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3210-2025 残疾人友好学校建设指南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10阅读模式

DB43/T 3210-2025 残疾人友好学校建设指南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DB43/T 3210—2025 残疾人友好学校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sability friendly school

2025 - 05 - 26发布2025 - 08 - 26实施

 

目 次

前言 ························································································································ Ⅲ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体原则 ··············································································································· 2

4.1 平等原则 ········································································································· 2

4.2 融合原则 ········································································································· 2

4.3 共享原则 ········································································································· 2

5 政策友好 ··············································································································· 2

5.1 政策宣传 ········································································································· 2

5.2 政策落实 ········································································································· 2

5.3 制度保障 ········································································································· 2

6 环境友好 ··············································································································· 3

6.1 总则 ··············································································································· 3

6.2 出行无障碍 ······································································································ 3

6.3 教学活动区域无障碍 ·························································································· 3

6.4 生活区域无障碍 ································································································ 3

6.5 室外活动场所 ··································································································· 4

6.6 辅助器具 ········································································································· 4

6.7 信息交流无障碍 ································································································ 4

7 服务友好 ··············································································································· 4

7.1 教师队伍建设 ··································································································· 4

7.2 教学资源 ········································································································· 4

7.3 教学实施 ········································································································· 4

7.4 安全应急 ········································································································· 6

8 融合友好 ··············································································································· 6

8.1 残疾学生参与 ··································································································· 6

8.2 人际友善 ········································································································· 6

8.3 多元参与 ········································································································· 6

8.4 科技助残 ········································································································· 7

9 评价与改进 ············································································································ 7

DB43/T 3210—2025

II

DB43/T 3210—2025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长沙市质量和标准化协会、希而思(长沙)科技研究院有

限公司、长沙市尚上心理科普公益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尹华凯、钟娜、阳庆云、李聪明、杨忠、李凤波、田亚、王咏梅、李霞、颜晶、

彭清芬、何伟桢、郑琦钰、胡媚。

DB43/T 3210—2025

IV

DB43/T 3210—2025

1

残疾人友好学校建设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残疾人友好学校建设的总体原则、政策友好、环境友好、服务友好、融合友好、评价

与改进等方面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件适用于招收残疾学生的学校开展残疾人友好学校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6341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JGJ 76 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GB/T 26341、GB 55019 和 JGJ 7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残疾人友好学校 disability friendly school

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性,完善无障碍校园环境,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营造融合友善服务氛围,

为残疾学生提供平等、融合、共享和优质的教育的学校。

3.2

特殊教育 special education

主要是面向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

提供的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3

特殊教育学校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由政府、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开办的专门对残障学生实施特殊教

育的机构。包含为视力障碍学生建设的盲校,为听力及语言障碍学生建设的聋校以及为智力障碍学生建

设的培智学校等。

[来源:JGJ 76—2019,2.0.1]

3.4

特殊教育班 special educational class

附设于普通中小学校、医疗康复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对盲、聋、智力残障等学生实施特殊教育

的班级。

[来源:JGJ 76—2019,2.0.2]

DB43/T 3210—2025

2

3.5

随班就读 follow the class

残疾学生在普通班级中接受教育。

3.6

送教上门 education delivered at home

针对因身体等原因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和青少年所提供的义务教育服务。

3.7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special education resource classroom

在普通学校设置的装备有特殊教育和康复训练设施设备的专用教室。

4 总体原则

4.1 平等原则

残疾学生享有与普通学生同等的权利和机会,享有同等的教育质量,在学校不受歧视和排斥,能够

获得公平对待。

4.2 融合原则

残疾学生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服务中,共同参与社会活动,实现社会融合和共同发展。

4.3 共享原则

残疾学生能够共同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包括公共设施、服务、教学资源、荣誉以及政策福利等。

5 政策友好

5.1 政策宣传

5.1.1 与残疾学生和特殊教育相关的政策公开透明,宜将残疾人教育培训相关法规政策汇编成册,通

过发放宣传册、集中培训、主题活动日、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进行宣贯。

5.1.2 宜利用学校公告栏、宣传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残疾人教育培训政策,促进社会对残疾人教

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

5.2 政策落实

5.2.1 将特殊教育保障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计划,并提供保障。

5.2.2 为残疾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各项特殊教育相关的补贴和优待政策的咨询、指导和帮助。

5.2.3 特殊教育教师在教师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其他教师享有平等的机会,并按规定

享受相关待遇、津贴补贴等。

5.3 制度保障

5.3.1 将残疾人友好理念融入学校运营、战略决策、资源配置、文化建设中。

5.3.2 建立特殊教育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目标和工作计划,并将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5.3.3 宜为残疾学生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残疾学生管理制度;

DB43/T 3210—2025

3

——残疾学生权益保障机制;

——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度。

5.3.4 宜为残疾学生制定服务制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个别化教育服务、家校沟通协调、残疾预防康

复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生活服务、安全与应急服务。

6 环境友好

6.1 总则

6.1.1 普通学校新建、改建、扩建的校内道路、建筑物、公共活动空间等无障设施的设计和建设符合 GB

55019 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6.1.2 特殊教育学校的无障碍环境设计和建设符合 JGJ 76 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6.1.3 推进公共卫生间(厕所)、坡道、扶手、电梯、休憩座椅、停车位等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的无障碍设施改造。

6.1.4 校园内的无障碍设施、设备得到及时维护和保养。

6.2 出行无障碍

6.2.1 校园内部道路实现人车分流,机动车道路采用低噪或降噪路面,并设置限速行驶标识和路面减

速设施。

6.2.2 学校大门、办公、教学、生活、活动等设施之间实现无障碍人行通道无缝衔接,宜采用廊道互

连。

6.2.3 特殊教育学校各设施内部铺设盲道。

6.2.4 学校主入口宜设置完整校园导视图,标注校园内无障碍设施位置。

6.2.5 可在学校室内外服务设施点安装语音提示设备和视觉提示设施。

6.2.6 宜构建学校大门到城市道路的连贯无障碍通行流线。

6.3 教学活动区域无障碍

6.3.1 学生教学、生活与活动区域内的消防栓、安全出口指示灯、墙体阳角等必要的低位凸起物外部

宜考虑避免尖锐凸出物,宜用软性或圆角的防护装置包覆。

6.3.2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设计布置宜宽敞明亮、色彩明快鲜艳、设施齐全,适应各年龄段残疾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点。

6.3.3 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有固定的专用场所,宜选择教学楼一层,位置安静,进出方便,并配置无障

碍厕所。

6.3.4 普通学校中有轮椅使用残疾学生的班级,教学活动宜安排在教学楼一层,或有无障碍电梯的楼

层。

6.4 生活区域无障碍

6.4.1 学校生活区的布局设计宜考虑流线简洁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食堂等公共生活区内,宜按照

残疾类型区分规划流线路线。

6.4.2 生活区宜放置按键有盲文或语音提示的符合无障碍要求的饮水机。

6.4.3 残疾学生居住的宿舍区宜在走道两侧安装扶手,并在扶手上设置盲文提示。

6.4.4 肢残学生宜安排居住在宿舍区的低楼层,并在每层楼设置无障碍厕所。

DB43/T 3210—2025

4

6.5 室外活动场所

配备残疾学生室外活动场所,室外环境建设见 JGJ 76。

6.6 辅助器具

6.6.1 根据残疾学生类型和教学需要合理配备辅助器具,供残疾学生免费或低偿使用。包括但不限于:

——移动类辅助器具:如轮椅、助行器、站立架、矫姿椅;

——沟通信息类辅助器具:如助听器、语言沟通板;

——学习类辅助器具:如盲文写字板和写字笔、助视器。

6.6.2 辅助器具得到定期维护和更新。

6.7 信息交流无障碍

6.7.1 校园导航系统和指示牌信息无障碍,指示牌宜使用大字、颜色和图形明显、配有通用盲文,便

于残疾学生识别。

6.7.2 校园信息交流无障碍,包括提供通用盲文、大字体、配备阅读设备、提供手语翻译等信息服务。

6.7.3 为残疾学生参加各类升学、职业资格和任职考试(包括笔试、面试等)提供合理便利和必要支持。

7 服务友好

7.1 教师队伍建设

7.1.1 教师配置

7.1.1.1 特殊教育学校配备承担教学、康复等工作的特殊教育教师和相关专业人员,并充分考虑师生

比例需求。

7.1.1.2 普通学校根据残疾学生类型和数量配备特殊教育教师,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配备资源教师。

7.1.1.3 特殊教育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并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要求。

7.1.1.4 资源教师为特殊教育专业毕业,或接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并考核合

格,具有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经验;随班就读教学教师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素养。

7.1.1.5 宜引入社工、康复师等人员参与残疾学生的照护以及康复训练、辅助教学等工作。

7.1.2 教师培养

7.1.2.1 定期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教师培训,使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评估、教育教学、学习环境创设和

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

7.1.2.2 将融合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

7.1.2.3 普通学校在教师绩效考核、工资分配、课题立项、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对直接承担特殊教育

教学、管理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

7.2 教学资源

7.2.1 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仪器设备和用具的配备满足需求。

7.2.2 招收残疾学生5 人以上的普通学校建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7.3 教学实施

7.3.1 课程设置

DB43/T 3210—2025

5

7.3.1.1 残疾儿童、青少年特殊教育坚持思想教育、文化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与身心补偿相结合,并

根据学生残疾状况和补偿程度,实施分类教学。

7.3.1.2 特殊教育学校贯彻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特色积极开设校本课程,

把关学校自选教学材料的审核工作。

7.3.1.3 开展随班就读或设有特殊教育班的普通学校,结合每位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课程

教学内容。

7.3.2 教学方式

7.3.2.1 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前通过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合

理安排残疾学生教育方式。

7.3.2.2 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制定个别化教育教学方案,注重全面发展、潜能开发、缺陷补偿,提升

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3.2.3 创设融合教育教学环境,使残疾学生最大限度融入课堂,包括但不限于: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注重差异教学与个别指导;

——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为残疾学生配备助学伙伴或助教等,组织合作学习;

——适当调整作业量与完成方式。

7.3.2.4 制定和实施送教上门教育教学计划,对送教上门的程序、形式与内容、课时量、教学质量等

进行规范。

7.3.2.5 特殊教育学校或特殊教育班在教育教学中使用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

7.3.3 教学评价

7.3.3.1 遵循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特殊教育规律,健全残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开展过程性

评价,实施个别化、多元化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7.3.3.2 合理调整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提供便利条件,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

养掌握情况作为基本评价内容,突出对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心理生理矫正补偿和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综合

评价。

7.3.4 教育转衔

7.3.4.1 根据残疾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为残疾学生提供转衔安置服务,包括教学方式调整衔接、

继续教育衔接、教育与就业衔接等。

7.3.4.2 为残疾学生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提供支持和合理便利条件。

7.3.4.3 开展职业教育的学校宜为残疾学生开设就业转衔课程,为残疾学生提供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服务。

7.3.4.4 中等教育学校和高等教育学校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活动,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

社会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推荐。

7.3.5 康复辅助支持

7.3.5.1 将医疗康复与特殊教育融合,利用康复技术和辅助器具最大限度减少残疾学生的功能障碍,

支持残疾学生更好地参与学校生活。

7.3.5.2 了解残疾学生的康复需求,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训练内容与实际生活、教育教学相结合,

提升残疾学生在动作、感知觉、认知发展、沟通与交往、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DB43/T 3210—2025

6

7.3.5.3 开展残疾学生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和评估

残疾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好残疾学生的心理辅导。

7.4 安全应急

7.4.1 定期对残疾学生活动区域的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7.4.2 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和计划时,充分考虑残疾学生的特性,并为行动不便或沟通交流有障碍的残

疾学生提供紧急通信服务。

7.4.3 未成年残疾学生出入校门宜安排专人负责,并与家长做好交接记录。

7.4.4 宜定期开展残疾学生的专项应急演练。

8 融合友好

8.1 残疾学生参与

8.1.1 与残疾学生相关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充分听取残疾学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8.1.2 支持残疾学生参与或组建社团。

8.2 人际友善

8.2.1 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培育尊重生命、包容接纳、平等友爱、互帮互助的文化氛围,消除对残疾

学生的歧视和偏见,杜绝校园霸凌,把生命多样化观念、融合发展理念,办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8.2.2 成立校内助残志愿者组织,鼓励学生担当志愿者,开展扶残助残活动。

8.2.3 设立残疾人志愿服务点,吸纳外部志愿者到学校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

8.2.4 结合“国际残疾人日”“全国助残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融合活

动。

8.2.5 通过举办学生文化节、体育运动会、才艺竞赛等活动,为残疾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的

机会。

8.2.6 支持残疾学生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活动和课外活动,并提供合理便利。

8.2.7 开展学生评优活动,特殊教育班与普通班级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享有同样的评优权利和荣誉称

号。

8.2.8 宜在学校内开展国家通用手语和国家通用盲文的推广普及活动。

8.3 多元参与

8.3.1 普特融合

8.3.1.1 定期组织特殊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包括开展跨区域教研、校际联合教研、普特联合教研、特

殊教育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等。

8.3.1.2 依托培训、研讨、实地调研、校际观摩等多种形式,开展区域范围内学校间的互相合作,实

施结对帮扶共建,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8.3.2 家校共育

8.3.2.1 支持残疾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各级家委会,校级家委会内设有残疾学生家长代表席位。

8.3.2.2 密切家校沟通,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个案分享会、全员家访等多种形式,与残疾学生

家长充分沟通交流学生成长情况,对家庭教育提供指导。

DB43/T 3210—2025

7

8.3.2.3 支持残疾学生家长参与残疾学生的教学方案制定。

8.3.3 医教康协作

8.3.3.1 宜通过与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提高教育教学

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8.3.3.2 宜通过与教育和科研机构结成合作,为教育专业学生提供观摩与实践机会,助力特殊教育专

业人才培育。

8.4 科技助残

8.4.1 通过特殊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开展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网络教研、远程指导等

方面的探索实践。

8.4.2 推动残疾学生相关数据互通共享。

8.4.3 通过信息无障碍建设,使残疾学生能够平等、充分、便捷地获得各类信息资源,平等参与学校

学习与生活。

8.4.4 支持智能健康及智能学习产品进校园,为开展残疾学生学习管理、生活照护、医疗诊断、健康

管理等提供技术辅助服务。

8.4.5 推动智能语音转换系统、智能轮椅、智能仿生手/腿等辅助器具的使用。

9 评价与改进

9.1 建立监督机制,开展对残疾学生服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

9.2 设立残疾学生和家长投诉渠道,保障残疾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维护。

9.3 定期开展残疾学生和家长满意度评价,收集残疾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评价结果和残疾

学生的需求,持续改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服务质量。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7月19日 15:12: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60231.html
图书

DB13/T 6106-2025 旱碱麦肥药优调技术规程

DB13/T 6106-2025 旱碱麦肥药优调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图书

DB42/T 2384-2025 犬巴贝斯虫病诊断技术

DB42/T 2384-2025 犬巴贝斯虫病诊断技术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DB42/T 2383-2025 梨园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DB42/T 2383-2025 梨园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