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1131.5-2025 钢桥面铺装 第5部分:聚氨酯胶粘剂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6阅读模式

JT/T 1131.5-2025 钢桥面铺装 第5部分:聚氨酯胶粘剂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目  次

前言………………………………………………………………………………………………………… Ⅱ

引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 1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2

6 检验规则………………………………………………………………………………………………… 3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5

附录A(规范性)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试验样品制备方法………………………………………… 6

附录B(资料性)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 7

附录C(资料性)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 10

JT/ T 1131. 5—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JT/ T 1131《钢桥面铺装》的第5 部分。JT/ T 1131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 部分:冷拌树脂沥青(JT/ T 1131—2017);

———第2 部分:热拌环氧沥青;

———第4 部分:浇注式沥青;

———第5 部分:聚氨酯胶粘剂。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223)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

团有限公司、浙江交投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宁波路宝科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

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晋北高

速公路养护有限公司、万华晟达(山东)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

局、中航路通实业有限公司、烟台业达建工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剑、王杰、华卫琦、侯芸、叶楠、王鹏、徐斌、张文生、望远福、崔玉萍、彭爱红、

胡松涛、李剑、李维徽、梁嵘、常金波、王大为、彭岩、李文瑞、马庆、李志华、肖林朵、余小晴、王苏娣、

石小培、马泽欣、耿爽、徐速、鹿蓉、洪斌、曾蔚、贾磊。

JT/ T 1131. 5—2025

引  言

目前钢桥面常用的铺装材料主要有:改性SMA 沥青混凝土、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环氧沥青混凝土、

聚氨酯混凝土。这些铺装材料涉及的结合料类型有SMA 用改性沥青、浇注式沥青、热拌环氧沥青、温拌

环氧沥青、冷拌树脂沥青、聚氨酯胶粘剂等。JT/ T 1131《钢桥面铺装》系列标准旨在为钢桥面铺装工程

中应用的结合料材料提供技术依据、质量保证与管理手段,拟由五个部分构成。

———第1 部分:冷拌树脂沥青。目的在于规范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应用的冷拌树脂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

———第2 部分:热拌环氧沥青。目的在于规范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应用的热拌环氧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

———第3 部分:温拌环氧沥青。目的在于规范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应用的温拌环氧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

———第4 部分:浇注式沥青。目的在于规范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应用的浇注式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

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

———第5 部分:聚氨酯胶粘剂。目的在于规范钢桥面铺装工程中应用的聚氨酯胶粘剂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质量检验规则等。

JT/ T 1131. 5—2025

钢桥面铺装

第5 部分:聚氨酯胶粘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钢桥面铺装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

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钢桥面铺装用聚氨酯胶粘剂的生产、检验和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

GB/ T 1034 塑料 吸水性的测定

GB/ T 1040. 1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 部分:总则

GB/ T 4472 化工产品密度、相对密度的测定

GB/ T 7124 胶粘剂 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刚性材料对刚性材料)

GB/ T 13508 聚乙烯吹塑容器

GB/ T 16777 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

GB/ T 30598 道路与桥梁铺装用环氧沥青材料通用技术条件

JT/ T 1131. 2 钢桥面铺装 第2 部分:热拌环氧沥青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聚氨酯胶粘剂 polyurethane adhesive

由多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化学反应后分子链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特征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黏结

材料。

[ 来源:GB/ T 2035—2024,3. 979]

3. 2

聚氨酯混合料 polyurethane mixture

由聚氨酯胶粘剂与一定级配的矿料经拌和形成的混合材料。

4 分类

聚氨酯胶粘剂按照用途不同,分为混合料用聚氨酯胶粘剂和黏结层用聚氨酯胶粘剂,代号分别为

PUM 和PUT。其中,混合料用聚氨酯胶粘剂按照施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碾压型和非碾压型,代号分别为

1

JT/ T 1131. 5—2025

PUM-Ⅰ和PUM-Ⅱ。

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1 聚氨酯胶粘剂的外观应均匀、无杂质或分层现象,外观可通过目测方法进行检验。

5. 2 PUM-Ⅰ型聚氨酯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1 PUM-Ⅰ型聚氨酯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密度(23 ℃) g/ cm3 实测值GB/ T 4472

黏度(23 ℃) mPa·s 600 ~1 800 JT/ T 1131. 2

表干时间(23 ℃,70% RH) min 120 ~360 GB/ T 16777

实干时间(23 ℃,70% RH) min 720 ~2 880 GB/ T 16777

热固性(300 ℃) — 不熔化GB/ T 30598

吸水率(23 ℃) % ≤0. 3 GB/ T 1034

拉伸强度(23 ℃) MPa ≥18 GB/ T 1040. 1

断裂伸长率(23 ℃) % ≥200 GB/ T 1040. 1

注: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样品制备按照附录A 的规定进行。

5. 3 PUM-Ⅱ型聚氨酯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2 的规定。

表2 PUM-Ⅱ型聚氨酯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密度(23 ℃) g/ cm3 实测值GB/ T 4472

黏度(23 ℃) mPa·s ≤400 JT/ T 1131. 2

表干时间(23 ℃,70% RH) min ≤120 GB/ T 16777

热固性(300 ℃) — 不熔化GB/ T 30598

吸水率(23 ℃) % ≤0. 3 GB/ T 1034

拉伸强度23 ℃ MPa ≥25

50 ℃ MPa ≥15

GB/ T 1040. 1

断裂伸长率23 ℃ % ≥40

50 ℃ % ≥50

GB/ T 1040. 1

注: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样品制备按照附录A 的规定进行。

2

JT/ T 1131. 5—2025

5. 4 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3 的规定。

表3 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吸水率(23 ℃) % ≤0. 3 GB/ T 1034

不透水性(0. 3 MPa,24 h) — 不透水GB/ T 16777

拉伸剪切强度(23 ℃,2 h) MPa ≥3. 5 GB/ T 7124

5. 5 PUM-Ⅰ型和PUM-Ⅱ型聚氨酯胶粘剂所制备的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见附录B 和

附录C。

6 检验规则

6. 1 检验分类和检验项目

6. 1. 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6. 1. 2 型式检验

正常情况下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检验;

b) 正式生产后,如原材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包括性能指标和外观等;

e) 国家及省部级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 1. 3 检验项目

6. 1. 3. 1 PUM-Ⅰ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按表4 进行。

表4 PUM-Ⅰ型聚氨酯胶粘剂检验项目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1 密度(23 ℃) 5. 2 5. 2 + -

2 黏度(23 ℃) 5. 2 5. 2 + +

3 表干时间(23 ℃,70% RH) 5. 2 5. 2 + +

4 实干时间(23 ℃,70% RH) 5. 2 5. 2 + -

5 热固性(300 ℃) 5. 2 5. 2 + -

6 吸水率(23 ℃) 5. 2 5. 2 + -

7 拉伸强度(23 ℃) 5. 2 5. 2 + +

8 断裂伸长率(23 ℃) 5. 2 5. 2 + +

注:“ + ”表示需要检验的项目,“ - ”表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

3

JT/ T 1131. 5—2025

6. 1. 3. 2 PUM-Ⅱ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按表5 进行。

表5 PUM-Ⅱ型聚氨酯胶粘剂检验项目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1 密度(23 ℃) 5. 3 5. 3 + -

2 黏度(23 ℃) 5. 3 5. 3 + +

3 表干时间(23 ℃,70% RH) 5. 3 5. 3 + +

4 热固性(300 ℃) 5. 3 5. 3 + -

5 吸水率(23 ℃) 5. 3 5. 3 + -

67

拉伸强度23 ℃ 5. 3 5. 3 + +

50 ℃ 5. 3 5. 3 + -

89

断裂伸长率23 ℃ 5. 3 5. 3 + +

50 ℃ 5. 3 5. 3 + -

注:“ + ”表示需要检验的项目,“ - ”表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

6. 1. 3. 3 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项目按表6 进行。

表6 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检验项目

序号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型式检验出厂检验

1 吸水率(23 ℃) 5. 4 5. 4 + -

2 不透水性(0. 3 MPa,24 h) 5. 4 5. 4 + -

3 拉伸剪切强度(23 ℃,2 h) 5. 4 5. 4 + +

注:“ + ”表示需要检验的项目,“ - ”表示不需要检验的项目。

6. 2 组批和抽样

6. 2. 1 组批

聚氨酯胶粘剂以批为单位进行检验,同一批原料、同一配方、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并稳定连续生

产的一定数量的聚氨酯胶粘剂为一批,每批数量为50 t,不足50 t 的按一批计。

6. 2. 2 抽样

6. 2. 2. 1 出厂检验:随机抽取5 kg 聚氨酯胶粘剂,现场进行黏度和表干时间检验,拉伸试件可进行现

场或送检测试。同一批号的产品抽检一次。

6. 2. 2. 2 型式检验:随机抽取15 kg 聚氨酯胶粘剂送检。同一批号的产品抽检一次。

6. 3 判定规则

出厂检验:若PUM-Ⅰ型、PUM-Ⅱ型和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各项性能指标分别符合表4、表5 和表6

规定的要求,则判定该批号聚氨酯胶粘剂为合格产品;当有一项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允许在该批产品中

再随机抽取两份样品,如全部达到标准规定则判为合格;否则,该批产品不合格。

型式检验:若PUM-Ⅰ型、PUM-Ⅱ型和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各项性能指标分别符合表4、表5 和表6

规定的要求,则判定该批号聚氨酯胶粘剂为合格产品;若PUM-Ⅰ型和PUM-Ⅱ型聚氨酯胶粘剂的拉伸强

4

JT/ T 1131. 5—2025

度、断裂伸长率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若PUT 型聚氨酯胶粘剂中的拉伸剪

切强度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若其他项有不合格时,允许在该批产品中再随机抽取

两份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不合格,则判为型式检验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7. 1 标志

标志应显示于包装上,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代号、产品标准、商标;

b) 净质量;

c) 生产单位名称、地址;

d) 生产日期、批号;

e) 储存条件和储存时间;

f) 检验合格证。

7. 2 包装

聚氨酯胶粘剂宜采用强度高、耐腐蚀的聚乙烯桶包装,其质量应符合GB/ T 13508 的有关规定。

7. 3 运输、储存

产品在装卸、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包装完好无损,不应抛摔,避免与尖锐物品混装运输,避免剧烈冲

击;产品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场所,储存环境温度宜控制在15 ℃ ~40 ℃,避免暴晒,远离火源。

5

JT/ T 1131. 5—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试验样品制备方法

A. 1 仪具及材料

试验用仪具及材料要求如下。

a) 玻璃板:钢化玻璃板尺寸不小于350 mm ×350 mm,厚度不小于3 mm。

b) 涂膜器:精度为±0. 002 mm。

c) 烘箱:有自动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精度为±1 ℃。

d) 恒温恒湿箱:有自动温湿度控制器,温度控制精度为±1 ℃,湿度控制精度为±3%RH。

e) 裁刀:符合GB/ T 528 规定的哑铃状1 型裁刀。

f) 无水乙醇。

A. 2 试验步骤

试验样品制备步骤如下:

a) 使用无水乙醇擦拭玻璃板、涂膜器,然后将玻璃板和涂膜器及密封保存的聚氨酯胶粘剂放置

于50 ℃的烘箱保温1. 0 h ~2. 0 h;

b) 将玻璃板放置于水平试验台,然后将聚氨酯胶粘剂缓慢倒在玻璃板上,并使用涂膜器将聚氨

酯胶粘剂涂布均匀;

c) 将玻璃板连同聚氨酯胶粘剂转移至恒温恒湿箱(温度30 ℃、湿度40%RH)中水平放置并养生

24 h,然后将恒温恒湿箱温度调至70 ℃,湿度调至80%RH 并养生24 h;

d) 将固化成型的聚氨酯胶粘剂涂膜从玻璃板上缓慢剥离,成型聚氨酯胶粘剂干膜厚度0. 5 mm ±

0. 1 mm;

e) 采用哑铃状1 型裁刀裁切聚氨酯胶粘剂涂膜,聚氨酯胶粘剂拉伸试件个数不少于5 个。

6

JT/ T 1131. 5—2025

附 录 B

(资料性)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

B. 1 矿料级配范围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见表B. 1。

表B. 1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

筛孔(mm) 16 13. 2 9. 5 4. 75 2. 36 1. 18 0. 6 0. 3 0. 15 0. 075

通过率

(%)

PC-13 100 90 ~100 68 ~85 38 ~68 24 ~50 15 ~38 10 ~28 7 ~20 5 ~15 4 ~8

PC-10 — 100 90 ~100 45 ~75 30 ~58 20 ~44 13 ~32 9 ~23 6 ~16 4 ~8

B. 2 技术性能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见表B. 2。

表B. 2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

项目单位技术性能

空隙率% 2. 0 ~4. 0

马歇尔试件膨胀性mm ≤0. 6

马歇尔稳定度kN ≥60

动稳定度(70 ℃,0. 7 MPa) 次/ mm ≥12 000

浸水残留稳定度% ≥85

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 ≥75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 -10 ℃,50 mm/ min) με ≥6 000

B. 3 试件成型方法

B. 3. 1 马歇尔试件成型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将粗集料和细集料放入105 ℃烘箱中烘干不少于3 h 并冷却备用,干燥后粗集料和细集料的

残余含水率不宜高于0. 1%;

b) 按照设计配合比称取冷却后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将粗、细集料与PUM-Ⅰ型聚氨酯胶粘剂在拌

和锅中拌和90 s,加入矿粉再拌和90 s;

c) 完成拌和的聚氨酯混合料,采用马歇尔击实法进行试样成型,试样成型击实次数75 次,试件尺

寸为ϕ101. 6 mm ×63. 5 mm;

d) 将试件连同试模一起侧放在温度25 ℃ ±2 ℃、湿度70%RH ±5%RH 恒温恒湿箱中养生24 h ±

1 h,再将恒温恒湿箱调至温度70 ℃ ±2 ℃、湿度80%RH ±5%RH 再养生72 h ±1 h;

e) 取出试件侧放在地面上,在室温下放置至少12 h 后脱模;

7

JT/ T 1131. 5—2025

f) 可根据聚氨酯胶粘剂黏度大小适当提升拌和、成型温度,以降低聚氨酯胶粘剂黏度,提升聚氨

酯混合料的成型效果。

B. 3. 2 车辙板试件成型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粗集料和细集料处理、聚氨酯混合料拌和及养生步骤见B. 3. 1;

b) 车辙板试件成型参照JT/ T 1131. 2 中的步骤进行。

B. 3. 3 低温弯曲小梁试件成型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低温弯曲小梁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聚氨酯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成型步骤见B. 3. 2;

b) 采用切割机切出棱柱型试件,试件尺寸为长250 mm ±2.0 mm、宽30 mm ±2.0 mm、高35 mm ±

2. 0 mm。

B. 4 试验方法

B. 4. 1 空隙率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的空隙率测试步骤如下。

a) 成型聚氨酯混合料试件,成型步骤见B. 3. 1。

b) 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天平,最大称量满足试件质量的要求。

c) 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准确至0. 1 g。

d) 将溢流水箱水温保持在25 ℃ ±0. 5 ℃。挂上网篮,浸入溢流水箱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并

复零,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浸水3 min ~5 min,称取水中质量。

e) 从水中取出试件,用洁净柔软的拧干湿毛巾轻轻擦去试件的表面水,并不吸走空隙内的水,称

取试件的表干质量。从试件拿出水面到擦拭结束不宜超过5 s,称量过程中流出的水不需

擦拭。

f) 采用真空法测试聚氨酯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g)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见公式(B. 1),试件空隙率计算见公式(B. 2):

γf = ma

mf - mw …………………………(B. 1)

VV = 1 - γf

γt

æ

è ç

ö

ø ÷

×100 …………………………(B. 2)

式中:

γf ———试件毛体积相对密度;

γt ———聚氨酯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ma ———干燥试件的空中质量,单位为克(g);

mf ———试件的表干质量,单位为克(g);

mw ———试件的水中质量,单位为克(g);

VV———试件的空隙率。

B. 4. 2 马歇尔试件膨胀性

PUM-Ⅰ型聚氨酯混合料马歇尔试件膨胀性测试步骤如下:

a) 聚氨酯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步骤见B. 3. 1;

b) 测试养生前的马歇尔试件高度H 见图B. 1 a);

8

JT/ T 1131. 5—2025

c) 马歇尔试件养生步骤见B. 3. 1;

d) 测试养生后的马歇尔试件高度H∗过程见图B. 1 b),试件的膨胀性ΔH 计算见公式(B. 3):

ΔH = H∗ - H …………………………(B. 3)

式中:

ΔH ———马歇尔试件膨胀性,单位为毫米(mm);

H∗ ———马歇尔试件养生后试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H ———马歇尔试件养生前试件高度,单位为毫米(mm)。

标引序号说明:

1———马歇尔试件模具;

2———垫块;

3———聚氨酯混合料试件;

4———游标卡尺。

图B. 1 聚氨酯混合料试样膨胀性测试方法示意

B. 4. 3 马歇尔稳定度

按照JT/ T 1131. 2 中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B. 4. 4 动稳定度

按照JT/ T 1131. 2 中动稳定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B. 4. 5 浸水残留稳定度

浸水马歇尔试验方法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试件在已达规定温度的恒温水槽中

保温48 h,其余步骤均与标准马歇尔试验方法相同,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计算见公式(B. 4):

MS0 = MS1 MS ×100 …………………………(B. 4)

式中:

MS0 ———试件的浸水残留稳定度;

MS1 ———试件浸水48 h 后的稳定度,单位为千牛(kN);

MS ———试件未浸水的稳定度,单位为千牛(kN)。

B. 4. 6 冻融劈裂强度比

按照JT/ T 1131. 2 中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B. 4. 7 低温弯曲极限应变

按照JT/ T 1131. 2 中低温弯曲极限应变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9

JT/ T 1131. 5—2025

附 录 C

(资料性)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

C. 1 矿料级配范围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见表C. 1。

表C. 1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范围

筛孔(mm) 9. 5 4. 75 2. 36 0. 6 0. 3 0. 15 0. 075

通过率(%) 100 60 ~88 41 ~72 15 ~50 6 ~22 3 ~10 0 ~6

C. 2 技术性能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见表C. 2。

表C. 2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技术性能

项目单位技术性能

冻融劈裂试验强度比% ≥85

动稳定度(70 ℃,0. 7 MPa) 次/ mm ≥12 000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 -10 ℃,50 mm/ min) με ≥3 000

抗压强度(23 ℃) MPa ≥30

C. 3 试件成型方法

C. 3. 1 马歇尔试件成型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马歇尔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将粗集料和细集料放入105 ℃烘箱中烘干不少于3 h 并冷却备用,干燥后粗集料和细集料的

残余含水率不宜高于0. 1%。

b) 按照设计配合比称取冷却后的粗集料和细集料,将粗、细集料与聚氨酯胶粘剂在拌和锅中拌

和90 s 以上,确保混合料均匀、不离析。

c) 向马歇尔试模中放入垫块,并将完成拌和的聚氨酯混合料装入试模,将试件连同试模(含垫

块)放置于振动台并固定,开动振动台至聚氨酯混合料试件表面出现胶浆为止。振动结束后,

用抹刀将试件仔细抹平。

d) 聚氨酯混合料试件进行养生,养生方法见B. 3. 1。

e) 取出试件侧放在地面上,在室温下放置至少12 h 后脱模,聚氨酯混合料试件高度满足63.5 mm ±

1. 3 mm。

C. 3. 2 车辙板试件成型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粗集料和细集料处理、聚氨酯混合料拌和及养生步骤见C. 3. 1。

10

JT/ T 1131. 5—2025

b) 将完成拌和的聚氨酯混合料装入车辙板模具(300 mm ×300 mm ×50 mm),然后将试件连同试

模放置于振动台并固定,开动振动台至聚氨酯混合料试件表面出现胶浆为止。振动结束后,

用抹刀将试件仔细抹平。

c) 聚氨酯混合料试件进行养生,养生方法见B. 3. 1。

d) 取出试件侧放在地面上,在室温下冷却至少12 h 后脱模。

C. 3. 3 低温弯曲小梁试件成型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低温弯曲小梁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聚氨酯混合料车辙板试件成型见C. 3. 2;

b) 采用切割机切出棱柱型试件,试件尺寸为长250 mm ±2. 0 mm、宽30 mm ±2. 0 mm、高35 mm ±

2. 0 mm。

C. 3. 4 抗压强度试件成型

PUM-Ⅱ型聚氨酯混合料抗压强度试件成型步骤如下。

a) 粗集料和细集料处理、聚氨酯混合料拌和及养生步骤见C. 3. 1。

b) 将完成拌和的聚氨酯混合料装入立方体试模(150 mm ×150 mm ×150 mm),将试件连同试模

放置于振动台并固定,开动振动台至聚氨酯混合料试件表面出现胶浆为止。振动结束后,用

抹刀将试件仔细抹平。

c) 聚氨酯混合料试件进行养生,养生方法见B. 3. 1。

d) 取出试件放在地面上,在室温下冷却至少12 h 后脱模。

C. 4 试验方法

C. 4. 1 冻融劈裂强度比

按照JT/ T 1131. 2 中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C. 4. 2 动稳定度

按照JT/ T 1131. 2 中动稳定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C. 4. 3 低温弯曲极限应变

按照JT/ T 1131. 2 中低温弯曲极限应变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C. 4. 4 抗压强度

按照GB/ T 50107 中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

11

JT/ T 1131. 5—2025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23日 11:07:4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0409.html
图书

MH/T 5010-2025 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

MH/T 5010-2025 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GB 16670-2025 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GB 16670-2025 柜式气体灭火装置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