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3265-2024 经济林产品质量溯源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3265—2024
代替LY/T3265—2021
经济林产品质量溯源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qualitytraceabilityofnon-woodforestproducts
2024-12-16发布2025-05-01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 文件代替LY/T3265—2021《食用林产品质量追溯要求 通则》,与LY/T3265—2021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追溯基本要求(见第5章);
b) 更改了追溯信息的构成和描述(见第7章,2021年版的第6章);
c) 增加了追溯标识载体(见8.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经济林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林
业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林产品质检与产业服务保障中心、陕西省国营林场管理站(陕西省林业产业发展
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毅华、莫润宏、佘佳荣、钟冬莲、李正翔、栾洁、罗晓斌、沈丹玉、屈明华、陈松武、
倪张林、刘文婷、汤富彬、杜军、肖咛、陈桂丹、贺轶、靳林。
Ⅰ
LY/T3265—2024
经济林产品质量溯源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以食用为目的的经济林产品质量溯源基本要求、追溯原则、编码方法、溯源信息构成
和描述、溯源标识和载体、溯源信息管理、溯源内部审核和质量问题处置的具体操作方式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经济林产品初级生产阶段(不包括加工阶段)中任一环节的质量追溯实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12905 条码术语
GB/T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
GB/T38155—2019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
LY/T2736 经济林名词术语
NY/T1430 农产品产地编码规则
NY/T1431 农产品追溯编码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12905、GB/T22000、GB/T38155—2019、LY/T273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3.1
追溯 traceability
通过记录和标识,追踪和溯源客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位置的活动。
[来源:GB/T38155—2019,2.2]
3.2
追溯单元 traceabilityunit
对其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标识并可追溯的单个产品、同一批次产品或
同一品类产品。
[来源:GB/T38155—2019,2.4]
3.3
追溯码 traceabilitycode
追溯系统中对追溯单元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38155—2019,2.10]
1
LY/T3265—2024
3.4
追溯标识 traceabilitytag
经济林产品经过生产、粗加工、包装等过程后形成产品时形成的标签。
注:包括产品追溯码、信息查询渠道、追溯标志等,其载体可由生产者自行决定。
3.5
内部追溯 internaltraceability
以经济林产品生产者内部生产流程为线索的产品跟踪、记录行为。
3.6
外部追溯 externaltraceability
以经济林产品在离开生产者进入供应链流程为线索的产品跟踪、记录行为。
4 追溯原则
4.1 完整性
追溯信息应覆盖经济林产品生产、粗加工、流通、储藏等过程;信息内容应覆盖上述环节的时间、地
点、责任主体、产品批次和质量安全等相关内容。
4.2 唯一性
经济林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与产品具有唯一对应性,且追溯信息与产品自身具有唯一性编码标识。
4.3 识别性
产品追溯中所有信息采用编码化管理,为保证产品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可追溯性,编码应采用
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
4.4 期限性
经济林产品的生产者应记录生产环节的追溯信息,追溯信息的保存期限不少于12个月;若产品进
一步进行深加工,则追溯信息的保存期限应当比产品的保存期限长12个月。
5 追溯基本要求
5.1 追溯目标
实施经济林产品在初级生产阶段的全程监管与质量安全可追溯。通过追溯标签可查询到经济林产
品在种植、采收、采后等环节的产品、投入品及相关责任主体等信息。
5.2 结构和人员
实施追溯的经济林产品生产企业或机构(组织)设定内部机构或专人负责经济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的实施、追溯信息记录、上传、核实和发布等工作。
5.3 设备和软件
实施追溯的经济林产品生产企业或机构(组织)建立经济林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配备必要
2
LY/T3265—2024
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条码打印机、条码读写设备等;对于追溯信息的备份建立相应的硬件备份系统或采
用合适的云端备份;相关硬件、软件应满足追溯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追溯信息记录、识别、传递、查
询的各个阶段,应优先采用最新的网络、通信、二维码等电子信息技术等,建立高效、精准、快捷的质量追
溯系统。
5.4 追溯管理制度
实施追溯的经济林产品生产企业或机构(组织)应制定经济林产品质量追溯工作规范、信息采集规
范、信息系统维护和管理规范、质量安全问题处置规范、质量追溯产品应急预案等相关制度,并组织
实施。
6 编码方法
6.1 生产者编码
采用组合码对经济林产品生产者进行分级分类编码管理。详细记录合作社、企业、种植户信息。
6.2 产地编码
编码方法按NY/T1430执行。
6.3 产品编码
编码方法按NY/T1431执行。
6.4 追溯信息编码
编码方法按NY/T1431执行。
7 追溯信息的构成和描述
7.1 追溯信息的总要求
实施追溯的企业或机构(组织)应确保追溯信息在追溯范围内各环节间的有效传递,并采取追溯信
息复核、信息记录监视等监督管理措施,保证追溯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防止其被篡改或伪造。
7.2 追溯信息的构成
经济林产品质量安全的追溯过程可分为种植、采收和采后(含仓储物流)三个环节。
追溯信息的描述根据生产环节分为种植信息、采收信息和采后信息,每个环节都形成经济林产品的
数据记录并记入数据库。
7.3 追溯信息的描述
7.3.1 种植环节追溯信息描述
种植环节追溯信息描述需要的内容及要求见表1。
3
LY/T3265—2024
表1 种植环节追溯信息描述
序号数据项数据类型备注
1 种植地基本信息
名称、地理位置、面积、责任人、联系方
式等
包括相应证明材料图片
2 种植地环境质量水、空气、土壤
包括取样地点、时间、检测机构、检测结
果等
3 种子/种苗信息来源、名称、种植年份等包括苗木标签、采购合同等
4 自然灾害信息
时间、类型、危害程度、损失情况、处理
措施等
包括相应危害图片
5 病虫草害信息
时间、对象、危害程度、损失情况、处理
措施等
包括相应危害图片
6 药肥采购信息
通用名、商品名、供应商、生产企业、登
记证号、生产批次号、时间、存储等
包括相应药肥带包装的图片
7 药肥使用信息
种类、时间、剂量、次数、效果、施用人、
施用方式等—
8 其他种植管理信息时间、操作事项、操作人、操作次数等—
7.3.2 采收环节追溯信息描述
采收环节追溯信息描述需要的内容及要求见表2。
表2 采收环节追溯信息描述
序号数据项数据类型备注
1 采收基本信息
时间、天气情况、品种、采收人、采收方
式、采收设备、数量、现场处理、运输等
包含现场图片
2 基础质量安全信息
检测时间、检测人(机构)、检测指标、检
测结果等
依据GB2761、GB2762、GB2763对相关
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检测方法需采用现
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
3 基础品质信息
检测时间、检测人(机构)、检测指标、检
测结果等
依据相应标准中有关产品的品质要求;检
测方法需采用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或行
业标准进行
7.3.3 采后环节追溯信息描述
采后环节追溯信息描述需要的内容及要求见表3。
4
LY/T3265—2024
表3 采后环节追溯信息描述
序号数据项数据类型备注
1 采后基本信息时间、采收人、采后处理方式等
采后若是露天或室内进行操作,还需要记
录天气状况或操作场所工作环境(温度、
湿度、卫生状况等),有特殊环境条件的也
同时需要记录
2 仓储信息贮藏地点、贮藏方式、时间、温湿度等—
3 分级信息等级、操作人、分级设备、操作环境等
可依据不同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对产品进
行分级
4 包装信息包装材料、包装方式、操作人等—
5 物流信息
运输方式、运输条件、运输时间、承运人
员、天气状况等—
8 追溯标识与载体
8.1 追溯标识
经济林产品的追溯标识是质量追溯信息的载体或查询媒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追溯码、信息查询渠
道、追溯标志。
每个追溯单元(最小独立包装单元)的追溯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在各生产环节中,应确保追溯标识清晰、完整、未经涂改,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8.2 追溯标识载体
追溯标识载体分为条码、二维码或射频标签。标识载体应保留或粘贴在追溯单元上,或附在包含该
单元的包装上。
9 追溯信息管理
9.1 内部追溯信息采集
经济林产品追溯信息可用纸质档案、电子数据表、数据库记录等电子化兼容性形式进行采录,并在
各生产环节安排追溯专职人员对该生产环节所要求提交的追溯信息进行及时输入和传输管理,并指定
专职追溯督查人员进行抽检与确认。
实施追溯的企业或机构(组织)也可通过生产流程中多种电子智能设备和电子网络化管理的方
式,使得生产操作各环节要求提交的追溯信息能实时、自动上传到追溯信息管理系统。
9.2 内部追溯信息存储
实施追溯的企业或机构(组织)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电子化、网络化追溯信息管理制度和管理系
统,保证追溯信息的及时性与真实性,纸质记录应及时交由追溯专职人员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并将所有
纸质信息档案保存2年以上;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应定时系统备份,所有电子信息档案保存2年以上。
5
LY/T3265—2024
9.3 内部追溯信息查询
实施追溯的企业或机构(组织)建立的内部追溯管理系统需要具有信息查询功能,通过内部局域网
的计算机、扫描仪或读码机器能查询系统连接、扫描或读取追溯标识,能快速实现内部追溯。
9.4 外部追溯信息查询
实施追溯的企业或机构(组织)建立对外的能用于各项追溯信息传输和查询的电子化信息平台,外
部通过互联网或物联网与手机、客户终端查询系统连接、扫描或读取追溯标识,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
9.5 内部和外部追溯信息反馈
实施追溯的企业或机构(组织)建立的内部和外部追溯信息管理系统中同时具有信息反馈功能,能
对出现的追溯信息反馈意见或其他需求进行信息收集、记录和反馈。
10 追溯内部审核
生产者内部应建立追溯体系的自查制度,定期对经济林产品质量追溯执行情况进行自查,检查追溯
信息的真实与有效性;检查结果应形成记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反馈给相关生
产环节负责人;收到整改意见后需要及时对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自查和整改报告纸质或电
子信息档案保存2年以上。
11 质量问题处置
内部检查中发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依据追溯体系,迅速界定产品来源、数量并启动销毁或召
回程序;并根据相关记录信息的追溯,确定质量问题发生的环节、时间、责任主体,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6
LY/T3265—202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