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488-2025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T 13-488-2025)主要内容总结
一、标准概述
《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标准》(DBJ/T 13-488-2025)是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地方标准,于2025年6月12日发布,2025年9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及管理水平,科学引导和规范福建省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评价工作。
标准适用于福建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但不适用于流域综合性工程评价。评价对象包括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类型。
二、评价体系框架
1. 评价阶段
标准将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评价分为四个阶段:
- 项目设计评价
- 施工管理评价
- 运维管理评价
- 综合效果评价
2. 评价指标构成
评价体系由基本项、评分项和加分项三部分组成:
- 基本项:必须满足的强制性要求,评定结果为达标或不达标
- 评分项:用于衡量项目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指标,评定结果为分值
- 加分项:鼓励采用创新技术和做法的指标
3. 评价等级划分
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划分为三个等级:
- 合格: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低于40分,总得分≥60分
- 良好: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低于40分,总得分≥70分
- 优秀:满足全部基本项要求,且每类指标评分项得分不低于40分,总得分≥80分
三、各类项目评价要点
1. 建筑与小区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有雨水源头控制措施
-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控制率满足规划要求
- 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初期雨水经处理
- 无黑臭水体和易涝点
- 海绵设施有安全性措施
- 特殊污染场所不得采用雨水直接入渗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下沉式绿地率、屋顶绿化率、透水铺装率等
- 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不透水地面雨水径流控制、生物滞留设施效果等
- 排水防涝能力:雨水口设置、内涝防治、超标雨水防控等
- 雨水资源回用:雨水资源利用率、回用系统自动化等
- 景观建设效果:植物配置、乡土植物比例等
2. 城市道路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
- 不影响道路正常使用功能
- 满足年径流控制指标
- 穿越敏感区需设应急处理设施
- 不降低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
- 防止雨水下渗对道路基础造成损坏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透水铺装应用等
- 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生物滞留设施效果等
- 排水防涝能力:管网排水能力、雨水口设置、下穿立交排水等
- 景观建设效果:乡土植物应用、植物配置等
3. 绿地与广场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
- 实现功能与景观融合
- 不影响正常功能使用
- 保护原有水生态敏感区
- 水体无黑臭现象
- 开放水体安全防护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透水铺装率、水面率等
- 径流污染控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污染严重区域控制等
- 排水防涝能力:雨水排水通道规划、调蓄能力等
- 雨水资源回用:雨水回用率
- 景观建设效果:植物配置、乡土植物比例等
4. 城市水系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纳入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设计
- 水质达标且满足地方标准
- 无黑臭现象和污水直排口
- 满足防洪和内涝防治要求
评分项重点:
- 径流总量控制:生态岸线率、生态修复措施等
- 径流污染控制:面源污染削减、点源污染防治等
- 排水防涝能力:排水顺畅性、行洪能力等
- 景观建设效果:植物配置、乡土植物比例等
四、施工管理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 落实水土保持等措施
- 设施功能测试合格
- 特殊情况需专项论证
评分项重点:
- 无降低海绵功能的重大变更
- 加强施工管理
- 完成专项验收和调试
- 设施效果现场测试
- 隐蔽工程验收
五、运维管理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竣工验收并运行一年后评价
- 水体无黑臭,植物长势良好
评分项重点:
- 建立运维管理机制
- 管理业绩与效果挂钩
- 宣传与教育机制
- 维护记录完整
- 设施维护频次达标
- 植物成活率和生长状态
- 公众满意度调查
- 信息化管理手段
六、综合效果评价
基本项要求:
- 竣工图与现场一致
- 运行一年后评价
评分项重点:
- 渗透和净化设施运行状态
- 调蓄和回用设施运行状态
- 场地竖向和径流组织
- 植物栽植及养护
- 内涝防治效果
- 雨污分流情况
- 水体环境质量
七、加分项
标准设置了10个加分项,鼓励采用创新技术和做法,包括:
- 采用四新技术
- 数字化仿真模拟技术
- 监测及管控平台
- 绿色建筑结合
- 雨水收集利用
- 已建绿地改造
- 再生水回用
- 水系生态修复等
加分项总分不超过10分。
五、附录与说明
标准包含多个附录表格,用于具体项目的评价记录,包括:
- 建筑与小区评价表
- 城市道路评价表
- 绿地与广场评价表
- 城市水系评价表
- 施工管理评价表
- 运维管理评价表
- 综合效果评价表
- 加分项评价表
- 评价汇总表
此外,标准还包含详细的条文说明,对各条款的具体实施要求和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解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