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27/T 012-2025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地方标准
DB6527/T 012—2025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ouble-spotted leaf beetle in cornfield
2025 - 06 - 30发布
2025 - 07 - 30实施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巧真、张洪浩、王珊、赛丽蔓•马木提、董秀丽、毛国锋、闫靖华、孟潇、吾什肯·努木尔别克、韦薇、王振津、丁志梅、许秀、赵园园、王小利、何佳、刘可、马婷、李贺、李娅娅、古丽扎提·叶尔肯、阿斯甫江·木拉洪。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农村局(博乐市北京路13号)、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博乐市北京南路13号)、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州直机关3号楼)。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991-2310720; 传真:0909-2318351; 邮编:83340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联系电话:0909-2311874; 传真:0909-2311874; 邮编:833400。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0909-2384055; 传真:0909-2384306; 邮编:833400。
DB6527/T 012—2025
1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的术语定义、防控原则、防控方法及防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博州地区玉米双斑长跗萤叶甲的综合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213 植保无人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综合防控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3.1
是一种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来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旨在通过协调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手段,达到经济、简便、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4 防控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物保护方针,贯彻“绿色植保、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选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科学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措施,实现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环保的绿色防控目标。化学农药使用应按照GB/T 8321.10、NY/T 1276的规定执行。推荐使用农药的登记信息如有变化,以新登记的信息为准。
5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5.1
5.1.1 合理轮作倒茬
与非禾本科作物进行2 年~3 年轮作,如大豆、马铃薯、瓜菜等。
5.1.2 秋冬翻消灭越冬虫源
秋季玉米收获后及时深翻晒土,破坏双斑长跗萤叶甲卵的越冬场所,恶化虫卵的生存环境,降低虫源基数,减轻翌年为害。
5.1.3 破坏生存环境
双斑长跗萤叶甲早期在玉米田边、支管、出水桩周围杂草上孳生、繁衍、栖息,及时铲除田间、地埂、渠边及周围杂草,特别是稗草、苍耳等,消灭中间寄主植物,改变栖息场所环境,减轻其发生与为害。
DB6527/T 012—2025
2
5.1.4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健株、壮株。
物理防治 5.2
每年六月底在双斑长跗萤叶甲点片发生时,可以早晚用捕虫网捕杀成虫,或利用黑光灯进行诱杀,减少田间虫量。
生物防治 5.3
保护利用蜘蛛、瓢虫、蠋蝽、胡蜂等捕食性天敌,在玉米田边和杂草上放置生物引诱剂诱捕成虫,或喷施生物杀虫剂球孢白僵菌、绿僵菌等防治双斑长跗萤叶甲。
化学防治 5.4
5.4.1 药剂封锁
在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发生初期,即成虫开始取食危害田边杂草时,对玉米田周围进行药剂封锁,选用啶虫脒、噻虫嗪、菊酯类等药剂,在玉米田周围设置20 米宽的保护带,扼制双斑长跗萤叶甲进田扩散为害。
5.4.2 药剂选择
于7月上旬至8月上旬成虫盛发期,即百株虫量达到300 头以上时,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每667 m2用20%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2000~4000 倍液,或40 % 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3000~3500 倍液,或5 % 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2000~2500 倍液,或 2.5 % 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 1500~2000 倍液,采用高架喷雾机械或植保无人飞机,防治1 次~2 次,间隔期7 d~10 d。要交替用药,防止产生抗药性。药剂选择按照NY/T 1276的规定执行。
5.4.3 复配农药助剂及增效剂
药剂喷雾时可选用有机硅等农药助剂与杀虫剂复配使用,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增强防虫效果。
5.4.4 注意事项
由于双斑长跗萤叶甲具迁飞性,要加强统防统治。在防治策略上应遵循“先治田外,后治田内”的原则,施药时间宜选在上午11:00前、下午19:00后害虫不活跃时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时间;玉米扬花期要避免喷施药剂,以免影响正常授粉。
6 建立防治档案
为加强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防控情况的长期监测,构建落实更加科学的综合防控措施,在防治过程中应建立防治档案。
表1 双斑长跗萤叶甲综合防控记录表
序号
施药时间
天气状况
玉米品种
喷药机械
药剂种类
施药剂量
喷液量
施用面积
防治效果
备注
A
DB6527/T 012—2025
3
A
B 附录A (资料性) 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形态学特征、发生规律 双斑长跗萤叶甲( 双斑长跗萤叶甲( 双斑长跗萤叶甲( 拉丁学名 拉丁学名 拉丁学名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nolepta hieroglyphica (Motschulsky (Motschulsky (Motschulsky (Motschulsky ) )双斑长跗萤叶甲属于鞘 双斑长跗萤叶甲属于鞘 双斑长跗萤叶甲属于鞘 双斑长跗萤叶甲属于鞘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翅目,叶甲科萤亚长跗属是植食多性 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害 虫。在玉米作物上,主要以成取食为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玉米叶片、雄穗花丝苞及细嫩籽粒,对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干旱年份发生偏重。
卵:椭圆形,长0.6 ㎜,初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
幼虫:体长5 ㎜~6 ㎜,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有3对胸足,体表有成对排列的不明显的毛瘤;
蛹:长2.8 ㎜~3.5 ㎜,宽2 ㎜,白色,表面具刚毛;
成虫:体长3.6 ㎜~4.8 ㎜。卵圆形,棕黄色,体被上具有光泽,触角丝状,灰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上有2个淡黄色斑。
图A.1 双斑长跗萤叶甲卵(左上)、幼虫(右上)、蛹(左下)、成虫(右下)
DB6527/T 012—2025
4
B
C 附录B (资料性) 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危害性状
成虫取食叶肉,残留不规则白色网状斑和孔洞,影响光合作用。还可咬食花丝,影响授粉。也取食灌浆期的籽粒,造成籽粒缺损,易被其它病原菌侵染,引起穗腐。
图B.1 双斑长跗萤叶甲
图B.2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取食籽粒
图B.3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危害玉米叶片
图B.4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咬食花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