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589-2024 云南甘蔗精细种管收与病虫草害精准防控技术规程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云南甘蔗精细种管收与病虫草害精准防控技术规程》(T/CI 589-2024)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云南蔗区甘蔗从种植到收获的全周期技术规范,包括抗病品种选择、农药使用要求、种植(新植/宿根)、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控及收获要求,适用于云南甘蔗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和绿色防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引用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DB53/T 370(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DB53/T 941(甘蔗覆膜技术)等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 螟害枯心率:螟虫危害导致的枯心苗比例。
- 病株率:梢腐病等病害的发病株比例。
- 病情指数:锈病、褐条病的病害严重程度量化指标。
4. 抗病品种选择
推荐早熟(如云蔗081609)、中熟(如柳城05136)、晚熟(如福农38号)等高产高糖抗病品种,强调多品种搭配种植。
5. 农药使用要求
- 符合NY/T 1276,需交替轮换用药以减少抗药性。
6. 种植技术
- 新植甘蔗:
- 种苗:优先选用温水脱毒种苗(按DB53/T 370生产)或无病虫健壮蔗株上半茎。
- 开沟:行距110-120 cm,沟深30-40 cm,机械开沟。
- 施肥施药:基肥与杀虫剂(如70%噻虫嗪)混施,每公顷用量明确。
- 覆膜:按DB53/T 941执行,冬春植覆土6-8 cm。
- 宿根甘蔗:
- 选择有效茎≥6万株/公顷的蔗田,收获后及时清园、破垄松蔸,施肥施药同新植。
7. 田间管理
- 查苗补苗:辅助破膜出苗,缺苗30 cm以上需补植。
- 水分管理:旱地防旱(滴灌)、水田防涝。
- 改善小气候:剥老叶、除无效分蘖,保持通风。
- 施肥壮苗:6-9月对弱苗追肥,可选叶面喷施(如磷酸二氢钾+尿素)或无人机飞防。
- 病虫草害防控:
- 目标:防控处置率≥95%,绿色技术占比≥30%。
- 策略:监测为主,压前控后,统防统治。
- 巡查重点:分阶段监测螟虫、红蜘蛛、黑穗病、锈病等。
- 药剂防控:按附录A方案执行,如苗期螟害用杀单·噻虫嗪颗粒剂,锈病用百菌清+代森锰锌。
8. 收获要求
- 收获期:蔗茎锤度≥20°BX,蔗糖分≥13%。
- 顺序:按早熟→中熟→晚熟品种依次收获。
- 操作规范:
- 人工收获:快锄低挖(入土3-5 cm),蔗梢削至生长点以下15-20 cm。
- 机械收获:联合机收或分步式机收,留茬<5 cm,24小时内入榨。
- 装车要求:清除杂质,装车高度≤4.2 m。
附录A(用药方案)
- 分前期(1-7月)和后期(8-12月)提供精准用药指导,包括:
- 虫害:螟虫(噻虫嗪)、粘虫(甲维·毒死蜱)、红蜘蛛(阿维·四螨嗪)。
- 病害:梢腐病(甲基硫菌灵)、锈病(百菌清+苯甲·嘧菌酯)。
- 杂草:芽前用异丙甲草胺,恶性杂草(香附子)用氯吡嘧磺隆。
- 飞防技术:无人机喷施药剂(如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
其他信息
- 起草单位: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牵头,联合糖业公司、农技推广站等。
- 首次发布:2024年12月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核心特点:
- 全程覆盖:从种苗处理到收获的每个环节均有细化标准。
- 绿色防控:强调抗病品种、生态管理(如蔗叶还田)和科学用药。
- 精准监测:按生育期动态巡查,针对性用药。
- 机械化推广:挖机开沟、无人机飞防、联合机收等技术的应用规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