者需身体健康,具备经常参加跑步锻炼或训练的基础。赛前宜在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体检,并结合体检报告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确认是否可参加路跑运动比赛及活动。

以下疾病或状况者不宜参加比赛:

———先天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患者;

———心肌炎和其他心脏病患者;

———冠状动脉病患者和严重心律不齐者;

———血糖过高或过低的糖尿病患者;

———比赛日前两周以内患过感冒者;

———赛前一晚大量饮用烈性酒或睡眠不足者;

———孕妇;

———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患者。

6.2.3 评估能力状况

参赛者宜根据自身状况、训练时间长短、训练负荷的适应程度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参赛项

目。参赛条件如下:

———经过2个~3个月的系统训练,每周3次~4次训练,单次可持续跑达到5km 以上的,可参加

10km 比赛;

———经过3个~6个月的系统训练,每周3次~5次训练,单次跑步能以目标速度或高于目标速度

持续跑达到15km 以上而无严重身体不适者,可选择半程马拉松比赛;

———经过6个月以上的系统训练,每周3次~6次训练,单次跑步能以目标速度或高于目标速度持

续跑达到32km~35km 而无严重身体不适者,可选择参加马拉松;

———参赛者报名半程马拉松比赛前,宜具备10km 比赛经历;

10

TY/T1111—2024

———参赛者报名马拉松比赛前,宜具备半程马拉松比赛经历并经过长距离跑训练。

6.3 赛前准备

6.3.1 参赛须知

6.3.1.1 参赛者需领取参赛手册,签署参赛声明,了解检录时间、存包处、取包处、出发集结区域,到达比

赛地点的交通路线和用时。

6.3.1.2 参赛者需通过提示了解比赛当日的天气情况,穿着适当服装。

6.3.1.3 参赛者需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起床和早餐时间。赛前宜勘察比赛路线,或在比赛路线上进

行适应性训练,了解路线情况,合理安排体能分配。

6.3.2 参赛物品

参赛者根据自身情况准备参赛物品,包括但不限于服装、跑鞋、防晒用品、补给品等。

6.4 比赛当日

6.4.1 热身

根据自身情况按照慢跑、髋、膝、踝各关节和躯干的转动以及各种下肢肌肉的拉伸、短距离的加速跑

的顺序进行热身。针对容易受伤的部位,活动时间需相应延长。

6.4.2 起点

至少提前1h到达比赛区域,存包、检录后,进入规定的出发区域等待起跑。起跑等待期间需检查

鞋带是否系紧,装备是否齐全。宜进行轻微活动,保持身体的热度。

6.4.3 起跑

鸣枪出发时,需注意路况及周边环境,避免碰撞。如出现个人(鞋被踩脱等)意外情况需要处理,随

着人群继续向前,在人流相对较少的赛道边缘寻找合适位置处理。

6.4.4 途中

参赛者需根据自己的节奏和计划采取匀速跑,可选择跟随官方领跑员或速度相当的参赛者进行跟

跑。终点前避免盲目冲刺,宜根据自身状况安全匀速通过终点。

6.4.5 终点

到达终点后注意:

———不骤停、蹲坐或躺下休息,宜向前继续慢跑或慢走,稍作调整后进行全身拉伸放松;

———可领取奖品或纪念品;

———可适当食用补给品恢复体力。

6.4.6 补给

6.4.6.1 参赛者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天气情况进行饮水,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

6.4.6.2 参赛者可通过组委会设置的补给站及时补充多元糖和电解质,可适量携带盐丸、能量棒或能量

胶自行补给能量。

11

TY/T1111—2024

6.4.7 异常情况处理

6.4.7.1 极点

若出现运动极点,参赛者需适当减慢跑速,加大呼吸深度,减少呼吸次数,或行走2min~3min,直

至迎来正常运动机能。

注: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

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

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半程马拉松的极点一般在15km~18km,马拉松

的极点在30km~35km。

6.4.7.2 腹痛

需放慢速度,采用深呼吸、按压疼痛部位或弯腰跑等方法进行调整。

6.4.7.3 关节痛

出现膝关节或踝关节疼痛时,需放慢跑步速度。

6.4.7.4 抽筋

疼痛感不严重的抽筋出现时,可按照肌肉抽筋的反方向拉伸,按摩和揉搓抽筋部位,一旦有所缓解

可继续比赛。若情况严重,需在其他人员的帮助下完成拉伸,缓解后方可继续参赛。

6.4.7.5 其他异常情况

需减速退到赛道旁进行自我调整。如果症状未减轻甚至加重,宜向现场医务人员或组委会寻求帮

助。如果出现眼前发黑、头晕、恶心、憋气、出冷汗等症状,立即停止比赛并请求帮助。

6.4.7.6 高海拔

需注意高海拔地区特点,加强紫外线防护,注意氧气摄入。

6.4.7.7 极端天气

赛前需及时查看天气预报,做好极端天气防护准备。如遇赛事当天极端高温或低温,及时终止比

赛,并向组委会求助,紧急情况可向公安、消防等部门寻求帮助。

6.5 赛后恢复

6.5.1 冷敷

将腿在冷水中浸泡5min~10min,条件允许可用温水浸泡5min~10min或用冷热水交替冲淋。

6.5.2 补给

赛后补充运动饮料,吃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补充体能。

6.5.3 休整

参赛者在路跑比赛后,需安排约7d的休整时间,通过慢跑及下肢和躯干等部位的肌肉牵拉(包括

按摩)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恢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12

TY/T1111—2024

附 录 A

(资料性)

路跑赛事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的相关数量计算办法

每个饮水/用水站和补给站的饮料数量计算需要确定途经人数、总水量、总瓶数、杯子总数和桌数。

可参考以下材料确认相关数据:

a) 总水量为每个饮水/用水站、补给站需服务的参赛者人数乘以参赛者需要的水量;

b) 总瓶数为总水量除以瓶装规格;

c) 杯子总数为总水量除以每杯倒水量;

d) 桌数为每分钟服务总人数除以每桌每分钟服务人数。

注1:每名参赛者在每个饮水/用水站、补给站需要250mL~330mL水。每杯倒水量可控制在约120mL。

注2:桌子规格以长120cm、宽60cm 为参考,在志愿者数量充足的前提下,每分钟预计可服务6人~10人。

示例:以某马拉松位于15km 的补给站为例,首先确定途经人数30000人,服务总时间为开赛50min到关门时间

160min,总计服务110min,每分钟需服务272人。由于马拉松参赛者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特点,如果每张桌子配备4名

志愿者,桌子规格为120cm×60cm,根据熟练程度每分钟平均服务6人~10人取水,以每分钟平均服务8人为例,则共

需34张桌子。

13

TY/T1111—2024

附 录 B

(资料性)

参赛声明参考模板

赛事组委会可参考如下给出的示例编制“参赛声明”。

示例:

14

TY/T1111—2024

15

TY/T1111—2024

参 考 文 献

[1] 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31号)

[2] 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民政部令第74号)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8月23日 16:42: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1493.html
图书

TY/T 1008-2024 体育赛事信息化 故障处理导则

TY/T 1008-2024 体育赛事信息化 故障处理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
图书

TY/T 1112-2024 冰球赛事转播制作规程

TY/T 1112-2024 冰球赛事转播制作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Y/T 1113-2025 桥牌赛事活动办赛指南

TY/T 1113-2025 桥牌赛事活动办赛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Y/T 1114-2025 桥牌赛事活动参赛指引

TY/T 1114-2025 桥牌赛事活动参赛指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TY/T 2005-2025 高山滑雪冰状雪赛道技术要求

TY/T 2005-2025 高山滑雪冰状雪赛道技术要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TY/T 2102-2024 体育场馆智慧化 评价规范

TY/T 2102-2024 体育场馆智慧化 评价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TY/T 2103-2024 绿色体育场馆运营评价

TY/T 2103-2024 绿色体育场馆运营评价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