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06/T 195-2025 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ICS 65.020.20
CCS B 31
DB5206
铜仁市地方标准
DB5206/T 195-2025
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daylily cultivation
2025-06-26 发布2025-09-30 实施
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206/T 195-2025
、
I
目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条件.......................................................................2
5 品种选择...........................................................................2
6 定植...............................................................................2
7 田间管理...........................................................................3
8 病虫害绿色防控.....................................................................3
9 更新复壮...........................................................................4
10 采收..............................................................................4
11 档案管理..........................................................................5
附录A(资料性) 黄花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6
DB5206/T 195-2025
、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阡县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铜仁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石阡县农业农村局、石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石阡县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农
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贵州坪地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建军、王社英、杨茂云、邓万红、付世明、颜家敏、黎祖新、罗宗斌、
熊平波、冉谷穗、申太官、涂艳霞、杨杰、余丽、胡贤芳、方黎、姚莉、周班玉、李林山、覃微、
黄曼、郭远孝、冯学、张帆。
DB5206/T 195-2025
1
黄花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花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
绿色防控、更新复壮、采收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黄花菜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569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42478 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分株繁殖division propagation
把母株产生的分蘖及根状茎分割,定植而形成独立的植株。
3.2
病虫害绿色防控environmental friendly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B5206/T 195-2025
2
协调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
保护措施。
4 产地环境条件
选择光照充足、排灌良好的平地或缓坡地,且土层深厚、土质疏松、pH 6.0~7.5、富含有机质。
不宜选择低洼积水地块。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 的规定,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5 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抗性强、丰产、商品性好的优良品种。
6 定植
6.1 整地施基肥
深翻土30 cm 以上,四周开好深30 cm 以上的排水沟。结合深翻每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 kg~
2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200 kg~300 kg 和过磷酸钙50 kg 或复合肥(N-P2O5-K2O=15-15-15)30 kg~
50 kg,与土壤充分混匀后整平耙细。有机肥料应符合NY/T 525 的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
的规定。
6.2 种苗选择与处理
6.2.1 采用分株繁殖。从外地调运种苗应遵守GB 15569的规定。
6.2.2 选择生长旺盛、单株多蘖、无病虫的3a~5a生健壮株丛作母株。
6.2.3 用75 %酒精或0.3 %高锰酸钾消毒的刀具将母株从基部切开,每株种苗至少保留2条~3条肉
质根,肉质根长5 cm~7 cm,茎叶剪至7 cm~10 cm。
6.2.4 用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 %噁霉灵水剂500倍液浸泡种苗消毒5 s~10 s,
稍晾干后定植。
6.3 定植时间
3月~4月、9月~11月定植,避开极端天气。
6.4 定植方式
6.4.1 宽窄行定植:宽行80cm~100cm、窄行55cm~60cm,穴距35cm~45cm,每穴2株~3株,每667m2
定植4000株~6000株。
6.4.2 等行距定植:行距80cm~100cm、穴距35cm~45cm,每穴2株~3株,每667m2定植4000株~6000
株。
6.4.3 定植深度10cm~15cm,根部覆土压实后浇足定根水。
DB5206/T 195-2025
3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培土
每年中耕培土3次。第1次在幼苗萌芽期进行浅耕,切忌碰伤幼芽;第2次在抽薹期;第3次在采
收后枯叶期割去花莛及叶丛后深耕。
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施足冬肥,早施苗肥,重施薹肥,补施蕾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推荐采用测土
配方施肥技术。有机肥料应符合NY/T 525的规定,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2.2 冬肥
立冬以后,结合深耕,每667 m2深施腐熟农家肥1500 kg~2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200 kg~300 kg
和过磷酸钙30 kg~40 kg或复合肥30 kg~50 kg。
7.2.3 苗肥
3月上旬植株萌芽时,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50 kg~200 kg或尿素5 kg~7.5 kg、过磷酸钙
5 kg~10 kg、硫酸钾5 kg~10 kg。
7.2.4 薹肥
5月初开始抽薹前,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250 kg~300 kg或尿素7.5 kg~10 kg、过磷酸钙
10 kg~15 kg、硫酸钾5 kg~10 kg。
7.2.5 蕾肥
采摘前7 d~10 d,每667 m2用尿素5 kg~7.5 kg兑水15 kg~30 kg淋施根际。采摘期每隔7 d~
10 d叶面喷施0.1 %~0.2 %磷酸二氢钾,连喷2 次~3 次。
7.3 水分管理
生长期根据土壤墒情遇旱浇水,遇涝排水。抽薹期和花蕾期保持土壤含水量65 %~75 %为宜。
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8 病虫害绿色防控
8.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绿色防控措施实现病虫害的有效防治。
8.2 主要病虫害
病害主要有锈病、叶枯病、叶斑病、根腐病、茎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红蜘蛛、地
下害虫等。
DB5206/T 195-2025
4
8.3 绿色防控技术
8.3.1 农业防治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加强田间管理,适时中耕培土,培育壮苗;及时清除
病株和败叶,减少病虫害发生。
8.3.2 物理防治
杀虫灯诱杀:在蛴螬、小地老虎等害虫成虫发生期,利用趋光性每2 hm2~3 hm2安装一盏杀虫灯
诱杀。
诱虫板诱杀:4月~6月在田间植株群体上方10 cm~15 cm悬挂20 cm×25 cm的黄色诱虫板诱杀
蚜虫、蓝色诱虫板诱杀蓟马,每667 m2悬挂20张~30张诱虫板。
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悬挂昆虫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成虫,诱捕器进虫口高于植株生长点20 cm。
8.3.3 生物防治
保护和释放天敌:保护瓢虫、寄生蜂等天敌。初见害虫时人工释放天敌,利用食蚜蝇防治蚜虫、
小花蝽防治蓟马、巴氏新小绥螨防治红蜘蛛兼治蚜虫和蓟马。
施用微生物菌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灌根、喷雾防治病害。在蚜虫、蛴螬等害虫发生初
期或低龄幼虫期,使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农药防治。防治时间应选择在阴天,湿度
不低于70 %;晴天应选择下午施药。
免疫诱抗:苗期、抽薹期、花蕾期喷施氨基寡糖素等免疫诱抗剂,增强植株免疫力。
8.3.4 科学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优先选用生物农药,科学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适时、对症、
轮换用药防治,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 和NY/T 1276 的规
定。黄花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
8.4 施药防护
喷药作业时,应穿戴防护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逆风或高温时段不宜喷药作业。
9 更新复壮
栽培年限超过5a、群体拥挤、生活力显著衰退的植株,可部分或全部更新重新定植。结合冬管,
在每丛植株的一侧连根移除1/3 的老株,2a~3a 后用同样的方法复壮另一侧;密度过大的地块可隔
行或隔丛整株移除。
10 采收
10.1 采收时间
DB5206/T 195-2025
5
6 月中旬至8 月中旬采收。当花蕾饱满,未展开、花苞上纵沟明显,颜色自绿黄色转为黄色或
橙黄色即可采收,宜在上午10 时前采摘。避免高温和雨天采收。
10.2 采收方式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花柄,从花蕾茎部与花梗连接处摘断,避免摘断花序。盛装物品应清洁卫生,
轻放轻倒,避免暴晒。
10.3 产品质量要求
应无异味、无腐烂、无病虫害及其他伤害、无杂质,有黄花菜浓郁的固有气味,剔除已开花蕾。
产品质量应符合GB 2762、GB 2763 的规定。
11 档案管理
应建立生产档案、专人管理,至少保存2 年。内容包括整地时间、种苗来源、定植时间和方式、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档案记载应符合GB/T 42478 的规定。
DB5206/T 195-2025
6
附录A
(资料性)
黄花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黄花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黄花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
对象
推荐药剂名称
每667m2 施药
量或稀释倍数
防治时期及施用方法
安全
间隔期
(d)
每季最多
使用次数
(次)
锈病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
粒剂
15g~20g
在病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
7d~10d 施药1 次。
28 2
70%硫磺•锰锌可湿性粉
剂
150g~200g
在病害发病初期,每隔15d 施药1
次。
3 2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g~80g
在病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
7d~10d 施药1 次。
20 2
250g/L 丙环唑乳油20ml~30ml
在病害发病初期,每隔7d~10d 施
药1 次。
14 2
叶枯
病、叶
斑病
250g/L 吡唑醚菌酯乳油24ml~40ml
在病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
7d~10d 施药1 次。
5 3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g~75g
在病害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每隔7d
施药1 次。
7 3
25%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000 倍液~2500 倍液
在病害发病初期,每隔14d 施药1
次。
21 3
根腐
病、茎
腐病
30%噁霉灵水剂500 倍液~1000 倍液在病害发病初期灌根。7 1
蚜虫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3g~2g
在害虫低龄若虫或若虫始盛期,每
隔7d~10d 施药1 次。
14 2
180 亿孢子/ml 金龟子绿
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
悬浮剂
40ml~60ml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
施药。
-- --
0.3%苦参碱水剂150ml~250ml
在害虫卵孵化始盛期,每隔7d 施
药1 次。
1 2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g~8g 在害虫若虫发生初期施药。7 1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
乳剂
20ml~40ml 在害虫卵孵化始盛期施药。7 1
蓟马
10%多杀霉素悬浮剂16ml~24ml 在害虫若虫发生初期施药。3 1
5%啶虫脒乳油20ml~40ml 在害虫若虫发生期施药。7 1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g~20g 在害虫若虫始盛期施药。7 1
红蜘蛛
5%阿维菌素乳油15ml~20ml 在害虫发生初期施药。14 1
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3000 倍液
在害虫幼虫盛发期,每隔10d 施药
1 次。
15 2
24.5%阿维•矿物油乳油1000 倍液~2000 倍液
在害虫始盛期至盛发期,每隔7d~
10d 施药1 次。
14 2
蛴螬、
小地老
虎
2 亿孢子/g 金龟子绿僵
菌CQMa421 颗粒剂
4kg~6kg
在害虫卵孵化盛期或低龄幼虫期,
撒在作物根部周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