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T 103-2024 综合智慧能源技术通则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综合智慧能源技术通则》T/CET 103-2024详细总结
一、标准概述
《综合智慧能源技术通则》(T/CET 103-2024)是由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发布的一项团体标准,旨在规范综合智慧能源技术的基本要求、分类体系、技术框架、运营模式及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该标准适用于多种能源形式(风、光、燃气、水、火等)的生产供应、管网输送、储存、使用及调度管控全过程,可提供电、热、冷、气、水、氢等多种能源产品和服务。
二、核心术语定义
标准明确定义了13个关键术语,包括:
- 综合智慧能源: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多能源品种、多环节一体化耦合集成,具有融合性、就近性、互动性等特点的新型能源系统。
- "互联网+"智慧能源: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等特征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
- 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统筹开发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实现多能协同供应和能源梯级利用。
- 源网荷储一体化:优化整合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 虚拟电厂:通过信息技术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等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
- 综合能源服务:以节能降碳为目的,提供整体化能源服务的业务模式。
三、基本规定与特点
综合智慧能源具有六大核心特点:
- 综合性:多能源协同生产、配送、销售、消费和运营
- 就近性:能源就地生产、平衡和消纳
- 互动性:能源品种间及供需间的互动
- 市场化:建立市场化能源价格机制
- 智能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
- 低碳化:以提升能效、降低碳排放为目标
项目开发原则包括聚焦市场、创新驱动、清洁发展、梯级利用、因地制宜等十项要求。
四、分类体系与应用场景
标准将综合智慧能源分为4种类型,各有特点和应用技术:
类型 | 应用场景 | 特点 | 应用技术 |
---|---|---|---|
城镇乡村型 | 特色小镇、新建城区 | 覆盖广、投资大、能源需求中等 | 燃气分布式、生物质发电、分布式光伏、热泵技术 |
产业园区型 | 工业园区、科技园区 | 供能范围几至几十平方公里 | 区域型燃气分布式、光伏、风电、热泵、储能 |
集群楼宇型 | 商业综合体、医院、交通枢纽 | 为用户现场提供能源中心 | 楼宇型燃气分布式、屋顶光伏、储能、节能服务 |
平台服务型 | 互联网企业、大型工业 | 负荷大、设备多、管理粗放 |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分析 |
五、技术体系框架
综合智慧能源技术体系分为三大类:
1. 主体型技术体系
- 能源生产技术:燃气分布式系统(效率>70%)、热泵、光伏等
- 传输技术:供热管网(热损失≤5%,效率>92%)、配电网等
- 用能服务技术:用能诊断评估、优化等
- 储能技术:机械储能、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如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90-120W·h/kg)
2. 专业型技术体系
- 数字控制技术:包括控制平台(本地和云平台部署)
- 协同调峰技术:宜承担1/3总负荷
- 虚拟电厂技术:符合数字化电网架构
3. 工程实用型技术体系
- 节能改造技术
- 工程建设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体系框图见附录A,详细内容和技术特点见附录B。
六、投资运营模式
标准列出了8种主要投资运营模式:
- BOT模式:建造-运营-移交
- BOO模式:建设-拥有-经营
- EMC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含三种子类型)
- 能源托管运维服务模式
- PPP模式:公私合作
- BT模式:建设-移交
- BSO模式:建设-出售-运营
- SaaS模式:软件即服务
选择原则包括有利于提供清洁能源服务、保障用户一体化体验、确保公平开放和合理回报。
七、项目开发流程
1. 前期阶段
- 市场调研(区域经济、能源需求、资源禀赋等)
- 项目建议(需求分析、资源评估、各类规划)
- 可行性研究(市场需求、技术路线、经济性等)
- 确定开发主体(通过招标等方式)
- 取得核准(环评、水资源论证等支持性文件)
2. 建设阶段
- 施工准备(勘察设计、招投标等)
- 建设模式选择(EPC、项目管理等)
- 全过程管理(安全、质量、进度、造价)
- 工程验收(符合法规和标准要求)
3. 运营服务阶段
- 能源一卡通服务(全包式)
- 菜单式服务(用户自主选择)
- 个性化定制服务
- 增值服务(节能诊断、设备维护等)
八、评估与评价
- 服务能力评价:针对服务提供方,评估资质资源、专业技术、客户资源、资金实力和信用等级(需AA级以上)
- 投资评估:在前期阶段进行,需完成项目建议书或可研
- 后评价:项目运行满一个财务年度后进行,需完成竣工决算和审计
评估工作应由独立第三方机构承担,分别参照T/EES 0017、T/CET 101和T/CET 102等配套标准。
九、附录与参考文献
- 附录A:展示了综合智慧能源技术体系框图
- 附录B:详细列出了各类技术体系的内容和技术特点
- 参考文献:列出了3项相关配套标准
该标准为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评估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和规范框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