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SES 173-2024 活力海岸评价指标体系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活力海岸评价指标体系》(T/CSES 173-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文件概述
- 标准名称:活力海岸评价指标体系(Index system for living shoreline evaluation)
- 发布机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归口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华设设计集团、河海大学等。
- 适用范围:适用于活力海岸及海岸修复工程效果的评价。
2. 术语和定义
- 海岸线: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的海陆分界痕迹线。
- 海岸带:海洋与陆地相互作用的过渡地带(上限为海岸线以上10km,下限为水深20m)。
- 活力海岸:通过自然或自然-人工结合技术减少侵蚀、恢复栖息地、增强生态功能的岸线,核心要素包括:
- 地貌稳定性
- 资源环境可持续性
- 生态韧性
- 经济社会支撑性
3. 指标体系框架
分为4个层级:
- 目标层:活力海岸评价
- 准则层:4大类(地貌稳定性、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生态韧性、经济社会支撑性)
- 一级指标:12项(如自然环境、水环境、碳汇效益等)
- 二级指标:共28项(含14项核心指标和14项扩展指标)。
4. 核心指标与扩展指标
- 核心指标(带*):必选基础指标,如海岸侵蚀、自然岸线保有率、后滨植被覆盖率等。
- 扩展指标:可选补充指标,如高程、海岸线弯曲程度、滨海湿地碳汇速率等。
5. 关键指标详解
(1)地貌稳定性
- 自然环境:
- 土壤类型(岩石/砾质/土质/泥质)
- 海岸侵蚀速率(m/a或cm/a)
- 高程(m)、坡度(%)
- 保护情况:
- 生态红线面积比例(%)
- 自然保护地面积比例(%)
(2)资源环境可持续性
- 水环境:
- 海水水质(COD、溶解氧等)
- 海洋垃圾密度(个/km²)
- 富营养化指数、赤潮频次
- 岸线资源:
- 海岸线总长度(km)
- 自然岸线保有率(%)
- 海岸线系数(长度/陆域面积)
(3)生态韧性
- 生态状况:
- 后滨植被覆盖率(%)
- 潮间带生物多样性指数
- 滨海湿地面积(km²)
- 碳汇效益:
- 滨海湿地碳汇能力(g)
- 碳汇速率(g/(m²·a))
(4)经济社会支撑性
- 社会人口:
- 人口密度(人/km²)
- 城镇化率(%)
- 经济效益:
- 海洋渔业总产值(万元)
- 滨海旅游业产值(万元)
-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万元)
6. 数据来源
- 主要途径:
- 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如生态红线、水质监测)
- 现场调查(如侵蚀速率、植被覆盖率)
- 遥感数据(如湿地面积)
- 文献资料(如碳汇速率)
7. 规范性引用文件
包括《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海洋碳汇核算方法》(HY/T 0349)等1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8. 意义与创新
- 系统性:首次提出涵盖自然-社会多维度的活力海岸评价体系。
- 可操作性:区分核心与扩展指标,适应不同评价需求。
- 生态导向:强调碳汇能力、生物多样性等生态韧性指标。
该标准为海岸带保护修复提供了科学评价工具,助力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