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T 6135-2025 航空温控集装箱技术规范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10阅读模式
MH/T 6135-2025 航空温控集装箱技术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49.120

CCS

V 52 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6135—2025

航空温控集装箱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ircraft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

2025-07-18发布

2025-08-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局 发布

MH/T 6135—2025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 ............................................................................... 2

5 正常工作条件 ....................................................................... 3 被动温控集装箱 ................................................................. 3

主动温控集装箱 ................................................................. 3

6 技术要求 ........................................................................... 4 一般要求 ....................................................................... 4

被动温控集装箱 ................................................................. 4

主动温控集装箱 ................................................................. 4

7 其他要求 ........................................................................... 5

8 试验方法 ........................................................................... 5 一般要求试验 ................................................................... 5

被动温控集装箱 ................................................................. 6

主动温控集装箱 ................................................................. 6

附录A(资料性) ODLN示例 ........................................................... 10

参考文献 ............................................................................. 12 MH

MH/T 6135—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岛鸿鹄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山东安全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连成、孙宇强、沈洋、台枫、李建刚、李林杰、陈翘楚、梁晓瑜、邹莹芝、谢欢欢、张然、赵旭东、陈剑平、黄玉军、陈金莉、黄烁桥、孙艳玲、杨洪波、高金虎、孙金磊。

MH/T 6135—2025

1

航空温控集装箱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装在航空器内的航空温控集装箱的产品分类、正常工作条件、技术要求、其他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箱内温度范围为0 ℃~30 ℃的主动航空温控集装箱和被动航空温控集装箱的设计、生产及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14710—2009 医用电器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8268.1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8433—2023 航空货运保温集装箱热性能要求

GB/T 42125.1—2024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部分:通用要求

MH/T 1079 温控货物公共航空运输保障操作规范

SAE AS6163 温控集装箱 性能要求和试验参数(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parameters)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航空温控集装箱 aircraft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

包含绝热材料,并带有能够在地面运输过程和/或飞行过程中运行的自动温控系统的航空集装箱。

主动温控集装箱 act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

带有机械或电子的制冷或加热系统,能够自动地测量箱内温度,使用非储存能源的航空温控集装箱。

被动温控集装箱 passive temperature controlled container

在飞行过程中不进行主动控温,可带冷却媒介(如湿冰、胶冰、干冰或液态气体等)控制温度的航空温控集装箱。

测点温度 test point temperature

按本文件要求进行性能试验时采集的各个测试点的温度数值。

注:

除非特别说明为瞬时温度值,否则一般情况下测点温度指该测点在一定时间内的积分平均温度值。

[来源:YY/T 0086—2020,3.10,有修改]

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 effective data collection sample

近3 h正整数周期内各个测点采集的所有瞬时温度数据。

1:在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稳定的情况下,航空温控集装箱达到稳定状态后,连续运行最接近3 h(不包括任何化霜过程)的正整数倍周期,且内部各测点每分钟至少各取数一次,这些采集的温度为瞬时温度数据。

2:对于一个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温度设定值是恒定的。

[来源:YY/T 0086—2020,3.12,有修改] MH

MH/T 6135—2025

2

温度波动度 temperature fluctuation

在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中,箱内所有测点在测试时间段内瞬时温度的最大差值。

[来源:YY/T 0086—2020,3.13,有修改]

温度均匀度 temperature uniformity

测点温度与设定温度的上偏差值与下偏差值之差。表示为:温度均匀度(上偏差/下偏差)。

注:

在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中,计算箱内每一个测点在测试时间段内的测点温度,其中最高的测点温度值与温度设定值的差值为上偏差值,最低的测点温度值与温度设定值的差值为下偏差值。

[来源:YY/T 0086—2020,3.14,有修改]

稳定状态 steady state

箱内各测点的瞬时温度值在多个温度控制周期的同时刻,每次进行测量,在2 h内变化不超过0.5 K的状态。

[来源:YY/T 0086—2020,3.16,有修改]

注:本文件中的环境温度以摄氏度(℃)表示,技术(科学)温度以国际计量单位[开尔文](K)表示。

4 分类

航空温控集装箱(以下简称“温控集装箱”)按照控温方式分为主动温控集装箱和被动温控集装箱。

温控集装箱可按IATA Unit load device regulations 分为RKN、RLP、RAP等主要类型。

其中,主要类型中英文字母的含义及示意图如下:

a)

R:代表经合格审定的温控集装箱;

b)

K:代表温控集装箱的底板尺寸为1 534 mm×l 562 mm(60.4´×61.5´);

c)

L:代表温控集装箱的底板尺寸为1 534 mm×3 175 mm(60.4´×125´);

d)

A:代表温控集装箱的底板尺寸为2 235 mm×3 175 mm(88´×125´);

e)

P、N:代表温控集装箱的外形轮廓。

RKN型外形轮廓示意图见图1。

1 RKN型外形轮廓示意图

MH/T 6135—2025

3

RLP型外形轮廓示意图见图2。

2 RLP型外形轮廓示意图

RAP型外形轮廓示意图见图3。

3 RAP型外形轮廓示意图

5 正常工作条件 被动温控集装箱

应符合GB/T 18433—2023中4.3的规定。 主动温控集装箱

5.2.1 使用环境 MH

MH/T 6135—2025

4

主动温控集装箱应能在环境温度为-30 ℃~45 ℃、相对湿度≤100%的条件下,控制箱内温度在0 ℃~30 ℃范围。

5.2.2 电源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电源应满足:

a) 电压:100 V~240 V;

b) 频率:50 Hz和60 Hz。

6 技术要求 一般要求

温控集装箱应满足SAE AS6163的规定。 被动温控集装箱

被动温控集装箱应符合GB/T 18433—2023第4章的规定。 主动温控集装箱

6.3.1 结构要求

6.3.1.1 门体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门体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无裂痕、气泡、明显缩孔和变形等缺陷;

b)

带有符合海关公约的海关关封结构;

c)

具有系留结构。

6.3.1.2 门铰链和把手耐久性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箱门铰链和把手应无变形及损坏。

6.3.1.3 防雨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防雨应符合GB/T 4208—2017中IPX5的要求,产品淋水后箱内不应有积水,电气安全应符合GB/T 42125.1—2024中6.8.3的要求。

6.3.2 续航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续航时间应不低于48 h。

6.3.3 温度性能要求

6.3.3.1 控制温度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控制温度要求如下:

a)

将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设定为5 ℃,在稳定状态下,各测点的测点温度不应偏离2 ℃~8 ℃范围;

b)

将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设定为20 ℃,在稳定状态下,各测点的测点温度不应偏离15 ℃~25 ℃范围。

6.3.3.2 升降温时间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升降温时间要求如下:

a)

将主动温控集装箱温度设定为5 ℃,各测点瞬时温度平均值降至6 ℃,降温时间不应超过制造商规定的时间;

b)

将主动温控集装箱温度设定为20 ℃,各测点瞬时温度平均值升至19 ℃,升温时间不应超过制造商规定的时间。

MH/T 6135—2025

5

6.3.3.3 温度均匀度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均匀度应不大于4(+2/-2)℃。

6.3.3.4 温度波动度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波动度要求如下:

a)

当设定温度≤10 ℃时,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波动度应不大于4.5 ℃;

b)

当设定温度>10 ℃时,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波动度应不大于6 ℃。

6.3.3.5 显示温度偏差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显示温度偏差应不大于2 ℃。

6.3.4 报警功能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报警功能:

a)

开门报警;

b)

超温报警;

c)

电池低电量预警。

6.3.5 电气安全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电气安全应符合GB/T 42125.1—2024的要求。

6.3.6 电磁兼容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电磁兼容应符合GB/T 18268.1的要求。

6.3.7 环境适应性要求

主动温控集装箱在表1的要求下应能正常运行。

1 主动温控集装箱环境适应性要求

环境条件

温度要求

湿度要求

%

供电要求a

电源适应能力要求

电池供电能力要求

90 V

100 V

240 V

264 V

额定工作低温

-30

低温贮存

-40

额定工作高温

45

高温贮存

55

额定工作湿热

45

93±3

湿热贮存

45

93±3

运输

注:

“√”表示需满足此供电要求;“—”表示不作要求。

a

每次试验时,供电要求仅选择电源适应能力或电池供电能力中的一项执行。

应在温控集装箱产品上提供产品运行损坏界限确认单(ODLN),示例见附录A。

温控集装箱在使用过程中应符合MH/T 1079的要求。

7 试验方法 一般要求试验

按照SAE AS6163进行试验。 MH

MH/T 6135—2025

6

被动温控集装箱

被动温控集装箱的试验方法按GB/T 18433—2023中第5章的规定进行。 主动温控集装箱

7.3.1 试验条件

7.3.1.1 环境温度条件

7.3.1.1.1

环境温度由温度传感器T型热电偶测量。在达到稳定运行工况及试验进行期间,每一个环境温度传感器均需满足以下要求:

a)

环境温度积分平均值应保持在设定环境温度的±1 K以内;

b)

两次测量的标准偏差应小于1 K,两次测量时间间隔不超过10 min;

c)

垂直方向上的环境温度梯度不应超过1 K/m。

7.3.1.1.2

8.3.2~8.3.8均在空载条件下进行试验,空载试验及对应的环境温度应符合表2要求。

注:

空载试验指箱内不放入任何物品进行试验。

2 环境温度对照表

单位为摄氏度

试验要求条款

试验项目

环境温度

设定温度

8.3.3

续航

20

5

8.3.4.3

控制温度

-30

20

45

5

8.3.4.4

升温时间

-30

20

降温时间

20

5

8.3.4.5

温度均匀度

-30

20

45

5

8.3.4.6

温度波动度

-30

20

45

5

8.3.4.7

显示温度偏差

-30

20

45

5

其他试验

常温

7.3.1.2 环境湿度条件

试验室内相对湿度无特别注明时,应不大于80%。

7.3.1.3 试验室要求

试验室内的空气循环应使环境温度保持在规定的偏差范围内。正在试验的主动温控集装箱应与流速大于0.25 m/s的气流隔离。

7.3.2 结构

7.3.2.1 门体

对6.3.1.1的项目进行目视检查和实际操作检查。

7.3.2.2 门铰链和把手耐久性

门铰链和把手耐久性试验方法如下:

a)

拉动把手,打开门锁,将门体打开至少180°;

b)

拉开门把手,将锁扣扣入锁鼻内,用力按压把手使锁扣完全锁闭;

c)

将a)和b)作为一个开门循环,重复1 500次,记录/观察/检查外门状态。

7.3.2.3 防雨

防雨试验按GB/T 4208—2017中第1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防雨试验后开门检查箱内积水情况并按照GB/T 42125.1—2024中6.8.3进行电气安全试验中的绝缘耐压测试。

MH/T 6135—2025

7

7.3.3 续航

在环境温度20 ℃下,将主动温控集装箱插电运行,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设定为5 ℃,待进入稳定状态且主动温控集装箱电池电量≥95%条件下,断开交流电源进行电池独立供电运行并开始计时,运行至任一测点温度高于8 ℃时为结束时间,记录运行时间。

7.3.4 温度性能

7.3.4.1 测量仪器

7.3.4.1.1 温度测量仪器

温度数据采集时间间隔应不超过1 min。

除非特殊规定,温度测量仪器的扩展不确定度(k=2)应不大于±0.5 K。所有测得的温度应精确到接近0.1 K或精度更高。

温度由温度传感器T型热电偶测量,其感温头应置于黄铜或镀锡铜质圆柱中心。该圆柱的质量为[25×(1±5%)] g,直径和高最大尺寸不大于18 mm。

圆柱应保持洁净以确保低的热辐射率。

从测量仪器上引出的热电偶线应妥善布置,以防止空气进入到主动温控集装箱箱内。

7.3.4.1.2 湿度测量仪器

湿度范围是以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湿度,湿度测量仪器总测量不确定度不应大于5%。如果描述了湿度限定值,则设备的精度应满足允许的限定值。

7.3.4.2 温度传感器位置

在测试空间内用15个温度传感器T型热电偶,其感温头应置于黄铜或镀锡铜质圆柱中心,进行测点布点,见图4。

具体布点位置如下。

a)

测试空间分为3个测试平面:

1)

距离顶部75 mm±25 mm的顶层平面;

2)

几何中心平面;

3)

距离底部75 mm±25 mm的底层平面。

b)

最上、最下层测试平面对角线方向布置5个测试点,1个为平面的几何中心点,另外2个为对角线对称分布,距垂直边两端75 mm±25 mm;中间层测试平面周围四平面中心点连线上布置5个测试点,1个为中心交点,另外4点分别距平面中心75 mm±25 mm。

c)

每个测试点上的温度传感器T型热电偶不应与导热材料接触。测试导线接到主动温控集装箱外时,不应影响主动温控集装箱的密封性。

单位为毫米

a)温度检测点位置平面

b)温度检测点布局

4 布点位置 MH

MH/T 6135—2025

8

7.3.4.3 控制温度

按8.3.1规定的试验条件,将主动温控集装箱空载运行,达到稳定状态,进入试验。试验时间应不小于24 h,记录各测点温度。

7.3.4.4 升降温时间

升降温时间试验方法如下:

a)

按8.3.1规定的试验条件,将主动温控集装箱断电,箱门打开的状态下放置在8.3.1.1要求的环境温度和8.3.1.2要求的环境湿度的试验室中,静置6 h以上,使主动温控集装箱达到环境温度;

b)

将主动温控集装箱关门不通电,在试验开始条件的状态下持续放置30 min,主动温控集装箱箱内的平均温度满足变化不超过0.5 ℃后,开始进行试验;

c)

通电开始试验,记录升降温时间。

7.3.4.5 温度均匀度

按8.3.1规定的试验条件,将主动温控集装箱温控器分别设置为20 ℃、5 ℃进行试验。将主动温控集装箱通电运行至稳定状态后,在一个化霜及恢复期结束至少3 h后开始采集样本。若试验时间持续约3 h的整数周期,且期间未化霜,为一个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根据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计算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均匀度,计算步骤如下:

a)

取本试验的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

b)

分别算出各测点的测点温度;

c)

计算出的参数为每个温度传感器的平均温度;

d)

找出最高的测点温度和最低的测点温度;

e)

计算上偏差值=最高的测点温度值-温度设定值;

f)

计算下偏差值=最低的测点温度值-温度设定值;

g)

计算温度均匀度值=上偏差值-下偏差值;

h)

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均匀度表示:温度均匀度值(上偏差值/下偏差值)。

7.3.4.6 温度波动度

按8.3.1规定的试验条件,将主动温控集装箱温控器分别设置为20 ℃、5 ℃进行试验。将主动温控集装箱通电运行至稳定状态后,在一个化霜及恢复期结束至少3 h后开始采集样本。若试验时间持续约3 h的整数周期,且期间未化霜,为一个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根据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计算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波动度,计算步骤如下:

a)

取本试验的有效的数据采集样本;

b)

分别计算出每一个测点的最高瞬时温度值与最低瞬时温度值的差;

c)

找出最大的差值即为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度波动度。

7.3.4.7 显示温度偏差

按8.3.1规定的试验条件,将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温控器分别设置为20 ℃、5 ℃进行试验,试验步骤如下:

a)

将主动温控集装箱通电运行,当主动温控集装箱达到稳定状态,在一个化霜及恢复期结束最少3 h后,测试时间持续约2个连续控制周期或30 min(如果没有控制周期),这段时间不能包括化霜;观察这段时间内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显示温度瞬时最高值和最低值,并计算出二者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显示温度平均值;

b)

查询对应的同段时间内箱内各测点的测点温度,计算出这段时间段的箱内温度值;

c)

计算显示温度值平均值和箱内温度值差值的绝对值,为主动温控集装箱的显示温度偏差。

7.3.5 报警功能

对6.3.4的项目进行实际操作检查。

7.3.6 电气安全

MH/T 6135—2025

9

电气安全试验按GB/T 42125.1—2024规定的方法进行。

7.3.7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试验按GB/T 18268.1规定的方法进行。

7.3.8 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试验按GB/T 14710—2009中规定的步骤进行,其中,试验时间及初始/中间/最后检测判定应符合表3要求。

3 试验参数及判定

试验项目

试验时间

h

初始/中间/最后检测判定

持续时间

恢复时间

初始检测判定

中间检测判定

最后检测判定

额定工作低温试验

1

见6.3.3.1

通电观察显示屏应工作正常,压缩机、风机等部件应能正常启动

低温贮存试验

4

4

额定工作高温试验

1

通电观察显示屏应工作正常,压缩机、风机等部件应能正常启动

高温贮存试验

4

4

额定工作湿热试验

4

湿热贮存试验

48

8

运输试验

见6.3.3.1 MH

MH/T 6135—2025

10

附录A (资料性) ODLN示例

航空集装箱的ODLN示例见表A.1。

表A.1 ODLN示例

集装箱操作损坏限度

ODLN for Aircraft Container

严禁覆盖

—DO NOT COVER—

制造商:

Manufacturer:

集装箱型号:

Container Series:

参考文件编号:

NOTICE Reference No.:

航空集装箱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外观检查

Visual Check of Aircraft Container is REQUIRED BEFORE USE

位置

Location

组件

Component

编码

Code

使用该集装箱满足下列所有情况

ULD may not be used if any of the conditions below are exceeded

底部

Base

底板

Sheet Base

SB

无大于 毫米( 英寸)的裂缝和孔洞

No cracks or holes larger than mm ( ")

SB

无超过 个大于 毫米( 英寸)的孔,且最小间距 毫米( 英寸)

No more than holes larger than mm ( "), minimum mm ( ") apart

型材边梁

Extrusion Edge Rail

EB

无大于 毫米( 英寸)的裂缝或孔洞,且最小 毫米( 英寸)的间隔

No cracks or holes larger than mm ( "), minimum mm ( ") apart

EB

所有边梁弯曲、扭曲或偏斜不超过 毫米( 英寸)

No more than mm ( ") sized bent, warped or deflected extrusion on any edge rail

型材支架

Extrusion Bracket

EB

无大于 毫米( 英寸)的裂缝或孔

No cracks or holes larger than mm ( ")

导轨

Tie-Down Track

TB

固定货物用导轨无损坏、裂缝或变形

No broken, cracked or deformed Tie-Down Lips

与集装箱结构连接无松动或损坏

No loose or damaged attachment to the container structure

插角

Corner

CB

底托插角没有缺失或损坏

No cracked or missing insert corners

MH/T 6135—2025

11

表A.1 ODLN示例(续)

位置

Location

组件

Component

编码

Code

使用该集装箱满足下列所有情况

ULD may not be used if any of the conditions below are exceeded

底部

Base

紧固件

Fastener

FB

每侧缺失紧固件不超过 个,最小间隔 毫米( 英寸)

No more than missing fasteners per side, minimum mm ( ") apart

Door

门锁和锁舌

Lock and Brackets

LD

门锁和锁舌没有丢失或损坏。门必须妥善关闭

No missing or damaged LOCK or BRACKET. Door must be properly closed

全部箱板包括门板

Panels incl. Door Panel

箱板

Sheet Panel

SP

无大于 毫米× 毫米 ( 英寸× 英寸)的破损

No holes larger than mm× mm( "× ")

SP

每个箱板和箱体上不超过 个孔,间隔至少 毫米( 英寸)

No more than holes per panel and container minimum mm ( ") apart

SP

顶板不允许有孔

No holes are allowed in roof panel

型材

Extrusion(incl. hinge)

EP

每个型材大于 毫米( 英寸)的裂纹或孔洞不超过 个

No cracks or holes larger than mm ( "), no more than per extrusion

角撑

Corner Strengthener

CP

无大于 毫米( 英寸)的裂缝或孔洞

No cracks or holes larger than mm ( ")

紧固件

Fastener

FP

每个箱面缺少的紧固件不超过 个。且间距至少为 毫米( 英寸)

No more than missing fasteners per panel, minimum mm( ")apart

标贴

Marking

CTSO

TM

位置正确,且未覆盖。文字应清晰易读

In place and not covered. Text shall be legible

特殊要求

Special Requirements

主动集装箱

Active ULD

AU

制造商的要求

Manufacture requirements

注:

如有疑问,请参考CMM手册。

MH

MH/T 6135—2025

12

参考文献

[1] YY/T 0086—2020 医用冷藏箱

[2] CTSO-C90e 集装板、集装网和集装箱(集装器)

[3] IATA Unit load device regulations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29日 18:28: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0614.html
图书

DL/T 2757-2024 生物质发电锅炉技术监督导则

DL/T 2757-2024 生物质发电锅炉技术监督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DL/T 2762-2024 梯级水库泥沙调度导则

DL/T 2762-2024 梯级水库泥沙调度导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