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27/T 016-2025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标准
DB 6527/T 016—2025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facility cucumber seedling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2025 - 06 - 30发布
2025 - 07 - 30实施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精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潇、李少强、艾尼瓦尔·吐尔逊、毛国锋、丛虎滋、董秀丽、闫靖华、王珊、美力更、张洪浩、常巧真、杨玉珍、杜亚文、刘娜、吾什肯、刘婷、戴爱梅、赵园园、丁志梅、胡光莉、布娅、古丽皮热斯、马婷、王振津、李潇、邓文强、格·那玛加甫、韩玉萍、高哈尔·哈布旦、古丽扎提·叶尔肯
本标准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农业农村局(博乐市北京南路13号)、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乐市北京南路13号)、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直机关3号楼)。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联系电话:0909-2311090;传真:0909-2318351;邮编:83340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系电话:0909-2311874;邮编:83340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系电话:0909-2284055;传真:0991-2284306;邮编:833400
DB 6527/T 016—2025
1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设施黄瓜育苗及高效栽培生产的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博州地区设施黄瓜育苗及田间高效栽培生产,其他类似地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瓜类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848 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4449 蔬菜地防虫网应用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温闷棚 high temperature stuffy shed
即利用夏季高温条件,通过塑料薄膜密封大棚及土壤表面,迅速提升大棚内温度并持续一段时间。
4 产地环境
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透气良好、保肥力强、排灌方便,光照和通风条件好的地块。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848的要求。
5 育苗
茬口安排 5.1
温室春提早茬: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3月下旬进入始收期。
温室秋延晚茬:8月上中旬直播,9月下旬进入始收期。
育苗设施及消毒 5.2
选择日光温室进行育苗。
消毒时棚室内可采用百菌清烟剂4 g/667 m2~5 g/667 m2,熏棚杀灭病菌,封闭一昼夜再通风,无味时待用。将工具、穴盘放入4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波中浸泡10 min~30 min,清水反复冲洗干净晾干后备用。
DB 6527/T 016—2025
2
育苗基质 5.3
育苗基质可选用草炭:珍珠岩:蛭石体积配比为4:1:1,充分混匀,并喷施0.2 %磷酸二氢钾,pH值5.5~7.0,无病原菌、虫卵、草籽和有害物质。
品种选择 5.4
选择抗病虫害、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生产及百姓需求的优质高产品种。春提早茬可选择早熟性好、雌花节位低、不易徒长、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秋延晚茬可选择前期耐热、后期耐低温弱光、植株长势强、抗病能力强的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16715.1的规定。
种子处理 5.5
5.5.1 晒种
播种前1 d~2 d,选择晴天上午,将种子摊开在报纸或棉被上,放在背风向阳处,晾晒3 h~5 h即可。
5.5.2 温汤浸种
用55 ℃~60 ℃热水浸种15 min,并不断搅拌后自然降温到30 ℃继续浸种6 h~8 h,再进行催芽处理。
5.5.3 催芽
将浸种后的种子用湿纱布或湿毛巾包好,放置在恒温催芽箱,保持温度30 ℃~35 ℃,每天用温水将种子淘洗2次,洗净种皮上的粘液,洗后将种子摊开透气10 min,当80 %的种子芽尖露白即可播种。
穴盘基质育苗 5.6
穴盘规格以50孔为宜。基质预湿装盘,将装好基质的5个~7个穴盘叠好,轻压形成播种穴,将催芽的种子芽尖朝下每穴播种1粒,然后用基质将穴孔盖平,浇透水。播种后覆膜,将穴盘整齐排放于大棚向阳处。出苗前气温保持30 ℃,基质含水量保持85 %~90 %,当有70 %种子出苗时,及时揭开地膜,出苗后5 d~7 d降温至18 ℃~20 ℃,基质含水量保持60 %~75 %。幼苗3片~4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苗期管理 5.7
5.7.1 温度管理
春提早育苗在播种至幼苗生长期白天温度保持25 ℃~30 ℃,夜间温度保持12 ℃~15 ℃,定植前5 d~7 d进行低温炼苗,白天保持20 ℃~23 ℃,夜间保持10 ℃~12 ℃。
5.7.2 水分管理
揭膜后至子叶展平期,缺水的地方适量补水,保持营养土湿度在75 %~85 %;齐苗后,营养土表面应保持湿润,中后期按照见干见湿的原则进行水分管理。
5.7.3 光照管理
冬春季育苗应注意增强光照,及时清除棚膜上灰尘。上午揭保温被时间以揭开保温被后室内气温无明显下降为准,下午棚室降温至20 ℃~22 ℃时盖保温被。阴天也要揭开保温被,增加光照时间;低温弱光期,可采用反光膜、补光灯等措施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
DB 6527/T 016—2025
3
夏秋季育苗可使用遮阳网遮光降温,以降低棚室内的光照强度。
成苗标准 5.8
3叶1心至4叶1心自根苗,株高10 cm~15 cm,茎粗0.3 cm~0.5 cm,下胚轴长0.4 cm~0.6 cm,子叶完整,叶色浓绿、肥厚,根系粗壮直立,根坨不散,无病斑,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
6 定植前准备
温室消毒 6.1
棚室空间用硫磺4 g/m3、锯末8 g/m3混匀,放在器皿内燃烧,在晚上进行,密闭烟熏24 h;也可用百菌清烟剂4 g/667 m2~5 g/667 m2,点燃熏蒸。封闭一昼夜再通风,无味时待用。
高温闷棚 6.2
前茬蔬菜收获后,结合深翻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000 kg/667 m2~6000 kg/667 m2,磷酸二铵20 kg/667 m2~30 kg/667 m2,硫酸钾10 kg/667 m2~20 kg/667 m2,深翻25 cm~30 cm。充分利用夏季连续高温,灌透水,使土壤含水量达60 %~70 %,密闭棚室,温度达65 ℃~70 ℃,连续闷棚15 d;闷棚结束后,通风降温待用。施肥符合NY/T 496的要求。
增施生物菌肥 6.3
高温闷棚后增施生物菌肥80 kg/667 m2~120 kg/667 m2,撒施后旋地,耙平整细起垄。
起垄 6.4
采用高垄双行栽培,垄面宽70 cm,垄高25 cm,起垄后覆地膜,膜下铺设滴灌带。
7 定植
春提早茬在2月下旬~3月上旬选天气晴好时定植,秋延晚茬在8月下旬选阴天或傍晚定植。定植时剔除病苗、弱苗,选取壮苗。按行距60 cm~70 cm,株距40 cm,定植2300株/667 m2~2700株/667 m2,定植浇足定苗水。春提早茬定植后5 d~7 d浇缓苗水1次。缓苗后进入蹲苗期,控水10 d~15 d。秧苗定植时可用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液浸根3 s~5 s。
8 田间管理
温度与光照 8.1
春提早茬密闭风口高温缓苗。定植后白天气温控制在28 ℃~32 ℃,夜间保持15 ℃~18℃。生长期间保持白天25 ℃~28 ℃,夜间12 ℃~15 ℃。春季外界气温稳定在15 ℃后,可以不盖棉被,风口全部打开,昼夜通风。春季结合通风降温,科学揭盖棉被:晴暖天气早揭晚盖,晴冷天气早揭早盖,阴冷天气晚揭早盖。
秋延晚茬遮荫防晒防高温,在外界气温降到低于15 ℃时,固定好棚膜,白天放风,晚上闭风。当温室气温低于10 ℃时,要加盖棉被,开始早揭晚盖。随外界气温下降,逐渐减少放风时间,缩小放风口至最后则基本不放风。
DB 6527/T 016—2025
4
水肥管理 8.2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定植后控水蹲苗,全田70 %根瓜坐住,瓜把浓绿时开始浇头水,结合灌水施高磷保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3 kg/667 m2~4 kg/667 m2,盛瓜期5 d~7 d浇水1次,隔1水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高钾膨果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各1次,每次3 kg/667 m2~4 kg/667 m2。结果后期5 d~7 d浇水1次,结合灌水轮换冲施平衡型大量元素水溶肥、高钾膨果型大量元素水溶肥各1次~2次,每次3 kg/667 m2~4 kg/667 m2。结瓜盛期使用0.2 %~0.3 %磷酸二氢钾80 g/667 m2~150 g/667 m2作为叶面肥,每7 d~10 d喷施一次,连续2次~3次。
植株管理 8.3
当植株长至30 cm时,吊绳绑蔓,摘除卷须和根瓜及以下萌蘖,生长中后期注意植株下部的病叶、老叶、黄叶及畸形瓜要及时打掉,病叶要集中带出田外销毁处理。春提早栽培,当瓜蔓长至2.0 m~2.2 m时,落至1.5 m~1.7 m高度,落蔓后保持15片~18片功能叶,每节保留1个瓜即可。
9 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种类 9.1
9.1.1 病害
主要有白粉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灰霉病、靶斑病等。
9.1.2 虫害
主要有白粉虱、蚜虫、斑潜蝇等。
农业防治 9.2
选用高抗多抗品种;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性;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清除残枝落叶,拔除严重病株,送到棚室外深埋。
物理防治 9.3
运用黄板诱杀害虫,25 cm×30 cm规格黄板每667 m2悬挂30块~40块。悬挂高度超过作物生长点20㎝~25 ㎝,并随着作物的生长调节高度;当黄板上粘虫面积超过60 %时,应及时更换。大棚通风口可选用30目~40目防虫网隔离害虫。防虫网使用应符合NY/T 4449的要求。
生物防治 9.4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选用生物制剂防治并交替轮换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及方法见附录A。
化学防治 9.5
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宜选用高效低毒药剂防治并交替轮换使用。病虫害防治药剂及方法见附录B。药剂的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要求。
10 采收
产品每次采收应在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后进行,及时分批采收,确保商品果品质。
DB 6527/T 016—2025
5
附录A (资料性)
表A.1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生物用药
病虫害名称 病虫害名称
农药名称 农药名称
用药量(每 用药量(每 用药量(每 667 m2)
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 安全间隔期( d)
白粉病
2 %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45 mL ~60 mL 60 mL
-
1000 亿个 / g/ 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56 g~84 g
-
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 细菌性角斑病
5亿 CFU/ g CFU/ g CFU/ g多粘类芽孢杆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KN -03 悬浮剂 悬浮剂
160 mL ~200 mL 200 mL
-
80 亿芽孢 亿芽孢 / g / g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LW -6可湿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 可湿性粉剂
80 g~120 g
7
霜霉病
2亿孢子/ 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150 g~200200 g
-
0.5 %苦参碱水剂
90 mL ~120 mL 120 mL
-
灰霉病
2亿孢子/ g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木霉菌可湿性粉剂
185 g~250 g
-
2 %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30 mL ~60 mL 60 mL
-
1000 亿个 / g/ g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45 g~55 g
-
靶斑病
1000 亿个 / g/ g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
70 g~80 g
-
白粉虱
0.5 %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 藜芦根茎提取物可溶液剂
70 mL ~80 mL 80 mL
-
200 万 CFU/ mL CFU/ mL 耳霉菌悬浮剂 耳霉菌悬浮剂 耳霉菌悬浮剂
150 mL ~230 mL 230 mL
-
蚜虫
1.5 %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苦参碱可溶液剂
30 mL ~40 mL
10
注 1:“-”代表无规定。
DB 6527/T 016—2025
6
附录B (资料性)
表B.1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设施黄瓜常见病虫害种类及推荐化学用药
病虫害名称
农药名称
用药量(每667 m2)
安全间隔期(d)
白粉病
45 % 唑醚 ·戊唑醇悬浮剂 戊唑醇悬浮剂 戊唑醇悬浮剂
28 mL ~30 mL 30 mL
3
40 % 唑醚 ·啶酰胺水分散粒剂 啶酰胺水分散粒剂 啶酰胺水分散粒剂 啶酰胺水分散粒剂
30 g~45 g
2
35 % 氟菌 ·戊唑醇悬浮剂 戊唑醇悬浮剂 戊唑醇悬浮剂
5 mL ~10 mL 10 mL
3
细菌性角斑病
8 % 春雷 ·噻霉酮水分散粒剂 噻霉酮水分散粒剂 噻霉酮水分散粒剂 噻霉酮水分散粒剂 噻霉酮水分散粒剂
45 g~50 g
3
3 % 春雷 ·喹啉铜悬浮剂 喹啉铜悬浮剂 喹啉铜悬浮剂
30 mL ~50 mL 50 mL
3
35 % 喹啉铜 喹啉铜 ·四霉素悬浮剂 四霉素悬浮剂 四霉素悬浮剂 四霉素悬浮剂
32 mL ~36 mL 36 mL
3
霜霉病
18.7 % 烯酰 ·吡唑 酯水分散粒剂 酯水分散粒剂 酯水分散粒剂
75 g~125 g
3
60 % 唑醚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40 g~100 g
2
灰霉病
50 %嘧霉·啶酰菌水分散粒剂
47 g~60 g
3
26 %嘧胺·乙霉威水分散粒剂
100 g~150 g
3
42.4 %唑醚·氟酰胺悬浮剂
20 mL ~30 mL 30 mL
3
靶斑病
12 %苯甲·氟酰胺悬浮剂
53 mL ~67 mL 67 mL
3
35 %氟菌·戊唑醇悬浮剂
20 mL ~25 mL 25 mL
3
43 %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15 mL ~25 mL 25 mL
3
白粉虱
25 %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11 g~12 g
5
40 %啶虫脒可溶粉剂
5 g~7 g
5
蚜虫
35 %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8 g~10 g
7
4 %阿维·啶虫脒乳油
10 mL ~20 mL 20 mL
3
斑潜蝇
1.8 %阿维·高氯乳油
30 mL ~60 mL 60 mL
3
11 %阿维·灭蝇胺悬浮剂
45 mL ~70 mL 70 mL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