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220
CCS B41
上海市地方标准
DB 31/T 1602—2025
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建设与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area animal
rabies immunization agency
2025 - 07 - 03 发布 2025 - 11 - 01 实施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31
DB31/T 1602—2025
I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1
5 场所 ............................................................................... 1
5.1 固定免疫点 ..................................................................... 1
5.2 临时免疫点 ..................................................................... 2
6 人员 ............................................................................... 2
7 设施 ............................................................................... 2
8 疫苗 ............................................................................... 2
9 运行管理 ........................................................................... 2
9.1 免疫工作流程 ................................................................... 2
9.2 免疫副反应处理 ................................................................. 3
9.3 消毒和医疗废弃物处置 ........................................................... 3
9.4 疫情报告 ....................................................................... 3
9.5 考核评价 ....................................................................... 3
9.6 档案管理 ....................................................................... 3
附录A(资料性) 狂犬病疫苗进出库、免疫档案和免疫副反应处置记录 ....................... 4
参考文献 .............................................................................. 5
DB31/T 1602—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上海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市青浦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上海市青浦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
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宝山区动物疫病防控控制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曲直、陆晓锋、夏炉明、杨晖、赵洪进、陈备娟、吴秀娟、刘健、吴永进、
何常波、陈文婷、朱晓英、常晓静、葛杰、瞿春蕾、沈桂明、代鹏、朱液其、江旭翔。
DB31/T 1602—2025
1
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建设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建设与管理基本要求,以及场所、人员、设施设备、疫苗、运
行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的建设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1/T 879 犬只狂犬病免疫技术规范
DB31/T 1312 动物狂犬病免疫点消毒技术规范
DB31/T 1344 动物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分类处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 animal rabies immunization agency of rural area
由动物防疫主管部门设置,主要负责农村、乡镇等非城市化地区动物狂犬病免疫工作的机构。
4 基本要求
4.1 乡村动物狂犬病免疫点应分为固定免疫点和临时免疫点。
4.2 应按照动物狂犬病免疫程序、动物狂犬病疫苗使用说明书,提供动物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种服务,
记录和保存免疫档案,出具统一制式的动物狂犬病免疫证明。
4.3 应按计划订购正规批号且处有效期内的动物狂犬病疫苗,做好疫苗储藏和管理,做好冰箱等冷链
设备温度监控。
4.4 应及时处理和救治出现免疫副反应的动物,并报告免疫副反应病例。
4.5 应定期收集、汇总和上报狂犬病免疫数据和信息,开展动物狂犬病免疫宣传和咨询。
5 场所
5.1 固定免疫点
5.1.1 使用面积应不小于20 m2,有专用进出通道,免疫室门上或门旁显著位置应设置禁止患病动物进
入免疫室的警示标识。
5.1.2 室内应干净整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
DB31/T 1602—2025
2
5.1.3 应在醒目位置悬挂免疫点证书,公示免疫程序、免疫流程、收费标准和免疫人员资质等信息。
5.1.4 应按照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等功能合理分区。预检区供动物接受健康状况预检,登记区供
动物接受信息登记,接种区供动物接种疫苗和植入电子标识,留观区供动物免疫后留观。
5.2 临时免疫点
5.2.1 应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经当地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确定认可,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
地方,便于短时间内开展集中免疫工作。
5.2.2 应依托村委/居委办公用房,或搭建帐篷建立临时免疫点。
5.2.3 临时免疫点应宽敞、明亮、卫生、整洁,做好消毒和通风工作,炎热和寒冷季节应安排降温、
取暖设施。
5.2.4 应设置预检登记区、疫苗接种区、留置观察区等功能区域。
6 人员
6.1 应配备至少两名免疫操作人员,免疫人员应具备乡村兽医资格,或者取得执业助理兽医师及以上
资格,并经过动物防疫主管部门组织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从事狂犬病免疫工作。
6.2 免疫人员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做好狂犬病暴露前预防。暴露后处置方法见《狂犬病暴露预防
处置工作规范》。
6.3 免疫人员应穿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7 设施设备
7.1 应配备登记台、接种台、动物保定设备、预检用器材、疫苗接种用器材、消毒设备、资料柜、取
暖/防暑降温设备等常用设备。
7.2 应配备冰箱、冷藏箱、冷藏包、冰排等冷链设备。冷链设备容积应足够存放所需疫苗的数量。
7.3 应配备计算机、网络、打印机等信息录入、免疫证制作设备。
8 疫苗
8.1 疫苗的储存与运输应配备专用的冷藏设备或设施,温度应控制在2 ℃~8 ℃。在疫苗储存、运输
的全过程应定时监测温度。
8.2 疫苗应储存在专用冰箱,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
8.3 疫苗运输应使用冷藏车或冷藏箱,并在规定的温度下运输。
8.4 应建立疫苗出入库档案,记录疫苗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数量等信息。疫苗进出库记录格式
参见表A.1
8.5 临时免疫点应配备用于临时储存疫苗的冷链设施设备和与受接种动物数量相适应的疫苗。
9 运行管理
9.1 免疫工作流程
9.1.1 免疫工作应按照预检、登记、接种、留观的流程有序进行。
9.1.2 免疫人员在实施免疫操作前,应询问动物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免疫副反应史等情况。
DB31/T 1602—2025
3
9.1.3 免疫人员应向动物主人告知接种疫苗的作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并由动物主
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9.1.4 实施免疫操作前应对动物进行保定。
9.1.5 免疫操作按照DB31/T 879执行。
9.1.6 免疫结束后,免疫人员应告知动物主人留观30 min。
9.1.7 完成免疫后,免疫点应出具统一制式的动物狂犬病免疫证明。
9.1.8 应建立免疫档案,记录动物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动物的品种、毛色、年龄、性别、饲养地
址,以及疫苗厂家、批号、免疫日期、免疫人员等信息。免疫档案记录格式参见表A.2。
9.1.9 使用狂犬病免疫信息管理系统的免疫点,应将犬主信息、犬只信息、电子标识信息、免疫信息
等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9.2 免疫副反应处理
9.2.1 应配备免疫副反应急救设备和药品。
9.2.2 免疫副反应处置方法按照DB31/T 879执行。
9.2.3 应记录和上报免疫副反应病例情况。免疫副反应处置记录格式参见表A.3。
9.3 消毒和医疗废弃物处置
免疫点消毒和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按照DB31/T 1312、DB31/T 1344 执行。
9.4 疫情报告
发现动物有疑似狂犬病临床症状,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区动物防疫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
构报告,并迅速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9.5 档案管理
各类文字资料应定期整理,装订成册保存,实行档案化管理。各类数据库资料应随时备份保存。
9.6 考核评价
应按照动物防疫主管部门制定的考核评价方案,定期接受日常检查和年度考核。
DB31/T 1602—2025
4
附 录 A
(资料性)
狂犬病疫苗进出库、免疫档案和免疫副反应处置记录
狂犬病疫苗进出库记录的格式为表A.1 所示。
表A.1 狂犬病疫苗进出库记录
日期
供应商/生产
企业
疫苗
批号
有效期
批准文号/进口兽
药注册证书号
进库数量 出库数量 库存数量 经手人
狂犬病免疫档案记录的格式为表A.2 所示。
表A.2 狂犬病免疫档案记录
主人姓名 饲养地址 联系方式 品种 毛色 年龄 性别 免疫日期 疫苗厂家及批号 免疫人员
狂犬病免疫副反应处置记录的格式为表A.3 所示。
表A.3 狂犬病免疫副反应处置记录
处置
日期
动物
品种
年龄 免疫证号 疫苗注射日期 疫苗厂家及批号 副反应发生与处置情况 兽医签名
DB31/T 1602—2025
5
参考文献
[1]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国疾控综传防发〔2023〕14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