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16
5226
黔东南州地方标准
DB5226/T 269-2025
糯小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25-06-30发布
2025-08-01实施
黔东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226/T 269-202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主要病虫害种类 ...................................................................... 1
5 防治指标 ............................................................................ 1
6 防控原则 ............................................................................ 2
7 防控技术 ............................................................................ 2
8 档案管理 ............................................................................ 4
附录A (资料性)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 5
附录B (资料性)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 6
附录C (资料性)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 ......................................... 7
DB5226/T 269-2025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提出。
本文件由黔东南州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黔东南州植物保护技术服务站、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黔东南州气象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威、谌金吾、何炜、范刚强、梁平、粟俊、孙兴旭、潘礼梅、王天毅、杨俊、钟燕妮、冯廷玺、刘登全、李碧平、兰吉琴、冯毅、刘高昂、吴安明。
DB5226/T 269-2025
1
糯小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糯小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主要病虫害种类、防治指标、防控原则、防控技术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糯小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糯小米
禾本科、狗尾草属一年生作物,种子胚乳直链淀粉含量<5 %的品种或变种,其支链淀粉主导的淀粉结构导致煮熟后具有粘、糯、弹性特征。
4 主要病虫害种类
4.1 主要病害种类
白发病、谷瘟病、谷锈病、粒黑穗病、线虫病等。
4.2 主要虫害种类
蚜虫、粘虫、蝽蟓、粟灰螟、玉米螟、蛴螬、蝼蛄、金针虫等。
5 防治指标
DB5226/T 269-2025
2
通过田间监测,达到附录A的防治指标时进行防治。
6 防控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择适合本地抗(耐)病品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发布预报,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措施,将病虫危害造成损失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7 防控技术
7.1 植物检疫
严格按照植物检疫要求进行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传入。
7.2 农业防治
7.2.1 选用良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
7.2.2 种子处理
7.2.2.1 晒种
太阳下晾晒1 d~2 d。
7.2.2.2 选种
将种子完全浸入清水中,顺时针或逆时针搅动水体,待种子完全悬浮于水中后静置,选出沉籽粒晾干后备用。
7.2.2.3 温汤浸种
用纱布包裹种子,清水浸泡2 h后,用55 ℃温水浸种15 min,然后用冷水冷却3 min~5 min,晾干后备用。
7.2.2.4 拌种
播种前,选用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 %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或70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按种子重量的0.3 %拌种,阴干后即可播种。
7.2.2.5 种子包衣
播种前,可用11 %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重量的0.3 %~0.4 %进行种子包衣,按照说明书使用农药,阴干后即可播种。包衣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5671的要求。
7.2.3 合理轮作
病害发生严重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
7.2.4 适期播种
DB5226/T 269-2025
3
4月上旬~5月上旬。
7.2.5 肥水管理
增施磷、钾、硅、钙肥,增强植株抗病性,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要求。遇干旱浇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遇雨涝时排水并疏松土壤。
7.2.6 清除病株
清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或高温堆沤发酵。
7.2.7 清园
清除植株残体及杂草,保持田园清洁。
7.3 物理防治
7.3.1 灯光诱杀
4月~9月,田间设置频振式杀虫灯,灯高1.5 m,每盏灯的控制面积1.0 hm2~1.3 hm2,诱杀玉米螟、粟灰螟、粘虫、蝼蛄、金龟子等害虫成虫。
7.3.2 黄板诱杀
蚜虫初发期,悬挂25 cm×40 cm黄色粘虫板,高于植株10 cm~15 cm,挂板密度20块/667 m2~40块/667 m2,每7 d~10 d更换一次。
7.3.3 食诱剂诱杀
粟灰螟、玉米螟、粘虫等成虫高发期前,在田间按3个/667 m2~4个/667 m2设置食诱剂诱捕器。
7.4 生物防治
7.4.1 天敌控制
在栽培地块周边,种植黄金菊、波斯菊、万寿菊等显花植物,吸引蚜虫天敌如瓢虫、食蚜蝇、蚜茧蜂等;蝽蟓天敌如平腹小峰、螳螂、蜘蛛等;玉米螟天敌赤眼蜂,或人工释放上述天敌,控制害虫种群增长。
7.4.2 生物药剂防治
生物防治药剂见附录B。
7.4.3 性信息素诱杀
成虫发生初期,田间设置粟灰螟、玉米螟、粘虫等害虫性诱捕器,每种诱捕器每667 m2设置4个~6个,诱捕器之间间隔15 m~20 m,玉米螟诱捕器高度为诱芯距离地面1.5 m,粟灰螟诱捕器放置地面,粘虫诱捕器悬挂高于植株顶部20 cm~30 cm处。每月更换一次诱芯。
7.5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施药人员应遵循NY/T 1276的要求,化学药剂见附录C。
7.6 其他有害生物防治
DB5226/T 269-2025
4
7.6.1 蛞蝓 蜗牛
选用茶皂素、四聚乙醛、聚醛·甲萘威等药剂防治。
7.6.2 蚂蚁
选用茚虫威、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剂防治。
7.6.3 老鼠
采用TBS围栏灭鼠技术,或捕鼠夹、捕鼠笼、粘鼠板、套扣压板等器具灭杀,或设置毒饵站,投放 雷公藤甲素、胆钙化醇饵等药剂。
7.6.4 鸟
用稻草人、悬挂彩飘带及安装声光专用仪等方式驱散鸟害。
8 档案管理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详细记录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控措施、防治药剂、施药方法、防控效果,档案记录至少保存2年。
DB5226/T 269-2025
5
A
附 录 A (资料性)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见表A.1。
表A.1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白发病(Sclerospora graminicola)
病株率≥5 %
谷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田间初见病斑
谷锈病(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病叶率1 %~5 %
粒黑穗病(Ustilago crameri)
病株率≥5 %
线虫病( Aphelenchoides bessyi)
病株率 ≥5 %
蚜虫(Rhopalosiphum maidis)
≥ 500500500头/百株
粘虫(Mythmna separata)
≥10头/百株
蝽蟓 (Nilaparvata lugens)
被害株率5 %~10 %
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
被害株率≥8 %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被害株率≥10 %
蛴螬( Anomala corpulenta)
≥3头/㎡
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0.5头/㎡
金针虫( Agriotes subrittatus Motschulsky)
≥3头/㎡
DB5226/T 269-2025
6
B
附 录 B (资料性)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见表B.1。
表B.1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生物防治药剂
病虫 害名称
防治时期
防治药剂
备注
白发病(Sclerospora graminicola)
播种前,苗期灰背发生时
多抗霉素、哈茨木霉菌
按照
说明
书要
求使
用,
轮换
用药。
谷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苗期至灌浆期病斑初见时
蜡质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
谷锈病(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孕穗至成熟期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
粒黑穗病(Ustilago crameri)
孕穗期
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
线虫病(Aphelenchoides bessyi)
播种前
苜核·苏云菌
蚜虫(Rhopalosiphum maidis)
苗期至孕穗期
印楝素、鱼藤酮、苦参碱
粘虫(Mythmna separata)
低龄幼虫期
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
蝽蟓 (Nilaparvata lugens)
低龄幼虫期
苦皮藤素、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
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
低龄幼虫期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低龄幼虫期
球孢白僵菌、苏云金杆菌
蛴螬( Anomala corpulenta)
播种前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播种前
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金针虫( Agriotes subrittatus Motschulsky)
播种前
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DB5226/T 269-2025
7
C
附 录 C (资料性)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
糯小米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药剂见表C.1。
表C.1 糯小米主要病虫 糯小米主要病虫 糯小米主要病虫 害化学防治药剂 害化学防治药剂 害化学防治药剂
━━━━━━━━━━━
病虫 名称
防治药剂
备注
白发病(Sclerospora graminicola)
多菌灵、精甲·咯·嘧菌
按照
说明
书要
求使
用,
轮换
用药。
谷瘟病(Pyricularia grisea)
三环唑 、肟菌·戊唑醇
谷锈病(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三唑酮、烯唑醇 、肟菌·戊唑醇
粒黑穗病(Ustilago crameri)
苯醚甲环唑、戊唑醇 、氟唑环菌胺
线虫病(Aphelenchoides bessyi)
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
蚜虫(Rhopalosiphum maidis)
啶虫脒、吡蚜酮 、抗蚜威
粘虫(Mythmna separata)
高效氯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
蝽蟓 (Nilaparvata lugens)
噻虫嗪、甲氰菊酯
粟灰螟(Chilo infuscatellus)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溴氰虫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氰氟虫腙
蛴螬(Anomala corpulenta)
辛硫磷、 吡虫啉
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
辛硫磷、噻虫嗪
金针虫(Agriotes subrittatus Motschulsky)
辛硫磷、吡虫啉
DB5226/T 269-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