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4490-2025 植物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番荔枝属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件给出了毛叶番荔枝(Annonacherimola Mill?)、番荔枝(Annonasquamosa L?)、圆滑番荔枝
(Annonaglabra L?)、刺果番荔枝(Annonamuricata L?)、牛心番荔枝(Annonareticulata L?)、山刺番荔
枝(Annonamontana Macf?)及其种间杂交种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和结果判定的一般原
则的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番荔枝属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判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24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GB/T19557?1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总则
GB/T2637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19557?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群体测量 group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测量,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3?2
个体测量 singlemeasurement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逐个测量,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3?3
群体目测 groupvisualobservation
对一批植株或植株的某器官或部位进行目测,获得一个群体记录.
4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PQ:假质量性状.
QL:质量性状.
QN:数量性状.
VG:群体目测.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用于统一品种描述所需要的重要性状,除非受环境条件限制性
状的表达状态无法测试,所有UPOV 成员都应使用这些性状.
5 繁殖材料需满足的要求
5?1 繁殖材料以嫁接苗形式提供,提交的种苗数量不少于12株.
1
NY/T4490—2025
5?2 提交的种苗需外观健康,活力高,无病虫侵害.种苗的质量需满足:同一砧木品种,苗龄≥1年,嫁接
苗高度≥60cm,抽梢茎粗≥0?55cm,新梢长度≥25cm.
5?3 提交的种苗不宜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果已处理,需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5?4 提交的种苗宜符合我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周期
测试周期通常为2个完整的生长周期.生长周期为从开始活跃的营养生长、现花、开花、果实发育至
果实收获的整个阶段.该测试一次种植可用于两个完整的生长周期,分别在两个完整的生长周期进行
测试.
6?2 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同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正常表达,宜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
进行测试.
6?3 田间试验
6?3?1 试验设计
种植数量不少于8株,株距200cm~300cm,行距200cm~400cm.
必要时,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宜相邻种植.
6?3?2 田间管理
按当地大田生产管理方式进行.
6?4 性状观测
6?4?1 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宜按照附录A 中表A?1和表A?2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生育阶段描述宜符合附录B中表
B?1.
6?4?2 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宜按照表A?1和表A?2规定的观测方法(MG、MS、VG)进行.部分性状观测方法宜符合
B?2和B?3.
6?4?3 观测数量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性状(MS)植株取样数量不少于5个,在观测植株的器官或部位时,每个植株
取样数量为2个.群体观测性状(MG、VG)需观测整个小区或规定大小的混合样本.
6?5 附加测试
必要时,宜选用表A?2中的性状或本文件未列出的性状进行附加测试.
7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7?1 总体原则
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判定按照GB/T19557?1确定的原则进行.
7?2 特异性的判定
待测品种需明显区别于所有已知品种.在测试中,当待测品种至少在一个性状上与最为近似品种具
有明显且可重现的差异时,判定待测品种具备特异性.
7?3 一致性的判定
采用1%的群体标准和至少95%的接受概率.当样本大小为5株时,不允许有异型株;当样本大小为
6株~8株时,最多允许有1株异型株.
7?4 稳定性的判定
如果一个品种具备一致性,则认为该品种具备稳定性.一般不对稳定性进行测试.
2
NY/T4490 —2025
必要时,宜种植该品种的下一代或另一批繁殖材料,与以前提供的繁殖材料相比,若性状表达无明显
变化,则判定该品种具备稳定性.
8 性状表
8?1 概述
根据测试需要,测试性状分为基本性状和选测性状,基本性状是测试中需使用的性状,选测性状是依
据申请者需求而进行附加测试的性状.表A?1给出了番荔枝属基本性状,表A?2给出了番荔枝属选测性
状.
性状表列出了性状名称、表达类型、表达状态及相应的代码和标准品种、观测时期和方法等内容.
8?2 表达类型
根据性状表达方式,将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假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3种类型.
8?3 表达状态和相应代码
每个性状划分为一系列表达状态,以便于定义性状和规范描述;每个表达状态赋予一个相应的数字代
码,以便于数据记录、处理和品种描述的建立与交流.
8?4 标准品种
性状表中列出部分性状有关表达状态宜参考的标准品种,以助于确定相关性状的不同表达状态和校
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差异.
9 分组性状
本文件中,品种分组性状如下:
a) 植株:分枝姿态(表A?1中性状1);
b) 枝条:绒毛(表A?1中性状3);
c) 始花期(表A?1中性状16);
d) ∗果实:侧视形状(表A?1中性状28);
e) ∗果实:表面瘤状突起(表A?1中性状29);
f) ∗果实:表面缝合线(表A?1中性状30).
10 技术问卷
申请人宜按照附录C填写番荔枝属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3
NY/T4490—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番荔枝属性状表
A?1 番荔枝属基本性状
番荔枝属基本性状宜符合表A?1的规定.
表A?1 番荔枝属基本性状表
序号性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1
植株:分枝姿态
QN
(+)
23
VG
半直立本地土释迦1
半直立到开张贵妃红2
开张A?P释迦3
2 枝条:颜色
PQ
(+)
23
VG
灰绿色1
灰色2
褐色3
3
枝条:绒毛
QL
(+)
23
VG
无1
有9
4
叶片:绿色程度
QN
(a)
(+)
23
VG
浅A?P释迦1
中凤梨释迦2
深山刺番荔枝3
5
∗ 叶片:形状
PQ
(a)
(+)
23
VG
阔卵圆形1
卵圆形2
窄卵圆形3
披针形4
倒卵圆形5
6
叶片:上表面绒毛
QL
(a)
(+)
23
VG 无1
有9
7
叶片:下表面绒毛
QL
(a)
(+)
23
VG 无1
有9
8
叶片:长度
QN
(a)
23
MS
极短本地土释迦1
极短到短2
短3
短到中4
中贵妃红5
中到长6
长7
长到极长8
极长A?P释迦9
9
叶片:宽度
QN
(a)
23
MS
极窄1
极窄到窄2
窄本地土释迦3
窄到中4
4
NY/T4490 —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9
叶片:宽度
QN
(a)
23
MS
中A?P释迦5
中到宽6
宽凤梨释迦7
宽到极宽8
极宽9
10
叶片:长宽比
QN
(a)
23
MS
极小1
极小到小2
小凤梨释迦3
小到中4
中本地土释迦5
中到大6
大A?P释迦7
大到极大8
极大9
11
叶片:叶脉颜色
PQ
(a)
(+)
23
VG
白绿色1
黄绿色2
绿色3
粉绿色4
12
叶片:边缘波状
QN
(a)
(+)
23
VG
无或极弱1
中2
强3
13
叶片:先端形态
PQ
(a)
(+)
23
VG
钝尖1
急尖2
渐尖3
尾尖4
14
叶柄:长度
QN
(a)
23
MS/VG
极短1
短本地土释迦2
中A?P释迦3
长光滑番荔枝4
15
叶柄:直径
QN
(a)
23
MS/VG
小本地土释迦1
中贵妃红2
大凤梨释迦3
16
始花期
QN 22
MG
早A?P释迦1
中凤梨释迦2
晚贵妃红3
17
外轮花瓣:上表面主色
PQ
(b)
(+)
23
VG
黄绿色凤梨释迦1
浅黄色本地土释迦2
橙黄色山刺番荔枝3
浅褐色牛心番荔枝4
18
外轮花瓣:长度
QN
(b)
23
MS/VG
极短贵妃红1
短2
中玫瑰释迦3
长4
极长A?P释迦5
19
外轮花瓣:宽度
QN
(b)
23
MS/VG
极窄1
窄贵妃红2
中光滑番荔枝3
宽山刺番荔枝4
极宽5
5
NY/T4490—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20
外轮花瓣:长宽比
QN
(b)
23
MS/VG
极小1
小光滑番荔枝2
中贵妃红3
大A?P释迦4
极大5
21
外轮花瓣:厚度
QN
(b)
23
VG/MS
薄玫瑰释迦1
中凤梨释迦2
厚光滑番荔枝3
22
外轮花瓣:扭曲
QL
(+)
23
VG
无1
有9
23
外轮花瓣:弯曲程度
QN
(b)
(+)
23
VG
无或极弱1
中2
强3
24
花梗:长度
QN
(b)
23
VG/MS
短 光滑番荔枝1
中玫瑰释迦2
长A?P释迦3
25
柱头:顶端形状
PQ
(b)
(+)
23
VG
半圆形1
锥形2
角形3
柱形4
26
果实:商品采收期
QN
(c)
25
MG
早A?P释迦1
中玫瑰释迦2
晚光滑番荔枝3
27
∗ 果实:果皮颜色
PQ
(c)
(+)
25
VG
黄色1
浅黄绿色2
绿色3
浅灰绿色4
灰绿色5
红色6
28
∗ 果实:侧视形状
PQ
(c)
(+)
25
VG
圆形1
心形2
圆锥形3
阔圆锥形4
梯形5
29
∗ 果实:表面瘤状突起
QN
(c)
(+)
25
VG
无或极小1
小2
中3
大4
30
∗ 果实:表面缝合线
QL
(c)
(+)
25
VG 网状1
重叠2
31
果实:纵径
QN
(c)
25
MS
极小本地土释迦1
小2
中凤梨释迦3
大4
极大榴莲释迦5
6
NY/T4490 —2025
表A?1 (续)
序号性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32
果实:横径
QN
(c)
25
MS
极小本地土释迦1
小2
中凤梨释迦3
大4
极大榴莲释迦5
33
果实:果肉颜色
PQ
(c)
(+)
25
VG
白色1
乳白色2
浅黄色3
黄色4
浅粉红色5
粉红色6
34
果实:果肉硬度
QN
(c)
25
VG
软玫瑰释迦1
中凤梨释迦2
硬光滑番荔枝3
35
果实:石细胞数量
QN
(c)
(+)
25
VG
少凤梨释迦1
中贵妃红2
多本地土释迦3
36
果实:香味
QN
(c)
25
VG
无或极弱1
中贵妃红2
强凤梨释迦3
37
种子:长度
QN
(c)
25
VG/MS
极短1
短本地土释迦2
中光滑番荔枝3
长凤梨释迦4
极长5
38
种子:宽度
QN
(c)
25
VG/MS
极窄1
窄本地土释迦2
中凤梨释迦3
宽4
极宽5
39
种子:长宽比
QN
(c)
25
VG/MS
极小1
小本地土释迦2
中光滑番荔枝3
大凤梨释迦4
极大5
40
种子:颜色
QL
(c)
(+)
25
VG
黄色1
褐色2
黑色3
41
种子:光泽
QN
(c)
25
VG
无1
弱2
强3
42
种子:百粒重
QN
(c)
(+)
25
MG
极低1
低本地土释迦2
中光滑番荔枝3
高凤梨释迦4
极高5
注1:(a)~(c)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2:(+)标注内容在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3: 特别提示测试性状的适用范围.
7
NY/T4490—2025
A?2 番荔枝属选测性状
番荔枝属选测性状宜符合表A?2的规定.
表A?2 番荔枝属选测性状
序号性状观测时期和方法表达状态标准品种代码
43
枝条:节间长度
QN
(a)
(+)
23
VG/MS
极短1
短本地土释迦2
中A?P释迦3
长凤梨释迦4
极长5
44
内轮花瓣:长度
QN
(b)
23
VG/MS
短光滑番荔枝1
中刺果番荔枝2
长山刺番荔枝3
45
内轮花瓣:宽度
QN
(b)
23
VG/MS
窄光滑番荔枝1
中2
宽山刺番荔枝3
46
花萼:纵径
QN
(b)
23
VG/MS
小玫瑰释迦1
中凤梨释迦2
大光滑番荔枝3
47
花萼:横径
QN
(b)
23
VG/MS
小玫瑰释迦1
中刺果番荔枝2
大光滑番荔枝3
48
果实:纤维含量
QN
(c)
25
VG
无或少凤梨释迦1
中刺果番荔枝2
多山刺番荔枝3
49
果实:果汁量
QN
(c)
(+)
25
MG
低本地土释迦1
中2
高凤梨释迦3
50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QN
(c)
(+)
25
MG
低光滑番荔枝1
中凤梨释迦2
高玫瑰释迦3
51
果实:酸度
QN
(c)
(+)
25
MG
低玫瑰释迦1
中山刺番荔枝2
高光滑番荔枝3
52
果实:种子数量
QN
(c)
25
VG
少凤梨释迦1
中本地土释迦2
多光滑番荔枝3
53
种子:果肉黏着度
QN
(c)
(+)
25
VG
弱凤梨释迦1
中大目释迦2
强3
注1:(a)~(c)标注内容在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注2:(+)标注内容在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8
NY/T4490 —2025
附 录 B
(规范性)
番荔枝属性状的解释
B?1 番荔枝属生育阶段
番荔枝属生育阶段宜符合表B?1的规定.
表B?1 番荔枝属生育阶段
生育阶段代码生育阶段名称描述
00 幼苗期嫁接至出圃规格
10
13
15
17
幼树生长期
从种苗定植后至初次开花(定植后1~3年)
春梢生长期
秋梢生长期
生长停止期
20
22
23
25
27
29
结果树生长期
春梢生长期
始花期(小区30%的植株开花)
盛花期(植株50%花朵开放)
果实成熟期(果实末端0?2cm~0?5cm 处略见转色,种子已转色)
秋梢生长期
生长停止期
B?2 涉及多个性状的解释
B?2?1 符号(a):对成熟叶片的观察,选取盛花期树冠上部外层的生长稳定的叶片.
B?2?2 符号(b):对花的观察,应在盛花期间选取树冠中上部外层完全盛开的花.花的结构见图B?1:
标引序号说明:
1———花梗;2———花托;
3———花萼;4———外轮花瓣;
5———退化成鳞片状的内轮花瓣;6———雄蕊;
7———雌蕊;8———柱头;
9———花柱;10———子房.
B?2?3 符号(c):对果实及种子的观察,在果实成熟期,选取正常发育的成熟果实及其种子.
B?3 涉及单个性状的解释
B?3?1 性状1 植株:分枝姿态
见图B?2.
9
NY/T4490—2025
图B?2 植株:分枝姿态
B?3?2 性状2 枝条:颜色
观测树冠上部外层的一年生开花枝条,见图B?3.
图B?3 枝条:颜色
B?3?3 性状3 枝条:绒毛
观测树冠上部外层的一年生开花枝条,见图B?4.
图B?4 枝条:绒毛
B?3?4 性状4 叶片:绿色程度
观测叶片上表面,见图B?5.
图B?5 叶片:绿色程度
10
NY/T4490 —2025
B?3?5 性状5 ∗ 叶片:形状
见图B?6.
图B?6 ∗ 叶片:形状
B?3?6 性状6 叶片:上表面绒毛
见图B?7.
图B?7 叶片:上表面绒毛
B?3?7 性状7 叶片:下表面绒毛
见图B?8.
图B?8 叶片:下表面绒毛
11
NY/T4490—2025
B?3?8 性状11 叶片:叶脉颜色
观测叶片下表面主脉,见图B?9.
图B?9 叶片:叶脉颜色
B?3?9 性状12 叶片:边缘波状
见图B?10.
图B?10 叶片:边缘波状
B?3?10 性状13 叶片:先端形态
见图B?11.
图B?11 叶片:先端形态
B?3?11 性状17 外轮花瓣:上表面主色
见图B?12.
B?3?12 性状22 外轮花瓣:扭曲
观测即将开放时的花瓣,见图B?13.
B?3?13 性状23 外轮花瓣:弯曲程度
见图B?14.
12
NY/T4490 —2025
图B?12 外轮花瓣:上表面主色
图B?13 外轮花瓣:扭曲
图B?14 外轮花瓣:弯曲程度
B?3?14 性状25 柱头:顶端形状
见图B?15.
图B?15 柱头:顶端形状
B?3?15 性状27 ∗ 果实:果皮颜色
见图B?16.
13
NY/T4490—2025
图B?13 ∗ 果实:果皮颜色
B?3?16 性状28 ∗ 果实:侧视形状
见图B?17.
图B?17 ∗ 果实:侧视形状
B?3?17 性状29 ∗ 果实:表面瘤状突起
见图B?18.
图B?18 ∗ 果实:表面瘤状突起
14
NY/T4490 —2025
B?3?18 性状30 ∗ 果实:表面缝合线
见图B?19.
图B?19 ∗ 果实:表面缝合线
B?3?19 性状33 果实:果肉颜色
见图B?20.
图B?20 果实:果肉颜色
B?3?20 性状35 果实:石细胞数量
指果肉中冰沙质感的小颗粒的多少,通过品尝方式观测,根据沙质感的强弱程度判定.
B?3?21 性状40 种子:颜色
见图B?21.
B?3?22 性状42 种子:百粒重
选择充分成熟的饱满籽粒,随机称取3次100粒种子质量,求其平均值.
15
NY/T4490—2025
图B?21 种子:颜色
B?3?23 性状43 枝条:节间长度
观测树冠上部外层的一年生开花枝条.
B?3?24 性状49 果实:果汁量
剖开果实,去掉果皮与种子后,用量杯观测果汁量的情况.
B?3?25 性状50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剖开果实,测量中央部位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按照NY/T2637的规定执行,精确到0?1%.
B?3?26 性状51 果实:酸度
剖开果实,测量中央部位果肉的可滴定酸含量.按照GB/T12456的规定执行,精确到0?1%.
B?3?26 性状53 种子:果肉黏着度
剖开果实,从果肉中剥离种子,观测果肉在种子表面的附着量,根据附着量判定黏着程度.
16
NY/T4490 —2025
附 录 C
(规范性)
番荔枝属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技术问卷
申请号:
申请日:
(由审批机关填写)
(申请人或代理机构签章)
一、品种暂定名称:
二、申请人信息
姓名:
地址: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育种者姓名(如果与申请测试人不同):
三、植物学分类
中文名: 番荔枝属
拉丁名: AnnonaL?
四、品种类型
在相符的类型[ ]中打√.
1? 育种方式
(1)杂交[ ]
(2)发现并改良[ ]
(3)突变[ ]
(5)其他[ ]
2? 繁育方法
(1)嫁接繁殖[ ]
(2)扦插[ ]
(3)其他[ ]
五、待测品种的具有代表性彩色照片
(品种照片粘贴处)
(如果照片较多,可另附页提供)
17
NY/T4490—2025
六、品种的选育背景、育种过程和育种方法
(包括系谱、培育过程和所使用的亲本或其他繁殖材料来源与名称的详细说明)
七、适于生长的区域或环境以及栽培技术的说明
八、其他有助于辨别待测品种的信息
(如品种用途、品质抗性,请提供详细资料)
九、品种种植或测试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 否[ ]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品种繁殖材料保存是否需要特殊条件?
在相符的[ ]中打√.
是[ ] 否[ ]
(如果回答是,请提供详细资料)
十一、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在表C?1相符的代码后[ ]中打√,若有测量值,请填写.
表C?1 待测品种需要指出的性状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1
植株:分枝姿态(性状1) 半直立1[ ]
半直立到开张2[ ]
开张3[ ]
2 枝条:绒毛(性状3) 无1[ ]
有9[ ]
18
NY/T4490 —2025
表C?1 (续)
序号性状表达状态代码测量值
3
∗ 叶片:形状(性状5) 阔卵圆形1[ ]
卵圆形2[ ]
窄卵圆形3[ ]
披针形4[ ]
倒卵圆形5[ ]
4
始花期(性状16) 早1[ ]
中2[ ]
晚3[ ]
5
果实:商品采收期(性状26) 早1[ ]
中2[ ]
晚3[ ]
6
∗ 果实:果皮颜色(性状27) 黄色1[ ]
浅黄绿色2[ ]
绿色3[ ]
浅灰绿色4[ ]
灰绿色5[ ]
红色6[ ]
7
∗ 果实:侧视形状(性状28) 圆形1[ ]
心形2[ ]
圆锥形3[ ]
阔圆锥形4[ ]
梯形5[ ]
8
∗ 果实:表面瘤状突起(性状29) 无或极小1[ ]
小2[ ]
中3[ ]
大4[ ]
9 ∗ 果实:表面缝合线(性状30) 网状1[ ]
重叠2[ ]
10
果实:果肉颜色(性状33) 白色1[ ]
乳白色2[ ]
浅黄色3[ ]
黄色4[ ]
浅粉红色5[ ]
粉红色6[ ]
十二、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
在自己认知范围内,申请人列出待测品种与其最为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填写在表C?2中.
表C?2 待测品种与近似品种的明显差异性状
近似品种名称性状名称近似品种表达状态待测品种表达状态
注:可提供其他有利于特异性审查的信息.
申请人承诺:技术问卷所填写的信息真实.
签名:
1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