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2136-2025 “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自动化与信息化设计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自动化与信息化设计规范》主要内容总结
1. 范围与引用标准
- 适用范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的自动化与信息化设计,涵盖水源、水厂、管网、入户等全流程。
- 引用标准:包括GB/T 25058(网络安全)、SL/T 803(水利网络安全)、DB64/T 1967(数据规范)等20余项国标、行标及地方标准。
2. 术语与缩略语
- 核心术语:定义“水利云”(自治区级水利数据平台)、“远传水表”(支持数据远程传输的智能水表)等关键概念。
- 缩略语清单:涵盖CGI、PLC、RTU、NB-IoT等技术术语,便于统一理解。
3. 总体部署
- 设计思路:
- 自动化:覆盖水源、水厂、管网等环节的数据采集与监控。
- 调度中心:实现远程控制与安全监控,现地控制优先。
- 网络安全:按等保要求构建防护体系。
- 总体架构:
- 五层架构:基础设施层(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资源层(数据整合)、业务应用层(分级管理)、用户服务层(功能集成)、标准与安全体系。
- 附录A:提供架构示意图,明确各层级交互关系。
4. 自动化设计
- 各环节设计要求:
- 水源:地下水(水泵、管道监测)、地表水(闸门、水库水位)、T接水源(阀门、流量控制)。
- 水厂/泵站:清水池水位、水泵状态、水质监测(浊度、余氯等),配置LCU控制柜。
- 供水管网:压力/流量监测(城市支管、农村干管)、异常报警,采用电磁/超声波流量计。
- 蓄水池:水位、水质监控,支持远程阀门控制。
- 入户计量:远传水表(NB-IoT/CAT1/LoRa),低电量报警。
- 供电:优先市电,无市电地区采用太阳能。
- 附录B:提供设备配置参考,如水源液位传感器、水厂PLC控制柜、管网RTU终端等。
5. 业务应用系统设计
- 数据资源:
- 分类整合公共、基础、实时、业务等6类数据,历史数据需按规范重构。
- 业务功能:
- 供水专题图(电子地图)、监测控制图、管网拓扑分析(水源、泵站逻辑建模)。
- 与现有系统集成,支持设备协议扩展(如Modbus、MQTT)。
- 系统集成:
- 已建系统需适配水利云,新增设备需完成协议解析与初始化。
6. 调度中心设计
- 架构与功能:
- 二级调度:县级调度中心与水厂/泵站现地控制,现地优先。
- 功能要求:远程监控、数据展示、报警管理、调度会商。
- 设备配置:
- 大屏显示(LED单元)、会商设施、机房设备(UPS、工控机)、安防(门禁、摄像头)。
- 复用已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7. 通信网络设计
- 通信方式选择:
- 水源/泵站:优先运营商专线或无线(4G/NB-IoT)。
- 水厂/调度中心:电子政务外网为主。
- 管网/入户:NB-IoT/CAT1覆盖,边缘区域用LoRa补盲。
- 数据访问:
- 行政数据通过政务外网共享,实时数据经水利云平台汇聚。
- 视频数据联调联控平台接入。
- 附录C:网络拓扑图展示各节点通信链路。
8. 网络安全设计
- 三级防护体系:
- 自治区级运营中心、县级监测平台、供水网络纵深防御。
- 部署要求:
- 调度中心:防火墙、入侵检测、日志审计、主机加固。
- 水源/水厂:工业防火墙、VPN加密、白名单策略。
- 管网/入户:无线传输加密(VPN隧道)。
- 附录D:提供安全架构图及设备安装示例(如防火墙部署位置)。
9. 附录支持
- 设备配置:详细列表(如B.1.1地下水设备表)。
- 示意图:架构(A)、网络拓扑(C)、安全部署(D)等辅助设计实施。
10. 地方特色与创新
- 城乡差异:区分城市支管与农村干管监控重点。
- 供电灵活:太阳能与市电结合,适应宁夏地理环境。
- 数据规范:基于DB64/T 1967统一数据格式,确保系统兼容性。
总结
该规范系统性构建了宁夏城乡供水工程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框架,从基础设施到业务应用、从数据采集到网络安全均提出细化要求,突出标准化、分级管理和安全防护,为宁夏城乡供水智能化提供全面技术指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