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711-2025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燃料消耗量限值………………………………………………………………………………………… 1
5 测量方法………………………………………………………………………………………………… 2
附录A(规范性) 车辆核查项目………………………………………………………………………… 7
Ⅰ
JT/ T 71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JT/ T 711—2016《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与JT/ T 711—2016 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燃料消耗量限值指标(见4. 1);
———更改了汽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与相应车长柴油营运客车限值的换算要求(见4. 2,
2016 年版的第4 章);
———更改了车长的分段范围和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实施时间要求
(见表1,2016 年版的表1);
———增加了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见4. 3);
———更改了等速工况、加速工况试验方法中自动变速器挡位选择要求,增加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
体变速器)挡位的选择要求(见5. 3. 1、5. 3. 2,2016 年版的5. 3. 1、5. 3. 2);
———更改了怠速试验前对发动机转速的要求(见5. 3. 3,2016 年版的5. 3. 3);
———更改了营运客车满载综合燃料消耗量时间权重系数(见5. 5. 1,2016 年版的5. 5. 1);
———更改了“单位旅客周转量”为“单位额定载客人数”,更改了额定载客人数说明(见5. 5. 5,2016
版的5. 5. 5);
———更改了车辆核查项目(见表A. 1,2016 年版的表A. 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52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科(北
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中公高远(北京)汽车
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河南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宇通客车股份有
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
司、许昌万里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尚斌、张红卫、李会民、杜宇程、黎浩、王伟、刘炜、曾诚、梁晨、晋杰、张金瑞、
韩立波、白韶波、董国亮、王勇、张亮亮、袁卫波、陈传阳、顾锦祥、王宏朝、王家富、张勇、徐晓芳、
张栋、曾义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 年首次发布为JT 711—2008,2016 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
JT/ T 711—2025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柴油或汽油为单一燃料且最大总质量超过3 500 kg 的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的
测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T 3730. 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 第1 部分:类型
GB/ T 3730. 2 道路车辆 质量 词汇和代码
GB/ T 3730. 3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 车辆尺寸
GB/ 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 T 12545. 2 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 T 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 T 12674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质量参数测量方法
JT/ T 325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 T 3730. 1 ~3730. 3 和JT/ T 325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燃料消耗量限值
4. 1 燃料消耗量限值指标
营运客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指标包括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和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
限值。
4. 2 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柴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应符合表1 的规定。汽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为相应
车长柴油营运客车限值的1. 2 倍(取值按GB/ T 8170 修约至小数点后1 位)。
1
JT/ T 711—2025
表1 柴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车型
车长L
(m)
第五阶段a(L/100km) 第六阶段a(L/100km)
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
特大型L >12 30. 8 29. 8 28. 6 27. 7
大型11 < L≤12 30. 4 28. 8 28. 3 26. 8
9 < L≤11 26. 5 25. 7 24. 6 23. 9
中型8 < L≤9 22. 9 19. 4 21. 3 18. 0
6 < L≤8 20. 1 17. 4 18. 7 16. 2
小型L≤6 17. 5 15. 5 16. 3 14. 4
a 对于新申请车型配置,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已经列入《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表》的车型,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2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五阶段限值,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
4. 3 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柴油营运客车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应符合表2 的规定。汽油营运客车单位额定
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为相应车长柴油营运客车限值的1. 2 倍(取值按GB/ T 8170 修约至小数
点后2 位)。
表2 柴油营运客车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车型
车长L
(m)
第五阶段a[L/ (1 000 人·km)] 第六阶段a[L/ (1 000 人·km)]
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
特大型L >12 5. 51 5. 08 5. 12 4. 72
大型11 < L≤12b 6. 11 5. 68 5. 68 5. 28
9 < L≤11b 6. 93 6. 82 6. 44 6. 34
中型8 < L≤9b 6. 86 5. 27 6. 38 4. 90
6 < L≤8 9. 36 8. 25 8. 70 7. 67
小型L≤6 16. 63 16. 13 15. 47 15. 00
a 对于新申请车型配置,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已经列入《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表》的车型,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2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五阶段限值,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
b 对于B 级车,其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的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为相应车长同燃料营运客车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的综合
燃料消耗量限值的1. 4 倍。
5 测量方法
5. 1 车辆核查
5.1.1 试验前应按附录A 的规定对车辆基本信息与主要参数进行核查。
5.1.2 按照GB/ T 12673 和GB/ T 12674 规定方法对附录A 中的尺寸及质量参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
应符合GB 1589 的规定,且车长、车宽、车高与其设计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整车整备质量、最大总质
量与其设计值的偏差应不超过2%。
2
JT/ T 711—2025
5. 2 试验条件
5.2.1 试验路应为平直路,路面应清洁、干燥、平坦,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试验路长度应满足GB/ T
12534 的要求;纵向坡度在0. 1%以内。
5.2.2 试验时的气象条件及试验车辆准备应符合GB/ T 12534 的规定。
5.2.3 车辆轮胎气压、燃料、润滑油(脂)、制动液、制动气压、发动机冷却液等应符合GB/ T 12534 及车
辆制造厂的规定。
5.2.4 试验车辆轮胎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按序选用:
a) 当车辆可选装斜交轮胎及子午线轮胎时,选装斜交轮胎;
b) 当车辆可选装不同外直径轮胎时,选装外直径小的轮胎;
c) 当车辆在同一轮胎外直径下可选装不同断面宽度轮胎时,选装断面宽度大的轮胎。
5.2.5 主要试验仪器及最大允许误差/ 准确度等级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车速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0. 5%;
b) 燃料流量计:最大允许误差为±0. 5%;
c) 计时器:最小分度值为0. 1 s;
d) 发动机转速表:最大允许误差为±1%;
e) 称重仪:准确度等级为三级及以上。
5.2.6 试验时应关闭车窗、驾驶室通风口及空调等,只准许为驱动车辆所必需的设备工作。
5. 3 试验方法
5. 3. 1 等速行驶工况
5.3.1.1 车辆满载,手动变速器车辆应置于最高挡或次高挡,当最高挡不能满足试验车速需要时采用
次高挡,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辆应置于“D”挡。在各试验车速下,保持车辆平稳行驶至
少100 m 后,等速通过500 m 的测试路段,测量车辆通过该路段的时间和燃料消耗量。
5.3.1.2 JT/ T 325 规定的各类高级车,试验车速均分别为50 km/ h、60 km/ h、70 km/ h、80 km/ h、
90 km/ h和95 km/ h;JT/ T 325 规定的中级、普通级车,试验车速均分别为40 km/ h、50 km/ h、60 km/ h、
70 km/ h和80 km/ h。
5.3.1.3 每次试验的平均速度与规定试验速度之差不应超过±1 km/ h。
5.3.1.4 试验过程中瞬时速度与规定试验速度之差不应超过±2 km/ h。
5.3.1.5 每个试验车速应在测试路段上往返测量各两次。
5.3.1.6 试验结果应按GB/ T 12545. 2 的规定进行重复性检验。
5. 3. 2 加速行驶工况
5.3.2.1 JT/ T 325 规定的各类高级车,起始速度60 km/ h 全油门加速到终止速度80 km/ h 作为车速
的测量区间。车辆满载,手动变速器车辆应置于最高挡或次高挡(选取速比为1 的挡位,如无该挡位,
则选取速比最接近于1 的挡位),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辆应置于“D”挡。加速前,车速应
控制在58 km/ h ~60 km/ h 内保持匀速行驶至少5 s,快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时开始测量,车速达到
80 km/ h 测量结束,记录加速燃料消耗量、加速时间和距离、起始和终止速度等测量结果。
5.3.2.2 JT/ T 325 规定的各类中级、普通级车,起始速度50 km/ h 全油门加速到终止速度70 km/ h 作
为车速的测量区间。车辆满载,手动变速器车辆应置于最高挡或次高挡(选取速比为1 的挡位,如无该
挡位,则选取速比最接近于1 的挡位),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辆应置于“D”挡。加速前,
车速应控制在48 km/ h ~50 km/ h 内保持匀速行驶至少5 s,快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时开始测量,车
3
JT/ T 711—2025
速达到70 km/ h 测量结束,记录加速燃料消耗量、加速时间和距离、起始和终止速度等测量结果。
5.3.2.3 试验过程中起始速度和终止速度与规定速度之差应分别在-2 km/ h ~0 km/ h 和0 km/ h ~
2 km/ h范围之内。
5.3.2.4 加速试验应在测试路段上往返测量各两次。
5.3.2.5 试验结果应按GB/ T 12545. 2 的规定进行重复性检验。
5. 3. 3 怠速工况
5.3.3.1 怠速燃料消耗量测量应在等速工况和加速工况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
5.3.3.2 测量时车辆应静止,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手动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挡
位应处于“停车”或“P”挡位;加速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5.3.3.3 怠速燃料消耗量应在发动机转速达到车辆制造厂规定的怠速转速(转速偏差为±50 r/ min)
60 s 后开始测量,测量3 次,每次测量时间为300 s。记录怠速燃料消耗量和发动机转速,取3 次测量结
果的平均值。
5. 4 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5. 4. 1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取按5. 3. 1 试验方法进行的同一试验车速下燃料消耗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车速的等速
燃料消耗量测定值,并按照GB/ T 12545. 2 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状态校正。
5. 4. 2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取按5. 3. 2 试验方法进行的加速燃料消耗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加速燃料消耗量的测定
值,并按照GB/ T 12545. 2 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状态校正。
5. 4. 3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取按5. 3. 3 试验方法进行的怠速燃料消耗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怠速燃料消耗量的测定
值,并按照GB/ T 12545. 2 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状态校正。
5. 4. 4 温度校正系数的选取
当试验环境温度为0 ℃ ~5 ℃时,采用5 ℃的温度校正系数;当试验环境温度为35 ℃ ~40 ℃时,采
用35 ℃的温度校正系数。
5. 5 综合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5. 5. 1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1)计算。
Qu = Σn
i =1(vui × kui × Qui )
Σn
i =1(vui × kui ) …………………………(1)
式中:
Qu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ui ———第i 个车速等速燃料消耗量算术平均值的校正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kui ———第i 个车速下的等速权重系数,按表3 取值;
vui ———第i 个等速工况速度点,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 h);
4
JT/ T 711—2025
n ———等速工况速度点的个数,高级车时取值为6,中级及普通级车时取值为5。
表3 营运客车满载综合燃料消耗量时间权重系数
工况等速工况
加速
工况
怠速
工况
权重系数等速权重系数kui
车速(km/ h) 40 50 60 70 80 90 95
工况权重
系数
(ku)
工况权
重系数
(ka)
工况权重
系数
(kl)
特大型
高级— 0. 06 0. 07 0. 12 0. 20 0. 36 0. 19 0. 67 0. 20 0. 13
中级及普通级0. 15 0. 17 0. 20 0. 25 0. 23 — — 0. 60 0. 20 0. 20
大型
高级— 0. 08 0. 08 0. 11 0. 16 0. 32 0. 25 0. 56 0. 25 0. 19
中级及普通级0. 17 0. 24 0. 20 0. 15 0. 24 — — 0. 47 0. 27 0. 26
中型
高级— 0. 18 0. 20 0. 18 0. 20 0. 22 0. 02 0. 54 0. 29 0. 17
中级及普通级0. 18 0. 09 0. 09 0. 11 0. 53 — — 0. 59 0. 25 0. 16
小型
高级— 0. 12 0. 26 0. 25 0. 12 0. 15 0. 10 0. 55 0. 25 0. 20
中级及普通级0. 15 0. 15 0. 21 0. 17 0. 32 — — 0. 45 0. 28 0. 27
5. 5. 2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2)计算。
Qa = Qas …………………………(2)
式中:
Qa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as———加速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Qas ) 的校正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Qas 按公
式(3)计算。
Qas =100 × Σp
j =1(Qaj / Saj )
p …………………………(3)
式中:
Qas———加速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aj ———第j 次加速燃料消耗量,单位为毫升(mL);
Saj ———第j 次加速距离,单位为米(m);
p ———测量次数。
5. 5. 3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4)计算。
Ql = Qld …………………………(4)
式中:
Ql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 h);
Qld———怠速工况单位时间内的燃料消耗量(Qld)的校正值,单位为升每小时(L/ h),Qld按公式(5)
计算。
5
JT/ T 711—2025
Qld =3. 6 × Σp
k =1(Qdk / Tdk )
p …………………………(5)
式中:
Qld———怠速工况单位时间内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 h);
Qdk———第k 次怠速燃料消耗量,单位为毫升(mL);
Tdk———第k 次怠速测试时间,单位为秒(s)。
5. 5. 4 综合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综合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6)计算。
Q =
Qu × Σn
i =1(vui × kui ) × ku + Qa ×3. 6 × (Sa
Ta
) × ka +100 × Ql × kl
Σn
i =1(vui × kui ) × ku +3. 6 × (Sa
Ta
) × ka
…………………………(6)
式中:
Q ———综合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ku、ka、kl ———分别为等速工况、加速工况、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时间权重系数,见表3;
Sa ———加速工况平均加速距离,单位为米(m),按公式(7)计算;
Ta ———加速工况平均加速时间,单位为秒(s),按公式(8)计算。
Sa = Σp
j =1
Saj
p …………………………(7)
Ta = Σp
j =1
Taj
p …………………………(8)
式中:
Taj———第j 次加速时间,单位为秒(s)。
5. 5. 5 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按公式(9)计算。
Q′ =10 ×QM
…………………………(9)
式中:
Q′———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千人千米[L/ (1 000 人·km)];
M ———试验车辆的额定载客人数(额定载客人数为试验车辆对应车型的最大载客人数),单位为人
(人)。
6
JT/ T 711—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车辆核查项目
车辆核查项目按表A. 1 执行。
表A. 1 车辆核查项目
车辆生产企业
产品名称商标
产品型号生产日期
车辆识别代号(VIN) 发动机型号
底盘型号最大净功率(kW) / 转速(r/ min)
底盘生产企业最大转矩(N·m) / 转速(r/ min)
变速器型号变速器速比
变速器形式主减速器速比
轮胎规格发动机生产企业
前/ 后轮胎数发动机排量(mL)
悬架形式发动机怠速转速(r/ min)
燃料种类驱动型式
轴数排放水平
钢板弹簧片数(前/ 后) 空气悬挂气囊数(前/ 后)
满载最高车速(km/ h) 载客人数(人)
外廓尺寸
(mm)
长总质量(kg)
宽满载轴荷(kg)
高整备质量(kg)
7
JT/ T 711—2025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燃料消耗量限值………………………………………………………………………………………… 1
5 测量方法………………………………………………………………………………………………… 2
附录A(规范性) 车辆核查项目………………………………………………………………………… 7
Ⅰ
JT/ T 711—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替代JT/ T 711—2016《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与JT/ T 711—2016 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燃料消耗量限值指标(见4. 1);
———更改了汽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与相应车长柴油营运客车限值的换算要求(见4. 2,
2016 年版的第4 章);
———更改了车长的分段范围和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实施时间要求
(见表1,2016 年版的表1);
———增加了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要求(见4. 3);
———更改了等速工况、加速工况试验方法中自动变速器挡位选择要求,增加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
体变速器)挡位的选择要求(见5. 3. 1、5. 3. 2,2016 年版的5. 3. 1、5. 3. 2);
———更改了怠速试验前对发动机转速的要求(见5. 3. 3,2016 年版的5. 3. 3);
———更改了营运客车满载综合燃料消耗量时间权重系数(见5. 5. 1,2016 年版的5. 5. 1);
———更改了“单位旅客周转量”为“单位额定载客人数”,更改了额定载客人数说明(见5. 5. 5,2016
版的5. 5. 5);
———更改了车辆核查项目(见表A. 1,2016 年版的表A. 1)。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 TC 521)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机科(北
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中公高远(北京)汽车
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河南省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宇通客车股份有
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中通客车股份有限公
司、许昌万里运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尚斌、张红卫、李会民、杜宇程、黎浩、王伟、刘炜、曾诚、梁晨、晋杰、张金瑞、
韩立波、白韶波、董国亮、王勇、张亮亮、袁卫波、陈传阳、顾锦祥、王宏朝、王家富、张勇、徐晓芳、
张栋、曾义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 年首次发布为JT 711—2008,2016 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Ⅲ
JT/ T 711—2025
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以柴油或汽油为单一燃料且最大总质量超过3 500 kg 的营运客车燃料消耗量的
测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1589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T 3730. 1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的术语和定义 第1 部分:类型
GB/ T 3730. 2 道路车辆 质量 词汇和代码
GB/ T 3730. 3 汽车和挂车的术语及其定义 车辆尺寸
GB/ 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 T 12534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
GB/ T 12545. 2 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
GB/ T 12673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GB/ T 12674 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质量参数测量方法
JT/ T 325 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3 术语和定义
GB/ T 3730. 1 ~3730. 3 和JT/ T 325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燃料消耗量限值
4. 1 燃料消耗量限值指标
营运客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指标包括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和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
限值。
4. 2 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柴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应符合表1 的规定。汽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为相应
车长柴油营运客车限值的1. 2 倍(取值按GB/ T 8170 修约至小数点后1 位)。
1
JT/ T 711—2025
表1 柴油营运客车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车型
车长L
(m)
第五阶段a(L/100km) 第六阶段a(L/100km)
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
特大型L >12 30. 8 29. 8 28. 6 27. 7
大型11 < L≤12 30. 4 28. 8 28. 3 26. 8
9 < L≤11 26. 5 25. 7 24. 6 23. 9
中型8 < L≤9 22. 9 19. 4 21. 3 18. 0
6 < L≤8 20. 1 17. 4 18. 7 16. 2
小型L≤6 17. 5 15. 5 16. 3 14. 4
a 对于新申请车型配置,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已经列入《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表》的车型,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2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五阶段限值,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
4. 3 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柴油营运客车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应符合表2 的规定。汽油营运客车单位额定
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为相应车长柴油营运客车限值的1. 2 倍(取值按GB/ T 8170 修约至小数
点后2 位)。
表2 柴油营运客车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
车型
车长L
(m)
第五阶段a[L/ (1 000 人·km)] 第六阶段a[L/ (1 000 人·km)]
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高级车中级及普通级车
特大型L >12 5. 51 5. 08 5. 12 4. 72
大型11 < L≤12b 6. 11 5. 68 5. 68 5. 28
9 < L≤11b 6. 93 6. 82 6. 44 6. 34
中型8 < L≤9b 6. 86 5. 27 6. 38 4. 90
6 < L≤8 9. 36 8. 25 8. 70 7. 67
小型L≤6 16. 63 16. 13 15. 47 15. 00
a 对于新申请车型配置,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已经列入《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
表》的车型,自标准发布之日起12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五阶段限值,18 个月后开始实施第六阶段限值。
b 对于B 级车,其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的综合燃料消耗量限值为相应车长同燃料营运客车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的综合
燃料消耗量限值的1. 4 倍。
5 测量方法
5. 1 车辆核查
5.1.1 试验前应按附录A 的规定对车辆基本信息与主要参数进行核查。
5.1.2 按照GB/ T 12673 和GB/ T 12674 规定方法对附录A 中的尺寸及质量参数进行测量,测量结果
应符合GB 1589 的规定,且车长、车宽、车高与其设计值的偏差应不超过1%,整车整备质量、最大总质
量与其设计值的偏差应不超过2%。
2
JT/ T 711—2025
5. 2 试验条件
5.2.1 试验路应为平直路,路面应清洁、干燥、平坦,用沥青或混凝土铺装;试验路长度应满足GB/ T
12534 的要求;纵向坡度在0. 1%以内。
5.2.2 试验时的气象条件及试验车辆准备应符合GB/ T 12534 的规定。
5.2.3 车辆轮胎气压、燃料、润滑油(脂)、制动液、制动气压、发动机冷却液等应符合GB/ T 12534 及车
辆制造厂的规定。
5.2.4 试验车辆轮胎的选用应符合以下要求,按序选用:
a) 当车辆可选装斜交轮胎及子午线轮胎时,选装斜交轮胎;
b) 当车辆可选装不同外直径轮胎时,选装外直径小的轮胎;
c) 当车辆在同一轮胎外直径下可选装不同断面宽度轮胎时,选装断面宽度大的轮胎。
5.2.5 主要试验仪器及最大允许误差/ 准确度等级应满足下列要求:
a) 车速测量仪器:最大允许误差为±0. 5%;
b) 燃料流量计:最大允许误差为±0. 5%;
c) 计时器:最小分度值为0. 1 s;
d) 发动机转速表:最大允许误差为±1%;
e) 称重仪:准确度等级为三级及以上。
5.2.6 试验时应关闭车窗、驾驶室通风口及空调等,只准许为驱动车辆所必需的设备工作。
5. 3 试验方法
5. 3. 1 等速行驶工况
5.3.1.1 车辆满载,手动变速器车辆应置于最高挡或次高挡,当最高挡不能满足试验车速需要时采用
次高挡,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辆应置于“D”挡。在各试验车速下,保持车辆平稳行驶至
少100 m 后,等速通过500 m 的测试路段,测量车辆通过该路段的时间和燃料消耗量。
5.3.1.2 JT/ T 325 规定的各类高级车,试验车速均分别为50 km/ h、60 km/ h、70 km/ h、80 km/ h、
90 km/ h和95 km/ h;JT/ T 325 规定的中级、普通级车,试验车速均分别为40 km/ h、50 km/ h、60 km/ h、
70 km/ h和80 km/ h。
5.3.1.3 每次试验的平均速度与规定试验速度之差不应超过±1 km/ h。
5.3.1.4 试验过程中瞬时速度与规定试验速度之差不应超过±2 km/ h。
5.3.1.5 每个试验车速应在测试路段上往返测量各两次。
5.3.1.6 试验结果应按GB/ T 12545. 2 的规定进行重复性检验。
5. 3. 2 加速行驶工况
5.3.2.1 JT/ T 325 规定的各类高级车,起始速度60 km/ h 全油门加速到终止速度80 km/ h 作为车速
的测量区间。车辆满载,手动变速器车辆应置于最高挡或次高挡(选取速比为1 的挡位,如无该挡位,
则选取速比最接近于1 的挡位),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辆应置于“D”挡。加速前,车速应
控制在58 km/ h ~60 km/ h 内保持匀速行驶至少5 s,快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时开始测量,车速达到
80 km/ h 测量结束,记录加速燃料消耗量、加速时间和距离、起始和终止速度等测量结果。
5.3.2.2 JT/ T 325 规定的各类中级、普通级车,起始速度50 km/ h 全油门加速到终止速度70 km/ h 作
为车速的测量区间。车辆满载,手动变速器车辆应置于最高挡或次高挡(选取速比为1 的挡位,如无该
挡位,则选取速比最接近于1 的挡位),自动变速器(含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辆应置于“D”挡。加速前,
车速应控制在48 km/ h ~50 km/ h 内保持匀速行驶至少5 s,快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底,同时开始测量,车
3
JT/ T 711—2025
速达到70 km/ h 测量结束,记录加速燃料消耗量、加速时间和距离、起始和终止速度等测量结果。
5.3.2.3 试验过程中起始速度和终止速度与规定速度之差应分别在-2 km/ h ~0 km/ h 和0 km/ h ~
2 km/ h范围之内。
5.3.2.4 加速试验应在测试路段上往返测量各两次。
5.3.2.5 试验结果应按GB/ T 12545. 2 的规定进行重复性检验。
5. 3. 3 怠速工况
5.3.3.1 怠速燃料消耗量测量应在等速工况和加速工况试验结束后立即进行。
5.3.3.2 测量时车辆应静止,离合器处于接合位置,手动变速器处于空挡位置,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挡
位应处于“停车”或“P”挡位;加速踏板处于完全松开位置。
5.3.3.3 怠速燃料消耗量应在发动机转速达到车辆制造厂规定的怠速转速(转速偏差为±50 r/ min)
60 s 后开始测量,测量3 次,每次测量时间为300 s。记录怠速燃料消耗量和发动机转速,取3 次测量结
果的平均值。
5. 4 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5. 4. 1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取按5. 3. 1 试验方法进行的同一试验车速下燃料消耗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车速的等速
燃料消耗量测定值,并按照GB/ T 12545. 2 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状态校正。
5. 4. 2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取按5. 3. 2 试验方法进行的加速燃料消耗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加速燃料消耗量的测定
值,并按照GB/ T 12545. 2 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状态校正。
5. 4. 3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校正
取按5. 3. 3 试验方法进行的怠速燃料消耗量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怠速燃料消耗量的测定
值,并按照GB/ T 12545. 2 规定的方法进行标准状态校正。
5. 4. 4 温度校正系数的选取
当试验环境温度为0 ℃ ~5 ℃时,采用5 ℃的温度校正系数;当试验环境温度为35 ℃ ~40 ℃时,采
用35 ℃的温度校正系数。
5. 5 综合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5. 5. 1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1)计算。
Qu = Σn
i =1(vui × kui × Qui )
Σn
i =1(vui × kui ) …………………………(1)
式中:
Qu ———等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ui ———第i 个车速等速燃料消耗量算术平均值的校正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kui ———第i 个车速下的等速权重系数,按表3 取值;
vui ———第i 个等速工况速度点,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 h);
4
JT/ T 711—2025
n ———等速工况速度点的个数,高级车时取值为6,中级及普通级车时取值为5。
表3 营运客车满载综合燃料消耗量时间权重系数
工况等速工况
加速
工况
怠速
工况
权重系数等速权重系数kui
车速(km/ h) 40 50 60 70 80 90 95
工况权重
系数
(ku)
工况权
重系数
(ka)
工况权重
系数
(kl)
特大型
高级— 0. 06 0. 07 0. 12 0. 20 0. 36 0. 19 0. 67 0. 20 0. 13
中级及普通级0. 15 0. 17 0. 20 0. 25 0. 23 — — 0. 60 0. 20 0. 20
大型
高级— 0. 08 0. 08 0. 11 0. 16 0. 32 0. 25 0. 56 0. 25 0. 19
中级及普通级0. 17 0. 24 0. 20 0. 15 0. 24 — — 0. 47 0. 27 0. 26
中型
高级— 0. 18 0. 20 0. 18 0. 20 0. 22 0. 02 0. 54 0. 29 0. 17
中级及普通级0. 18 0. 09 0. 09 0. 11 0. 53 — — 0. 59 0. 25 0. 16
小型
高级— 0. 12 0. 26 0. 25 0. 12 0. 15 0. 10 0. 55 0. 25 0. 20
中级及普通级0. 15 0. 15 0. 21 0. 17 0. 32 — — 0. 45 0. 28 0. 27
5. 5. 2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2)计算。
Qa = Qas …………………………(2)
式中:
Qa ———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as———加速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Qas ) 的校正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Qas 按公
式(3)计算。
Qas =100 × Σp
j =1(Qaj / Saj )
p …………………………(3)
式中:
Qas———加速燃料消耗量的算术平均值,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Qaj ———第j 次加速燃料消耗量,单位为毫升(mL);
Saj ———第j 次加速距离,单位为米(m);
p ———测量次数。
5. 5. 3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4)计算。
Ql = Qld …………………………(4)
式中:
Ql ———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 h);
Qld———怠速工况单位时间内的燃料消耗量(Qld)的校正值,单位为升每小时(L/ h),Qld按公式(5)
计算。
5
JT/ T 711—2025
Qld =3. 6 × Σp
k =1(Qdk / Tdk )
p …………………………(5)
式中:
Qld———怠速工况单位时间内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小时(L/ h);
Qdk———第k 次怠速燃料消耗量,单位为毫升(mL);
Tdk———第k 次怠速测试时间,单位为秒(s)。
5. 5. 4 综合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综合燃料消耗量应按公式(6)计算。
Q =
Qu × Σn
i =1(vui × kui ) × ku + Qa ×3. 6 × (Sa
Ta
) × ka +100 × Ql × kl
Σn
i =1(vui × kui ) × ku +3. 6 × (Sa
Ta
) × ka
…………………………(6)
式中:
Q ———综合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百千米(L/100km);
ku、ka、kl ———分别为等速工况、加速工况、怠速工况燃料消耗量时间权重系数,见表3;
Sa ———加速工况平均加速距离,单位为米(m),按公式(7)计算;
Ta ———加速工况平均加速时间,单位为秒(s),按公式(8)计算。
Sa = Σp
j =1
Saj
p …………………………(7)
Ta = Σp
j =1
Taj
p …………………………(8)
式中:
Taj———第j 次加速时间,单位为秒(s)。
5. 5. 5 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按公式(9)计算。
Q′ =10 ×QM
…………………………(9)
式中:
Q′———单位额定载客人数综合燃料消耗量,单位为升每千人千米[L/ (1 000 人·km)];
M ———试验车辆的额定载客人数(额定载客人数为试验车辆对应车型的最大载客人数),单位为人
(人)。
6
JT/ T 711—2025
附 录 A
(规范性)
车辆核查项目
车辆核查项目按表A. 1 执行。
表A. 1 车辆核查项目
车辆生产企业
产品名称商标
产品型号生产日期
车辆识别代号(VIN) 发动机型号
底盘型号最大净功率(kW) / 转速(r/ min)
底盘生产企业最大转矩(N·m) / 转速(r/ min)
变速器型号变速器速比
变速器形式主减速器速比
轮胎规格发动机生产企业
前/ 后轮胎数发动机排量(mL)
悬架形式发动机怠速转速(r/ min)
燃料种类驱动型式
轴数排放水平
钢板弹簧片数(前/ 后) 空气悬挂气囊数(前/ 后)
满载最高车速(km/ h) 载客人数(人)
外廓尺寸
(mm)
长总质量(kg)
宽满载轴荷(kg)
高整备质量(kg)
7
JT/ T 711—202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