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ASMI 007-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头颈部斑块Plaque-RADS诊断标准

文档天下 图书评论36阅读模式

T/CASMI 007-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头颈部斑块Plaque-RADS诊断标准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并分享给你周围的朋友。

如果你觉得网站不错,找不到本网站,可以百度、360搜搜,搜狗, 神马搜索关键词“文档天下”,就可以找到本网站。也可以保存到浏览器书签里。

收费文件即表明收集不易,也是你们支持,信任本网站的理由!真心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简介
ICS 11.02 0
CCS C05
团体标准
T/CASMI 007-2024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头颈部斑块Plaque-RADS诊断标准
Diagnostic Standards for Head and Neck Plaque-RADS in Chongqing Social Medical Institutions
2024-6-13发布2024-6-18实施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技术要求....................................................................................................................................1
2 描述术语....................................................................................................................................4
3 JACC版Plaque-RADS分类................................................................................................. 10
4 协会版Plaque-RADS分类...................................................................................................12
5 结构化报告模板......................................................................................................................14
T/CASMI 007-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
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放射医学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重庆松山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戚跃勇向珈瑶向守洪刘杰陈俊源康钟井黄雅雪
杜根发李夕彤王钰刘婷婷张瓅引许子君傅磊刘岁寒瞿浩帆王玉柱
肖鑫懿胡飞肖习陈康康徐文静崔寒露谭显华黄文洋徐鑫杨朝森
宋治金刘海博张昆盈李冠霖冉海江吴浩蒋一宁张豪于文春
本文件主要审核人: 戚跃勇杜晓锋苏畅钟高堂史树贵孙清荣王文献
曾勇明王成均周培华乔清付子文李毅红刘俊佐谢赛张翱刘卫金
刘强刘乾贵刘杰黄健发侯艳军侯廷全徐伟华杜宏志李忠李邦君
李灿林胡江胡春洪何莉江松王明甫王斌向守洪薛胜杨艺
叶崇云袁术喻毅
T/CASMI 007-2024
1
重庆市社会医疗机构头颈部斑块
Plaque-RADS诊断标准
1 技术要求
成像模态是指用于获取Plaque RADS 分数的成像方法,在最终的评估中,应
该列出所使用的所有模态,首先提到导致最高分类的模态。这些成像模态的项目名
称包括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头颅(颈部)非增强(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头颅(颈部)高分辨血管壁增强成像(VW-MRI)及头颈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从检查顺序的角度,当MRA筛查出问题,需要明确诊断做CTA;当CTA的结果倾向
治疗干预,入院做DSA;从操作者角度,CTA和MRA是辅临科室医学影像科门诊可
完成,而DSA则需要神经介入科临床医生住院完成;从药品使用来说,MRA无需用
药,CTA和DSA则需注射碘造影剂;从损伤角度来说,MRA无电离辐射无创伤,但
空间分率低、检查时间长、噪声大、远端血管评价欠佳,且幽闭恐怖等不适检查,
CTA和DSA则有放射电离辐射微创;从无症状人群动脉血管风险来说,MRA是可以
主动选择检查规避健康风险的项目,CTA和DSA则是被动选择项目,CTA和DSA的
使用主要是为了诊断与治疗疾病。
CTA检查禁忌症:碘过敏者、严重肝、肾、心、肺功能异常。检查前停二甲双
胍、非甾体类消炎药等肾毒性药物,12h前禁服刺激性饮料(咖啡、酒)。无论何种
中小血管,硝酸甘油可使动脉血管扩张4%-13.5%,有利于小分支的显示。于CT扫
描前5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剂0.5mg,或舌下喷硝酸甘油喷剂1-2喷(0.5mg)。
我们建议常规使用硝酸甘油。
为了减少颈横静脉内高浓度造影剂对主动脉弓上部动脉观察的影响,常规选择
右侧肘正中静脉置入20G 静脉套管留置针。对比剂选用碘佛醇350mgI/ml 或更高
浓度优微显370mg I/ml,总量50ml~80ml,通过高压注射器一次性快速推进,注
射速度4~5ml/s。对于留置针静脉血管弹性较差者,可以选择400mg I/ml,以减
T/CASMI 007-2024
2
低注射速度至3~4ml/s。注射及扫描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扫描方案分为减影
扫描和单动脉期扫描,减影图像便于手动后处理图像,单动脉期扫描一般配合AI 使
用。无论何种扫描模式,整个扫描过程要保证患者的体位不能移动。减影扫描需保
证注射造影剂前后患者均保持同一位置,保证同层减影;图像的信噪比取决于对比
剂到达靶血管的浓度,图像CT 值建议200~500HU 之间以保证图像的良好显示及
后处理的顺利进行。
同步减影CTA法:先行小剂量试验扫描,于颈2~3椎体平面选择一横断层面作
为预监测扫描。造影剂注射20 ml每秒钟4ml后延迟10 s开始扫描,每2秒扫描一层。
将感兴趣区(ROI)放置在对比剂最浓层面的颈总动脉内进行峰值时间测定。当颈总动
脉的造影剂达到最高值后开始衰减时停止扫描。然后计算和分配延迟时间、平扫时
间和增强时间。要求在注射造影剂后,利用造影剂到达扫描靶部位的这段时间,完
成减影蒙片的扫描。要求增强扫描与蒙片平扫两者在扫描范围、扫描起始层面和球
管曝光的空间位置保持完全一致。为此,如果平扫与增强期间球管不停止转动,只
要平扫时间加上平扫后增强扫描前的间隔时间为球管转速的整数倍即可,即可获得
同序列同步减影。一般地,要求螺距为0.986:1,扫描速度为0.5s/圈,重建层厚/层
距(mm)为1.125/0.625。最后进行重建,层厚1.25mm,重建间隔0.625mm,将
原始薄层数据导人工作站。运用Add/Sub软件把增强与平扫的数据进行减影处理,
得到减影后血管图像序列,再启用Add Vessel软件(长血管),对每支血管的VR图
像进行分段正位、侧位保存。对于减影后血管图像质量较差者,直接应用其原始增
强扫描图像进行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主要有2D曲面重组配合自动血管分析软件,
3D重建软件最大密度投影(MIR)、最大密度投影加权(MIP)、容积再现技术(VR)、
曲面重建(CPR)和横轴面图像重组(CSR)等。
单动脉期扫描法:设置扫描范围:头颈血管CTA为主动脉至颅顶,头颅血管CTA
为下颌至颅顶。在颈总动脉处扫描检测层面,放置ROI,设置触发阈值为100~150Hu,
T/CASMI 007-2024
3
延迟10s进行检测,待造影剂浓度达到触发阈值后,自行抓取动脉期进行扫描。所用
参数及后处理同上。
头颈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可以全面评价血管管壁,帮助
鉴别管腔狭窄原因并进一步评价易损斑块的组成成分,其要求为:图像具有高分辨
率;多对比加权采集;多平面的2D 或者3D 采集;抑制不必要的血液流动信号,从
而准确识别血管腔-壁交界;包括黑血与亮血技术。这也使得,一方面对设备及线圈
有一定的要求,另一方面对序列分辨率、信噪比的设定有一定的要求,常规要求磁
场强度不低于1.5T,分辨率≤0.5mm。黑血技术,用的较多的为:2D FSE 序列、
3D FSE 序列(CUBE、SPACE 或VISTA 序列),它是基于血液的流动相关信号丢
失(即流空效应)的黑血成像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可多角度重建等优点。常用序
列为CUBER T1 fs 配合PDWI fs 序列进行检查,虽然T2WI 在识别斑块脂质核上
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分辨率较差,临床应用不多。另外有一些不常用的技术,如:
空间预饱和法(抑制效果不佳)、双反转恢复法(多次反转,扫描时间过长)等。
亮血技术较多,常见的TOF(Time of Flight)技术是在梯度回波序列(GRE)中,
层面内静止组织被多个小角度射频脉冲激励饱和,而层面外流动的血液组织没有被
饱,随着血液流入层面内,与背景组织形成明显的对比,产生流入增强效应,表现
为亮血的高信号。PC 法亮血技术,利用层面选择梯度与读出梯度施加两大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的梯度场,静止组织相位变化为零,而流动组织相位发生变化而成像。稳
态自由进动(FIESTA)序列是由血液T2/T1 比值决定的高信号对比度亮血技术,很
少应用于颈部血管成像。动脉自旋标记(ASL)序列在实现无创的灌注成像中实现血管
显像,如zTE MRA 技术。磁共振对比剂增强血管显像(含CUBE 增强、ce-MRA
及Tricks 减影)在实现管腔显像,另外,CUBER T1 fs 增强因其有较好的对比度,
能更好的观察管壁的强化。
2 描述术语
T/CASMI 007-2024
4
目前头颈部动脉的影像解剖分段比较混乱,我们建议以当前介入诊疗比较接受
的方法进行分段,如颈部动脉7段分法包括颈段(C1)、岩骨段(C2)、破裂孔段
(C3)、海绵窦段(C4)、床突段(C5)、眼段(C6)及交通动脉段(C7)。临
床上常把C1段称为颈动脉窦部,将C7段称为脑段,将海棉窦段至脑段(C4~C7)合
称“虹吸部”。椎动脉的4段分法包括起始段(V1,又名近段或横突前段)、横突孔段
(V2)、脊椎外段(V3)及硬膜内段(V4)。大脑前动脉分为视交叉上段(A1)、
胼胝体下段(A2)、胼胝体膝段(A3)、胼周动脉额叶段(A4)和胼周动脉顶叶
段(A5)。大脑中动脉分为水平段(M1)、回转段(M2)、侧裂段(M3)、皮
层分支段(M4)和终段(M5)。大脑后动脉的4段分法包括交通前段(P1)、环
池段(P2)、四叠体段(P3)及距裂段(P4)。脑动脉属于肌性动脉,管壁薄几乎
无博动,没有静脉伴行,参与血脑屏障;具有细、长、迂曲的特点,且变异多,动
脉环较多,脑动脉分为互不吻合皮质支和中央支;容易出现破裂、狭窄及动脉瘤等
病变。
狭窄程度:狭窄程度(%)=(正常远端ICA直径-狭窄段最窄CA直径)/正常远端
ICA直径。Plaque-RADS分类并不意味着取代狭窄程度的测量,而是与之协同整合。
事实上,在症状性和无症状患者中,颈动脉狭窄程度与其独立相关性是众所周知的。
管腔狭窄程度应使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 来报告,因为它已
被广泛使用,并且在各种成像模态下得到统一。我们建议选择血管纵径解剖位的非
拉直曲面重建上测量,通过调节窗技术合理显示斑块及管壁。由于狭窄后的血管管
腔常不规则,单纯用狭窄段最窄直径难以真实反映其狭窄情况,我们建议使用管腔
的面积狭窄百分比更为准确。对于狭窄段血管近远端正常值变化较大者,如颈动脉
窦部狭窄,建议使用近远端正常平均值为参考值。
最大管壁厚度(MWT):是在垂直于血管长轴的轴向图像上(横轴面图像重组,
CSR)对血管壁最大厚度的线性测量值,单位是mm,包括动脉血管壁和斑块的钙化
T/CASMI 007-2024
5
和非钙化成分。我们建议所测径线在相应管腔的直径上测量;建议在选定设备的标
准软组织窗上测量(可兼顾管腔内对比剂的部分溶剂效应),不要任意去调整窗技
术, 因为MWT是一个绝对数值(无同比例可矫正的其他测量值),否则所测值变
化极大。因此,我们建议将MWT与管壁重构一体分析。
管壁重构(Vessel Wall Remodeling):指血管在疾病或组织损伤后,血管壁
的通过细胞增殖、基质合成(如斑块)等导致血管壁厚度及弹性纤维发生改变,进
而导致血管的管壁结构发生重新塑造。可以在垂直于血管长轴的轴向图像上(CSR)
进行测量,我们建议在血管的曲面重建上测量,可以一目了然地显示选定的测量靶
点。管壁重构包括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重构指数(RI)是指重构处血管的最大直
径(或外弹力膜横截面面积)与其近远端正常血管的平均直径(或外弹力膜横截面
面积)的比值。重构指数已经包含了最大管壁厚度的内容。参考冠状动脉管壁重构
的标准,RI>1.05为正性重构,<0.95为负性重构,1.05~0.95之间为中性重构。
理论上,正性重构与斑块内出血和炎症有关,而负性重构可能与纤维修复有关,因
此,正性重构斑块为不稳定斑块。大多数研究也发现正性重构与症状性狭窄、微栓
子有关。
低密度斑块(Low density plaque):是指CT值低于<30HU的非钙化斑块,临
床上常叫着软斑块,提示其危险性较高。影像学上关于斑块的分类比较杂乱,我们
归纳如下:根据斑块密度分为斑块密度分为/钙化/部分钙化/非钙化斑块,根据斑块
是否强化分为强化斑块和非强化斑块;根据斑块的分布分为局限性、弥漫性和节段
性斑块,偏心性和同心性(向心性)斑块;根据斑块表面规则性(Surface Irregularity)
分为规则和不规则斑块,不规则斑块包括丘样钙化斑块、溃疡斑块、富含脂质坏死
核(Lipid-rich necrotic core,LRNC)、纤维帽变薄凹陷和内膜撕裂等表现;根据斑
块的危险性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斑块(HRP)。JACC版Plaque-RADS中,将块内出
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纤维帽破裂和腔内血栓归为复杂斑块,其本质
T/CASMI 007-2024
6
就是高危斑块。动脉血管壁分为内膜、中膜、外膜三层,管腔的表面被一层内皮细
胞覆盖,以保持动脉内部的平滑和血流通畅。当某些理化因素导致内皮损伤时,血
液中的脂质(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穿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动脉壁
并在内膜与中膜之间沉积下来,形成隆起性病变即斑块,它分为脂质条纹期、纤维
斑块期、粥样斑块期、复合病变期。复合病变期表现为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
栓形成、钙化,动脉扩张和动脉瘤形成,甚至慢性完全闭塞。斑块的演进过程为:
血管内皮损伤→单核细胞进入血管内皮下间隙转化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和平滑肌
细胞摄入脂质形成泡沫细胞→聚集形成脂纹→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蛋白聚糖形成
纤维帽→演变成粥样斑块→纤维帽破裂→血栓形成。CAD-RADS将斑块分三种斑块
类型:钙化、部分钙化和非钙化性斑块。钙化斑块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整个
斑块显示为钙质密度(平扫CT>130 HU),不推荐使用"硬斑块"。部分钙化斑块是
指有两种成分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其中一种是钙化,不推荐使用"混合斑块"。钙
化与周围的突肌相比均呈低信号,当钙化合并LRNC时,TOF可协助鉴别;当纤维帽
内的钙化锐利的前段临近管腔时,在血流冲击与血管收缩对撞时易致纤维帽破裂。
非钙化斑块是指没有钙质成分的斑块,避免使用"软斑块(soft plaque)"、"低密度
斑块"和"纤维状斑块"。在Plaque-RADS中使用了软斑块,软斑块的CT值较低,中
位数在40–50 HU,但区间是在16–90HU,软斑块可单独观察到,也可和钙化斑块
一同观察,软斑块内部的IPH和LRNC在CT上难以区分,但软斑块本身就是卒中的高
风险特征。软斑块包括IPH、LRNC和一些纤维成分的组合,是最常见的高危斑块类
型。为了避免与CAD-RADS冲突,我们建议对于软斑块者,直接使用IPH及LRNC等
进行描述。
富含脂质坏死核(Lipid-rich necrotic core,LRNC)是指富含有脂质的坏死组织
的斑块,病理成分包括胆固醇晶体、凋亡细胞碎片和钙颗粒等组成的异质组织,其
CT值小于60 Hu,在T1WI 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 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T1WI 无
T/CASMI 007-2024
7
异常强化。影像征象上类似CAD-RADS中的餐巾环征。斑块中以脂质成分为主或单
纯脂质成分者叫脂质核,当斑块中脂质核容积超过40%者叫大脂质核。大脂质核或
者富脂质核合并坏死组织(即LRNC)是易损斑块的征象之一。
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PAU)是指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溃疡的固有层破裂,穿破动脉内膜突入中膜的溃疡斑块,造影上表现为较深大
的龛影。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要求龛影最大直径>20mm,最大深度>10mm。由于颈
动脉管壁相对于主动脉较薄,我们建议颈动脉透性溃疡的深度或龛影最大直径大于
3mm即可诊断。如果穿透性溃疡穿透血管外膜,由于纤维层包绕形成假性动脉瘤,
甚至透壁破裂出现游离性出血。
强化斑块(Enhanced plaque)是指在高分辨T1WI增强序列上斑块表现为增强
改变,代表斑块的炎症或血管再生,多提示斑块不稳定。血管炎的强化为广泛均匀
的同心性强化,炎症治疗后强化可能减或消退。粥样斑块的血管再生多呈偏心、局
灶、信号不均匀或不规则的强化,其中低强化区域多为脂质坏死核。随着粥样斑块
病程的延长,其强化也可减弱。此外,增强T1WI是显示斑块范围的最好序列,斑块
周围的纤维帽和血管外膜都有明显强化,可以勾勒出斑块的范围,测量斑块的体积,
用于斑块的评估。
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是指斑块内红细胞等血液成分漏
出而被高分辨MRI检出的出血表现。也有学者翻译为内膜下出血,我们认为不妥,
容易与夹层动脉瘤的内膜下出血混淆。当斑块的进展超过了氧气的最大弥散距离时
刻导致斑块缺氧,从而诱导致斑块内血管生成,新生的血管内膜缺乏完整性导致红
细胞等血液成分会渗漏至斑块中形成出血。IPH又可通过促进游离胆固醇的沉积、巨
噬细胞的浸润和坏死核心的扩大显著增加斑块易损性。MRI是唯一可以准确评估IPH
的方法(核磁斑块内岀血):3D-TOF呈高信号,T1WI为较高信号,T2WI/PDWI为等或
高信号,CE-TIWI强化不明显。IPH分为I型和II型IPH,I型IPH是指1周内的急性斑块
T/CASMI 007-2024
8
内出血,此时为细胞内正铁血红蛋白,在TOF和T1WI上为高信号,PDW和T2WI上
为低信号。II型IPH是指1~6周的斑块内出血,此时为细胞外正铁血红蛋白,在所有
序列上均为高信号。因此,磁共振发现T1高信号是诊断斑块内出血的主要征象,无
名叫做“T1斑块内岀血”。当然,应该还有陈旧性出血期,即含铁血黄素期,所有序
列均呈低信号,如果没有系列对比,很难发现,因渡过了危险期,临床价值不大,
未单独分类。
纤维帽破裂(Fibrous cap rupture):是指斑块的纤维帽破溃,它是一个动态的
过程,包括破裂、血栓形成、愈合和斑块重塑(斑块重塑后可遗留为溃疡斑块),
在TOF序列近管腔面的高信号龛影,强化后表现为纤维帽信号的中断或缺失纤维帽
破裂。纤维帽(FC)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部分平滑肌细胞聚集在脂质核管腔侧,
伴随胶原纤维不断增加而发生的玻璃样变。病理学上的纤维帽为微米级别,主要成
分是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蛋白聚糖等,它将斑块的核心与动脉管腔分开。纤维
帽破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影像上常把脂质和与血管腔之间的部分称为纤维帽。MRI
是纤维帽首选检查方法,尤其是CE-T1WI黑血序列,通过观察其厚薄、连续性、光
滑性来评估纤维帽薄厚与斑块是否高危之间的联系。纤维帽的自由水含量较多。
T1WI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 PDWI为高或等信号, T2WI为稍高信号。斑块纤维帽
破溃、龛影形成,表现为斑块表面不规则,局部凹陷,凹陷区即龛影在黑血序列上
为低信号,亮血序列为高信号,龛影的底部血栓形成、炎症反应表现为T2WI明显高
信号,增强T1WI可见强化。斑块纤维帽破裂合并血栓形成可表现为斑块局部管腔表
面不规则的高信号或混杂信号影。纤维帽破裂导致血栓原性亚内皮斑块成分暴露,
可诱发血栓栓塞并发症。
腔内血栓(Intraluminal thrombus,ILT):是指发生在血管管腔内的血栓,
可是管壁自发或异位脱落的血栓,分为非闭塞性和闭塞性ILT,可行介入拖栓诊疗。
非闭塞性ILT或漂浮的血栓,因血栓外周血流的环绕而形成圆环征(doughnut sign)
(腔内血栓圆环征)。附壁血栓常指贴附在房室壁或大血管壁的血栓,如左心系统
T/CASMI 007-2024
9
和主动脉弓的附壁血栓脱落,则容易导致头颈部ILT。ILT不同于壁内血肿,后者多为
动脉壁中层出血形成的中膜与外面之间的血肿,可见内膜钙化内移,无内膜片,无
血流灌注。有时腔内血栓与附壁血栓及壁内血肿难以鉴别,因此摘要查到血栓就归4
类(查到血栓就4类)。
内膜撕裂(Endometrial tear)是指动脉粥样硬化、外伤,高血压、遗传、结
缔组织病、血管炎或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血管内膜破裂,血液经破口流入血管壁形成
假腔,多数表现为壁间血肿,当血肿累及内膜与中膜时可引起血管狭窄,当血液进
入外膜下时形成动脉瘤样扩张而形成夹层动脉瘤。直接征象表现为内膜片和双腔征,
间接征象为颈动脉狭窄、闭塞或扩张,依据管腔的整体形态可表现为弦征(线状狭
窄)、串珠征(狭窄-扩张)、火焰征(锥型闭塞),其轴位可表现为同心征、偏心
征、新月征或靶征等。夹层动脉瘤不同于壁间血肿,壁间血肿是指血管壁间自发出
血而形成的血肿,没有内膜破口,病理基础主要是动脉壁滋养管的破裂出血。壁间
血肿也不同于斑块内出血,因为斑块内出血可以不形成血肿。血肿是血管损伤导致
大量血液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体积的局限性的血样组织病变。动脉瘤的病理学分类
包括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在管壁外血肿的基础上形成)和夹层动脉瘤。根据
动脉瘤的大小可描述为微小动脉瘤(<3mm)、小动脉瘤(3~5mm) 、中型动脉瘤
(5~10mm) 、大动脉瘤(11~25mm)和巨大动脉瘤(直径>25mm)。从影像学的形态
学上可描述为囊状、梭形、圆柱状、舟状及蜿蜒状动脉瘤。
3 JACC 版Plaque-RADS 分类
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普通人群中非常普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已知危险因素。
尽管易损斑块的形态特征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报告和解读颈动脉斑块特征方面仍
缺乏共识。Saba等在2023年9月在JACC发表的通过引入Plaque-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RADS) 分类(简称JACC版Plaque-RADS分类),建立的一种一致
且全面的颈动脉斑块成像和报告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不同的影像学模式(如超声、
CT 和MRI) 报告颈动脉斑块组成和形态的标准化和可靠的系统。该评分系统有助于
精确识别那些可能从专门医疗干预中受益的患者,以及需要替代治疗的患者,从而
T/CASMI 007-2024
10
提高患者护理水平。标准化的词汇和结构化报告有望增强放射科医生、转诊医生和
科研工作者之间的沟通。
1类(Plaque-RADS 1):代表正常的血管壁,没有局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以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没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基本没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2类(Plaque-RADS 2):定义为最大壁厚度(MWT)<3mm 的偏心斑块,且没
有IPH、纤维帽(FC)破裂和腔内血栓等复杂斑块特征。这类斑块可能主要由纤维组
织、小脂质囊、小LRNC(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钙化或这些成分的混合。尽管它们
是更晚期病变的潜在前体,但这些斑块特征是相对稳定的。这些特征的存在导致管
壁厚度增加,这已被证明与脑血管和心血管风险的增加有关,但低于复杂斑块特征
的风险。
3类(Plaque-RADS 3):颈动脉斑块管壁厚度≥3mm,可能包含中等到大的
LRNC、钙化、愈合性溃疡和纤维组织,不包括复杂斑块特征,如IPH、腔内血栓和
斑块破裂等。进一步细分,3a类是颈动脉斑块管壁厚度≥3mm,中等到大的LRNC 和
厚FC,没有复杂斑块特征。3b类是动脉斑块MWT>3 毫米,中等到大的低信号脂
质核心(LRNC) 和薄而完整的纤维帽(目前影像学准确评估薄纤维帽的能力缺乏证
据)。因此,在Plaque-RADS分类系统中指定3b类时,薄纤维帽可以直接可视化(如
果所用成像模态的空间分辨率允许),去可以在LRNC可见但无法观察到厚而完整的
纤维帽来推断。最重要的是,这类与高风险4类的区别在于没有复杂的斑块特征。纤
维帽完整性在斑块稳定性中的决定性作用,厚的纤维帽与斑块破裂的低风险相关,
而薄纤维帽则增加了破裂风险。3c类是斑块溃疡,不论斑块厚度,且不伴随内膜下
出血(IPH) 、纤维帽破裂或血管内血栓的情况。因此,在Plaque-RADS 分类系统
中指定3c类时,“溃疡”必须是指不伴随IPH (4a类)、可见的纤维帽破裂(4类) 或血
T/CASMI 007-2024
11
管内血栓(4c类) 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溃疡”指的是表面空腔,很可能是由于先
前的斑块破裂后的脂质物质外溢所致。
4类(Plaque-RADS 4):至少存在IPH、FC破裂或腔内血栓之一者,不管斑块
厚度均认定为Plaque-RADS 4类,其中单纯的IPH定义为4a类。4b类的特征是纤维
帽破裂,通常伴随着近管壁斑块出血。4c类的特征是颈动脉斑块伴有腔内血栓,也
可能存在其他特征,如IPH或FC破裂。
Plaque-RADS分类与CAD-RADS 类似,可以通过修饰词进行补充,包括有限
的诊断学措施(“L”),支架“Stent”和既往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按照上述逻辑,
对于一位症状明显的患者,如果其同侧颈动脉狭窄程度为50%,并且存在IPH以及正
性重构,那么评估结果记录为“右侧颈动脉:50%/MRI Plaque-RADS 4a/5mm/正性
重构”。应考虑Plaque-RADS分类使用的成像模式的适用性,当医生不能确定地排
除相关分类升级的可能性时,应考虑进一步的检查,并建议在分类报告中提出“建议
MRI检查”等。例如,一个无症状患者的斑块,其颈动脉狭窄程度为70%,MWT为5
毫米和正性重构, 将被记录为“ 左侧颈动脉:70%/CT Plaque-RADS
3a/MWT=5mm/正性重构/考虑MRI检查”。此外,在Plaque-RADS 分类中增加
了可选的非强制性的子分类器AnFe,可用作辅助工具,也可用于研究目的。
4 协会版的Plaque-RADS 分类
JACC版Plaque-RADS分类中,没有检查技术的要求,没有影像名词的界定,
没有临床管理的建议,没有分类的客观标准,没有分类对应的疾病,雷同的分类太
过复杂,如没有界定最大管壁厚度的窗技术,未提出鉴别3a与3b纤维帽厚薄的标准,
3c的溃疡斑块是否愈合没有标准。重庆松山医院放射科戚跃勇提出了影像报告与疾
病圈分类系统(Reporting and Diseases System,RADS),增加了检查技术的要
求(上述),明确了影像术语的描述与解释(上述),界定了特定的影像征象(上
T/CASMI 007-2024
12
述),增加了临床管理的建议和对应的可能疾病(下述),将Plaque-RADS扩展到
主动脉、下肢血管、肠系膜血管及下腔静脉等全身所有血管,形成血管疾病的影像
报告与疾病圈分类系统(Vascular Disease of Reporting and Diseases System,
VD-RADS),建议以具体的血管加RADS来命名,如颈动脉-RADS、胸主动脉-RADS,
股静脉-RADS等。对于明确符Plaque-RADS及CAD-RADS的分类与修饰符者可以直
接使用。同时,为了保持与全身其他RADS的一致性,VD-RADS简化了修饰符的判
定,提出了需要内外科干预的严重程度概率,便于患者和临床理解。由于血管的内
外科治疗均可以行介入诊疗,所以取消S修饰符,同时,也取消支架置入后的S修饰
符,改为“术后表现”,以避免与临床发生医疗事故冲突。为了其他RADS的保持一致,
增加0分类,废弃CAD-RADS中的N分类,取代“伪影较重”等结论,以免引起误解。
0类(RADS 0):伪影或血管显示不完全等,建议建议进一步CTA检查或磁共
振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如明显伪影或者怀疑假性病灶。
1类(RADS 1):正常变异圈,基本正常或血管变异,无风险,不需随访。如
考虑小于24%的轻微狭窄,轻微狭窄者需年度随访。考虑基本正常的头颈部动脉,
头颈部动脉变异(优势型椎动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永存三叉动脉、基底动脉开
窗畸形及副大脑中动脉等。。
2类(RADS 2):不需随访圈,无临床价值的异常改变,低风险,如无明显狭
窄或轻微狭窄的最大管壁厚度(MWT)<3mm的斑块,单纯的钙化斑块,椎基底动脉
扩张延长症、颈内动脉冗长症,头颈部动脉痉挛,轻微头颈部动脉扩张,颈动脉迂
曲,轻微的外部压迫等。
3类(RADS 3):密切随访圈,中风险,建议年度随访,必要的药物干预。包
括MWT>3mm的无正性重构的单纯性规则性轻~中度狭窄的斑块,但不包括复杂斑
T/CASMI 007-2024
13
块特征(IPH、腔内血栓和纤维帽破裂斑块),头颈部动脉扩张,头颈部动脉瘤,头
颈部血管炎,动静脉畸形,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特发性复发性颈动脉狭窄,
不需介入诊疗的动脉瘤及颈动脉蹼,轻度的外部压迫等。
4a类(RADS 4a):内科诊疗圈,高风险,建议内科或介入诊疗,必要MDT
确定治疗方案,如头颈部动脉70%以上的狭窄或闭塞,所有复杂或不规则性斑块。
复杂斑块包括出现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和腔内血栓中之一的斑块。归纳为“核磁
斑块内岀血,内膜纤维帽破裂;查到血栓就4类,穿透强化脂质核”,其中“穿透强化
脂质核”包括穿透性斑块、强化斑块和富含脂质坏死核斑块,内膜纤维帽破裂包括内
膜撕裂和纤维帽破裂。如头颈部动脉重度狭窄、完全或次全闭塞,多发性大动脉炎,
IgG4相关性血管疾病,梅毒性血管炎,节段性中膜溶解性动脉病,可内科介入诊疗
的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烟雾病、颈动脉蹼、
纤维肌发育不良、Ⅳ型(血管型)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马凡综合征、血管型白塞病
等。
4b类(RADS 4b):外科诊疗圈,高风险,MDT确定需外科诊疗的血管病变。
如经内科治疗无效需外科干预的4a类病变,如头颈部动脉重度狭窄、完全或次全闭
塞;可外科介入诊疗或手术的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
静脉瘘、烟雾病、颈动脉蹼、纤维肌发育不良,血管型白塞病;血管及血管相关肿
瘤,如颈动脉肉瘤、颈动脉体瘤;中重度的外部压迫,如骨质增生压迫、茎突压迫
等。
S 修饰符:特殊诊疗圈,只需在上述分类是后面“/”增加S 修饰符即可,即需上
报危急值的头颈部血管病变,需放疗、激素治疗及上报危急值等病变,如夹层动脉
瘤、IgG4 相关性血管疾病,淋巴瘤导致的外部压迫等。
5 结构化报告模板
T/CASMI 007-2024
14
描述
左/右侧颈内动脉C1/-7 段可见钙局限性/弥漫性/节段性偏心性/向心性/钙化/
部分钙化/非钙化性斑块形成,斑块CT 质约HU,斑块内表面规则/不规则(可见溃疡
斑块/富含脂质坏死核/纤维帽破裂/内膜撕裂),为单纯性/复杂性斑块(可见斑块内
出血/纤维帽破裂/腔内血栓),强化/非强化斑块,狭窄段管腔的直径狭窄百分比为%,
呈轻/中/重度狭窄。左/右侧椎动脉起始部(V1 段) /V2 段(椎间孔段)/V3 段(椎
外段)/V4 段(硬膜内段)呈轻/中/重度。左/右侧颈内动脉交通动脉段(C7 段)/
颈内动脉眼段(C6 段)段/床突(C5 段)段/海绵窦(C4 段)段可见直径约mm 囊样/囊袋
样/ 梭形/ 圆柱状/ 舟状/ 蜿蜒状突起/ 改变, 为微小动脉瘤(<3mm)/ 小动脉瘤
(3~5mm)/ 中型动脉瘤(5~10mm)/ 大动脉瘤(11~25mm)/ 巨大动脉瘤( 直
径>25mm)。其余双侧颈总动脉、椎基底动脉显示清晰,走行自然,边缘光整,未
见确切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
结论
左/右颈动脉斑块伴/无狭窄/轻微狭窄/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
(RADS 0/1/2/3/4A/4B/S)伴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腔内血栓/纤维帽破裂,建
议磁共振高分辨血管壁或DSA 进一步检查。
口诀(松山医院戚跃勇)
核磁斑块内岀血,内膜纤维帽破裂;查到血栓就4 类,穿透强化脂质核。
2024年6月13日

资源下载此资源下载价格为5金币立即购买,VIP免费

1.本站大部份文档均属免费,部份收费文档,经过本站分类整理,花了精力和时间,收费文档是为了网站运营成本等费用开支;
2.所有收费文档都真实可靠,为了节约成本,文档在网站前台不做预览,如果付费后,与实际文档不符合,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申请退款;
3.购买会员(或单次下载)即视为对网站的的赞助、打赏,非商业交易行为(不认同此观点请勿支付)请慎重考虑;
4.付费下载过程中,如果遇到下载问题,都可以加微信号pdftj88解决;
5.手机支付,尽量选择支付宝支付;
6.如图集或者标准不清楚,在本站找不到您需要的规范和图集,希望增加资料等任何问题,可联系微信号:pdftj88解决;

文档天下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5年3月31日 15:58:3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998pdf.com/55695.html
图书

JJF 2230-2025 混凝土电阻率测试仪校准规范

JJF 2230-2025 混凝土电阻率测试仪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
图书

JJF 2231-2025 感应式磁传感器校准规范

JJF 2231-2025 感应式磁传感器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JF 2234-2025 低频电场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 2234-2025 低频电场测量仪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
图书

JJF 2235-2025 永磁式磁场源校准规范

JJF 2235-2025 永磁式磁场源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JJF 2236-2025 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

JJF 2236-2025 交流电子负载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
图书

JJF 2237-2025 电容箱校准规范

JJF 2237-2025 电容箱校准规范 ,该文件为pdf格式 ,请用户放心下载! 尊敬的用户你们好,你们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网站收集的文件并免费分享都是不容易,如果你觉得本站不错的话,可以收藏...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