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J 0024-2024 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以下是《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T/TJ 0024-2024)的详细内容总结:
一、核心目标与适用范围
- 目标:
- 提升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环境、文明施工及人员管理信息化水平。
- 规范智慧工地建设,推动建筑施工智能化。
- 适用范围:
- 福建省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含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 要求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如《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等)。
二、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
- 智慧工地现场管理体系:
- 四层架构:
- 感知层:传感器、识别设备等数据采集硬件。
- 平台层:数据处理、存储及物联网接入平台。
- 应用层:9大功能模块(人员、视频、环境、设备监控等)。
- 用户层:PC/移动端支持,覆盖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
- 功能要求:跨组织协作、移动互联、BIM/GIS集成。
- 四层架构:
- 基础设施要求:
- 基本项:网络全覆盖、物联网设备接口、视频监控室。
- 可选项:生活区网络覆盖、BIM模型联动、智能广播系统等。
- 实施流程:需编制《智慧工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设备配置、数据标准及验收程序。
三、关键功能模块技术要求
1. 人员实名制管理
- 硬件:人脸识别闸机(识别距离0.3-1m,支持5000+人脸库)。
- 功能:
- 实名信息采集(含合同、培训记录)。
- 考勤联动门禁、薪资发放记录、黑名单管理。
- 可选定位管理(UWB/RFID技术)。
- 安装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主出入口设闸机通道≥2个。
2. 视频监控管理
- 设备规格:
- 枪式摄像机(200万像素,IP67防护)。
- 球型摄像机(400万像素,20倍变焦)。
- 功能:多画面轮巡、远程回放(延迟≤3秒)、存储≥15天。
- 数量要求(示例):
建筑面积(m²) 球型摄像机 枪式摄像机 ≤10,000 ≥1台 ≥9台 >100,000 ≥5台 ≥25台
3. 环境监测管理
- 监测项:PM2.5/PM10、噪声、温湿度、风速/风向。
- 参数要求(示例):
- PM10监测:主体阶段超100μg/m³(30min)报警。
- 精度:PM2.5误差±15%,温度误差±1℃。
- 联动降尘:超标时自动启动喷淋设备。
4. 施工设备监控
- 升降机监控:
- 实时监测载重/高度/倾角,超限自动停机。
- 数据存储≥30个工作日。
- 塔式起重机监控:
- 防碰撞功能、吊钩避让区域≥5个。
- 传感器精度:幅度≤0.01m,吊重≤0.01t。
- 螺母松动智能预警。
5. 教育培训与安全管理
- 强制要求:
- 线上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 1年未活跃人员需重新培训。
- 功能模块:
- 危大工程动态管理、基坑监测预警、隐患排查(支持移动端拍照取证)。
6. 生产与技术管理
- 生产管理:进度计划联动BIM、物资二维码溯源、无人值守称重。
- 技术管理:施工工艺BIM模拟、图纸深化优化、在线技术交底。
7. 质量管理
- 核心功能: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及预警。
- 检验检测报告有效性验证。
- 验收过程影像记录(移动端上传)。
四、系统集成与信息安全
- 系统集成:
- 内部集成:数据/应用/界面集成,支持API/Web Service。
- 外部集成:对接政府监管平台(符合《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共享交换数据标准》)。
- 数据接口:
- 传输方式:HTTP/Socket协议,支持JSON/XML格式。
- 频率:报警数据实时传输,常规数据可配置周期。
- 信息安全:
- 等级保护≥二级,要求用户二次验证、操作日志追溯、数据加密。
五、验收与运维
- 验收流程:
- 条件:分部验收合格、数据对接监管平台、资料完整。
- 记录表:附录A提供10类验收表(如人员实名制、塔吊监控等)。
- 运维要求:
- 定期巡检硬件、备份数据。
- 故障响应:记录分析、及时修复、存档追溯。
- 系统升级:自动化回滚机制。
六、责任主体与实施
- 实施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分包需遵守总包规划)。
- 参与单位:主编单位(厦门泰睿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参编单位(福建省泷泷澄建设集团等)。
- 监管对接:数据需实时上传政府综合信息管理平台。
总结:本标准以物联网、BIM、云计算为核心,通过9大功能模块构建智慧工地管理体系,覆盖“人、机、料、法、环”全要素,强调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及安全可控性,为福建省建筑工程提供技术实施框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